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漳州薛士彦生平考
  1. 漳州薛士彦生平考
  2. 一代名将薛士杰家世考
  3. 漳州
  4. 薛丁山真伪考(下)
  5. 薛丁山真伪考(上)
  6. 漳州之行
  7. 韵味漳州
  8. 漳州游记
  9. 漳州闲谈
  10. 漳州游记

此文是应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东山村薛婴武宗亲之要求考证而作。

薛士彦,字道誉,号钦字,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东山村人。幼年失父,由母抚养教督读书,万历八年(1580年)登进士,历官南京兵部方司主事,陕西佥事,提督学政,湖广副使,广西右布政使,湖南、云南左布政使等职,世人称其“薛布政”。

经调查考证,东山村人口以薛氏为主,该薛氏属于河东薛氏西祖房后裔。漳州薛氏开基祖武惠公薛使,唐朝时随开漳圣王南下漳州,定居于长泰山重,字辈为:应允思崇宜伯公,吉彝朝甫文明中,仁昭义立丕基永,德厚光华序复同。

南宋宝祐年间薛一平从长泰县山重村迁徙至漳浦,千百年来已发展成了三个行政村,东山村、玳瑁村、罗山村和十几个自然村,总人口已近7000人左右,一平公为漳浦薛氏开基祖,大路塔有薛氏祠堂。

东山村人杰地灵,出自该村的历史名人有明朝吏员薛鹄、明朝鸿胪寺序班薛濂、清顺治十年贡生薛应宾、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举人薛鑛、清中期南洋著名实业家,福建商帮首领薛佛记、原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及福建会馆主席薛中华等。

薛士彦曾因提督学政被尊为文学宗师,又因陕西、湖广在古代分别属秦、楚,所以被尊称为秦楚文宗。

至致仕还乡后,薛士彦仿效江西旰江罗氏的办学模式,创办共学堂讲学,讲阳明理学,以江西罗念庵的“本自静观,归于虚静”为宗。尽心施教,循循善诱,四方负笈前来就学者数以百计。   

薛士彦与罗氏一脉主张,心之本体或者良知本体的特质是归于虚寂的,“良知本寂”,归寂为至知的不二法门,具体的具体的措施是主静,必须从静中契合天理,“惟主静则气定,气定则澄然无事,此便是未发本然,非一蹴可至,须存优游,不管纷扰与否,常觉此中定静,积久当有效。所以薛士彦之学往往又被称为归寂之学。

薛士彦对王阳明四句教的理解上,倚重于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未发之中”,其着眼处或略同于阳明,但又极力反对王阳明良知现成之说,而提出良知须以主静功夫去致得并涵养,故以功夫证入本体而论,又同绪山一路。

人,作为社会的分子,芸芸众生被红尘裹挟,被俗务困扰,被凡间情绪左右,被数不尽的身外物侵袭、捆绑、异化,心学“致良知”的伟大,在于让迷茫中的人生,不再困惑于外在的一切,而是选择听从自己内在光明的心声。有此抉择,便立定脚跟。故生心学,其致良知“自百死千难中来”!此说一成,心学一言蔽之矣。

薛士彦非阳明弟子,却与阳明后学其他人物本无二致,“学本良知,良知为学,吾道足矣”。 王阳明曾提出:“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薛士彦创造性地发挥了心学这一核心思想,他认为良知是寂然不动的本体,是绝对虚寂的状态。他曾说, 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知其发也,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也。承不鄙,谬有取于寂体之说,谓是为师门第一义。窃谓虚寂乃《大易》提出感应之体以示人,使学者知所从事。盖尧舜相传以来,只有此义。即此义而精之,则天下之用备于我矣。尚何以思虑为哉?

薛士彦之学于王门诸弟子中与罗念庵相类。薛士彦在讲学中主要阐述了道德实践的内在感觉,具体既表现为以良知、心体为形式的德性。作为道德行为所以可能的条件,德行的行程展开要通过自身的体察与践履,使道德意识成为主体的内在德性。

薛士彦要求学生做学问最重要的是用心来体悟,如果心里认为不对,即使是孔子所说的话,也不敢说他是正确的,何况那些比不上孔子的人。如果心里认为是正确的,即使是普通人说的话,也不敢认为是不对的。

薛士彦讲格物致知,将其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段是“即物穷理”,就事物加以尽量研究;第二段是“豁然贯通”,大彻大悟,了然于一切之理。

薛士彦认为“务博”“务约”都不能求得最高真理,”务约“为陆九渊一派,陆九渊主张”先立乎其大者“,反对渐进的积学;“务博”为吕祖谦及陈亮、叶适一派,这派主张从事实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而注重历史研究和制度考订,反对玄虚的顿悟,薛士彦认为“务博”一派相比“务约”一派更加糟糕。

务博与务约,不禁让人联想到了神秀和慧能的偈语之争。

“格物致知”,薛士彦认为,心中本来含有一切之理,所谓格物不过是一种启发作用,通过格物的启发,心就能认识自己本来固有的理了。

薛士彦的认识论实质上是为他的伦理学作哲学上的论证。其“行为知之先”,知是知理,行是行理,知行“相须”是以所知的理来指导行,以所行的理来启发知,归根结底是统一在理上。

“顺理以应物”,以不变应万变,“立理以限事”,而非“即事以穷理”。他提出儒家经典中字字是真理,句句是规律。

薛士彦的这种方法论影响非常深远,戊戌变法时,改良理论家严复就认为薛士彦的方法论的基本面都是对的;胡适在反对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的同时,称赞薛士彦所秉持的程朱穷理致知的方法论为科学方法。

薛士彦对致良知的说法暗含良知即内心光明的意思,这当然是源自阳明先生内心光明,亦复何言的观点。另外,薛士彦在回答学生的信中也说到腔子黑窣窣的,只有不断修养才会光明起来。薛士彦生性勤敏用功,至老不倦。

薛士彦持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学,并将王氏“格物”的方法论加以创新,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这不正为当下浮躁的、戾气横行的现世开了一剂医世良方。

综合各种史料,薛布政即薛士彦,薛士彦即薛布政,薛士彦百年之后终老于漳浦乡间,当地薛氏族人为其立碑称颂。

主要参考文献:《明史》《召对录》《名山藏》《皇明通纪》《明季南略》《明季北略》《万历十五年》《明实录》《漳浦县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心学(五)良知说:本体与主体性的自我建立
浙大王阳明心学,第6讲“致良知说”——本体的自我开显与表达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王阳明心学》18句
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看完才知道王阳明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13)人心是天渊——王阳明心学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