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池塘养鱼,池塘施肥技术

池塘施肥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补充池塘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捕获鱼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持和促进池塘物质循环能力,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即获得较高的鱼产量。

一,池塘施肥的作用

简单地说,施肥具有提高单位鱼产量、增加水体鱼载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这也是广大养殖户所追求的结果。

一、施肥养鱼的作用机制

在水体的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鱼既有吃浮游动物的,又有吃浮游植物的,反过来,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培育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施肥养鱼的主要目的。

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细胞质内,依种类不同,含有不同的色素体或分散的色素。色素体的主要类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藻色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太阳能及水体中的无机盐类和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供浮游生物及鱼类利用。

所以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被称为初级生产者,它们的生产能力称为初级生产能力。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盐类(氮、磷、钾、钙等和无机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在肥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在自然阳光照射下,能很好地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在瘦水中,营养盐比较贫乏,在这样的水体中增加无机盐(主要是氮、磷)的含量或施加有机肥料,可以加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

提示

水体中的鱼产量主要取决于初级生产能力,而初级生产能力又取决于施肥量是否适当,所以说,正确掌握并运用施肥技术对于渔业养殖者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二、肥料的作用原理

池塘物质循环的速度,决定了池塘的产鱼力。养殖鱼类是池塘食物链的最终环节。从池塘的水体物质循环可知,水体中生物的生产、生长和繁殖,其物质基础是溶解于水中的简单无机物,鱼类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而生长,因而鱼的生长总是与水体中的无机盐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鱼产品为人类所利用,也是池塘养鱼的主要任务,人们每年从池塘里捕捞出大量的鱼类,池塘中的有机物则相应地减少,同时伴随鱼体带走相应的无机盐类。如果不及时向水体中补充这些循环物质,则池塘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会失调,其生产力就会下降,就会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使物质循环和饵料生物的发展受到影响,长此以往,水体生产力将逐渐降低。池塘施肥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补充池塘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捕获鱼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持和促进池塘物质循环能力,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即获得较高的鱼产量。与此同时,池塘施用有机肥料,其中腐屑还可供大部分养殖鱼类(除肉食性鱼类外)摄食。

施肥的具体作用有三点:第一是使浮游植物因得到必要的养分而大量繁殖;第二是促进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的增殖,这样便为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美国大口胭脂鱼等提供了各种适口饵料;第三是施到鱼塘里的粪肥等有机肥料中,本身含有一部分有机碎屑,这些有机碎屑可以直接被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所吞食和利用。总之,在养鱼水体中施肥,可以提高水体肥度,增加鱼的产量,肥料进入水体后,参与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图1-1)。

1.有机肥料的作用原理

池塘施用有机肥料,首先培养起来的是各种腐生性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各种腐败分解细菌),其次是一些纤毛虫类和鞭毛虫类。施肥后池塘中浮游细菌的数量可以比原来增加数十倍以至数百倍,附着在肥料有机质上的细菌更多,1克肥料上往往有几亿个至几百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本身成了许多浮游动物(如大多数的纤毛虫、轮虫、枝角类等)的良好饵料,所以这些动物就随之大量繁殖起来,以致使池水变成灰白色,成为肥水的标志之一。

图1-1 施肥作用示意图(包括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此外,施用有机肥料使池水中产生为数不少的有机絮凝物,这些有机絮凝物上腐生着大量微生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成为滤食性鱼类的良好饵料,因而池塘中有机絮凝物的饵料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施用粪肥、绿肥产生大量的腐屑,可供大多数养殖鱼类摄食。

2.无机肥料的作用原理

一方面,池塘施用无机肥料后,不必经过细菌的分解过程,而直接为浮游植物所吸收利用,所以池塘施用无机肥料后,池塘中细菌的数量并无明显变化,浮游植物却数十倍以至百余倍地迅速繁殖起来,池水一般不出现灰白色阶段而直接转绿,往往变成深绿色。另一方面,细菌特别是自养型细菌都要利用无机盐类作为必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施用无机肥料也能促进细菌的繁殖。其中施用磷肥促进固氮细菌及硝化细菌繁殖的作用尤其大,由此增加了池中的有效氮,加速了氮循环,从而促进池塘的初级生产能力。施用无机肥后,浮游植物的增长就为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致使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解决或改进了各种鱼类的饵料问题。此外,由于施用无机肥料使藻类大量繁殖,明显改善了池塘的溶解氧状态,加速了池塘物质循环,促进了鱼类的生长。

二 ,有机肥料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大量有机物的肥料,又称农家肥料。叫它有机肥,是因为这类肥料是由有机质构成的;叫它农家肥,是因为制成肥料的材料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渔民可以就地取材,制成自己所需要的肥料。由于农家肥的肥源广、生产潜力大、成本低,它是我国渔民在渔业生产中的一类不可缺少的传统肥料。长期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水产品的营养和口感,增加渔业产量,还能培肥水质,培育饵料生物,增强水产品的品质和体质健康。

在施用有机肥的池塘中,自养细菌在食物链的第一环节中占有主要地位,由于细菌比浮游植物繁殖快,饵料利用价值高,所以这种池塘对浮游动物的繁殖特别有利,往往能保持较高的生物量,另外,有机肥成分较全面,所含营养元素较集中,不但含有氮、磷、钾,还含有其他各种营养元素。有机肥施用后分解慢,肥效较缓和而持久,故又称为迟效肥料。所以,从长期效果看,对于浮游生物的增殖比较适宜,这些特点使有机肥具有较高的生产效果。

二、有机肥料的特点

1.有机肥料的优点

有机肥施于水体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营养全面 如100千克的干猪粪,就含有氮(N)5.4千克,磷(P2O5)4.0千克,钾(K2O)4.4千克。这些营养相当于硫酸铵27.0千克,过磷酸钙24.0千克,硫酸钾8.8千克。另外还有少量的钙、镁、硫及各种微量元素。农村各种秸秆燃烧以后的灰分,称为草木灰,含钾(K2O)特别丰富,高达8.1%,还有2.3%的磷(P2O5)和10.7%的钙(CaO)。即100千克草木灰,就相当于硫酸钾16.3千克,过磷酸钙13.8千克。

(2)提高水体养分的有效性 因为有机肥是以有机质为主,在施入水体后,水体中和池塘底质中的有机质必然会增加。因此在池塘这个小环境中,土壤微生物也就变得非常活跃,它们在分解水体中和土壤中的有机质时,一方面释放出生物饵料所需的各种养分,另一方面微生物所分泌的有机酸,又能促进土壤中一些难溶的矿物质的溶解,达到提高水体养分有效性的效果。

(3)能改良水体成分 有机肥施入水体后,各种有效的营养成分也就随之被水体所接受,部分有机物质可以络合水体中有毒或难溶解的无机盐而沉积于淤泥中,改善了水体的营养成分,缓解了水体的毒素影响。

(4)促进底质结构的改良 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一方面提供养分给作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一种黏结性物质,把分散的土粒团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疏松的团粒结构。这种结构对提高池塘底质的保水、保肥、保温能力有重要作用。

(5)可以变废为宝,净化环境 制作有机肥的材料来源很广,生产潜力很大,成本也很低。可以说哪里有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哪里就会得到制作有机肥的材料,如人粪尿、畜禽粪便、各种作物的秸秆、塘埂地头的杂草、水产品加工后的残渣及城市垃圾等。这些废、杂物品,如果不用来制成有机肥,人类的生活环境就会受到污染,所以说,施用有机肥实际上是变废为宝,也是对环境的净化。

2.有机肥料的缺点

1)由于肥料在池塘中分解,会增加水体中有机质的含量,并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池塘的较重污染。据计算,分解1吨大粪要耗掉3.4~3.8吨氧气,分解1吨牛粪甚至需要5吨氧气,这分别相当于2.8吨和4吨鲤鱼一个生长季节(180天)中的消耗量。就有机质的含量来说,一般施有机肥的高产鱼池水质都相当于半污水,生化需氧量(BOD)达到50毫克/升左右,这种情况对于鱼塘的产鱼力都是很不利的。

2)有机肥料成分变化大,肥效不一致,施用时不易掌握各种肥料的准确用量,即定量施用存在一定困难。再者,有机肥施用数量大,操作繁重。

针对上述缺点,各种粪肥,特别是分解较快、耗氧剧烈的大粪,最好先经过发酵腐熟后再施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对鱼池的污染,又可以较快地发挥肥效;蚕粪分解较快,而且含尿酸盐较高,对鱼神经有毒害作用,更是需要发酵腐熟降低毒性后方可施于鱼池;厩肥和混合堆肥都已经过初步发酵,所以污染程度较轻,肥效也较快,可以直接施用。

我国利用有机肥养鱼的典型代表作是20世纪80年代的“桑基渔业”,即利用鱼池埂面(坡)种植桑树,桑叶用来喂蚕,蚕粪经发酵后用来喂鱼,蚕蛹也是鱼类特别是名优鱼类优质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值得注意的是,蚕蛹需经脱脂处理后方可喂鱼,否则易发生霉变,对鱼有毒害作用)。在冬、春两季,抽取底质富含腐殖质的淤泥覆于埂面,为桑树施肥。这种养殖模式对蚕、鱼、树都是互惠互利,能够获得极大的经济报酬。桑基渔业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桑基渔业示意图

提示

桑基渔业的养殖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赞誉为“中国式的养殖模式”。以后又发展为种草养鱼、猪舍养鱼等新的养殖模式,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种草养鱼、猪舍养鱼、放鸭养鱼等正被广泛地运用。

三、有机肥的种类

用于池塘养鱼中的有机肥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见表2-1。

(续)

四、池塘养鱼对有机肥的要求

在一定范围内,水体有机肥增多,其有机污染程度也相应增加,水体的肥力及营养水平也相应提高,有利于增加初级生产力,明显有益于水产养殖。

但是水产养殖生产对有机肥的要求,应根据水体生物及水质的特点,具体分析,酌情决定。一般而言,人工繁殖用水,应保持水体清新、溶氧量较高的特点,水体中有机物耗氧因子及有机污染尽可能低,最好按照渔业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生物需氧量在2~5毫升/升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人工繁殖鱼苗阶段,不要求水体提供过多的营养饵料,而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如高溶氧量、微流水刺激的水体。水体过肥,容易发生传染病,在亲鱼培育时也易发生浮头、泛池的现象,对亲鱼的产卵及性腺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

提示

对于繁殖用水,在繁殖期到来之前,最好能分几次全部更换新鲜水,而且不宜施肥,以保证水质清新。

在养殖过程中,水体只要有机污染程度不十分严重,不发生水华,不发臭变黑,都可利用。在水体较瘦的条件下,可以为鱼类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而在肥水条件下,可以为鱼类的生长发育提供比较丰富的饵料营养。我国渔民素有“肥水养大鱼”的渔谚,把提高水体的肥力作为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大多数人工养殖的鲤科鱼类(尤其是鲢、鳙、鲤、鲫鱼),可以在中性腐殖质内正常生长,这种水域初级生产者生长的速度快,它们的天然饵料(包括有机碎屑)极其丰富。当然,物极必反,它也有不利的一面,对于喜好清水,又不是滤食性的鱼类(如草鱼、鳊鱼)就不太适宜,往往传染病比较严重,特别是2龄草鱼种在这种水体内的死亡率极高。此外,过肥的水体几乎对所有特种水产品都不适宜。名、优、特水产品养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体溶氧量较高,如鳜鱼、河蟹、甲鱼、罗氏沼虾、日本沼虾等水产品养殖时均是如此。此外,当水体过肥时,静水水体往往容易发生水体老化,此时,水体中的溶解氧、pH等水质的昼夜变化剧烈,垂直差别很大,底质厌氧菌大量繁殖,易积累H2S等大量腐败的有毒物质,对鱼的生长都是不良刺激,严重时可能构成一种长期反复的慢性中毒情况。

提示

在多品种混养时,要认真核算,确定合理的有机肥投放量及投放种类。

五、合理施用有机肥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尽可能发挥各种有机肥的特点和长处,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同时为了避免因施肥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在施用有机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水体较肥、溶氧量较低的水体,应以养殖耐低氧、对腐败毒物抵抗力强、食物链短的鱼类为主,特别是以腐殖质为食物的鱼类尤其适用,目前,在池塘养殖中,异育银鲫、彭泽鲫、鲤鱼、鲢鱼、鳙鱼等是优选品种。

对于新开挖的鱼池、水质清瘦或池底淤泥少的池塘,宜多用有机肥料,尤其是绿肥和粪肥,且施用量可适当大一些。一般池塘往往仅在冬春季施基肥,而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饵,水中有机物含量已较高,为防止池水缺氧,往往只施无机肥料,而不施耗氧量大的有机肥料。

2)在立体开发水体、高产高效的综合养鱼条件下,为了防止因投放大量的有机肥而造成池水缺氧、鱼浮头、泛塘的现象,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控制缺氧状态。

①人工增加增氧能力,提高水体自净效率。最常见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使用增氧机(如叶轮式增氧机)进行机械增氧,也有一些养殖单位使用生物增氧或物理增氧,如采用微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等措施提高水体增氧能力。

②实行预先处理,加强有机肥的施入效果,使第一阶段分解过程在鱼池外完成,如污水或有机绿肥须经沉淀、曝气、氧化塘等处理或经沤制、发酵、降解、矿化以后,再进入鱼池,以减少鱼池的生物耗氧量。

③应掌握少量多次、勤施少施的原则。有机肥料施用过多,会导致池塘缺氧,据以色列研究表明,粪肥以不超过120千克干物质/公顷·天为宜,超过190千克干物质/公顷·天时即有危险。如果粪类干物质按12%计算,则上述数据分别为0.067千克/亩·天和0.105千克/亩·天,与我国的实际用量接近。苏联的研究认为一个生长期施粪肥总量不要超过30吨/公顷;日本的研究则认为鸡粪施用总量应为20吨/公顷。

注意

尽管有机物可以直接、间接地充当水体中水生生物的饵料,不过从作为营养物质的角度来说,它的作用是间接的,它们的有效化过程要以消耗大量氧气作为代价;即使淡水中有机物质数量较多,但水中营养元素有效形式的实际浓度往往很低,供不应求。因而,施用有机肥时,初级生产速度往往受到限制,要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将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两者互相补充才能保证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较好发展。

三,无机肥料

无机肥料俗称化学肥料。无机肥料肥分含量高,一般肥效较迅速,肥劲较短,可以直接为水生植物吸收利用,分解不消耗氧气,故无机肥料常常被称为“速效肥料”。

一、无机肥料的作用

无机肥料又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就是用化学工业方法制成的肥料。因制作化肥的原料大部分都来自于矿物,所以又称为矿物质肥料。一般无机肥料施用后肥效较快,故又称为速效肥料。无机肥料根据所含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钙肥等。其中氮肥和磷肥相当重要。根据化肥的化学反应和生理反应,也可对肥料进行分类。例如过磷酸钙是化学酸性肥料、磷酸铵是化学中性肥料、硝酸钠是化学碱性肥料。生理反应是指肥料经过植物吸收离子后,余下的另一种离子在溶液里的反应,例如施用硫酸铵后,植物吸收了铵离子,遗留下较多的硫酸根,与水反应产生硫酸,使溶液呈酸性反应,这种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硝酸钠则因植物主要吸收它的硝酸根,留下很多金属钠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反应,故称为生理碱性肥料;磷酸铵的阴阳离子都可以为植物所吸收,便称为生理中性肥料。不同反应的肥料施用后对池水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施肥养鱼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二、无机肥料的特点

1)有效养分含量高。无机肥料是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制成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有效养分含量高是它最主要的特点之一。例如,氮肥中的硫酸铵含氮为20%,尿素含氮为48%。1千克硫酸铵所含的氮素,相当于人粪尿25~40千克中所含的氮素。1千克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含P2O5 18%~20%)相当于猪圈肥80~100千克。1千克硫酸钾(硫酸钾含K2O 50%)相当于草木灰6~8千克。

2)施入水中,肥效快。无机肥施入水体后,能很快溶解,并被浮游植物利用。有经验的渔民可以通过池塘水色的变化来判断肥料的效果,一般3~5天即可看到水色有明显的变化。

3)养分单一,这是因为除复合肥料外,无机肥料的原料都比较单纯,容易确定,大多数是一种肥料仅含一种肥分,因此在用作追肥时,可根据池塘的水色和养殖鱼类的不同品种、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及时补充缺少的元素,看鱼施肥,经济且见效快。

4)无机肥料在安全用肥的范围内,对池塘的自身污染较轻,而且池塘的自净能力强,很快能自我调节。

5)具有用量较小,操作方便的优点。由于施化肥时,池塘中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营养价值不如细菌,所以这时池塘中浮游动物的数量远不及施有机肥的池塘。另外,施化肥的池塘中的浮游植物主要以绿藻类为主,而绿藻类的饵料价值比施有机肥时池塘中的优势种群——金藻类、硅藻类、隐藻类差一些,而且化肥的肥效不持久,水质较难掌握。

注意

单独施用无机肥时,效果不如有机肥,如果混合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时,各种成分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提示

无机肥料在国外池塘养鱼中应用较广。目前,在我国养殖生产上也开始日益受到重视。今后随着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化肥供应的进一步便利,必定在池塘施肥养鱼中发挥巨大潜能。

三、无机肥的种类

无机肥的种类及其特点见表2-3。

表2-3无机肥的种类及其特点

(续)

四、无机肥料的施用

1.池水的判别

施肥养鱼主要是向水体施加外来的营养元素,以补充因捕捞渔获物而带走的氮、磷、钾、钙、硅等营养元素,促进水体内鱼类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而提供天然饵料,因此在施肥前有必要先检查池水的肥瘦。

通常从水色、水华、油膜并用化学手段检测来判断水体的肥瘦程度。

提示

如果是肥水,则应保持优势种群,可暂不施肥;如果是水华水,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优势种群的继续发展;如果是瘦水,则要根据相应的水质、土质和环境,适当施加肥料,促进饵料生物的快速发展。

2.无机肥的用量

池塘施用各种无机肥的数量,因土壤的结构与特点、池塘的条件、水质的肥瘦、池水的深浅、养鱼的方式及水平、饲养鱼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苏联施放无机肥料的暂定指标为:一般每公顷施放氮肥20~25千克,平均能增产鱼类100千克;每公顷施放磷肥(以P2O5计算)15~20千克,也可增加到30千克/公顷,但不宜超过35千克/公顷,在池塘中施入1千克磷肥能增长鲤鱼0.44~1.2千克;每公顷施放钾肥(以K2O计算)20~30千克或更多,视池塘土壤含钾量的不同而异。

我国广大渔业工作者和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并形成了自己的施肥养鱼理论和施肥指标。氮肥的用量以所含的氮计,基肥为每亩2~2.5千克。铵态氮肥少施一些,硝态氮肥多施一些。以后每次追肥的用量为基肥的1/4~1/3,全年总的用量为每亩20千克。各种氮肥的实际用量可根据含氮量进行换算。例如硫酸铵的含氮量约为20%,那么每亩施基肥数量如按需氮2千克计算,则需施硫酸铵的量为2×100/20=10千克;追肥量为2.5~3.5千克/次,同理可得全年用量为40~60千克。

根据各地区土壤中所含磷量的不同,磷肥的施用量以P2O5计算,基肥为每亩1~2千克,追肥为基肥的1/4~1/3,全年用量为7~15千克。

施用钾肥时,其用量以K2O计算,基肥为每亩0.5千克,追肥为基肥的1/4~1/3,全年用量为1.5~2.5千克。

钙肥的用量要根据池塘的底质性质、腐殖质的多少、pH的高低、是否大量施用有机肥料以及水源、水质的硬度大小等条件综合考虑。当池塘为黏土底质、腐殖质较多、大量施用有机肥、水源的硬度较低时要多施钙肥;反之,则宜少用。我国养殖户在结合清塘施用生石灰时,根据池底腐殖质的多少,用量一般为50~100千克/亩(常用量为75千克/亩),生石灰作追肥的用量,为每次4~5千克。

3.无机化肥的施用比例

我国在池塘中施用无机肥料养鱼已进行了一些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池塘中施用无机肥料,一般氮肥以硫酸铵、碳酸氢铵、碳酸铵、氨水、尿素等为主;磷肥则以过磷酸钙为主。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施用氮肥或磷肥,也可以氮肥和磷肥混合施用。一般而言,氮、磷肥混合施用能更好地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施用后的效果更好。由于无机肥料施用后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浮游植物的发展,而浮游植物的增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故无机肥料更适于作追肥施用。各种水体施放氮、磷肥的比例,要根据水体的水质、底质情况而确定。

提示

一般来讲,以1千克尿素(含氮42%~46%)配2~3千克的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4%)比较好,其氮、磷比例为(3~4)∶1,如果水体的底质是黄壤沙质地,磷肥用量比较大,则氮、磷的比例以3∶1为好。

4.施肥的时间、次数和方法

(1)施肥的时间 在水体中投施化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切不可疏忽大意,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少施勤施,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施肥的时间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就应先施基肥,要求一次性施足,以后就施化肥作为追肥,必要时辅以厩肥。当水温上升到20~30℃时,浮游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繁殖期到来,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此时也正是鲢、鳙、鲮鱼快速生长的旺季,化肥的总量要多施,施肥的次数要多,通常选择在晴天中午施肥。

(2)施肥的次数 无机肥大多数是速效肥,用作追肥效果较好,施用时宜少量多次。在鱼类快速生长期间,最好每3~4天施用1次,至少每周施用1次,以确保池水肥度适宜且稳定。化肥肥效的消失时间与水温也有密切的联系,一般在20~25℃时为7~10天、25~30℃时为3~5天(表2-3)。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掌握肥效的消失时间,及时准确地施加追肥,确保肥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表2-4 化肥施用次数、用量参考表

注:一般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鱼池,可少施或不施化肥,也可增加磷肥或减少氮肥。

5.施肥的方法

无机肥的施用比较简单。生石灰需要结合清池或消毒施于塘底或单独泼洒。施肥时,先将各种化肥放于桶内或其他较大的容器内,然后用水溶化并稀释,均匀洒于塘面上,施肥采取少量多次、少施勤施的原则,通常选择在晴天中午光照强度大的时候进行,雨天尽量不施,在天气闷热的情况下宜少施或不施,但如果连续阴雨,水质较瘦时,化肥也得及时施用。

注意

在混合用氮肥、磷肥时,必须先施磷肥,后施氮肥,次序不能颠倒,也不可同时进行。如果氮肥、磷肥同时施用,就会产生一种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这将大大降低施肥的效果。

注意

氨水碱性较强,不宜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它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施用时应避免有效成分的挥发而损失。根据广东养殖户的经验,可将整坛氨水放入池塘中,然后在水中把盖打开,将坛斜放,使氨水慢慢冒出,这样可避免在岸边倾倒时,氨挥发损失,并熏死塘埂上种植的鱼草或农作物。

四 ,池塘的合理施肥

一、合理施肥的优点

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单独施用时各有优缺点,均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达不到合理施肥的要求。如果将二者同时施用或交替施用,可以充分发挥两类肥料的优点,相得益彰。

1)从养鱼的全过程看,池塘合理施肥首先要保持池水营养盐类的总体平衡,防止营养元素单方面过剩,而白白浪费掉。

2)混合施用,既有速效的化学养分,又有缓效的有机养分,同时相互间弥补了缺点,因而可能得到更好的施肥效果,并节约肥料消耗量。

3)可以根据不同养殖模式和投喂饲料形成的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肥料的来源和施用方法多样化。

4)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施用比单独施用某一种肥料更有利于促进浮游生物的发育,无机的过磷酸钙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或堆沤后施用,可减少氮元素被土壤固定的机会,同时过磷酸钙和有机肥料堆沤时有保氮作用——有机氮分解成铵态氮时,与过磷酸钙作用生成磷酸铵,可防止变成氨气挥发而损失。

5)有机肥施入池塘后,在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氧气,如果配合无机肥施用,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以补偿池水中溶解氧的消耗,使池水保持具有充足的溶解氧条件,防止施肥后,因缺氧引起鱼类浮头泛池,有利于鱼类的摄食与生长。

6)有机肥料肥效持久而缓和,宜作基肥施用,无机肥料肥效快但作用时间短,宜配合作追肥施用,因此要根据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表2-5)。

表2-5 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比较表

(续)

二、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选择

池塘施用的肥料种类、成分和性质各不相同,在具体储存和施用时要根据它的性质来决定可否混合施用,有些肥料可以混合施用,混合后双方优缺点互补,不但养分没有损失,而且还能改善物理性状,加速养分转化,减少对植物的副作用,从而提高肥效,如无机的过磷酸钙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有些肥料则不能混合施用,如果盲目混合施用,就可能引起养分损失、肥效降低甚至毒害鱼类,如磷肥与石灰、草木灰等强碱性物质混合时,则生成不溶性的磷酸三钙,影响肥效,这类肥料就不能混合施用。

有些肥料可以混合施用,若立即施用,尚无不良影响;但混合后长期放置,就会引起有效成分的减少或物理性状的变坏,增加施肥困难等。

提示

各种肥料是否可以混合施用,主要取决于它们本身的性质。一般而言,酸性肥料和碱性肥料不宜混合施用;混合后产生气体逸出或产生沉淀而使养分损失的则不宜混合施用;影响双方肥料有效成分稳定性的不宜混合施用;混合后产生有毒物质,如NH3、H2S、HPO3(偏磷酸)等,有毒害、破坏水质的肥料不宜混合施用。

根据多年来科技工作者总结的经验,各种肥料混合施用的情况如图2-3所示。其中,“√”表示两种肥料可以混合施用;“×”表示两种肥料不能混合施用;“△”表示两种肥料混合后要立即施用,不宜久存,否则会降低肥效。

图2-6 备种肥料混合施用惰况图

在养殖生产中可供使用的肥料种类很广,肥源很丰富,施肥方法也很多。除了图2-3中这些无机肥料外,以有机肥料为主的肥源在渔业生产上也被广泛施用,且效果较好,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本地肥源的易得性及成本高低,合理选择高效、污染少的适宜的肥料,在广大农村生产中,为了节省开支,广积肥源,各地可按照表2-5选择适宜的肥料。

表2-7 肥料的选择

三、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模式

1.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施肥模式

有机肥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它们被投入池塘后,需经进一步分解后才能释放出营养物质,而这种分解过程是需要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溶解氧的。据科学研究测算,分解1克有机物约需消耗1.56克氧气,所以有机肥料施用不当会造成池水缺氧而死鱼的现象,尤其是有机肥没有经充分腐熟后直接进入池塘而且一次投入量较大时,更容易发生池塘缺氧现象。另外,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水温较高,池塘里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非常强,鱼类的摄食能力也非常强,由于大量投饵,残余的饵料沉积在水底腐烂,导致池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耗氧量本身就非常大。因此,不能施用耗氧量大的有机肥料。加之此时池水并不缺氮,而主要缺磷,所以应施无机磷肥。

提示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产鱼塘都采取“抓两头(春、秋两季水温低时施用有机肥料)、带中间(夏季水温高时施用无机肥料)”“重施基肥(基肥占全年有机肥料的70%~80%)、巧施磷肥,以磷促氮、改善水质”的施肥原则,改善了池塘溶解氧状况,促进池塘浮游生物稳定和持续的生长,生产上行之有效。

2.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混合施用的施肥模式

这种施肥模式主要是用于瘦水池的追肥,施用方法是在施用腐熟有机肥料的同时,施放合适的无机肥料,目的是发挥两种肥料各自的优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首先,无机肥料是一种速效肥,具有肥力发挥快速的优点,当无机肥施用进入池塘后,能迅速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它们的光合作用能产生很多氧气,以弥补有机肥料造成池水含氧量不足的状况,改善了池水溶解氧条件,这样使水质肥沃,溶解氧充足,有利于优质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成长。

其次,有机肥料是长效肥,肥力持久,而且具有水质稳定的优势,由于施用有机肥料后需经过一段分解过程,才变成浮游植物能利用的有效养分,这对于一些瘦水池塘来说,难以满足它们急需快速肥水的要求。因此这时配合施用无机肥料,由于无机肥并不需要经过分解过程,可直接和及时提供有效养分,弥补有机肥料的不足,使水质肥而稳定,促进浮游植物稳定持续地繁殖,为鱼类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

最后,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施用,也有利于提高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

四、池塘施肥的时间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的晴天中午,表层水温高,水的热阻力大,造成池水的分层现象。上层水温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上层水氧气超过饱和度而产生大量氧气,这时进行施肥,不会导致池塘缺氧。

注意

养鱼池塘的施肥时间选择在晴天的午间(10:00~14:00)进行为佳。

五、施用肥料的比例

水生植物是按一定比例,同时从水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因此在施用无机肥料时,氮、磷、钾肥或氮、磷肥的混合施肥,和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混合施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施肥,特别是施无机肥料时,最好将各种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施用。

各种肥料的比例和施肥效果有密切的关系。配合比例适当、适量施肥后,浮游生物的数量可以得到很大的增长。

提示

在池塘中培养浮游生物时,氮、磷酸、氧化钾的施放比例以2∶2∶1为好。

例如,在对一口20亩的池塘进行施肥时,同时一次性施用氮、磷、钾混合肥,其中所用氮肥为硫酸铵,含氮(N)20%,磷肥为过磷酸钙,含磷酸(P2O5)17%,钾肥为硫酸钾,含氧化钾(K2O)33%。它们的用量可按下述方法计算:

按N∶P2O5∶K2O为2∶2∶1配合时,需:

硫酸铵的比例是2×100/20=10

过磷酸钙的比例是2×100/17=11.8

硫酸钾的比例是1×100/33=3.03

三者合计:24.83

如每亩池塘施用上述混合肥料7千克,它们的各自的用量为:

硫酸铵(氮肥)用量为10×7千克/24.83=2.8千克

过磷酸钙(磷肥)用量为11.8×7千克/24.83=3.3千克

硫酸钾(钾肥)用量为3.03×7千克/24.83=0.9千克

那么整个20亩的池塘总施肥量为混合肥料7千克×20=140千克,它们的各自的用量为:

硫酸铵(氮肥)用量为2.8千克×20=56千克

过磷酸钙(磷肥)用量为3.3千克×20=66千克

硫酸钾(钾肥)用量为0.9千克×20=18千克

六、合理施肥需要达到的效果

1.保持池水营养盐类平衡

众所周知,鱼类只有摄食全价营养的饵料,才能迅速生长。同样,池塘中浮游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也需要有一定的比例,才能促进它们快速生长繁殖,保证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从而使池塘养鱼高产得到保证。

提示

据测定,浮游植物需要的水中常见营养元素组成的比例是:碳∶氮∶磷=41∶7.2∶1,即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耗41毫克碳、7.2毫克氮和1毫克磷,才能生长100毫克的细胞物质(干重)。水中营养盐类只有达到这个比例,才是平衡的、合理的。如果水中营养盐类的组成比例失调,就应该针对水中所缺乏的营养盐类,选择某种肥料,用施肥的方法加以补充,以调节水中营养盐类组成,保持水中营养盐类平衡。这就为池塘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精养鱼池营养盐类的特点是有效氮高,有效磷低。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有效磷往往成为池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及时施加磷肥。

造成我国池塘水体的营养盐类高氮低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养鱼池塘大量施用有机肥(尤其在早春),这些有机肥一般以猪粪、牛粪、人粪等最多,它们都是有机氮肥,其含氮量远比含磷量高。

2)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投喂的大量天然饵料和商品饲料,并没有及时被鱼类全部吃完而沉积在池塘底部,另外,鱼吃的多,排泄的也多,这些鱼类粪便和残饵中的有机氮高,而这些生物的尸体、粪便和残饵分解首先形成氨氮,排放在水体中,从而造成了池塘里高氮的现象。

3)鱼类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不高,即使是全价配合饲料,其蛋白质的利用率也不超过35%,因此饲料中有很大一部分蛋白质最后均以氨的形式排入水中。

4)即使池水的总磷较高,但由于水的pH较高(7.5~8.5),有效磷本身的溶解度较低,加之有效磷极易被淤泥等胶体物质所吸附或被重金属所络合,造成磷的退化,因此池水的有效磷很低。

2.施肥必须满足养殖模式的需要

池塘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具体含量主要与养殖模式、投饵施肥的类型有关。表2-6的内容就是水产专家在无锡精养鱼池进行不同投饵施肥类型时的有效氮与有效磷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这个结果表明在施肥时,必须根据不同养殖模式和投喂饲料形成的水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才能达到预期的养殖目标。

提示

必须强调指出,上述施肥方法仅在精养鱼池起作用。这是由于精养鱼池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氮,而严重缺乏有效磷。此时施用磷肥,可以调节有效氮与有效磷之间的比例。以施用磷肥促进氮肥的利用,改善水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是粗养鱼池或瘦水池塘,池水的有效氮和有效磷均很低,无机氮肥和磷肥应同时施用。

五, 肥水培藻

一、肥水培藻的重要性

在池塘养鱼中,鲢鱼、鳙鱼和鲮鱼等肥水性鱼类终身以滤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另外,几乎所有鱼的幼苗期的培育,也离不开浮游生物,因此肥水培藻现在已经成为鱼类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肥水培藻的实质就是在放养鱼苗前通过施基肥让水肥起来,同时用来培育有益藻相,也就是鱼类爱吃的益生藻群,对于培育鱼苗和养殖滤食性鱼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鱼苗、鱼种下塘时,尤其是小规格苗种下塘时,其食性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水体中的活饵料。

良好的藻相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良好的藻相能有效地起到解毒、净水的作用,主要是益生藻群能吸收水体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效果;二是益生藻群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内的二氧化碳,同时向水体里释放出大量的溶解氧,可以有效地解决精养鱼池缺氧的问题;三是益生藻群自身或是以有益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它们都是鱼种喜食的天然优质饵料。

提示

生产实践表明,水质和藻相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鱼类对生存环境的应激反应。如果鱼类生活在水质爽活、藻相稳定的水体中,水体内的溶解氧和pH通常是正常稳定的,而且在检测时,会发现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重金属等一般不会超标,鱼儿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健康生长、快速生长,从而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反之,如果水体里的水质条件差,藻相不稳定,那么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就会明显增加,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偏低,pH不稳定,易导致鱼类应激生病。

二、培育优良的水质和藻相的方法

培育优良的水质和藻相的方法的关键是施足基肥,如果基肥不施足,肥力就不够,营养供不上,藻相活力弱,新陈代谢功能低下,水质容易清瘦,不利于鱼苗、鱼种的健康生长,当然鱼也就养不好,这是近几年来很多成功的养殖户摸索出来的经验。

以前肥水培藻基本上都是用施加有机肥或无机肥来实现的,在鱼种下塘前5~7天注入新水,注水深度40~50厘米。注水时应在进水口用60~80目(孔径为0.18~0.25毫米)绢网过滤,严防野杂鱼、小虾、卵和有害水生昆虫进入。基肥为腐熟的鸡、鸭、猪和牛粪等,施肥量为每亩150~200千克。施肥后3~4天即出现轮虫的高峰期,并可持续3~5天。以后视水质肥瘦、鱼苗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适量施追肥。

一般通过肥料来实现肥水培藻的目的,但是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生化肥料,效果更好,具有施肥量少,水质保持时间长,藻相稳定的优点,建议广大养殖户可以考虑使用生化肥料,具体的用量和用法请参考各地的鱼药店。

勤施追肥保住水色是培育优良水质和藻相的重要技巧,可在投种后1个月的时间里勤施追肥,追肥可使用市售的专用肥水膏和培藻膏。具体用量和用法为:前10天,每3~5天追肥1次,后20天每7~10天追肥1次,在追肥时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这样做既可保证藻相营养的供给,也可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或者导致施肥太猛,水质过浓,不便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科书般的池塘施肥方法(附原理),赶紧收藏!
养鱼技术:池塘养鱼中有机肥料的5大优点及施用时应注意问题详解
施肥养鱼与水质肥瘦:肥水与水肥,不瘦不肥才为最好!
水产养殖过程中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怎样配合施用达到最优效果?
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巨大发展潜力!
池塘养殖为什么要施肥?肥料的种类有哪些?要注意哪些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