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贯煎
陈国权年过花甲,行医三十余载,从事《金匮》教研三十年,在《金匮》研究上造诣颇深
我和彭静有幸跟随陈国权老师学习。下面将我们跟师临证部分心得整理成文,并谈谈
人体会。

  陈师喜用、善用

贯煎。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用以治疗阴虚肝郁证。方中君药生地主养肝肾之阴,兼以凉血;臣以枸杞当归,一方面增益补肝肾之力,另一方面于补肝(肾)之中寓疏达之力;佐以麦冬北沙参川楝子,既可养心、肺、胃之阴,以水火既济、佐金平木培土抑木,也可疏肝泄热,行气止痛。全方配伍上补中有行,使滋阴养血而不遏滞气机,疏肝理气而不耗伤阴血。陈师立足于脏腑相关,运用一贯煎不仅治愈的诸如头顶疼痛关节疼痛、手(足)麻木耳鸣、腰(冷)痛、月经后期尿频(夜尿
)等与肝肾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病证,也成功治疗了与心相关的失眠,与肺(
肠)相关的鼻炎鼻衄咳喘便秘,以及与脾(胃)有关的面部红诊、胃脘不适、全身皮肤瘙痒、手足心发黄(热)等诸多病证。下面我将从实际病案出发,谈谈我对于陈师应用一贯煎治疗多脏腑疾病的理解

  鼻炎

  张某某,男,18岁。2006年7月24日初诊。

  患者诉大约5年

,即鼻燥、鼻痒,经常打喷嚏,咽痒,咽中有痰,颈项不适。近由浙江来汉后连续3天鼻衄,每天1次。咽红。脉
,唇舌红,苔薄白。证属肺阴不足,肺窍失养,虚热灼肺,迫血妄行,气机上逆。治宜滋阴润肺,清热化痰,兼以降逆止血。方投一贯煎、玄麦甘桔茶合四妙丸加味:生地15g,当归10g,川楝子8g,北沙参10g,麦冬20g,枸杞子15g,玄参12g,生甘草8g,桔梗10g,苍术10g,黄柏10g,怀牛膝10g,苡仁20g。七剂,水煎服。

  7月31日复诊。诉服药期间上症未作,药停则发。现有时喷嚏,咽部略痒,咽中有少许痰液,颈部发酸。7月28日晨因食梨致腹痛发热,经治疗烧退。咽红。脉细微数,唇舌红,苔少。守上方,加板蓝根10g。七剂,水煎服。

  8月7日三诊。诉服上方后,偶尔打喷嚏,有时咽喉发痒,鼻塞。脉细微数,舌红苔白,根部略厚。守上方加白术12g,茯苓15g,山药20g,黄芪20g,白芷6g。二十剂

丸。以资巩固,防止复发。

  体会  该患者的诸多自觉症状,鼻燥、鼻痒、喷嚏、咽痒、咽中有痰等均表现在肺,加之江城“七月流火”,以致连续3天鼻衄,一派肺阴亏损、虚热灼肺之象。病位在肺,而同治其肺、肝(肾)。生理上,肝主升发肺主肃降,共同调理人体气机升降。五行中,木(肝)为金(肺)所克之脏。本案例中,患者肺阴不足所致的燥热内盛,容易伤及肝阴。故陈师用一贯煎养肝肾之阴,乃取肺病实肝、金水相生之意。又用玄麦甘桔茶滋阴润肺以治病求本,再用四妙丸引虚热下行,加味药中以治标为主(通利鼻窍、宣降肺气、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一味夏枯草清肝泻火,合一贯煎清补同行,使补而不碍邪。

  失眠

  丰某某,女,32岁。2007年2月5日初诊。

  患者半月前,始发失眠,入睡特难;月经先后不定期;常腰酸,有时睁眼困难,视疲劳,见风则流泪,两目干涩,有时尿黄。脉细,舌红,苔少。证属肝肾阴虚,血不养心。治宜滋补肝肾以养血安神。方投一贯煎加味:生地15g,当归10g,川楝子8g,北沙参10g,麦冬10g,枸杞子30g,菊花12g,丹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羌活10g,葛根15g,白芍15g,薄荷6g,炒枣仁12g,焦楂15g。七剂,水煎服。

  2月12日复诊。诉眠转佳,目干涩依然,口干。脉舌同上。守上方,去白术、羌活、丹参,加炒栀子10g,杜仲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七剂,水煎服。

  体会  该患者苦于失眠而前来就诊,通过问诊发现长期月经愆期乃其另一主症。长期月经愆期是本,失眠是末。结合症状、体征,该患者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以致血不养心,虚热扰神而失眠。陈师处上方,补血以治肝肾,兼调冲任,从而达到养血安神的目的。此乃虚则补其母、治病求本之义。加味药的选择以养肝(肾)为主,兼治心脾。枸杞配菊花,治在肝肾,取杞菊地黄丸方义,补肝与清肝并用,使补而不滞,祛邪而不伤正;一味炒枣仁,养心益肝,自不待言;茯苓配白术,治在脾胃,前者渗湿助运,走而不守,后者补中健脾,守而不走,共奏健脾助运之效,此肝病实脾之义,亦有子(脾)令母(心)实之功。同时,酸甘焦苦的肝虚之治蕴含其中。复诊时,失眠改善,但目涩依然,故去苦燥之白术、羌活,以防其再耗伤阴血,改投清肝之炒栀子、滋养肝肾二至丸,又以一味杜仲温肾以收滋养肝肾之功,如同《金匮》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能协同、促使其余六味产生肾气一样,量小、效宏。

  腰部冷痛

  毕某某,男,24岁。2006年12月4日初诊。

  患者去年秋天即感腰部冷痛,遇冷则剧,耳鸣,乏味,手足心微汗,梦多,二便尚可。脉微数,舌边尖红,苔白。证属肝肾阴虚,寒湿著腰。治宜滋养肝肾,健脾利湿培土制水。方投一贯煎、五苓散合甘姜苓术汤加味:生地15g,当归10g,川楝子8g,北沙参10g,麦冬10g,枸杞子15g,泽泻20g,桂枝3g,茯苓24g,白术24g,猪苓10g,川断15g,炙远志6g,郁金10g,干姜5g,炙甘草8g。七剂,水煎服。

  12月11日复诊。诉服上方后,腰部无明显冷痛,自觉稍舒适,两足开始变温,胃脘略舒,但夜尿1~2次(药物所致),大便初硬,手心冷汗出,腰部有时有空乏之感。脉细,左略沉,舌红,苔中白。守上方,加吴茱萸6g。七剂,水煎服。

  体会  腰部冷痛,遇寒加剧,容易让人联想到是肾阳不足,外府失于温养所致,而采用温壮肾阳之法。但该患者手足心汗出,多梦,脉数而舌边尖红,足征其阴虚内热。那么,腰部冷痛何以成?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寒湿之邪趁虚着于腰部而发为腰部冷痛。对于寒湿之腰部冷痛,首选《金匮要略》甘姜苓术汤,取其培土制水之义。然治病必求于本,故以一贯煎补肝肾以壮腰,否则,或正虚邪恋,寒湿之邪难去,或邪去复感,而腰痛再次复发,都将使疾病迁延难愈。另外,五苓散健脾助运,从根本上消除寒湿之邪,体现肾病实脾之义。

  口周红疹

  熊某某,女,38岁。2006年11月30日初诊。

  患者2年前即口周红疹,或疼,流水,鼻部上方红疹已半月,两颊红疹已5~6年,热则略剧;失眠近20年,易醒,多梦;现头昏,两太阳穴附近疼痛,痛经(脘),5天干净。口干思水。咽红。脉细略沉,唇舌暗,瘀点,苔薄白。证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流行不畅,累及肝肺脾胃。治宜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疏风清热解毒。方投一贯煎合玄麦甘桔茶加味:生地15g,当归10g,川楝子8g,北沙参10g,麦冬20g,枸杞子15g,玄参12g,生甘草8g,桔梗10g,知母10g,桃仁10g,红花10g,桑叶10g,苏叶6g,连翘10g,金银花15g,黄芩10g,竹叶10g,白术10g。七剂,水煎服。

  12月7日复诊。诉鼻部以上疹减,两太阳穴附近疼减,梦亦少。脉舌同上。守上方,去桑叶,加吴茱萸6g。七剂,水煎服。

  体会  该患者因口周红疹2年未消,影响面部美观而前来就诊。通过详细询问,其既往史可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①失眠20年(易醒,多梦);②两颊红疹5~6年;③口周红疹2年(疼痛、流水);④鼻头红疹半月。失眠表现在心,易醒、多梦乃心神不安,虚实尚未可分。再看面部红疹。红疹由面颊蔓延至口周、鼻头。该患者的诸多表现即病变由心累及肝、肺、胃、脾所致。结合症状及舌脉,可知本证乃虚实夹杂证。虚在阴血不足,实在有湿有瘀。陈师滋阴养血常用一贯煎兼及四物汤,而该患者疹、咽皆红,且红疹受热加剧,有虚火上炎之象,故投以偏于性凉之一贯煎。合玄麦甘桔茶滋阴润肺,既可针对面颊红疹,也期子令母实,针对口周及鼻头红疹,还可针对咽红之症而治,况且肺合皮毛脾主肌肉,皮肤疾病的治疗常常着眼于肺脾。风性善行而数变,面部红疹蔓延之势虽谈不上“数变”,但“善行”之态明显,故佐以桑苏二叶、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后二者还能清热解毒,再配以黄芩、竹叶清心,桃仁、红花活血,白术健脾燥湿

 临证中,一贯煎尚有许

新用途。

  1.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乌梅15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6g,

枣3枚。每日1剂,1~2
月为1疗程,可使症状缓解,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另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亦有很好疗效。

  2.

年期综合征  加小麦10g,茯苓12g,大枣3枚,百合白芍各15g。每日1剂,连服1~3周,疗效理想

  3.中心性视网膜炎  可加密蒙花、草决明各12g,白芍15g,郁金10g,每日1剂。

  4.慢性肝病  如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脓疡等。用一贯煎加白芍15g,丹参12g,生黄芪15g,每日1剂,连服1~3个月,可见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部分恢复。

  5.癌症疗效后的副反应  对宫颈癌卵巢癌阴道癌放射治疗后的阴道干涩,口干舌燥,心烦失眠,食欲减退等,可加枣皮12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丹参各15g,连服10~15剂,有明显疗效。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痤疮病机

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
般多将本病分
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除湿解毒汤
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此类疾病也不尽如是,急性病注重辨病,而慢性病则注重辨体质,体质的调理对慢性病来说尤其显得重要。一贯煎葛根汤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散等经典名方使用的几率也较高。近来,笔者运用一贯煎原方或加味方治疗年轻女性的痤疮多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发现本方证所主治的痤疮等各
疾病患者在体质类型上存在某种共性特征,即固定的症状体征也常规律性地出现于某种体质类型中,笔者将容易出现一贯煎方证的体质类型称作“一贯煎体质”,且发现该方证、体质在北方
为常见。
可能提示我们,临证时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处方。兹将一贯煎方证特征阐述如下。

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玉横的《续名医类案·心胃痛》,由生地黄沙参枸杞麦冬当归川楝子等六味药组成,该方可以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魏氏在点评高鼓峰、吕东庄两则医案之后按语中说道,“高吕二案持论略同,而俱用滋水生肝饮。予早年亦尝用此,却不甚应,乃自创一方,名一贯煎,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六味,出入加减,投之应如桴鼓。口苦燥者,加酒连犹捷。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魏氏认为此方可以“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年轻女性的痤疮、面部黄褐斑慢性盆腔炎痛经月经延期、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等疾病均取得一定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证需与逍遥散证相鉴别。一贯煎可以滋养肝阴,主治肝阴不足、肝气不舒证,而逍遥散则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者病机差别不啻天壤,但在症状上却极其相似,均可见有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胃痛,神疲食少,急躁易怒,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无力。临证稍有疏忽,则会误用误治。因此,根据方证对应的类方原则,一贯煎方证与逍遥散方证的鉴别是临床准确使用本方的关键。根据方证对应的药证原则,

者以生地黄为君,临床主要见有生地证,《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吉益东洞《药征》谓其“主治血证及水病也”,南京中医药
黄煌教授在其《张仲景50味药证》中亦谓“干地黄主治血证,尤其以妇人的子宫出血为多,其出血较多,而且难止,色鲜红,其人必羸瘦,皮肤干枯憔悴而少光泽,舌质红”;后者以柴胡为君,因此临床主要见有柴胡证,如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容易情绪波动、手脚凉、乳房胀,容易出现柴胡带的病变等。

病案举例

王某,女,33岁。2009年11月27日就诊。满脸痤疮十余年。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满脸痤疮,曾于专科医院就诊,服清热解毒中药西药、药膏(具体不详)内服、外用半年,略能控制,但新增腹痛腹泻,停药后痤疮随即复发,患者前往美容院美容护理,效果一般,精神压抑,备受折磨,经人介绍前来就诊。刻下症见:面色黄暗红,面颊、额头、下巴部位大量粉刺、丘疹、脓疱、结节,色暗红,高出皮肤,触之压痛,凹洞疤痕明显;容易兴奋激动,容易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脾气急,喋喋不休,不易汗出;口不渴饮,食纳可,睡眠好,二便正常;月经周期正常,经期五天,色红量少;舌质红,苔薄少,脉细弱

。诊断:痤疮;辨证:肝阴不足肝火亢盛证。治法:清泻肝火,滋养肝阴。拟一贯煎加减,处方:生地黄45克,当归15克,北沙参20克,枸杞子15克,麦冬20克,川楝子3克,栀子10克,菊花3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12日二诊:患者服用上方1剂后腹泻,大便日行4次,但体力尚可,服至第3剂时大便正常,5剂服完,患者意外发现近一周来痤疮未增,旧有痤疮结节变软、颜色变淡,脾气急明显好转,自行购药再服5剂。刻下:面色黄暗消退变淡,痤疮色转淡红,凸出丘疹、结节基本消失,触之稍高出皮肤,舌脉同前。拟原方去栀子,再进10剂。

患者坚持服药2月,脸面光滑,肤色转白亮,痤疮仅于颌下遗留2~3

未退,脾气急明显改善,舌苔转厚,脉较前宽大有力。随访至今一直未发。

按:该患者就是一例典型的一贯煎方证,除痤疮的专科特征外,尚见有容易兴奋激动,容易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脾气急,喋喋不休,不易汗出,月经色红量少,舌质红,苔薄少,脉细弱数等肝阴不足的阳性症状体征。容易兴奋激动,容易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脾气急,喋喋不休是肝火炽盛表现,是山栀证;脾气急则肝火炽盛,火盛多伤阴,肝阴内伤,阴分不足,汗液化源匮乏则不容易汗出;月经色红量少,舌质红,苔薄等是一贯煎方证;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根据笔者师兄鲍艳举经验人体偏上或偏浅表部位的疾病,如痤疮、荨麻疹等,多为菊花所主治。药后患者出现腹泻,可能与生地、栀子的滑肠作用有关,泻后不觉乏力则是机体主动排泄湿毒瘀血反应

抽动-秽语综合征如何用一贯煎治疗?

摘要: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且有胸闷憋气,身体消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属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而致肝气不舒证 ,此时可用一贯煎治疗。一贯煎即是为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而设。而一贯煎用大量柔润养阴之品以滋肝肾之阴,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即治本为主,少加调气之品以疏肝,以达滋补肝肾之阴,养阴......抽动-秽语综合征情绪波动关系密切,且有胸闷憋气,身体消瘦,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属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而致肝气不舒证 ,此时可用
贯煎治疗
一贯煎即是
肾阴虚、肝气不舒而设。此时的肝气不舒,不能用香燥疏肝之剂,因此气之所以滞是由精液不充而致,用之势必使液
耗而气更滞。而一贯煎用
量柔润养阴之品以滋肝肾之阴,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即治本为主,少加调气之品以疏肝,以达滋补肝肾之阴,养阴以舒肝的目的。常用药物当归枸杞子、川楝子、钩藤菊花各9g,防风柴胡各6g,生地15g,沙参麦冬各12g。连续服用,直至症状消失,然后继续服用9~12剂 ,以巩固疗效。

一贯煎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神经痛8例

   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疱”、“缠腰火丹”,是以皮肤出现成簇水疱,

群排列成带状,患部灼热,伴火烧样疼痛
临床特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在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长时间遗留的疼痛。
见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各类病人,其中尤以老年患者疼痛时间较长,且疼痛剧烈,严重者常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在临床上采用
贯煎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8.3岁;病程1~3

月,平均病程40天,均已经过西医治疗;后遗颜面部三叉神经痛者5例,后遗躯干部肋间神经痛者3例。

    1.2  治疗方法  予以一贯煎加减:当归12g,生地30g,沙参15g,枸杞15g,麦冬10g,炒川楝子6g,丹参15g,白芍15g,制乳香10g,郁金10g。辨证加减:余毒未清者加板蓝根、双花各10g,龙胆草5g。血热者加丹皮、赤芍各15g。痛甚者加全蝎10g,延胡索20g。痛在头面部加白芷10g,川芎10g,蜈蚣3条。痛在躯干加元胡10g,香附12g,1剂/d,分早晚2次水煎服。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局部感觉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缓解,时隐痛不适;有效:疼痛较

减轻;无效:疼痛未见缓解。

    2.2  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痊愈5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7.5%。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60岁,于2005年8月13日初诊。患者于7月初感冒后,在左前额部出现红斑、簇集性丘疹、水疱,伴有灼热、疼痛。在它院诊断为带状疱疹,并给予西药病毒、消炎治疗20余天,后又注射营养神经药物10余天,虽局部皮损基本消退,但疼痛未见缓解,遂来我院就诊。其诉左前额部疼痛难忍,风吹、轻触之及咀嚼

甚,伴心烦咽干口燥、眠差梦多。检查:左前额部可见片状暗红色斑,舌红少津,舌边有瘀斑,脉虚弦。此为肝肾阴虚、血燥气虚兼瘀阻经络。治宜滋阴养血柔肝佐以化瘀通络。用基本方:酸枣仁30g,白芷10g,川芎10g,蜈蚣3条。水煎服,日1剂。服药1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夜间睡眠明显改善,上方继服10剂后痊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4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经久不愈。西医认为

是由于神经炎、神经节炎后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认为由于患者多为年迈之体,脏腑之气已衰,加之带状疱疹属热病热毒最易损伤阴血,长期郁热,阴津耗损,导致阴虚血少;或治疗中妄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品,劫伤阴液、阴虚血少,经络失荣,不荣则痛。阴虚血少又可致脉络枯涩,血行迟滞,从而更可加重血瘀,不通则痛。同时患者病疼所致,饮食欠佳,水谷乏源,气血生化不足,更增加阴虚程度,形成恶性循环,使后遗痛长期难以缓解。此外老年患者,脏腑气衰,肝之疏泄功能亦减,复感热毒,阻滞肝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总之,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痛多由于热毒郁火未净,耗伤阴血,肝肾阴虚所致气滞血瘀、痹阻经络所致“不通则痛”及经络失养所致“不荣则痛”。据此而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为病毒侵犯感觉神经而引起,其发病与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自稳性差有关。研究证实,滋阴养血药物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受病神经的修复。据此,治疗时以一贯煎加减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佐以化瘀通络法,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取得满意之效果。

一贯煎加味治疗糖尿病抑郁症30例

据资料统计,糖尿病抑郁症的发病率是

般人群的2~3倍,WHO1993年以来开展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
21.8%~60.8%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常带有隐匿性,易与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相混淆,故诊断困难,综合医院中抑郁的漏诊率高达40%~50%。同时,患糖尿病和抑郁障碍者很少能依从糖尿病的治疗,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且糖尿病与抑郁症状之间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1]。笔者从2002年6月~2005年8月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糖尿病诊断参照文献标准[2]。既往无抑郁病史,无痴呆,无严重心、肝、肾疾病,能配合临床体检精神检查合作,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版本)评分>20分,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柯兴氏综合征、阿狄森病等内分泌疾病及脑卒中、恶性肿瘤等其它疾病。患者年龄22~75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3±6.9)岁,平均病程(16.3±5.9)

月;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5±5.6)岁,平均病程(15.8±6.5)个月。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降糖的基础上,口服

塞平25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一贯煎加味中药药物组成:生地30g,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5g,枸杞子12g,川楝子5g,山萸肉10g,黄芪10g,山药20g,白芍10g,酸枣仁15g,合欢花10g。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于4周、8周统计疗效。

  2.2  疗效评定方法及标准 

  采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治疗

、治疗后4周及8周各评定1次。按HAMD疗效评定标准,积分<8分、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为显效;积分降到8~20分、临床症状部分改善为有效;积分>20分、临床症状
部分无缓解为无效。

  3  结果

  3.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值=4.81,P<0.01)。

  3.2  两组治疗前后SDS、HAMD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SDS、HAMD分别为(65.9±11.5)、(51.6±11.2)(41.7±7.8);(34.8±6.4)、(13.3±7.6)、(8.8±6.1)。对照组分别为(65.1±10.4)、(60.4±10.3)、(53.9±10.2);(35.9±7.2)、(18.1±7.2)、(16.5±7.9)。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的SDS、HAMD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98、9.54、11.85、16.11、1.76、4.21、9.57、9.94,P<0.05或<0.01)。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SDS、HAMD积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t=5.20,4.23,P<0.01)。

  4  讨论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临床辨治抑郁症多以肝郁为核心,从肝论治,治疗以疏通气机为要。而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总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阴愈虚,故糖尿病抑郁症的基本病理为阴虚血燥,肝失所养,而致肝失疏泄。在遣方择药时,须牢记消渴阴虚燥热的病机特点,所选理气药不宜峻猛,而应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为法。正如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但气之所以滞,本由液之不能充,芳香气药,可以助运行而不能滋血液。且香者必燥,燥

伤阴,频频投之,液尤耗而气尤滞,无不频频发作,日以益甚,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故笔者以一贯煎为主方加味,滋阴柔肝以代疏肝之功,而无伤阴耗液之弊。方中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山萸肉、白芍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川楝子虽苦寒,但其配在滋阴养血为主的方药中,却无伤阴之害,
正是本方有别于以理气疏肝为主的诸方的不同之处。方中黄芪、山药益气生津酸枣仁养心阴,益肝血,宁心安神,合欢花安神解郁,全方共奏滋阴疏肝之效。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取得较好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状疱疹
【针灸名家】欧阳群教授针灸医案选辑
痤疮,带状疱疹
《三仁汤》可以调理5类皮肤病,大有可为,可惜无人知晓
唐汉钧 > 医案 案十、带状疱疹
只用一粒小药片,带状疱疹、痤疮都能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