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叹息
大教育家孔子也曾有看走眼的时候。
        孔子有个学生宰予,能言善辩,敢于藐视当时的礼教,敢于当面和孔子进行辩论,对孔子坚持“三年之丧”的主张表示怀疑,认为不可取。他大白天睡觉,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然而喜欢午休不代表懒惰低能,宰予积极进取,最后官至大夫,成了“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还有个学生子羽,比孔子小39岁。孔子居然因其其貌不扬,认定他不可造就,没有前途。然而,子羽勤奋刻苦,后来南游各地,讲授儒家学术思想,从学弟子竟达三百人,成了名噪一时的“学术超男”。
        面对事实,孔子不得不喟叹:“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的叹息是发人深省的。
        天下无不可化育的人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原先在教师心目中不怎么样的“差生”,几年以后却在某一方面有了建树,令人刮目相看,使教师感叹世事难料。
        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过有的发得早,有的发得晚,有的枝上挂果,有的根上结实,各有各的特点。做父母和做老师的,要时时记住,不要“以言取人,以貌取人”,不能因为学生或者孩子听话调皮与否,相貌形态等因素就给他们早早地贴上成才与否的标签。要细心、全面、公正地评价孩子。正如陶行知先生的谆谆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中华典故:人不可貌相
橘子郡读《论语》142
论语
孔子因材施教之子路篇
菜根谭——忙里偷闲 闹中取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