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察合台汗国


         真正代表中亚和游牧民族形象的非察合台汗国莫属。察合台汗国以成吉思汗的第二个儿子察合台命名。尽管察合台汗国包括河中及其向东的广大地区,却没有明确的疆界。关于察合台汗国的疆域问题,史料记载并不统一。《蒙古秘史》虽然谈到这一点,但也不是很明确。在成吉思汗宣布窝阔台为继承人时,他对儿子术赤和察合台说:天下地面尽阔,江湖河流众多,把你们的营地分开每人各守封国。我会留意你们的分离的。接着他又说:"术赤,察合台,你们要履行诺言:不要让百姓轻视自己;不要让百姓耻笑自己。”

据志费尼记载,征服了河中之后,察合台的领地、子嗣和军队就从别失八里(Besh- Baligh)遍布到撒马尔罕。这些美丽富饶的地方特别适合做王公贵族的住所。到了春夏,察合台会把住所定在阿力麻里( Almaligh)境内的忽牙思、( Quyas)。拉施都丁( Rashid al Din)将土地和营帐从乃蛮人占据的阿尔泰拓展到察合台统治的阿姆河沿岸。

据《拉失德史》(Larikh-i-rashid)的介绍,我们发现河中地区是察合台汗国的中心。它主要位于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但包括河流东北走向的部分。山脉和大草原直延伸到锡尔河右岸,钦察草原东部,伊塞克湖和阿拉海(Ala-Nor,成海)的西部。往东,察合台汗国也占据了很大ー部分地区,这其中包括今天的河中地区与中国新疆、费尔干纳和巴达赫尚;往南,占据了昆都士和巴里黑。起初,呼罗珊的范围向东超出了赫拉特和加兹尼( Ghazni)向南到达莫克兰( Mekran),这可能是察合台封地最大的范围。这片疆域内存在不同的民族和部落,以及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这里有最丰富的亚洲文化和最繁荣的亚洲城市;另一方面,被称作哈扎拉人( Hazaras)的原始山地部落在南部的高山上安家,大片荒凉的大草原被原始游牧民族占据,他们逐水草而迁徙,从一个山头迁徙到一个山谷,又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头。

斯坦利・菜恩一普尔也持同样的观点,他指出察合台分得的领地主要是河中地区,还有喀什噶尔、巴达赫尚、巴里黑和加兹尼等地的部分地区,察合台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汗国。其他研究发现,对中国权力最高的可汗和其他蒙古王朝可汗怀有敌意的地区却欣然接受了察合台的统治。察合台的势力范围包括了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也提苏( Yedisu,七河地区)的东北部、喀布尔山脉及旁遮普地区。

享利·裕尔( Henry Yule)在其著作《东域纪程录从一一古代中国闻见录》(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中提到,成吉思汗分给他的儿子察合台的封地分布在河中地区、花剌子模、回鹘地区、喀什噶尔、巴达赫尚和巴里黑等部分地区,以及从加兹尼地区一直到信德( Sindh)沿岸的大片土地。从今天的地域划分来看,察合台领土是指除去希瓦( Khiva,或称花剌子模国)地区或希瓦大部分地区的鞑靼斯坦王国( the kingdoms of independent Tarta-ry),乌兹别克的昆都土,阿富汗,新疆的西部和北部并包括准噶尔( Dzungaria)。天山北部的别失八里是汗国最初的中心,后来迁到阿力麻里。

据巴托尔德( Bertold Spular)记载,突厥人在阿姆河和蒙古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居住了几个世纪,到成吉思汗在世时,这里已经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说,在波斯被完全控制之前、蒙古帝国的前五十年历史中,阿姆河和蒙古之间的地区成了帝国南部的边界。随着新战役的爆发,这里就成了军队的集合点。该地区的管理方式与众不同:成吉思汗将这片领地分给他的儿子察合台,却没有划分其与窝阔台汗国的界线。两兄弟各自为政,偶尔会有冲突。巴托尔徳同时提到察合台的营帐从回鹘延伸到撒马尔、布哈拉,从阿尔泰南部延伸到阿姆河。

中国历史上,元朝仅仅统治了一百多年。但在这段时间里,蒙古人在跟随统治者东征的过程中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佛教信徒。波斯西部还有波斯周围地区的蒙古人因战事被成吉思汗派来此地,他们逐渐成为穆斯林,这与那些生活草原上的蒙古人大不相同。而那些仍然留在中亚的蒙古人几百年来都未发生变化,依然是纯正的游牧民族,他们喜欢放牧,不喜欢农耕生活和拥挤的城镇。蒙古帝国大汗的第一位统治者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合。十四世纪初,汗国一分为二成为东察合台汗国( Eastern Khanate)和西察合台汗国( West Khanate)。当时,西察合台汗国由有着众多城镇的河中地区和大范围的农田地区组成。东察合台汗国在这一地区的东北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新疆,与西部的蒙古分割开来。

换句话说,在波斯和中国,蒙古统治者的命运与他们向农耕的生活方式转変有一定的关系,农耕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开始失去蒙古人的特性。但是,在中亚腹地的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窝阔台以及他们的后裔却保持着传统的草原政权,满足游牧民族的利益。渐渐地,他们开始强烈反对元朝的大汗及其同盟者伊利汗国的政策。

在《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说道:

察阿歹(即察合台,编者注。)固执己见,谨小慎微。阔阔搠思( Koke Cos,辅佐察合台的大臣)应当日夜相伴察合台左右,随时禀告自己的想法。

书中记载,察合台出生时,星空自转,诸部落混战。人们不眠不休地打仗、抢劫,部落间交战,互相攻杀。在成吉思汗宣布继承人之时,察合台和术赤争吵了起来,他们都站起来揪住对方的衣领。经过一番详细的商讨之后,加上阔阔搠思的建议,这件事情最终得以解决。

关于察合台早期的征战,我们了解到他与他的兄弟术赤和窝阔台一起攻打花剌子模,随后占领玉龙杰赤(urgamj)并设立营帐。

作为兄长的察合台把窝阔台送上大汗宝座,立其为大汗。之前由察合台和拖雷(Tuli)掌管的成吉思汗的宿卫兵、弓箭手和八千名侍卫,还有成吉思汗的万名贴身护卫都移交给了窝阔台大汗。他们之前掌管的中心地域也移交给了窝阔台。窝阔台听取察合台的意见,任命幹豁禿儿(Oqotur)和蒙格禿( Monggetv)为将领,派军队继续向西攻占。“《史集》( Jamiut Tawarikh)也有相似的记载,察合台为窝阔台登临大汗之事不遗余力,竭力按照父亲之命助他登位,他与兄弟拖雷及其他亲人们一起行了九叩首的臣服之礼。尽管他是兄长,仍然对窝阔台十分尊敬并遵守为臣之道。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例子。有一次,他们兄弟俩骑马闲逛,酒后的察合台对窝阔台说:“我们打赌赛马吧。”之后就一同策马飞奔。察合台的坐骑跑得稍快一些,跑在窝阔台的前面。晚上,察合台在帐中回忆起这件事,便想到:“我怎么可以与可汗打赌,而且还让我的坐骑超过他的呢?这可是大不敬的行为。通过这事来判定,这是我和其他人对可汗的不敬,这会带来祸患。”第二天一大早,

他召集众多异密(emis,蒙古及元代的头衔之一,本意为侍卫、随从一一编者注),说道:“我昨天的行为实属罪过,我们去窝阔台大汗那里让他定我的罪,给我应有的惩处。”他带着众异密来到参拜厅,比以往参拜的时间要早一些。侍卫们禀报窝阔台说,察合台带着众异密来参见可汗。窝阔台大汗虽然对察合台十分信任,但仍有些许不安。他不知道察合台的动机是什么,于是便派人去探问。

察合台回答道:

我们全体宗亲( aqa and ini)在忽里台起誓约定让窝阔台当可汗,我们遵循依顺从之道而行,不得以任何借口反抗他、与他相争。昨天我与可汗打赌赛马,自己跑在前面。我们有什么权利和可汗打赌呢?

因此,我是来负荆请罪的,或杀或杖,由他决定。

窝阔台大汗对自己的多疑感到惭愧,对察合台倍加恩宠。为了表示关心,他派人回复道:“此话从何说起?他是我的兄长,值得对这样的小事介怀吗?”察合台听此言后仍觉不妥。最后,察合台同意可汗赐他一命,他愿献马九匹以示谢罪。必阇赤( bitikchis)们宣告:“可汗赐察合台一命,让所有人听到并知道他已献马谢罪。”后来,察合台进入斡鲁朵(ordo,营帐),绘声绘色地向所有人讲述了这件事。此事之后,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睦、亲密无间了。窝阔台大汗派自己的儿子贵由( Guyuk)到察合台身边供职效劳。察合台的宽宏大量难以用言语形容。在一些重大事项上,窝阔台大汗经常与他商议,没有他的意见或建议就不做处理。

察合台很受尊敬,窝阔台时常与他商议政事。察合台做榜样派自己的长子出征,窝阔台也效仿他。察合台认为:“如果派长子出征则军多势盛,力量强大。”于是,窝阔台先后派拔都、不里(Buri)、贵由、蒙哥等宗王出征。

有一次,宗王间发生了冲突,察合台帮助解决了这件事。窝阔台为设立连接各地区的驿站征求察合台的意见,而且经他同意后,落实了许多政策。从长春真人的记载中我们发现,在察合台跟随父亲西征之时(1219年),曾穿越由茂密森林覆盖的山区,凿开岩石,开辟出一条道路。他利用山上的木头修建了48座桥,桥的宽度可让两驾马车并排通过察合台勇猛坚强,为人严厉。征服河中和新疆北部后,他与他的子女、军队从别失八里扩展到撒马尔罕。这个地方美丽富饶,适宜帝王居住。春夏两季,他住在阿力麻里( Almaligh)和忽牙思( Quyas),美似伊刺木园(the Garden of Tram)。他在这些地区修筑了被突厥人称为“库尔”(Kol)的大水塘来让水禽栖息。他还兴修一座叫作"忽都鲁”( Qutlugh)的城镇。秋冬两季,他则迁移到亦刺(a)河岸的篾鲁疾克( Marauzik?“伊犁”的古突厥名。问号为作者所加。后文也多次出现,不再加注说明一一译者注。)。每一时节,他都要储备大量粮食和酒水,沉溺于莺歌燕舞,与美女寻欢作乐。

察合台恪守《大札撒》的规定。在他统治期间,臣民们因为惧怕法令和刑罚,社会安定、秩序井然。旅客们只要接近他的军队,在任何一条路上都无须卫士或巡逻兵。夸张点说,一个头顶黄金器皿的妇女可以单独出行,不必担心她遭遇危险。他制定了详细的札撒,这对如大食(Taziks)等民族来说是难以忍受的重负。例如,人们不可以按照穆斯林的方式屠宰牲畜,不得白天入活水中沐浴等。他向各地颁发禁止按照穆斯林方式杀羊的札撒。因此,一度没有人公开在呼罗珊杀羊、穆斯林被迫吃腐肉。成吉思汗去世后,察合台的官邸成为人们聚会场所,无论远近,人们都去拜谒他。但好景不长,察合台身染重疴,不治而亡。从征服河中起就追随察合台并已位居要职高官的哈巴失·阿迷( Habash Ahmad)执意留下来照顾察合台的家眷。

札撒是由文书大臣将成吉思汗不定时的口述记录在金箔纸上的训言。他的孩子们只有在议事时才能有幸接触到这些法律卷帙。哈罗德・兰姆( Harold Lamb)曾说过,札撒是游牧民族的圣经和法典,像命运一样不可被改变。他还说到,成吉思汗曾经说过:“如果我的子孙后代遵守札撒,不去改变它,长生天就会帮助和保佑他们千百年。”窝阔台和他的兄弟们都没读过金箔纸上记录的内容,他们虽未见文字,但都很用心地记住了这些话语,对札撒上的一字一句深信不疑。至少察合台是这样的,性格如野马般桀骜不驯的察合台承担起执行法律的职责。

察合台像他的父亲一样,性格坚韧,是地道的游牧民族。他謹言慎行,十分看重部落的风俗文化。他能独处自酌;他能严惩不贷,对美女,他也垂涎三尺。但是和拖雷在一起的时候,他不会受任何女人的影响。有一个巫师一直在察合台身边,用各种把戏满足他的迷信念头。性格顽强的察合台对神灵非常崇拜,但是人们依然很畏惧他。他像高山峡谷的石头一样倔强、不屈。在他的统治下,道路和城门都不需要卫土。据说,一个头顶黄金器皿的少女可以独自从一处走到另一处。察合台以身作则,对自己也是严惩不贷,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打赌的事情,他曾请求窝阔台大汗惩罚自己。他积极参与讹答刺(Orar)的开拓,°同窝阔台一起被派往攻打已被苏丹遗弃、只剩下一些将领的花剌子模,所以很快便占领下来。这座城池成了鸟兽出没的地方,屋内的欢乐不复存在,城堡一片荒凉。不久之后,察合台奉命从克尔曼( Kirman)追查札兰丁・朋布尔努( Jalaluddin Mangbarin,又译为札阑丁)。

完成这项任务后,察合台和窝阔台就去了哈朝库尔(Qara-Kol)(书面语为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黑湖),以猎取天鹅为乐。每周,他们会用五十头骆驼将猎到的天鹅运送给成吉思汗作为狩猎的馈赠。成吉思汗去世时,察合台正在忽牙思(在阿力麻里附近)。他赶回来参加忽里台大会,成为拥护窝台登上汗位的关键人物°并一起联手攻下契丹。

因为历史背景的局限性,察合台家族没有以西方模式或中国、波斯模式构建汗国的设想。而忽必烈家族或许在波斯的旭烈兀家族找到了能够统治古老中央集权国家的办法,那就是从历史沿革下来的行政制度一一衛门(Ya-mens)和底万( Divans)。在此他们是上天的儿子,在彼他们是苏丹。他们可以用地理、历史、文化的边界证明自己,而察合台的后代却办不到。他们不断改变着汗国疆域的边界却没有把国家中心固定在北京或大不里土(Ta-briz),仍固守以草原为中心的想法。他们从未想过在塔里木绿洲的喀什噶尔或和田定居,因为那里是封闭的田园,对牛羊群和骑兵来说实在太局促。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命运。同周围各邻国相比,中亚地区中央权力薄弱,周围又有元朝皇帝所分封的各领地可汗、伊利汗国以及钦察汗国的限制,中亚想要扩张是不可能的。每次这些蠢蠢欲动的游牧民族想要跨域扩张边境,都会遭遇慘败。由于这些游牧民族被剥夺了扩张的可能,他们就把旺盛的精力用来进行无休止的手足相残。在随后的五十多年里,察合台的家族就是如此。但是,很快他们就把注意力转向了印度。

察合台汗国保留游牧传统生活的时间要远远久于元朝、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只要他们控制着拥有富饶牧场、稳定马源与兵源的天山北部大草原,除了获取税收外,他们对河中和喀什噶尔的绿洲地区没什么兴趣。瓦撒夫(Wasa记载了八刺可汗( Barqa Khan)在越过阿姆河掠夺伊儿汗的呼罗珊之前是如何掠夺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城的。蒙古帝国建立之时,有数不尽的地区遭受劫难。百年之后,伊本・白图泰( n Battuta)走访河中地区,因看到城市生活的衰落而感到震惊。比如说,铁尔梅兹( Tirmiz)被成吉思汗洗劫一空之后又被重新修建,但是在撒马尔罕仍存有大量废墟。呼罗珊、梅尔夫(Mer)仍然杳无人烟,巴里黑则已经被彻底废弃了。

察合台于伊斯兰教历638年(公1241)去世,比窝阔台大汗去世早七个月。窝阔台于公元1241年12月11日去世。据志费尼记载,察合台儿孙众多,他的长子木禿坚( Mo etuken)死于范延堡( Bamiyan)之战,而孙子合刺旭烈(Qara- Hulegu)当时刚出生。因此,成吉思汗本人、成吉思汗之后的可汗和察合台都要合刺做察合台的继承人。按此决定,察合台死后,他的妻子也速伦(Yeuu)、哈巴失・阿迷的一木勒克( Habash Amid-al-mulk)以及任要职的大臣们都拥立合刺旭烈为汗。但是,贵由与察合台之子也速蒙哥( Y esu-mongke)亲善,登上大汗位后,他说:“有儿子为何要由孙子继承汗位?”因此,贵由大汗让也速蒙哥承袭父位,由也速蒙哥执掌国政。

据拉施都丁( Rashiduddin)记载,尽管合刺旭烈是察合台的长孙、木禿坚的长子,但是贵由大汗不同意他担任察合台兀鲁思(ulus)的统治者。贵由废黜了哈刺旭烈,册立也速蒙哥为可汗。

据志费尼记载,也速蒙哥寻欢作乐,酗酒成性而不知节制。他在巩固可汗的地位后,因不满哈巴失・阿迷支持合刺旭烈,于是谋划对付哈巴失。宝合丁( Baha-ad-din)取代哈巴失的职务,主持宫廷所有的礼仪事务,他还多次阻止也速蒙哥对哈巴失・阿迷实施报复。也速蒙哥一直掌权直到拖雷的长子蒙哥登上大汗的宝座。也速蒙哥反对蒙哥成为可汗,蒙哥大汗则按遗嘱把封地政权交由合剌旭烈掌管。蒙哥大汗给合刺旭烈各种恩惠,送他回察合台汗国。据志费尼记载,合刺旭烈根本没机会返回幹鲁朵。拉施都丁的书中也提到,当蒙哥成为可汗后,他便下诏命合剌旭烈兀杀掉也速蒙哥,并让他以继承者的身份成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君主。合刺旭烈还未到兀鲁思便在途中去世了。

合刺旭烈去世后,蒙哥大汗立合刺旭烈之子为察合台可汗。因其年幼,便由其母合刺旭烈的遗孀兀鲁忽乃(Raina)协助管理政务。当兀鲁忽乃回到幹鲁朵后,也速蒙哥征得拔都的同意,不久也返回察合台汗国。老天对也速蒙哥毫不留情。拉施都丁提到,兀鲁忽乃按照蒙哥大汗的诏令杀了也速蒙哥,代替丈夫做了可汗。志费尼说,昇密哈巴什与儿子重新获得权力,离开宝合丁。

有关察合台汗国的详细历史情况可参考拉施都丁的著作。蒙哥大汗过世后,忽必烈继任大汗。他让木禿坚的儿子不里的长子阿必锡合( Abishaqa)娶兀鲁忽乃为妻。这样一来,阿必锡合就代替合剌旭烈成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可汗。拉施都丁在这里记述得不是很清楚,我们都知道合刺旭烈早已去世。在第四部分讲察合台汗国时,拉施都丁也没有提到阿必锡合的名字,倒是在谈起木秀坚的第二个儿子不里时,提到了他的长子阿必锡合。阿必锡合曾效力忽必烈,抵御阿里不哥( Arip Boke)的叛乱。忽必烈大汗命阿必锡合代替合刺旭烈担任察合台兀鲁思的统治者娶兀鲁忽乃为妻。阿必锡合在去兀鲁思途中被阿里不哥的土兵抓住,后来被阿里不哥的同盟蒙哥大汗( MongkeKhan)的儿子阿速台( Asutai)处死。据拉施都丁在书中另一处的记载,忽必烈大汗派使臣招降阿里不哥。他们派阿必锡合接管其祖父木禿坚的兀鲁思,同去的还有阿必锡合的弟弟,也就是木禿坚的孙子、不里的儿子纳邻合丹( Nariu- Qadan)。在党项地区的边境,阿必锡合遇到了阿里不哥派出的一支军队,被俘后关押起来。

这时中亚的舞台上出现了察合台第六子拜答儿( Baider)的儿子阿鲁忽(Aghu)。这是一个重要人物,最后成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可汗(公元1260~1265/1266)。1259年8月蒙哥大汗去世,他的两个兄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王位。1260年,他们分别组织召开忽里台大会,都宣告自己为大汗互不相让。“据拉施都丁记载,阿鲁忽奉阿里不哥之命娶兀鲁忽乃哈教为妻,最终成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可汗。但据文中另一处记载,阿里不哥下诏任命阿鲁忽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可汗守卫边境,抵御忽必烈大汗的军队和察合台家族后裔的军队。阿里不哥还命令阿鲁忽将从突厥斯坦各地征集的财物、粮食和军需品运送给他,以便全力以赴地带军攻打忽必烈汗。阿鲁忽到达察合台兀鲁思后公布诏书,成为察合台兀鲁思的可汗。此处和拉施都丁之前描述的阿鲁忽娶兀鲁忽乃哈敦为妻的说法有所不同。据拉施都丁记载,兀鲁忽乃哈敦曾前往阿里不哥的处所状告阿鲁忽,并在那里留住了很久。过了一些时日,阿里不哥派使臣到察合台兀鲁思,让他们从每十匹马匹中抽出两匹并征收大量金钱和大批武器。拉施都丁列出了使臣的名字一一也里可温( Erkegun)、不里台必赤( Buritei Bitikehi)和沙迪(Shadi)。使臣们向阿鲁忽递交了诏书,就在当地开始筹集马匹、武器和资金。他们征集到部分所需物资后准备启程把这些财物运回去。伊斯兰教历661年(1262~1263年),阿鲁忽以等待那可儿( Noker)办完事后一同动身为由,阻止他们搬运这些财物。之后,双方就此事产生冲突。阿鲁忽囚禁了诸使臣,彻底与阿里不哥决裂,投靠了忽必烈大汗。接下来,阿鲁忽处死阿里不哥的使臣,把全部钱财和武器装备据为己有,势力也因此增强。兀鲁忽乃哈敦返回察合台兀鲁思后,阿鲁忽娶她为妻,更加巩固了他在当地的权力。阿里不哥听说使臣被杀、财物被劫之后,率军讨伐阿鲁忽。前两战阿里不哥溃不成军。第三战阿鲁忽被击败后逃到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当地富人手中掠夺了大量钱财、牧畜和武器来补给自己的军队。不料作战用的重型军械又被阿里不哥劫去。过了一年,阿里不哥不再理会阿鲁忽,转而攻打忽必烈大汗的军队。

谈到忽必烈大汗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我们就会明白阿鲁忽是如何卷入权力之争的,以及派阿鲁忽到察合台兀鲁思的必要性。文中提到,哈刺和林城的食物与酒通常是用大车从汉人的地界运来。忽必烈汗封锁了运输的道路,哈剌和林城开始闹饥荒。阿里不哥无计可施,他说:最好是让察合台的孙子、拜答儿的儿子去掌管其祖父的城池和兀鲁思。因为他当过可汗,通晓各种行事的规矩、方法和途径,这样便可以运送武器和粮食援助我们。我们守着阿姆河边境,这样旭烈兀的军队和别儿哥( Berke)的军队就不能从忽必烈那里得到援助。”阿里不哥盘算好后便和颜悦色地对阿鲁忽道出自己的用意,然后把他送了回去。阿鲁忽迅速离开,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当阿鲁忽到达喀什噶尔边境时,他已经聚集了大约十五万骑兵,开始自己做主不再听阿里不哥的摆布。

与此同时,阿里不哥已经向忽必烈请求宽恕,为表示忠心,许诺在阿鲁忽、旭烈兀和别儿哥到达之时一同前来。此时,阿鲁忽已经投靠了忽必烈大汗,不断派遣信使与大汗联系。在这场斗争中,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支持阿里不哥。形势有些失控,忽必烈大汗遂向旭烈兀汗和阿鲁忽求助。他说:“各地区有叛乱,从阿姆河岸到埃及和大食地区,应由你旭烈兀掌管,你要好好防守。从阿尔泰那边到阿姆河地区的兀鲁思可让阿鲁忽防守。从阿尔泰这边直到沿岸所有的地方则由我来防守。”但是阿里不哥背信弃义,再次出兵攻打忽必烈汗。阿里不哥多次要阿鲁忽增援,但阿鲁忽却置之不理。于是,阿里不哥便集结军队,决定对他作战。拉施都丁理不清阿鲁忽和阿里不哥之间的关系,在这章结尾写道:“只有上帝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书中下一章的标题是“阿鲁忽对阿里不哥的敌对态度和原因”。书中记述了阿鲁忽是如何与阿里不哥军队作战、败绩、恢复士气,阿里不哥的势力又是如何瓦解的过程。

拉施都丁再三强调阿鲁忽和阿里不哥之间的争斗,详细描述了两人之间的战争情况。阿鲁忽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清楚自己的处境,娶兀鲁忽乃哈敦为妻并在马思忽惕伯(Masud Beg)的帮助下统治了兀鲁思。马思忽惕伯是国家的财政大臣,被派去治理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他不断向那里的居民征收赋税,上交给阿鲁忽,使后者的实力大增他聚集了曾经失散的军队,打败了别儿哥(钦察汗国可汗)的军队,洗劫了讹答刺。一年之后,阿鲁忽过世。经众异密和各重臣元老们的同意,兀鲁思乃哈敦让自己的儿子木八剌沙( Mubarak Shah)继位。

木八刺沙继位后,为忽必烈汗效命的察合台的孙子木禿坚的儿子八刺( Baraq)希望能和木八刺沙共同掌管兀鲁思。“八剌想方设法找了个罪名夺了木八刺沙的汗位并把他贬去管理王室的狩猎事务。当八刺进攻呼罗珊攻打阿巴哈可汗( Abaqa Khan)时,木八刺沙随军参战,他寻机投奔了阿八哈可汗。

根据其他史书记载,阿鲁忽死后他的军队仍按旧习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因为木八剌沙穆斯林,所以他不允许士兵欺凌百姓。阿里不哥被迫投靠忽必烈大汗。在地区叛乱平息之后,忽必烈大汗派八刺到察合台兀鲁思,并诏令他与一直为自己效力的木八刺沙共同掌管该兀鲁思。八刺60到察合台兀鲁思见到木八刺沙和兀鲁忽乃哈敦掌握的政权非常稳固,便没有把诏书拿出来。木八刺沙问他来此的目的,他回答说:“我离开兀鲁思和家乡有一段时间,家人四处流散。现在,请允许我召集他们与你们一起游牧。木八刺沙听到这些话甚是欢心,于是八刺就和木八刺沙一起生活,学习技艺,同时不露声色地暗自到处招兵买马直到有一天,木八刺沙的异密和一些军队将领也加入了八刺的军队。他们罢黜了木八刺沙,八刺成为新的统治者把木八剌沙贬为管理王室狩猎的长官。

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察合台兀鲁思的边界和海都所统辖的地区相邻接,而且察合台兀鲁思的边境的某些地区被海都占领,八刺为此数次与海都交战。第一次,海都胜利。当他们再起争战时,窝阔台家族合丹斡忽勒的儿子饮察从中调解。他们起誓并且结为安答(anda)。如今他们的子孙彼此都以“安答”相称。

海都对中亚建设功不可没。他是蒙古大汗窝阔台的孙子,窝阔台于公元1241年去世。根据《史集》、瓦撒夫和卡尚尼( Kashi)的记载,窝阔台的第五个儿子合失( Kashi)之子海都( Qaidu)出生于公元1235年,伊斯兰教历633年。根据十四世纪初杰马勒・哈儿昔( JamalQarshi)的记载,窝阔台给合失的儿子海都祈福时说道:

“让这个年轻的孩子继承我的事业吧。”海都率领三支蒙古军队中的一支参与了蒙古人对欧洲的征战。海都获得蒙哥大汗的帮助成为波兰和西里西亚战役的英雄。近期研究认为,海都是最杰出的蒙古大汗之一,与其说他是二个国家的缔造者,不如说他是一个反叛者。窝阔台家族政权败给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家族后,海都成为蒙古族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

布菜资奈德(EBretschneider)在“导言”中依据裕尔《东域纪程录丛》绘制的中世纪蒙古在中国、中亚和西亚的地图指出,因为海都直接统治的大片领地中很大一部分显然属于察合台,察合台汗国早期给予海都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领地的分裂。海都和察合台可汗的领地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海都的领地大概包括喀什噶尔、莎车和与天山南部接壤的所有城市,向东一直延伸到高昌(Karakhoja)、塔拉斯河和天山北部所有区域,从巴里黑向东到査干淖尔( Chagan Nor)以及叶尼塞河上游和额尔齐斯河以北的地区。海都在频繁的征战中找到了忠实可靠的盟友八的儿子笃哇(Dua)。1272年,海都拥立笃哇为察合台汗。

据巴托尔德记载,"海都是最杰出的蒙古统治者之一”。但是,有关海都的史料很有限。海都的父亲死于酗酒,所以他滴酒不沾。从外貌上看,他是个地道的蒙古族。不过,海都的胡子只有九根(据拉施都丁记载)。在1260~1264年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和阿里不哥并肩作战。当阿里不哥决定投靠忽必烈大汗时,海都坚持不从

反而宣布自己继承祖父窝阔台大汗之位。海都白手起家建立了一支新军,这支军队的勇猛和纪律有口皆碑。他没有因组建军队而牺牲人民的利益。海都在位期间,国家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强盛。海都被称为中亚独立蒙古王国的缔造者。彭晓燕( Michal Biran)的《海都与中亚独立蒙古国的兴起》( Qaidu and the Rise of the Independent Mongol State in Central Asia)也强调了这一观点。

为了在中亚复兴窝阔台汗国,1270年海都凭借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成功地在中亚建立窝阔台汗国,成为蒙哥的兄弟及其继承者忽必烈大汗和他的继承者铁穆耳・完泽笃( Temur Oljeitu)强劲的对手。海都的行动削弱了大汗的权威,打破了蒙古帝国势力的均衡,加速了帝国的分裂。海都死后,尽管窝阔台家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他在中亚建立的独立于忽必烈大汗权力的国家使他免受察合台家族的统治,免受曾经的对手、盟友及其继承者的统治。

海都和八剌的联合使他们的帝国开始壮大,八剌攻打呼罗珊失败后于1271年去世。1282年,海都选择和八刺的儿子笃哇可汗一同治理国家。虽然这两位可汗仍不断四处征战扩大势力,但是他们已拥有蒙古帝国最繁荣的地区。海都以祖先成吉思汗为榜样,把军队划分给他的儿子们,晚年时把军队和国家完全托付给他们。斡鲁思(Umus)留守在本国边陲,阳吉察儿( Bey Kecher)驻守钦察汗国边界,撒儿班( Sarban)则驻扎在阿富汗斯坦。海都和笃哇逐渐把伊利汗国的势力逐出阿富汗斯坦。笃哇也采用同样的政策,两位可汗一同把势力扩张到印度拉维河。

1296年苏丹阿老丁・卡尔吉( Alauddin Khalji)继位前タ,该地区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中。海都与笃哇的扩张大业持续了几年,但是最后仍以惨败收尾。海都大概在1301年去世,他的儿子察八儿( Chapar)继位。1306年,笃哇去世。

中亚时期的蒙古人忙于彼此征战,考虑如何征服异国土地。1326年,答儿麻失里可汗( Alauddin TarmashirinKhan)继位后开始攻打印度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攻打印度本身是个错误,这也削弱了答儿麻失里在国内的势力。1332年,穆斯林八赞( Bazan)无视成吉思汗的《大札撒》,反抗答儿麻失里,他设法逃到加兹尼,但最终还是被八赞抓获并处死。

根据一位边疆史专家的研究,蒙古帝国腐朽和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察合台领地中的蒙古人讲突厥语、信仰伊斯兰教,并且已经将社会重心从草原转移到绿洲。与此同时,蒙古各部落的政治权力渐渐衰落,这都使得伊斯兰教有了主导绿洲世界的机会。

从理论上讲,忽必烈的统治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亚洲,而他的族人占领了欧洲。而实际上,对远离中国本土的那些地区的宗主权也只是名义上的,很多地区依然为权而战。忽必烈虽然是帝国大汗,但是庞大帝国的时空差距很大,而真正掌握实际权力的其实是周边附属国的可汗,尤其是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即使不是完全自治,很大程度上也是各自为政的。忽必烈大汗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海都争斗,战场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新疆、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海都还曾一度人入侵蒙古并且威胁到哈剌和林地区。争斗一直持续到忽必烈去世。察合台和海都联手建立的察合台汗国一直由他们的继承者统治,直到帖木儿领导的突厥巴鲁剌思部的出现。




注:摘自《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
印度G.D.古拉提(G.D.Gulati),印度著名蒙古学家。在印度德里大学获得中世纪印度史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德里大学Satyawati College任教。古拉提教授凭借《前莫卧儿时期的印度西北边境史》(India's North West Frontier in pre-Mughal Times)和《十三至十四世纪时期印度与中亚、波斯的陆路贸易》(India's Overland Trade with Central Asia and Persia During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奠定了他在印度史研究领域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帝国的分裂(伍)
元史:蒙古四大汗国的纷争
中国历代民族问题盘点——蒙古(八)
元朝灭亡之后,卫拉特部是如何统一蒙古草原的?
挑战忽必烈----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四子的微妙关系及四大汗国的兴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