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为何在日本“活出精彩”?

近年来,二十四节气已走进日本小学高年级以及初高中课堂,日本《东方新报》近日刊发题为《说起二十四节气,日本人为何比中国人还溜?》的文章称,二十四节气进入日本校园,不过是它融入普罗大众生活的一个缩影。

文章称,日本二十四节气与中国颇有渊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被称为“时间里的中国智慧”。公元6世纪,包含二十四节气的中国历法传入日本,并被广泛使用长达千年。由于日本气候水文条件与中国不尽相同,日本二十四节气便结合本国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不过,总体来看,无论是从汉字表记还是从节气顺序,两国至今还是保持了基本一致。唯一表记不同是“惊蛰”,它在日本叫“启蛰”。

文章认为,随着现代化脚步越来越快,很多国家面临着传统文化要么被束之高阁,要么被淹没在历史尘埃的窘境。甚至有些人认为,现代化就是传统文化的致命毒药。不过,服务于古代农业生产活动的二十四节气非但没在日本显得老土滞后,反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目前,这一节令在日本已被广泛运用于烹饪、文学、服饰、健康、年会、园艺、旅游、节日等方方面面。在日本俳句、短歌等文学创作活动中,歌咏季节相关内容一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日本旅游景区宣传册,也经常使用一个节气来引出当地可供欣赏的动物或景色;春分、秋分等节气在日本,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到新旧节令切换时,广播电台经常会告诉民众适合吃哪些食物……这种将二十四节气融入民众日常的方式,有助所有人由表及里地理解这一人类文明结晶,反过来很多行业也借二十四节气迎来发展机遇。

文章说,中国是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2006年这一古老智慧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而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走红”更表明,古老未必代表落伍,历史不意味淘汰,只要创新表达和传播手段,同时借文艺、节庆、教育等方式走进大众生活,它们就可能释放旺盛的活力,活出别样的精彩。这给中国提供了某些借鉴和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春了还这么冷 传统节气还跟得上气候变化吗?
24节气申遗成功!原来你是这样的24节气
2019中华节气菜(西南区)品鉴会成功举办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名扬海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美篇有位节气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