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门一街一桥:芜湖古城南门内外的往事

       历史上,芜湖古城八座城门中,最繁华的要数“南门”

曾经南来北往的商船从此经过,商船上的生意人均由此门进芜湖城。同时,古城南门也是青弋江南北两岸居民来往的必经之道。

今天我们讲述的就是芜湖古城南门内外“一门、一街、一桥”的往事!

“一门”:长虹门

历史上,芜湖古城的南门称为“长虹门”,为芜湖四座正门之一。“长虹门”正对青弋江,似长虹横卧,景象壮丽,得名“长虹门”。

图为拍摄于1924年的芜湖古城南门——长虹门

长虹门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临近青弋江形成码头埠岸。当时,南来北往的商船从此经过,商船上的的生意人均进出于此门。出南门便是青弋江,入南门就是南门湾,跨过老浮桥即达青弋江南岸。于是也成为住在河南的居民(青弋江南岸,今弋江区,历史上称“河南”)进入城区的主要通道。

图为清末芜湖老城区图上标注的“长虹门”

“一街”:南门湾

南门湾的街口正对着南门“长虹门”,由南门进城,沿街缓行百二十步,就需拐弯而行,故此街被称为"南门湾(弯)"。

南门湾因“长虹门”而繁华,是芜湖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风韵。自古以来,街道两侧商铺林立,顾客盈门,人流如潮。两旁多为两层小楼,砖木结构。前店后宅,鱼鳞瓦顶,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布局形同长街。

南门湾东的老酱坊

南门湾是芜湖历史老街的缩影,见证了芜湖古老商埠的繁荣。

“一桥”:老浮桥

提起芜湖的“老浮桥”,很多上了年纪的老芜湖人,依稀还记得她的身影。历史上,老浮桥曾是沟通青弋江两岸居民的主要通道。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记载,老浮桥,明嘉靖年间修建,后屡毁屡修,最壮观时以巨木为板,以石柱固定,以铁索贯通,并安上栏杆,行人“若履坦途”。

图为民国早期青弋江上的“老浮桥”

当时,青弋江上每天过往的船只很多。由于水流湍急、桥裆狭小,上下游交汇,翻船沉船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人们常常将老浮桥比做“老虎桥”,说它见人就想吃。

老浮桥上的往事

吴敬梓在他的巨著《儒林外史》中,曾多次提到芜湖的“老浮桥”。第二十回《牛布衣客死芜湖关》,“牛布衣来到芜湖,寻在浮桥口一个小庵内作寓”,冒姓字小子牛浦郎“家位于浮桥南首大街,又称前街,家祖开了一个小香蜡店,隔壁便是卜家米店……”

吴敬梓先生寓居芜湖时,常徘徊于芜湖南门内外,他步出长虹门外的老浮桥,看滚滚西去的青弋江水,将芜湖曾经的街市、店铺、风俗、文化等,都融于到他的《儒林外史》中。老浮桥上,演绎多少人间故事。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一部由老浮桥进入市区,宣告芜湖解放。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芜湖市人民政府在老浮桥的上游段建造了“弋江桥”,“老浮桥”从此退出芜湖的历史,成为一段过去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着记忆游古城(完)
【芜湖旧影】湮没在历史尘烟里的芜湖古城门
芜湖市的南关,是不是你很熟悉的地方?来看看它的历史吧。
“桥”见芜湖
再到东山岛,寻找曾与台湾岛相连的“东山陆桥”
大揭秘!芜湖不为人知的“第一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