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沙72岁老人大量喝水后急性心衰入院,医生提醒:冬季高发

近日,72岁的陈娭毑因严重气促伴全身大汗,被家属送至长沙市第三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接诊医生在查体、询问病史和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老人为“冠心病、急性左心衰”,并将她收入心血管内科三病室。3天后,经过科室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以及规范药物的调理,陈娭毑的气促明显缓解。

病情的好转并没有让陈娭毑的儿子放下心来。原来,就在这次住院的前一周,陈娭毑刚刚从当地的医院出院,住院的原因是同一个:心衰引起的严重气促。

“我妈妈上次住院治疗后,乏力、气喘的情况好多了,生活、运动能力都得以恢复。谁知出院没几天又犯了。别说出门了,就连晚上躺着睡觉都困难。”陈娭毑的儿子很不解:母亲出院后遵医嘱按时服药,为何还总是出现气促等心衰症状呢?

心血管内科三病室主任李峰仔细询问老人在家的详细情况后了解到,上次住院回到家后正好遇上长沙寒潮,怕冷的陈娭毑整天待在空调房内取暖。空调房内干燥,老人自觉口渴明显,每天的喝水量不知不觉大增。

李峰解释:“娭毑,正是喝多了水才导致您气促症状反复的!”

李峰表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科室收治了不少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患者。其中很多患者存在同一种诱因:在心衰慢性期,对于日常饮水量未予以控制。

李峰解释,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性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由于心脏射血能力下降,回血能力也相应下降,导致机体的水分难以回到心脏,形成肺淤血引起气促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体循环淤血引起肢体水肿。因此,对于有着明显气促并伴有肢体水肿的心衰患者,容量管理是治疗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从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上进行综合干预。

住院期间,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水肿明显的患者应严格控制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无大出血、大汗淋漓等明显低血容量因素的患者,每天摄入液体量一般宜在1500毫升以内,不要超过2000毫升。

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更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每日监测液体摄入量及尿量,24小时液体总摄入量宜控制在<1500毫升,尿量>1500毫升;还要做到每日测量体重,如果体重增加超过0.5千克/日,则可能要增加利尿剂的剂量,如果在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千克以上,可能存在液体潴留,建议及时来医院就诊。

记者:骆妍婷 通讯员:沈俐

来源: 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心脏衰竭是什么症状
多了水肿 少了衰竭?四大要点轻松搞定心衰补液
全科医生请注意!遇到急性左心衰请这样处理
冬季高发当心急性心梗
长沙68岁爹爹用力大便突发急性心衰 严重胸闷呼吸困难
急性心力衰竭的液体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