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将许世友要在安徽泄湖造田,曾希圣拍桌子:许司令的手伸太长了

01

 自给自足

“草鞋司令”许世友对土地和农业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南京军区任职期间,曾明确提出过要求:每个连队都要有自己的生产地,师团一级要有小农场,军及以上的单位要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什么这么要求?许世友是希望部队可以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许世友下连队检查工作时,总是要去连队的生产地去看看,看看连队的菜种得好不好,猪养的肥不肥。因为这件事,许世友没少批评人,也没有少表扬人,甚至有人还因此获得了提拔。在许世友的带动下,那几年,军区的各部队都很重视自己的农业产量和养猪数量,为了数据好看,有的连队甚至养了猪只看不杀。

许世友曾指示在南京附近建起了七八个农场,专门负责生产鸡鱼肉蛋,除了供应军区机关,还能往当地市场投放,一来为部队节省了开支,二来还能抑平物价,实惠百姓,何乐而不为?

有一次,许世友去军区某话剧团视察,该剧团领导见到许世友后反映说,话剧团离市区太远,买菜什么的很不方便,许世友当场就拉下脸发了火,他觉得这种话太“荒唐”:没菜吃自己不会种?没肉吃自己不会养猪?没鱼吃自己不会挖池塘?活人怎能给尿憋死?

可能话剧团的同志确实不会挖池塘,几天后,许世友就派了一个工兵连,给他们挖了一个大池塘,鱼苗一撒,话剧团的吃鱼的问题基本就被解决了。

02

 不吃皇粮

许世友是穷苦农民出身,小时候没少忍饥挨饿,59年到61年国家困难的这3年,许世友再次意识到了粮食对于人民和国家的重要性。

当时部队也不能做到敞开肚皮吃饭,各级单位都要精打细算,但许世友却拍板给地方捐了200万斤粮食。他说:“吃上皇粮不种粮,那是封建思想,懒汉思想。我们部队要自己种粮,要生产救灾,减轻国家和百姓的负担。”

为了能让部队多产粮,许世友开始在江淮到处视察,他要亲自为南京军区挑选一块生产基地。最后,许世友挑中了安徽霍邱的城西湖。

城西湖碧波万顷,下面是肥沃的土地,在这里泄湖造田有三个好处,第一,这里离军区的后方基地近,交通便利;第二,不用让居民搬迁;第三,不占现有耕地。有人告诉许世友,几百年前,王安石也曾在南京玄武湖泄湖造田,造福了一方百姓,许世友听后觉得大有可为,就去找了安徽的一把手曾希圣。

南京军区顾问赵俊后来回忆说:“曾希圣这个人是敢说话的,他听说许司令要在城西湖盖农场,拍桌子说许世友手伸的太长了,在大别山掏掏洞也就算了,现在又来要城西湖,安徽的山水都让他占了,不行!”

曾希圣坚决不松口,许世友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李葆华接替了曾希圣,许世友三番五次去找李葆华,最后才把他说通。随后南京军区出动了2个师,发动10万民工,用了150天的时间,造田13万余亩,建起了一个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场。许世友有空了就会去这个农场,亲力亲为,下田种地。

1972年,城西湖军垦农场产量破亿斤,许世友高兴地跑去庆功,还和全体官兵合了影。一直到1981年,农场总计获粮6.37亿斤,据说其中的4.87亿斤给了安徽地方。

城西湖农场在历史上发挥过它的作用,81年之后,安徽提出希望撤销南京军区的城西湖农场,退田蓄水还湖,城西湖农场因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03

 地瓜非酒

许世友不光号召军区自力更生,努力种田,他还在自己的院子里搞起了生产。他有一张著名的照片是他抱着两个十八斤半的大地瓜,其中一颗大地瓜就是他从自己的地里挖出来的,当然,许世友也使用了他的“秘密武器”——进口的尿素化肥。

许世友本想把自己种出来的大地瓜和西村农场那颗最大的地瓜一起寄给中央,但他又觉得,地瓜终究是地瓜,虽然大但未必更好吃,他转念想不如在地瓜上写上重量,拍了照片寄上去,于是他就在高粱地里拍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很多人都误以为许世友怀中所抱的是酒,其实不然。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2年,许世友身兼五大要职,分别都是什么?
1972年,许世友身兼五大要职,其中一个你绝对知道
78年王近山去世,聂凤智对悼词无从下手,邓小平:他的悼词我要看
1978年王近山病逝,邓小平删去悼词中四个字:虽然属实,但不妥当
许世友抱怨聂凤智当初不跟自己进大别山,聂凤智:你有毛主席保护
王近山复出后,许世友怕他住得不好,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