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婚后同餐不同寝,名存实亡的婚姻,维持一生,晚年直言不后悔

“我是只蝴蝶,恋爱应该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这个上仅余一页空白。”

每一个女人都希望事业、爱情双丰收,但是民国历史上却有一个才女,在爱情这方面却是极度缺失的,她就是被称为“珞珈三杰”之一的女作家苏雪林。

开篇这段话,出自晚年的苏雪林之口,寥寥数语,道出了心中最大的遗憾。

图|苏雪林

苏雪林,原名苏小梅。出生于1897年。苏雪林自幼爱好读书,但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苏雪林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由于苏雪林小的时候跟随兄长们在私塾读过两年书,所以她经常借一些通俗小说当作课本自读。

后来,一位叔叔从日本留学回来,思想比较开明,看到苏雪林对书籍的痴迷,对他父亲进行劝说,苏雪林才得以进入当地一个基督教办的小学读书。

后来得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登报恢复招生,面对父母的腐朽思想,苏雪林为了能够去女子学校读书,采用以死相逼的方法,这才说服父母让自己读书。

多年后,苏雪林曾回忆这段往事:

“愈遭压抑,我求学的热心更炽盛燃烧起来。当燃烧到白热点时,竟弄得不茶不饭,如醉如痴,独自跑到一个离家半里,名为'水上'的树林里徘徊来去,几回都想跳下林中深涧自杀,若非母亲因对女儿的慈爱,战胜了对尊长的服从,携带我和堂妹至省城投考,则我这一条小命也许早已结束于水中了。”

图 | 学生时代的苏雪林

学生时代的苏雪林因为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教之余,她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从而走上了一条与文相伴的人生之路。

1921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苏雪林对先进的思想充满着渴望,她崇尚自由恋爱,为了摆脱父母给她找的对象,她瞒着父母,独自一人去了法国留学。

后来苏雪林的家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受到父亲病故、母亲生病以及婚姻等问题的困扰,她只好辍学提前回国。

1925年,苏雪林28岁,为了不违背母亲的遗愿,她嫁给了一个素未蒙面的男人。这个人就是张宝龄,其实他和苏雪林在一起倒是很般配,张宝龄的父亲是在上海做五金生意的,自幼家境优越,他本人也很优秀,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图|苏雪林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讲,张宝龄不仅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还是一位留过洋的青年才俊。

但是张宝龄读的是理工科,性格也有些木讷,不像才子文人那样,喜欢谈风花雪月、吟诗歌赋,这是由于张宝龄受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见惯了父母的打骂,所以张宝龄对人及其冷漠。

而苏雪林是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自然喜欢能和她聊得来的文艺男青年,可惜张宝龄不是,他是典型的理工男。性格的差异是作家苏雪林所不能接受的。

婚后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就是他们在苏州度过的一年多时间。就在这段甜蜜的时光里,苏雪林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绿天》。

苏雪林是一个文人,自然生性浪漫,对爱情充满幻想,然而张宝龄却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缺乏浪漫的情怀。

关于性格的差异,苏雪林在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我说花朵美丽的时候?他会理性地告诉我“花是植物的生殖器”。

当我说月亮特别圆的时候,他会说“我用圆规画出的比天上那个更圆

张宝龄接下来的一句话彻底浇灭了苏雪林的希望,他无比郁闷地看着她说:

“这也是我永远不懂你们文学家头脑的地方。”

说白了,两人的聊天永远都不在一个频道上,以上面为例,苏雪林说月亮圆的时候,自然是想让张宝龄顺着往下说关于月亮的故事和典故,甚至两人可以对月吟诗一番,可是张宝龄那一句:“我用圆规画出的比天上那个更圆”,自然给苏雪林浇了一盆凉水。

图|苏雪林

好景不长,因为观念和性格的不合,两人在婚后,都是保持同居不同寝的状态。苏雪林一边写作,一边周游列国,过的非常开心。但是,一直都没有离婚,没想到如此生活便是几十年。

苏雪林很早就和丈夫分居了,据她的武汉大学同事杨静元在《苏雪林先生漫记》一文中讲:

“张先生应武大聘来乐山,住进‘让庐’,但两人仍各处一室,同餐不同寝。”

在爱情上挫败感十足的苏雪林将一腔热血都投入了她钟爱的文学事业里,全心全意著述修书,婚姻的失败反倒成全了她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她在文坛的盛名与地位。

1949年,苏雪林前往香港真理学会做编辑,而张宝龄留在了大陆。这次的分别虽不是第一次,却是最后一次。此后,他们不再重逢。

后来大陆与台湾可以通邮了,张宝龄的侄子经常与苏雪林通信,据说有一次她的侄媳妇想给张宝龄织衣服,但是毛线不够了想拆一条旧围巾。

张宝龄指着围巾对侄媳妇说:“这是你们二婶(指苏雪林)的东西,我要留作纪念,毛线不够了可以到街上去买。”他说这话时流下了眼泪,末了,他又倍感遗憾地说:“我过去对你们二婶实在是太过分了,现在追悔莫及。”他说过这几句话后,没有几天便去世了。

苏雪林读了侄子的信后十分感伤,她后来在回忆录中说:

“我也很后悔,叫他孤栖一世,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实在觉得对不住他。”

图| 暮年的苏雪林

即使与张宝龄分开,苏雪林也一直没有离婚,更没有再婚,所以在名义上两人一直是夫妻关系。很多人问苏雪林为什么不早早的离婚选择自己的幸福?

晚年的苏雪林在一百岁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这段婚姻我并不后悔,虽然我二人没有感情,但是我还是要感谢张宝龄,虽然他没有给我爱情,但是给了我自由,让我可以专心的研究学术,不再去想别的!“

苏雪林和张宝龄的爱情无疑是一个悲剧,他们虽然没有爱情,但却忠于家庭,坚持传统婚姻道德观,彼此忠诚,并没去找个情投意合的情人来抚慰内心的寂寞,这又是值得敬佩的。

这场爱情悲剧的来源无疑是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所造成的,爱情本来就是双方的是,封建礼教硬生生的将没有感情的双方捆绑在一起,哪有什么幸福而言。

1999年,苏雪林去世,享年102岁。爱情,是苏雪林一生最大的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雪林,婚后同餐不同寝,却彼此为对方守身,晚年各居一城道出缘由与遗憾
同餐不同寝,分居不离婚,丈夫离世才后悔,晚年道出缘由与遗憾
才女结婚36年,坚决不与丈夫同寝,一生无儿无女,102岁道出实情
她一生才华横溢,婚后却与丈夫同居不同寝,晚年说出了婚姻实情
才女结婚36年,坚决不和丈夫一起同寝,无儿无女,102岁道出原因
“结婚可以,同房不行 ”1925年,苏雪林被迫嫁人,任凭丈夫百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