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泵速到选药:你不可错过的微泵给药实用手册



你真的会用微泵吗?


微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的仪器,能够保证药物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此外,微泵还能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护理工作量[1]

临床上,采用微泵给药的方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故笔者在此与大家讨论一些相关的用药注意事项。

微泵适用哪些药物?

微泵给药多应用于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血栓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急诊抢救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等方面,且特别适用于治疗窗窄、半衰期短,对血液、血压、心脏、脑神经等有影响的药物。

溶栓药、抗肿瘤药

此类药物多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偏重恒速功能。使用微泵持续化疗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输液量、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如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用奥利沙铂微泵持续给药,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患者化疗用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和依从性。再如临床行溶栓治疗时,可以在初始溶栓治疗后,持续微泵给予尿激酶,以巩固疗效。

内分泌科用药

此类药物多具有浓度依赖性,且浓度低,偏重定量、恒速功能。使用微泵持续滴入可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输液量、提高疗效,同时也可避免因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损害患者的身体。

手术室麻醉用药

应用于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镇痛方面,偏重定量、恒速、易调节功能。而且,专用麻醉微泵的使用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抢救急症患者用药

在临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会应用各种抗菌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应用这些药物要求在短时间内对静脉滴量作正确计算和调整,而微泵的定量、恒速、易调节、报警等功能可以充分在抢救过程中发挥作用,适用于急诊、ICU、儿科、呼吸科等科室,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以血管活性药、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胺、肝素钠、尿激酶、缩宫素、硫酸镁等药物为例,在应用这些药物时,若使用普通输液法持续静滴,治疗期间不能很好地控制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出现意外:

  • 当输液速度过慢会致使药液发生回流,造成针头阻塞,影响抢救效果;

  • 当输液速度过快则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不稳定、心率增快、呼吸不规则、子宫强直、子宫破裂、溶血等严重不良后果。故即使医生和护士时刻守候在患者床旁进行病情监督和滴速调整,也难以避免会发生意外。


多功能医用微泵则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精确地输入患者所需要的药物剂量,并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快速、准确地调整泵入的药物剂量和速度,以尽可能保证在患者病情需要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微泵给药要注意这5点

虽然现在微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毕竟其在我国使用的时间还不久,且使用微泵的药物配制浓度是医生根据重力输液的经验处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经过临床验证的标准。因此,应用微泵期间可能存在输入药物浓度增大,容易引发静脉炎、静脉硬化、配伍禁忌等用药隐患。笔者认为,选用微泵时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

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计算用药速率。

人体对单位时间内输入的液体量和速度是有要求的,若液体量过大或输液速度过快,除了可引起心衰等严重症状外,还可能引起血液生化改变、静脉炎和加大血管刺激等。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微泵给药,泵速计算公式[1]如下:

泵速计算公式:F=D·W·(60/C)

F为拟设定泵速(单位:ml/小时)
D为拟用药物剂量(单位:μg·kg-1·min-1
W为患者体重(单位:kg)
C为所配置药物的浓度(单位:μg/ml)

例如:体重50kg的患者拟泵注多巴胺5μg·kg-1·min-1,可先用20ml的规范注射器抽取多巴胺100mg,并稀释成20ml,其浓度为5000μg/ml,此时应设定泵速为F=D·W·(60/C)=5×50×(60/5000)=3.0ml/小时。

2

根据药品理化特点选用。

应根据药物的溶解度、溶解后稳定度、渗透压、药物吸附等理化特点给药,如混悬型注射液、稳定性不好的注射液就不适宜用微泵给药。举个例子,治疗顽固高血压患者,将硝普钠50mg加入5%葡萄糖中,再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以2ml/小时的速度持续泵入,并根据血压调节速度,使用时注意遮光。

硝普钠在光照下易生成激发态的硝普钠,然后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和氧化氮;水合铁氰化钾可进一步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因此,该注射液须在临用前配制,避光输注(输液器最好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并于12小时内用完。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

3

根据药品的生化特性选用。

应用时也应考虑药品对血管的刺激程度、血液pH,对血细胞、血压、心脏等的影响。如微泵给药浓度相对较高,特别是使用缩血管药物及刺激性药物时,易发生静脉炎及静脉硬化,此时应选择深静脉置管(PICC),以避免同时输液、推药及抽血。
 
4

根据药品的药动学特点来选。

根据药物分布、降解方式、排泄方式、半衰期等药动学特点,详细制定药物浓度范围、输液速度、日用药总量、用药剂量、计算方法、输液时间、疗程等,并且所有数据要经过临床验证,以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佳的输液方式和浓度。

此外,微泵可以持续以药物维持量给药,有利于维持血药浓度,减低毒副作用。例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增加持续输注时间,能明显延长T>MIC(或Time>MIC,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MIC为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但如果药物在溶液中不稳定,则不适合采用持续输注的方式。如果是美罗培南1.0g,每8小时1次,微泵3小时,可明显提高抗菌强度。

5

微泵给药须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如术后患者在使用镇痛泵时,又往往需要进行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其临床静脉输液所配的药物相当复杂,若镇痛泵与常规液体输注同走一条输液途径很容易出现药物反应,故应尽可能避免。

微泵给药常见问题及处置


静脉回血:若回血量小,临床可应用空针抽取生理盐水将回血推入;回血量大时,临床应及时改换延伸管,排净管内空气。

药液外渗: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宜选择粗大静脉,必要时选择中心静脉穿刺;使用留置针时,应适当予以固定,并避免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一旦发生外渗,应及时处置,予以冷敷、热敷或硫酸镁湿敷。

停药反应:尤其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过早停用或减量、减速过快,均易引起停药反应,导致血压不稳定。因此,临床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减量,并予口服药物逐渐替换。

附: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流程(供参考)

1.将微泵固定于适宜的输液架上。 

2.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听到嘟一声表示内部电路自检完毕,微泵处于待机充电状态。
3.将插好药液连上微泵连接管及排气的注射器(20ml或50ml注射器)放入注射器座中,注射器圈边必须卡入注射器座中,移动推头至注射器推杆尾部,将注射器推卡入推头槽中。 
4.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设置各参数后,按启动键(START),再按快进键(FAST),待头皮针内空气排尽后按暂停键(STOP),将针头接上输液装置上的肝素帽或患者行静脉穿刺后,再启动微泵及开始输注。 

专家简介

王树平

主任药师、执业药师,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名誉主任。任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MKM)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冈市药学会副理事长。从事医院药学工作40余年。热爱药学事业,乐于思考和实践,热衷于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宣传。主编《王树平药学文集》、《基层常见用药问题300例》等药学专著6本;近十年,在《中国科学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医师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房》、《医药导报》、《时珍国医国药》、《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医师在线》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400余篇。
参考文献:
[1]孙云玲等.输液泵在产科静滴硫酸镁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07期.
[2]欧亚林等.微量注射泵用药简便泵速计算方法[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年02期. 

本文首发: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王树平 主任药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冲式给药,听说临床用的还挺多?
药综--第二章处方调剂(学习笔记)20180425
【缓释片和控释片的区别有哪些】
头孢曲松钠☆合理用药网
阿奇霉素6大注意事项,千万要记住
用错阿奇霉素可致死!这4大注意事项,所有医师都应掌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