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幕红尘》八,跨国公司总裁的上场与战败

一,步步紧逼

美国迪拉诺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涉及金融、保险、电视、电子等诸多产业。

乔治此时正是这家商业航母的总裁。

1991年11月2日,乔治率领的商务代表团访问巴西归来,总裁顾问奥布莱恩前来接机。

路上,乔治问起了奥布莱恩,跟叶子农谈判的布兰迪进展如何,这才得知,自己公司一个十几年的稳重专业的职场老手,到了叶子农那里竟然是一张嘴就错。

这大大出乎乔治的意料。美国文化是好斗的文化,是信奉强者逻辑的文化,而美国商业文化更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所在。作为商业精英的乔治而言,此番就像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手,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和斗志,也似乎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他要把叶子农请到自己的地盘,他有信心在谈笑之间彻底挫败这个狠角色。而那时候的叶子农,要么礼貌的接受合作,要么灰溜溜的离开。

很快,在柏林,正当戴梦岩和叶子农在斗嘴聊天之际,一个自称美国迪拉诺公司总裁的特派代表找上门来。

这个一板一眼的特派代表,显然已经从同事那里了解了叶子农的厉害之处。他的邀请既郑重其事又开门见山,而且丝毫不给叶子农拒绝的机会,因为他像一个受命出征的战士,要是请不到,自己就准备耗死在柏林。

叶子农面对这样难缠的人毫无办法,唯一的对策只能是快刀斩乱麻,应约赴美。

二,会晤前的平静

美国纽约,叶子农如约而至,老九和先前去柏林的特派代表都到了机场。

迪拉诺公司尊重叶子农的决定,叶子农住进了老九的家里。

吃饭,是在老九的面馆,老九特意要让叶子农品尝下自己的祖传手擀面,顺便请教接下来餐馆革命的方向性问题。

厨房里的老九看到叶子农手拿着的“宁静致远”台卡,正要卖弄一番,却被叶子农又点拨了一番。

什么是宁静?老九以为是宁静的心。

宁静的心和环境有关系吗?别说在饭店,就是没有一切喧嚣的山里的老头老太太,他们也宁静不起来,可见宁静的心和环境是没有关系的,而跟人的觉悟和认识有关系。

再者,要是真有了宁静的心,还谈什么致远致近呢?无所谓远,也无所谓近,远即是近,近即是远了。也就是根本不会再缘起远近的概念和区隔了。

老九再一次懵逼,他本来以为常识性的东西,真理性的东西,竟然在叶子农看来也是矛盾重重。

叶子农的闲谈指向性很简单,就是没必要做些跟当下无用的功,比如餐馆就是吃饭的生意,研究吃饭的问题,做好当下条件可能的事,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了,想什么致远致近都是瞎耽误功夫,既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又容易让人脱离实事求是的实际。

老九的手艺确实没话说,叶子农吃完面后,老九又总结道,饭菜是不能品的,饭菜好吃不难,难在耐吃,吃完遇室外空气不腥、不腻,没有怪味,不留口。

老九表示,自己虽然生活上大大咧咧,但是投资经营那时绝对不马虎的,从来都是一分钱掰成八瓣花。

叶子农不以为然,一分钱掰成八瓣花,那又是脱离实际了。从实事求是的操作层面来讲,一分钱理论上只能产生一分钱的效应,而能做到这一步的,就已经不是人。

是人,就难免会主观做事,因此就很难到做到不打折扣的实事求是,即便是高手而言,也顶多一分钱做到八分的成效。而只要一分钱能收获六分的成效,就是可以接受的。

叶子农看似不经意的闲谈,总是在流露着条件可能产生的“因果律”的种种,和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的风格。

只是看似如此简单的常识和道理,世人却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才有诸多的困惑,诸多感性的主观的选择。

就连自诩为商界精英的乔治总裁,不也是这样吗?

三,高手的巅峰对决

几天后的迪拉诺总部,老九叫来了方迪充当翻译,叶子农、老九、方迪,在总裁代表的带领下,来到乔治总裁的办公室,房间里已经有四个人在等着叶子农,乔治总裁,奥布莱恩,总裁秘书,接待处负责人。

面对乔治总裁的问候,叶子农并没有客套,他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是自己真实的风格。

乔治总裁心领神会,只是跟叶子农确认一个共识,讲理吗?

讲。

很好,这就是对决的所有条件,也是唯一的条件。

乔治总裁说,他尊敬讲理的人,因为他一向认为,跟明白人讲话时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只需要阐明核心和原理,就不难做出清楚的判断,而真理推演到最基础的原理,一定是最简单的。

乔治总裁期待叶子农对等的回应。

叶子农以沉默回应。

沉默,意味着不认同,或是不认同其中的一部分,或是不认同全部。

叶子农之所以沉默,是基于两点认知:

第一,叶子农是个实事求是的人,这就决定了哪怕他再厉害,他也有自知之明,他不会认为自己是真理的持有者,更不会认为自己是真理本身,所以他不会称呼自己为“明白人”。

之前在柏林,叶子农跟布兰迪谈话的时候,曾讲起过“觉者”和“众生”的范畴。

当时布兰迪问叶子农,他是认为自己是“觉者”吗?

叶子农当时回应,觉者和众生都是社会研究对象的泛指,就觉而言,既有你觉的,就有你不觉的,明白了这个不一定明白那个,人人都有所觉有所不觉,不做具体指。

也就是说,在叶子农的觉悟而言,人作为人,即是不能超越人的属性的,因此“觉”也好,“明白”也好,那只能是有“觉”的意识或“明白”的意识,有“觉”的一部分认知或“明白”的一部分认知。即顶多是“觉”或“明白”一件事的一部分,而不是“觉”或“明白”一件事的全部;顶多是“觉”或“明白”多件事的多个部分,而不是“觉”或“明白”所有事的所有全部。

人是不能做到绝对的、100%实事求是的,既然如此,人就不能称之为完全的“觉者”或“明白人”,至少叶子农认为自己不能算,也没有遇到能这样算的人。

第二,乔治总裁在叶子农看来,是不能算作明白人的。

布兰迪不是明白人,所以他坚持自己立场无法出离,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却用错了地方。

奥布莱恩不是明白人,所以他坚持自己的所谓尽职,甚至不惜用阴谋手段达到目的,他看似聪明有手段,但岂止是跟明白人搭不上边,简直就是个自以为是的糊涂人。

他们共同的老板——乔治总裁,至少到目前看来,也不是个明白人。尽管他认为自己很礼貌,尽了地主之谊,并且对这位前来纽约的客人亲自接见,无疑是给足了对方面子。

但如果乔治是个明白人,他就不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一定要让叶子农前来。而他大张旗鼓的把叶子农请到众人的面前,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智慧充满了信心,他要在众人的见证下,让叶子农彻底的臣服。

这正如叶子农之前跟布兰迪说的话一样,如果布兰迪能驳倒叶子农,他就不需要找叶子农合作这个政论节目了;他如果驳不倒叶子农,那么叶子农自然会理直气壮的拒绝这份所谓的合作。

此时的乔治,却只相信一个结果,自己会赢,叶子农会输。既然乔治坚信自己会赢,他就一定会认为自己对,既然涉及到了对错、是非,那他就一定有自己的立场。

基于叶子农以往的推理逻辑,想都不需要想。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乔治不是个明白人。

因此,面对乔治的这番话,叶子农不能否定,因为刚刚承认自己是讲理的人。但同时叶子农也不能认同,所以就以沉默回应。

乔治针对叶子农的直来直去,并没有生气,他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命题,这也是两位高手终极对决的时刻。

乔治并且准备了20万美元,和一份政论节目合作意向书。如果叶子农能驳倒乔治的命题,他可以拿上20万直接走人。如果叶子农驳不倒乔治的命题,那就能推导出叶子农输了,他得在意向书上签字。当然叶子农要是输了,也可以不签字,只不过就成了不讲理的人。

乔治的招数够简单,乔治的招数也够狠。

乔治写出了他脑海里酝酿多日的,自认为无懈可击的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第二个命题是:唯有变是不变的。

乔治请方迪翻译,方迪看到第一个命题的结论,认为这是一个真理,是无法驳倒的。方迪看到第二个命题,认为这更是一个真理,根本不可能驳倒。

方迪翻译好了,她看不出来叶子农有丝毫获胜的可能,她预感到叶子农只有选择签字一条路可走了。

乔治邀请叶子农过来看命题,然而这时,叶子农的举止让所有在场的人目瞪口呆。叶子农请求先用袋子把20万美元装好,再来看命题。

先装好钱?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无论你出什么命题,我是赢定了,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也从来不曾怀疑。

好嚣张!众人为之吃惊,连乔治也不例外。尽管如此,乔治还是装作平静,让秘书把钱装好。

叶子农拿起看第一个命题,没有回答。叶子农又看了第二个命题,他立刻明白了乔治的套路。

第一个命题是: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方迪认为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真理,方迪已然是一个高材生的水平了,可见,这个命题虽然有漏,但完全可以难住一般人了。

这个命题漏在哪里?漏在自相矛盾。

即假如“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是绝对的真理,那么这个真理就包含了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认知。那么按照第一个命题的真理,这个“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的真理,只能是相对的真理,而不是绝对的真理,才能成立。

也就是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出来的结论只能是:它既是绝对的真理,又是相对的真理,自相矛盾。很显然,这个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所以第一个命题,可以难倒诸如方迪这样的高材生,但对乔治和叶子农来说,都还是小意思。

所以乔治把第一个命题故意露出来的矛和盾,试图在第二个命题里面统一起来,如果能把矛和盾统一起来,那不是绝对的真理是什么?任凭谁再有本事又怎么能驳倒推翻?

只可惜,乔治也许是个不错的商人,但他还不是一个思想家,更不是一个能脱离自我立场的思想家。

为什么如此说?

佛法里面讲,众生会习惯性边见有二。什么是边?就是相对的一边,比如上边、下边,左边、右边,东边、西边,高一边、低一边,是一边、错一边,真一边、假一边,善一边、恶一边,美一边、丑一边,矛一边、盾一边等等相对相反的概念……

什么叫边见?就是执着于某一边的意识、观念和立场,既做不到统一,更做不到出离,这是众生的境界。

方迪、老九、布兰迪、奥布莱恩这些人,显然都还处在边见认知的水平。

而乔治稍微厉害一些,他做到了统一的境界,所以他能推出来第二个命题,即“唯有变是不变的。”

把对立矛盾的两边,统一成一边,虽然没有了对立二分的场,但它还是一个统一的场,它终究没有出离'场’的本身。

乔治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就成了他的立场,他要叶子农驳不倒,就是因为在乔治的心里,已然认定这是一个绝对的真理。

既然是绝对的真理,那它就不会变。但乔治的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真理,包含了一切是一定会不停的变化的认知逻辑。既然所有的一切是会变化的,那么乔治的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立论也还是会变化的。

所以,叶子农才问乔治,您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了?

也就是说,只要涉及到对错是非,就一定会陷入'场’里面,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乔治,他们的脑海里都执着的认为有对错,所以他们总是被困在各自的'场’里。

而唯有叶子农,他没有自己的'场’,或者说他的'场’是没有立场的'场’,是追求一切的'究竟’和'本来’,自然而然,因果规律。

一旦出离'场’的世界,是无所谓对错的,因为根本不缘起对错的概念。所以,叶子农不认为自己是对或错,也不认为乔治是对或错,也不认为任何其他人是对或错,因为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自身条件结出来的'果’。

叶子农的选择,也只是继续做叶子农的'本来’而已。

乔治面对叶子农的反问,一下子如坠云里雾里,他无法反驳叶子农的反问,因为他理解不了叶子农的意思,那超出了他已有的认知。

因此,乔治还没张嘴,也不用再张嘴,便在沉默中彻底的输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幕红尘》深谙人性的叶子农,为何先拿钱后答题,引来杀身之祸
《天幕红尘》里叶子农和乔治对话怎么理解?
《天幕红尘》是作者玩的一场哲学游戏
​《天幕红尘》:唯有变是不变的,那么到底还变不变了?
九思三平斋《"明白人"小议》
《天幕红尘》中乔治给叶子农出的两个命题,如何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