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去,无风无雨也无晴

最近上班的路程比原来远了不少,从珠江新城地铁站的人潮中走出来,还要沿花城汇的地下通道走上花城广场,大概十分钟左右才能到公司。早上的上班族脚步总是匆匆,我则在路上塞着耳机听不同的APP, 听不一样的声音。

有个早上在“得到”APP中听到了一则关于管理能量还是管理时间的讨论,大致的结论是:

我们在做个人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以效果作为目标,与此同时要管理能量,而不是时间。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虎行似病,鹰立如睡”。为什么老虎走起路来要懒洋洋的?为什么鹰它站着的时候它是闭着眼睛的?目的无非就是一个,最大限度地节省能量。这两个自然界里头最猛的禽、最猛的兽,不是整天忙忙叨叨的,它只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管理首先就是要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有时候我们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常常忘记另外一个比效率更重要的概念,就是效果。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第一次区别了效率和效果这两个概念,他说:

世界上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做没有效果的事情。

又有个下着雨的早上,在行动派公众号中听到了关于生命中苦难是否值得去感谢的观点,大意是对于“走出舒适区”这一说法的怀疑。

跳出心理舒适圈去吃苦真的有必要吗?心理舒适圈,更多地被人们熟知为Comfort zone,虽然没有心理学意义上的严格定义,却成为各种鸡汤文中用来说服大家去追寻苦难的最好的借口。很多人宣扬要跳出心理舒适圈,去挑战自己,故意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来“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舒适圈、社会期待和自我追求,这三者是互有重叠三个圆,只有当三者的重叠最大时,个人体会到的幸福也是最大的。与其去鼓励人们跳出「心理舒适圈」,专门去挑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来挑战,去寻求苦难。

倒不如鼓励大家去发现更多自己擅长的事情,去扩大自己的「心理舒适圈」,在舒适圈里过得更舒服,也许更可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柴静曾经说过一段话:“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大意如此!

深夜里读到关于苏轼的文章: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和朋友们去买稻田,哪知走到半路,突然天降大雨。朋友们东奔西窜,狼狈地找地躲雨。苏东坡却悠哉游哉,一边走路一边吟诗。回家后,他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把苏东坡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后的超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拄竹杖穿芒鞋,谁怕啊?我依然笑着,“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头望望走过的路,虽然风雨萧瑟,但那又如何,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苏轼就在黄州迎来了另一个生日——他真正理解了自己。苏轼就此死了,而另一个苏东坡就此活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适合广州这回南天!无论如何,潮湿终究来了,也总要过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 #唱出自己的风格
苏轼:最好的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能讲究也能将就
苏轼的《定风波》里,有三重境界,渡了无数人
也无风雨也无晴
爱看
人生失意时,我就会在心中反复默念苏轼的《定风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