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克首相为什么要把接替丘吉尔的前首相艾登与张伯伦并列?
鬼说天下发布时间: 20-07-2707:14
作为一部以现实政治为主题的经典喜剧,《是,大臣/是,首相》经常提到英国历史上的首相,比如哈克时不时地丘吉尔上身。而推行“绥靖政策”进而引发二战的张伯伦也是被该剧经常吐槽的首相。
有意思的是,在《是,首相》第一季第六集中,哈克在批评英国外交部“尽在掌握中”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引发二战的张伯伦,另一个却是曾接替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的艾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55年,第二次出任首相、已经年逾八旬的丘吉尔宣布退休,曾任外交大臣的艾登成为继任首相。因为丘吉尔打下的基础很不错,所以艾登上台后拥有很高的支持率,哪怕他并不擅长发展经济。
于是艾登上台后将有关经济的事务基本完全委托给以财政大臣拉博·巴特勒为首的团队,自己则把精力发到熟悉的外交领域。然而艾登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政治生命却偏偏被自己熟悉的外交终结了。
在艾登担任首相期间,英国最大的外部问题就是殖民体系的崩溃。为了维护殖民体系,艾登一方面想办法去抱美国的大腿,另一方面则加强控制重要的殖民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埃及的苏伊士运河。
然而当时的埃及总统是至今仍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都拥有巨大威望的纳赛尔,而纳赛尔上台后公开主张收回埃及苏伊士运河。纳赛尔的爱国主张引起了英国的敌视,艾登甚至将纳赛尔比作墨索里尼。
 哈克首相为什么要把接替丘吉尔的前首相艾登与张伯伦并列?
虽然敌视纳赛尔,但自以为得到美国与法国支持的艾登并没有瞧得起埃及和纳赛尔,觉得英国完全有能力保住苏伊士运河。但在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公开与英国翻脸。
在几个月的外交施压无果后,英国联合法国、以色列于1956年10月29日进攻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艾登觉得以英法以三国联军的实力,小小的埃及很快就会被击败并能再次侵占苏伊士运河。
然而战争的进程却大出艾登的意料之外。虽然埃及输给了以色列并丢掉了西奈半岛,但在英法的进攻面前死死守住了苏伊士运河。随着苏伊士运河被埃及切断,整个西欧的经济和生活都出现了危机。
更让艾登没想到的是,美国和苏联竟然罕见地一直支持埃及而反对英国。特别是美国利用各种办法摧毁了英国维持战争的经济基础并施加军事压力,迫使英国退出了战场,承认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第二次中东战争标志着英国的殖民体系解体,世界霸权彻底转到美苏手中。艾登也因为苏伊士运河的丢失而威望大跌,连身体健康都出了问题,只得在1957年1月10日辞去了首相,从英国政坛隐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法设计抢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军事打击是赢了,但两国从此没落
金融与地缘政治:英国何时开始依赖美国
从英国手里收复苏伊士运河,完全就是一次赌博,纳赛尔怎么做到的
西亚」第二次中东战争对英法埃及三国有什么影响?
英国电影剧本—至暗时刻
(8-3)一地鸡毛苏伊士,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