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参赛展:安艳学

·


未能忘怀的良师
   安艳学

对于我这个中规中矩之人,从小学到中学,再从中学到大学,直至又从大学到中学,循规蹈矩般的人生履历。期间,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老师了。他们是我人生中,难得的贵人,也是我现在,提起笔来记录的,让我至今未能忘怀的良师。

我是在生我养我的小山村上的小学,它的名字叫安家窑小学。现在依稀记得,最初教我们的是尚桂荣老师。她住在镇上,每天要往返于山村和小镇之间。那时候,我属实还小,不记得她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她是教过我的,还是一个漂亮的女老师。
后来,是我的母亲和我们安氏宗族辈分是叔叔辈的,名叫安福玉的接手来教。我的母亲自不必说,单说这位叔叔老师,穿戴很是利索,平日里上衣的风纪扣,始终系着,不苟言笑,一脸的威严。一段时间没有再教,听说是念书去了。
一直伴着我们,完成小学学业的,是我的母亲和王继林老师了。王继林老师是本村人,别看人长得彪悍,但为人厚道,也有学问。有一股子钻劲,不管什么问题,他都要弄出一个子午卯酉。我就曾见到过他和别的老师因为某一问题,较起真来,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站在一旁的我,都看呆了,以为他和别人在吵架。
王老师讲起课来,很是卖力。一节课下来,他是口干舌燥,声音都有点沙哑。满手的粉笔灰,弄得衣服上都是。大有不把你给讲明白,誓不罢休之势。

不知不觉,由小学往中学(即库伦旗第一中学)考,一共考上我们三个。从此,也就开始了我离开故土,在外求学的生涯。我初中的第一个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包永华,包老师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笑俩酒窝。别看是个女老师,我们同学都不敢造次,也许是慑于老师骨子里的威严吧。
初中要开化学课,镇上同学们都说,崔凤田老师讲的好。我是从乡下而来,又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但是,还是从心底里盼望,能摊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师。果不其然,这一节是化学课,好像是未卜先知,教室里出奇的静,那些平日里调皮捣蛋的,也都静静地在那里一声不吭。崔老师讲课有板有眼,从来不看教案,似乎已经烂熟于心,而且没有重复的话语,真是名不虚传。
那时候,我们班有几个能作之人。有一次,上物理课之前,他们跑到了人字架的顶棚上去了,等到赵日格图老师来了,正要往下下,被赵老师逮个正着。赵老师一米八几的大个,人也年轻,魁梧。他们一个个被揪到前面,赵老师用带有蒙古音的话语,把他们训斥了一通,那阵势,把当时的我,着实吓得够呛。而赵老师,当时体现出的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叫我至今忘记不得。
初三时,我们的班主任换作熊宏伟老师,他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熊老师是天津知青,说话时,有点天津味儿,戴着一副深度黑框眼镜,讲课时字斟句酌。时间长了,同学们发现,熊老师平日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我们从来没见他笑过,始终铁青着脸,嘴唇都是紫的,可能与吸烟有关,因为从我们身边经过,会让人闻到满身的烟味。二是总是戴着帽子,即使是上课,都不摘下来。同学们猜测,脑袋是不是秃啊。直到有一次,同学们帮他,往家里搬白菜,我们心里的疑惑,全部解开了。我们搬的白菜,熊老师在家要一颗一颗摞起来,一个人忙的不亦乐乎,出汗了,把帽子摘了下来,扇一下,凉快凉快,这时,大家发现,老师的头,什么问题都没有。同学们搬完了,老师搓着双手,表示感谢时,他笑了,大家豁然开朗,其实老师是会笑的。

中考结束,村里我们三个人,就我一个上了高中。一个人形单影只地继续走在乡村和小镇间的漫漫求学路上。
高中最紧张的莫过于高三了。我们文科班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金虎,一米八几的个子,操着略带蒙古音的汉语,一节课的板书,满满的一黑板,有时还不够用,擦了写,写了擦,总要往返几回。正常的课节上完,第八节还要给我们开小灶。后来,高考上,我们的数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里面凝结着金老师的心血。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可亲可爱的老人,他叫刘永顺。说他可亲可爱,就是他总是笑着,给我们讲课,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老人钢板刻的好,方方正正的楷书。他不辞辛劳的自己刻,自己手工印刷了我们班的诗集。看着自己写的诗,尽管有些稚嫩,却变成了墨迹,别提有多高兴了。
作为文科生,政治、历史应该是最为头疼的了,可是怪了事了,我们丝毫没有这样的感觉。相反,我们把它作为自己的一大乐趣。历史老师范玉,上课时,粉笔总不离手。他把历史事件,通过故事的形式,传达出来,加之板书工整,分条明晰的归纳总结,以至于我们一下课,就互相提问,看谁把谁难住才好呢。
政治老师康素兰,是位干练的女性。她的课总是那样的吸人眼球。顺着她的思路,总能抵达理想的彼岸。同学们都把在康老师的课上回答问题,当作无比骄傲的事情。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高中生活结束了,我顺利考入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也从小镇来到了大城市,一切都令我感到新奇,目不暇接。尤其让我欣喜的是在大学里,能聆听教授们的耳提面命。我们班人不多,29人,班主任是年轻帅气的许光烈老师。人有才,听说是这个学校本科毕业,留校任教的。这中间,给我们上过现代汉语。在我们毕业典礼上,代表全院年轻教师发言,真是实至名归。
文学概论的李井发老师,讲课时,目光深邃,眺望窗外。有时讲到动情处,近乎声嘶力竭,以表愤慨之情。一个个针砭时弊的文学批评的事例,在我们的耳畔回响。从此,在我们的心底,埋下了,文学不单单是西湖荡舟的美好,而是植根于现实生活,有着极强生命力的种子。
在学习古代文学,唐代部分时,我们遇到了刘永良老师。刘老师语气平和,写着一手飘逸的粉笔字。老师讲课时,是出口唐诗,闭口唐诗,有时,还不时秀一下戏曲,课堂上的古典风味浓极了。
事隔三十三载,重拾往昔岁月,蕴味良多。一路走来,有良师陪伴,少去了稚嫩,多了些成熟,由懵懂少年,逐渐退去了青涩,今生有幸,变成如恩师一样的师者。今天,不仅仅是把他们的种种,记录在纸上,而是要铭记于心的,我的未能忘怀的良师。
安艳学,蒙古族,库伦旗库伦镇人。1964年10月23日生。库伦旗第二中学高级语文教师。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期间,在《通辽教育》、《内蒙古教育》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在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其作品发表在《通辽日报》、《内蒙古日报》、《天骄》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冬梅:最看重做了多少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事
回忆我的母校——罗山竹竿中学(一)
我在澉浦中学的老师们 | 姚霞红
王熙凤的简介
【原创】安徽|苑祝标:《杏坛散记》
黄海水珠:我的别样老师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