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旬老人还健在,未必是好事?为什么许多人相信这个谬论?

#养老有道#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活七十古来稀,能活到八旬已是长寿的象征。人人都想长命百岁。而且作为子女,只要父母在自己年龄再大也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是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这未必是好事呢?

最近在短视频上看到一家人,妈妈已是106岁的高寿,七个子女老大82岁最小的妹妹67岁。看着这一家人温馨和睦的场景,不由得感慨,多么美好。但是几人身形都有些佝偻,虽然神态精神,可是又忍不住回想毕竟那么大年纪了,老年病是不可避免的。而老妈妈的子女年纪也不小了,照顾自己可能都是问题,怎么照顾100多岁的妈妈呢!是不是重担都要压在作为第三的孙子辈身上呢?

如果家庭条件富裕,可以请几个得力称心的人帮着照顾,如果是条件一般的家庭呢?作为中年人的孙子辈压力可是巨大的。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我想大部分人身为子女还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在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是我觉得关键是在这个时候。八旬老人少说都得九十六岁了,身体硬朗,没有太严重的疾病,例如瘫痪、老年痴呆等还好说。可是就算看起来身子骨还算康健,但是毕竟年岁大了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已经衰退了。如果出现意外那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照顾。

可是作为八旬老人的子女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甚至都有孙子辈的,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已经不济,六旬老人照顾八旬老人无疑苦不堪言,时间和精力也不宽裕。

但是也有能够安排妥当的,这就需要孝字支撑。全家上下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作为更年轻的一辈应该给予支持,毕竟我们都有老的时候。

就像我老公的姥姥姥爷一样,两个老人有五个子女。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早年在外打拼,为老人置办了房产。姥姥身体一直不好,七十多岁的时候已经瘫痪了,姥爷虽然年纪比姥姥大很多,但是身体很硬朗,只是有些阿尔兹海默症的前兆。

我婆婆是家里的大女儿,老人七十多岁的时候为了方便照顾从外地搬到了老人的所在地,与两个妹妹一起轮流照顾老人。直到姥姥去世后,我婆婆也因为家庭变故去了外地打工,剩下姥爷一个人由最小的小姨和小姨夫照顾。虽然不能在床前尽孝但其他兄弟姐妹在年节假期也会经常回来聚聚看望姥爷。经济上的需要也是大家平分,从来没有因照顾老人而产生矛盾。

姥姥直到去世从没因为瘫痪得过褥疮,天气好的时候姥爷还会推着她出去遛弯。姥姥去世后,姥爷基本上已经不认人了,除了在跟前照顾的小姨和小姨夫,其他几个孩子只知道名字,已经认不出眼前人就是自己的孩子了。而且姥爷那时晚上基本上睡不多长时间,来回在屋里走开关门。即使照顾得再辛苦,小姨和小姨夫也没有怨言。而我们几个在身边的小辈,也会帮忙照顾。

姥爷离世的时候,家人们都很伤心难过,尤其是子女。所以我觉得父母八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这绝对是个谬论!你觉得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九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这是个谬论2-1
人应该看清楚哪个子女是对你好的、老了后悔就晚了
十马路
关于死亡,我曾关注的太少
姥姥和姥爷
雨亮│小姨清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