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世友用南京长江大桥来试验导弹潜射
                       2009-05-25 16:36:13    21CN论坛
 
标签: 许世友
  1968年10月30日,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69年12月29日上午,南京市5万多军民欢聚江边桥头,隆重举行大桥通车典礼和庆祝大会。 

  阴天,飘着毛毛细雨。作为江苏省革委会主任的许世友司令坐在主席台正中。警卫给他撑伞,他回手推开;给他披雨衣,他扯下来甩到地上。其他领导见了,也不好意思用雨具。尽管许司令淋湿了衣服,因心情振奋,也不感觉多少寒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了新闻纪录片,不久在全国放映,其中有许司令为通车剪彩的镜头,给观众的印象很深刻。 

  南京长江大桥的跨度是武汉长江大桥的4倍,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桥梁。它把津浦线和沪宁线连接起来,成为沟通南北的一条大动脉,其现实的和潜在的效益若非专家是难以准确估计的。 

  1970年8月,南京长江大桥被开发出一宗出人意料的“附加值”——为我国潜射导弹模拟试验作出了贡献。 

  潜艇在几十米深的水下发射导弹,一个难点是弹射时如何确保潜艇的绝对安全。美国第一代潜射模型导弹射出水面时没有点着火,落下来把潜艇砸扁了,造成艇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以后,美国改在水陆交界的地方进行试验,先用巨型塔吊把模型导弹系住,待导弹从水下发射后,塔吊上的钢丝绳把它吊住,不让导弹落到水下潜艇所在深度。 

  借鉴美国人的经验教训,我国潜射导弹的总设计师黄纬禄等科学家四处寻找合适的试验地点。太湖、青海湖、云南的抚仙湖等,远近大小几十个湖泊都先后勘察过。有的湖泊可用,但要新建一套设施,水下施工难度高,耗资特别巨大。 

  怎么办才好?黄纬禄突发妙想:利用长江大桥。钱学森一听,拍案叫绝:“好!我原先就怀疑美国佬的办法适不适合我国国情,人家是大富翁呀!” 

  长江大桥刚建成时,许司令就想测试一下它的坚固程度能否经得住战争的考验。经总部批准,9月26日8时,80辆国产轻型坦克和60多辆各型汽车成一路行军纵队,轰鸣着通过大桥。 

  许司令看着坦克履带在水泥路面上轧出的一道道白痕,笑着说“行”,从南桥头堡登上吉普车,随坦克车队进入市区。 

  身为有经验、有远见的高级将领,他才不会只顾民用,不想军用。所以,黄总的方案一提出来,省革委会向他汇报,他一听就说“是个好事”,举双手拥护。试验的日子确定下来。他下令大桥宵禁3日,并亲自陪同专家们上桥勘察现场。 

  一切安排妥当,模型导弹被桥下的大吊车高高吊起。黄纬禄穿着背心短裤,头戴草帽,站在桥上指挥。一声令下,模型导弹以雷霆万钧之势坠落江流,溅起的水柱比桥面还高。水花溅了黄总一身。 

  多次试验,一个结果:落弹不会砸着潜艇。 

  若干年后,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弗来华访问。他得知我国的潜射模拟试验是凭借南京长江大桥获得成功的,连声赞道:“这是了不起的创举,你们也是‘核潜艇之父’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许世友调来百辆坦克,从桥上驶过
1971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你对我的话也不听了,只抓黑,不抓红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写在南京长江大桥整修开通
为验收长江大桥,许世友发动118辆坦克,一国家学习此方法却出了笑话!
漫步风貌区,走进李国豪旧居
李国豪与大桥的不解之缘(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