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急性期脑梗死,掌握这 4 个 CT 表现就够了!
头颅 CT 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这是我最难的点!

根据发病时间,脑梗死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其中超急性期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意义尤为重大。

然而,3~6 小时内,临床上约 40% 的梗死在头颅 CT 上难以被发现,而当 CT 上表现出明显低密度灶时,往往已提示不可逆梗死,发病时间超过 6 小时。

怎样结合临床,迅速预判可能病变部位?怎样提高早期发现病灶的能力?怎样根据隐匿的表征鉴别出超急性期脑梗死?

这是每位神经科和影像科医生工作的重点,也是痛点。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1. 脑动脉高密度征

脑动脉高密度征在发病 1 小时内即可有表现,为最早出现的征象,但出现率低,易被忽略。

主要表现为病变同侧 M1 段条状高密度影和 M2 或 M3 点状高密度点,可通过 CTA 证实相应动脉闭塞。



2. 局部脑沟变浅,灰白质分界模糊

脑梗死超急性期易表现出患侧脑肿胀,脑沟变浅。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患者脑沟深浅有别,判别时两侧对称性比较意义更为重大。

小技巧:阅片时,可适当调窄窗位和窗宽,提高组织密度对比度,便于更好地观察灰白质分界。



3. 豆状核模糊

正常情况下,可在 CT 上清晰观察到三角状的豆状核、内侧的内囊膝部和前后支、外侧低密度的外囊以及岛叶皮层。

脑梗死时,豆状核边缘模糊,内外囊与豆状核分界不清,岛叶皮层可出现肿胀低密度影。



4. 岛叶带征(岛带征)

正常情况下,岛叶皮层灰质和白质泾渭分明。

当发生岛叶皮层急性脑梗死时,CT 可见带状低密度影,称为岛叶带征。



这 4 条逐条分析下来,是不是顿觉清晰明了?

丁香公开课人气讲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云海老师,总结临床经验,为大家分享:

「头颅 CT 急症:急性脑梗死」

解剖、病理、影像结合,教你快速掌握急性脑梗死影像表现!


题图来源:丁香公开课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 5 种头 CT 表现,千万别溶栓!
学会这 5 种头 CT 征象,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夜班不再求人:急性脑梗死CT诊断
超急性期脑梗死首诊CT表现汇总及典型病例分析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 CT 平扫表现
急诊头颅CT:一定要会认“岛带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