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长的夏季即将过去,来碗黄芪粥补补虚吧

🍃  🍃  🍂  🍂

“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夏季,到了“秋乏”的时候。夏天高温高湿,气血外浮,人又出了大量的汗,此时的虚正是人体需要滋补气血的信号。而北方早晚已感到秋风的凉爽,中午仍然比较热,南方大部分地区仍处于酷暑之中,所以此时,不宜忙着贴秋膘大补,可以温和地补一下,尤其要补气。

 黄芪——补气、固表


说到补气,黄芪当属第一。人参的补气作用比黄芪强,但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而黄芪相对比较温和,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是最常用的补气药。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中的君药就是炙黄芪。

黄芪的另一大作用就是固表。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即可用黄芪来固表。治疗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中成药“玉屏风散”,其成分只有防风、黄芪和白术,其中黄芪就起了补气固表的作用。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应用。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是最强的。脾肺之气增强,就是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因此黄芪可以强健三焦、补益五脏,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

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黄芪还有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不仅适合肾炎、水肿病人做食疗,对于虚胖的人,还有减肥的作用。

黄芪有点偏温性,春天万物生发的时候喝,很多人上火,但是三伏天和立秋后的这段时间可以放心用。

黄芪在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偏于走表,重在固表止汗、托疮、利水等炙黄芪是生黄芪加蜂蜜炮制而成,加蜂蜜炮制是因为蜂蜜滋阴润肺的作用,可除去生黄芪的燥性,重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食用黄芪的禁忌


《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适合的人群多为气虚脾湿的人,这类体质的人往往都是齿痕舌比较重,虚胖,腹部及全身肌肉较为松软的人。

黄芪是补虚的,所以不适宜那些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服用的。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一定要食用,须配伍其他药一起食用。

感冒期间不要服用。

女性经期不宜食用黄芪,怀孕期间要慎重使用,最好咨询专业医师。

黄 芪 粥

初秋不宜大补,我们可以用黄芪加大米熬成粥,大米也是补气的。

制作黄芪粥的时候,主要是取熬黄芪的汁液。我们这里用的是炙黄芪。每天两个人的量是50克炙黄芪,可以一次熬出三天的量来。黄芪粥的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黄芪粥

1、将150克黄芪放入砂锅,加约1500毫升水浸泡半个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药汁沥出备用。

2、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沥出备用。

3、重复第二步的过程。

4、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三次煮过的药汁混合,放入冰箱保存。这样黄芪水就熬好了,煮粥的时候,取三分之一的黄芪水,加入100克大米,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即可。

🍁 湿气比较重的朋友可以放20-30克茯苓一起熬粥;

🍁 如果出汗比较多,或者有虚火的朋友可以放5-6颗乌梅一起熬粥;

🍁 肺气虚,容易感冒者或者年老体弱者可以在黄芪粥里放20克干百合+30克干山药熬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保健养生有讲究 黄芪的配伍
黄芪和它们一起吃,药效可发挥到极致!(只有10%的人知道)
肺气虚怎么调理 肺气虚喝红豆粥
黄芪的配伍介绍
老中医黄英儒推荐:90岁无斑老人的童颜配方——黄芪加枸杞
国医大师的养生茶,健脾、祛湿、补气三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