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说杜甫的《登岳阳楼》被评为“五律第一”,你怎么看?为什么?

这根本是一家之言,不足为凭。

《登岳阳楼》写于大历三年(七六八)十二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其中首联很明显是化用李白的诗句。

乾元二年(七五九)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归来登楼赋诗,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首联为: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但是相比之下杜甫的首联比起李白的首联逊色得多。这里就不再讲解了。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为:“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必须承认,在古代歌咏洞庭湖的名诗佳篇中,此联最负盛名。诗人在岳阳楼上面对“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的洞庭湖,顿感天地之苍茫,洞庭之浩瀚,与普通人不同或者说与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作风不同,作者在这里突然变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神驰万里,物游天外,从太空或者说神的角度看到了洞庭湖作为吴楚两地的分界线,同时似乎又看到天地日月都在湖面上漂浮,这是何等壮观的联想,境界宏大,气象万千。可以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媲美。清代诗人王渔洋说此联“雄跨古今”,绝非过誉之词。

颈联对仗工整,但是从颔颈两联的连接来看,绝对是败笔。可以这么理解:杜甫颈联把诗的境界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然后杜甫就不知道咋写下去了,毕竟他不是李白这种纯粹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以又回到了他以往习以为常的“悲天悯人”的老路上来。这一高一低之间,过于牵强,拼凑的痕迹过于明显,所以我的打分是:不及格。

尾联延续颈联之意,表达他常见的这种穷困潦倒的悲伤情绪。

因此整个《登岳阳楼》被作者切割成两个部分。很显然,在上半部分,首联过于普通的杜甫在颔联试图追赶李白等人的浪漫主义高度并且获得了局部的成功,但是,在登顶之后,杜甫很快发现自己再也无能无力,不得不在颈联和尾联狼狈地摔落到了山底。

但是无论如何,在通向浪漫主义的道路上,有个名叫杜甫的人他曾经留下了千古名句,虽然只有一联,也足矣。谁能说杜甫的努力没有回报呢?

当然,所谓五律第一,那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杜甫的这首只有一联千古名句的《登岳阳楼》的。

著名文学家施蛰存先生也说过“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让我们看下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看看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如何轻松驾驭

这种壮观宏大的场面的。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从楼川到雁山再到云天逐步拔高,最后回到醉人,自然而然,浑圆无碍。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白的这首诗,根本排不上五律前十。

然后。。。。。。让你把眼镜再跌碎一次:在前十中有杜甫的两首诗,包括《旅夜抒怀》和《春望》。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谁的五律能排第一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回瀛奎律髓02,登览类五言律诗,李白杜甫孟浩然怎么写?
重上岳阳楼[五律(感杜甫【登岳阳楼】)]
#语文#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
学霸题库|2022一轮复习古诗歌阅读:杜甫专练
[登岳阳楼]: 杜甫诗赏析之17
诗歌百练:登岳阳楼(杜甫/肖德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