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成峰:​桂下遐思(散文)

桂下遐思(散文)

成峰

  物在?人非!
        日子,如脱缰的野马于茫茫草原上风驰电掣;如离弦之箭于长空万里之间穿云裂石。恰似陀螺的我随着日子漫无边际的旋转着,不知不觉地就隐隐约约嗅到了桂香。
      一阵《常回家看看》的乐曲声将我从伏着的书桌上惊起,抬起陷入无尽沉思的裹着血丝的双眼,猛然一瞥:放在书桌一角的那一株盆栽——银桂。在那浓郁的厚厚的重峦叠嶂之中,有一抹明亮的银白撩动着我沉重的眼皮,像一支利箭直刺中晶状体的中心。一股隐隐约约的痛感触及尘封已久的心田,痛并快乐着。
      慌乱而又镇定的伸手抓起搁在《一辈子率真》上面的手机,看着熟悉的号码。快三十年了,幺叔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打电话给我,说着三十年来历久弥新的话语,谆谆教诲在我的耳边响了三十载,点点叮嘱在我的心头荡漾了三十载。摁下接听键,心绪掀起惊涛骇浪。
       每年一到桂子飘香的日子,我都会回老家去看看祖宅窗前那一株斜卧在风雨兼程中擎着巨大雨盖的木犀。弯腰驼背、沟壑纵横,微倾的巨大躯干向前探出,似一位翘首以盼远方未归的孩子的父亲,如山的身影遗落在渐行渐远的岁月里。一个人形单影只地立在那儿,默默地守着生他养他的土地,默默地看护着那一片未曾改变的天空,等候着熟悉的身影和熟悉的叮咛声。
       我对木犀的认识源自于祖父。记得小时候的我,贪玩又调皮。每每在门前嬉戏、玩闹,一不小心就磕到木犀歪斜处那个大大的黑疙瘩上。每次不是撞得头破血流、就是鼻青脸肿,痛得我坐在树下哇哇大哭。祖父笑呵呵的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悄悄的告诉我:“你要像木犀一样,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努力的,百折不挠的向风霜雨雪刺出你的尖刃,化作一道劈开黑压压的乌云的闪电。把峥嵘的头角伸向狰狞的天空,刺破天穹,擎起巨大而又翠绿的雨盖。”似懂非懂的我,从地上爬起来抹掉眼泪,冲着祖父点了点头,心里暗暗的憋着一股劲。
      祖父的一生,命运多舛。几经磨难?生于战乱,作为一个标准式的中国农民,是个好劳动。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那双略带游离的眼睛始终未曾离开过他劳作过的土地。游离的眼光中既有几分忧伤,又有几分安详,既有几分担忧,又有几分欣喜。那宽厚的肩膀,敦实的身躯,成了八个孩子在风雨飘摇之下最安全最温馨的荫蔽。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耐寒。在全日光照射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凉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桂花性好湿润,切忌积水,但也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不是碱性土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最为适宜。最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便愈发的花繁叶茂。
      老宅前的那一株桂花是祖父亲手栽种的。听祖父说,在宅前栽上这么一棵桂树,就是奔着桂树能给全家带来幸福的吉祥之兆。幸福哪有那么容易,不经几度艰辛,不越几座山,不涉几渡水,何言幸福?桂树歪斜处那面目狰狞的黑疙瘩就是最好的见证。
      幼小的我,时常坐在丑桂的那个突出的黑疙瘩上,抚摸着那一道道深可见骨的疤痕。脑子里就浮现出年轻的祖父正弯腰弓背跪在宅前的那一片狼藉的泥沼里,小心翼翼的将被开膛破肚、折了一截脊椎骨、只剩几绺残枝败叶的小桂树苗从那一片泥沼中抠出来,用清水一点一点的洗去满身的污秽,虔诚地用草木灰和泥巴为它做了一截脊椎骨,将满目疮痍的几绺树皮轻轻的放回原处,可是却找不到地方,只好就近将它贴紧几乎全裸的弱小的躯干,再用一条条的布带严严实实的裹得密不透风。最后用三根短小粗壮的木棍给它搭了一个支架,把羸弱的小桂树苗倚靠在上面。汗水和雨水早已浸透了祖父的全身,他却一无所知,坐在泥沼上,傻傻的看着小桂树苗痴痴的笑着笑着。风大了,雨更盛了,仅剩的那几片幼小的叶片在风雨中抬起了倔强的头颅,正向着祖父点头示意。那一刻,瘫坐在泥沼中的祖父挺直了腰杆儿,眼前仿佛出现了满树银花。
      东风破晓,寒意渐远。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意盎然,杨柳依依。艳阳高照,紫云漫野。
      桂下,整齐的摆放着犁、锄、铧、耙、锹、锨,清一色的农具,都被祖父从侧屋里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搬到这里,挨个儿摆弄摆弄。犁、铧、耙重新用桐子油刷上一遍,黄灿灿的桐子油在犁、铧、耙上泛着金色的光芒。桐子油那独有的香味儿便在桂下、宅前、空气里飘荡,混合着春风里夹杂着的各种花草的香味儿。不远处的厨房里飘来祖母赶做的桂花饼的清香。(每年春忙,祖母都会提前给祖父做好桂花饼,给祖父在繁重的劳动间隙中补充体力,保障祖父连续十几天的不间断的劳动。)刷过油的农具,不渗水、在使用的过程中轻盈、便捷,减轻耕牛身上的负重。(耕牛是春耕的主要承担者,在春耕之前的好长一段日子里,祖父都要给家里的那头老牛喂上棉饼和黄豆,希望老牛长出肥肥的膘,一年的春耕就有指望了。)霍霍的摩擦声在桂下此起彼伏,一件件铁制农具被磨得亮锃锃的,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辉。
      清明前夕,祖父吆喝着与他相依相伴多年的老牛,左手牵着牛绳,右手扶着犁梢,在漫天的紫云英的花海里驰骋,开始谱写又一年春耕的序曲。在老牛脖子间木轭的铁钩上挂着一个小小塑料桶,里面装着水田里拾掇来的小鱼、小虾、泥鳅、黄鳝、田螺(在祖母那双灵巧的手中立马变成孩子们争相抢夺的美餐)……一人一牛持续十几天最先迎来晨曦,最后一个踏着星月回到宅前的桂下。月亮透过浓密的桂叶的缝隙,把祖父、老牛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的,木轭上的铁链撞击的声音响彻整个宅前。幼小的我踏着月亮的影子,接过祖父手中的小塑料桶,把桶里的小虾捉出来,一个个的整齐地排在月光照射下的斑驳的桂影的平地上,看着它们高举着长枪、方戟在沙场厮杀。祖母听到老牛归栏的哞哞声,如飞将军快速地收割着沙场的一切。在我的望洋兴叹中鱼虾螺蟹都进了厨房,茶盏工夫之后,餐桌上就增加了一道平日不曾拥有的新的味蕾。一家人大快朵颐地吃着晚餐。晚风习习,浓密的桂树发出沙沙沙沙的声响,在微弱的灯光下舒展着摇曳的身姿。夜深人静之后,才在蝈蝈儿的歌唱声中安静地睡去……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仅有的那一亩三分地上,任凭祖父怎么付出,也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头脑灵活的祖父操起庄稼人之外的一些营生:去集市上摆小汤锅、开垦荒地种上西瓜去集市卖……我清楚的记得祖父卖西瓜的趣事。祖父种出来的西瓜个大味甜。祖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他把一个个二十来斤的大西瓜用木板车拉到街上,将木板车停街口,就坐在那里打起瞌睡来,眯眼坐了好几个小时也没卖掉一个西瓜,反倒是瞌睡越来越严重了,一不小心,头就磕在一个大西瓜上,那个西瓜骨碌碌地从车上滚到地上,摔成了几瓣,露出鲜红的瓜瓤,汁水流了一地。旁边的行人都笑着说:“这老头真有趣?”祖父摸摸头,捡起掉在在地上的西瓜,冲着街道就喊:“自家种的西瓜免费吃免费尝,不好吃不要钱,还白送一个。”大家都纷纷挤到木板车前,在这炎炎的夏日,谁都想吃上一口免费的清凉去暑的西瓜。不尝不知道,一尝才知道这老头的西瓜那个香甜可口。个个争相着买,一人抱一个,甚至有人抱好几个,一车的西瓜,一眨眼的功夫被抢购一空。从此以后,祖父的西瓜在街上再也不愁卖了。正应证了那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艰苦的岁月,一点一点的爬满了祖父的全身上下。走路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了,每抬一次脚仿佛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气。背也驼了,就像宅前桂树上那个高高隆起的黑疙瘩,显得面目狰狞。满头白发,就像冬天里落在桂树密集的叶子上堆积起厚厚的雪,在阳光下亮瞎人的眼。祖父时常一个人斜靠在桂树下的躺椅上,低着头,摆弄着那双长年累月浸泡在泥水中的脚指甲,已彻底腐败溃烂。
      祖父日常的话语里总是透出生活的哲理和感悟。他深知生活的艰难,一心想着培养读书人来支撑起家门。碍于他的几个子女对读书都不感兴趣,都早早的辍学回家务农或外出谋生。每当一提起此事,祖父总是发出长长的叹息声,无奈的摇一摇那颗硕大的头颅,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为此,祖父又把希望寄托在孙辈们的身上,而我就成了他的首选。加上我是长房长孙,用他的话说,我是这一辈的领头人,更应该起模范带头的作用,肩负起用知识改变贫苦命运的使命。我母亲虽然没有进过学堂,但她却是一个知书达理、聪慧通达的人。祖父时常对母亲说我们家要是能走出一个读书人,必定是你这一房的伢子。母亲默不作声,只是狠狠的点点头。母亲继承了祖父的勤劳能干。每天起早贪黑,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的把我送进了学校。耳边时常回荡着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雨季年龄的我,几经辗转,终于迈出出门求学的一大步。去完成祖父一辈子想做,却没有实现的梦。临行的那一刻,蓦然回首,又瞥见老宅门前那棵挺着大大的黑疙瘩的桂树,不再觉得黑疙瘩是那样的狰狞,相反,越看越觉得亲切。仿佛弯腰驼背的祖父正站在那儿,一边摸着满头银发,一边向我微笑示意。银白色的小精灵在微风的吹拂下,在空中翩翩起舞。
      那一年的中秋,我们家丝毫没有感到团圆之意。相反,正上演着一场生离死别。
记得那天,天阴沉沉的,阴冷的风不停的呼啸着。老宅门前的桂树比往常弯的更厉害了,那个黑疙瘩也显得异常的突兀。银白色的桂花被无情的洒落在潮湿而又泥泞的地面上,早已面目全非。老宅门前的泥土上,到处都铺满了面目狰狞的爆竹屑。家里的每个人都悲痛欲绝。父亲和几个兄弟姐妹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祖父下葬在他生前选好那一片山林中。我没能赶上祖父的出殡,等我回来,来到祖父的坟前给祖父磕头时,才知道这片墓地是祖父自己选定,并且在临断气的前一刻,拉着我母亲的手,告诉我母亲一定给他把这块地争取到。并且告诉我母亲我回来要第一时间去给他上坟。母亲一切都照着做了,为了这墓地,母亲一个人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走了七八里的山路,摔了不知道多少跟头,用自家最好的一亩私有地与对方交换来的。
      站在山林的高地,看着这一片葱葱郁郁的树林,前面一大片开阔的清清水面,我不得不佩服生前寡言少语的祖父的睿智。(几年之后,我成了那个小村庄里第一个走出田间地头,上了大学的人)
      近些年来,随着弟弟妹妹一个个的走出大学校门,叔叔婶婶都离开了老家,走向一座座小城,在那里落户安家。忙着带孙儿孙女,净享天伦之乐。而我,于二十年前,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日日夜夜地耕耘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上。走走停停,兜兜转转,如今的我却成了最后一个守在老家这片土地上的人,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又是一度中秋至,天气格外晴朗,碧空万里无云。在色彩斑斓的桂花丛中,闻着空气里泌人心脾的花香,我驱车回到老宅的堂前,那一株历近百年的老桂树,依然挺着歪斜的身躯,顶着那个个黑黑的疙瘩屹立在庭院中,枝叶繁华而茂盛,显得越发的苍翠欲滴。站在桂树前,我的眼前又浮现起:圆月高悬的夜晚,一大家人围坐在桂树下,中间首席位上祖父正满面春风地讲述着党的惠农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几个叔伯坐在对面,静静地聆听着老爷子的教诲;旁桌上,几位妯娌正谈得欢畅,幸福的的笑容一直挂在眉间、脸畔;下首的小矮桌上,一群孩子正在争“抢”着各式各样、口味杂呈的月饼,那个最小的,“抢”的最多,正在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战利品,恰似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军。欢歌笑语响彻整个庭院,震得满树银花在枝头摇曳,穿过浓郁的桂树巨大的荫蔽,一直向天边那一轮皎月飞奔而去。
      遥远的天际,巨大的月桂洒下万千银花,月华普照,遍地的银光映照在千家万户的幸福脸庞之上……

         
作者简介:
成峰,原名姚成兵。安徽省散文协会会员,乡土文学社会员,散文组组长。作家故事平台签约作家。喜欢散文、诗歌,闲时执笔书写身边的人、事,抒发心中的情、趣。记录生活,寻找初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芳佳清明
满分作文——《我眼中的月亮》
桂花美极了
植物錄|桂花
桂花香
冬季——桂花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