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第一人家

(经历2021年)

(43)

孔庙与孔府只一路之隔,从孔庙侧门走出就进入了孔夫子家的街巷。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

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发展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的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从那时起直到近代(1949年)孔子后裔们一直是在孔庙东边居住。

我站在府邸前观赏着建筑规模宏大的府邸,从建筑艺术风格上看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我发现府邸的大门下没有门坎儿,舒建新说:“也许寓意孔圣人学识深奥来此求拜的人太多早已将门坎踏平了吧。”

走进院落呈现的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这座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邸号称:“天下第一人家”。

导游引领着我们一路游览一路讲解:“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的花园是这几年才恢复的。

导游告诉我:“孔府内保存许多珍贵的文物,历代封建皇帝为显示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孔子嫡孙的优渥,不断给以赏赐。帝后墨宝,御制诗文、儒家典籍、礼器乐器、文房四宝,而孔子嫡孙也留意搜集历代法物,不断充实文物库藏。如今曲阜新建了孔子博物馆只要时间允许不妨去看看。”

游览过后,我坐在孔圣人家百年大树边的上马石小憩,我对舒先生忆起那年同老妈妈一起游孔府后也是坐在这个上马石上我们婆媳聊侃的一幕:

那一年的春节正是儿子当兵离开家后的第一个春节,妈妈看出我对儿子的思念,拉着我的手像是对我说又似喃喃自语:

“坐在老夫子的家让我感到温馨自然,这里有着浓浓的家的氛围。当年孔夫子到处游学,经受千辛万苦,传播着自己的思想,才会功成名就,我想那时孔夫子的妈妈一定也会跟你一样,有着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常人心态。”

妈妈不愧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因人因地施教。

我说:“老太太舒建新第一次离开你去外地求学时你也是这样的心态吧?”

“当然,一个在你身边依偎长大的孩子突然离开你的身旁出外求学闯荡,每一个妈妈都会惦念牵挂的这是人之常情。”

我问她:“都说母爱的力量,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孔子的妈妈该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妈妈了。我不追求像她那样培养出一位“万世之师”的儿子,只要他们能自食其力就好了,这也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了吧。”

 老妈妈沉思了一会:“我想一个合格的母亲,就应该在孩子幼年期给予贴心抚养、教育,订立规矩。成人后放手让他们离家闯荡,作为妈妈恐怕要用一生托举着孩子走向成年,走向成熟,走向他力所能及的成功。在她需要妈妈的时候不惜一切地鼎力相助,你的儿子刚离开你,目前看要我打分你只是刚刚及格。”

接着她话锋一转说:“青州人管儿子的媳妇儿叫“小妈儿”意思就是儿子成亲自立门户后,老妈的任务就完成了,儿媳妇就接替老妈负起监管、照顾、托举的责任了,俗话说得好,家有贤妻夫祸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拍拍我的肩膀接着说:“帮助我儿子走向成功的责任老妈就交给你了,相信你能成的。”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差点儿被她老人家套住连忙说:“老太太,只要你活着一天,管教你儿子的责任你就不能推卸给别人的,这更是您老的责任,您说'一生托举’什么概念,我的教师老妈!

她用那双手爱抚的拍拍我的脸说:“只要我活着,我不会推卸责任。但妈妈一天天的老了,不可能总陪伴着你们,很多的事还要靠你们自己去追求,两口子只要心往一处想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儿,就能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以后我不求你如何孝敬我,只要你们俩好好的我就放心了,你们俩才是相互陪伴一生的人啊!”

这是我的教师妈妈二十多年前坐在号称“天下第一人家”时用平常的话语,为我上的一堂:做一个合格、成功妈妈生动的一课,时至今日记忆犹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人家——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天下第一人家——衍圣公府
孔庙孔府孔林(一)
传承·中国:《孔府 孔庙 孔林》
《孔府内宅轶事》
99公益日 | 赓续历史文脉,守护三孔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