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静坐不是打坐

   人一看到儒家静坐就以为和道家佛家一样打坐。其实不然!


     在这里儒家叫正襟危坐,静坐是用来反省慎独功夫的,因为儒家并不重视静坐功夫,而是在生活中时时事事练功,
“实修实练”也叫“以事为修”具体可以去看看龚鹏程教授的《儒门修证法要》本版上有。


儒家为什么静坐呢?是为了反省,

白鬓老人曰:"周子曰:明不至则疑生。明,无疑也。经年穷理之人,尚不能认理皆真,行理皆当,而况未尝学问之人乎?
世之因明理而保身者固多,因争理而丧身者,亦复不少,故禅家又以理为障。

遏欲存理,原非二事。遏了一分欲,即存得一分理,遏了十分欲,即存得十分理。益人莫大于理,而存理者少;损人莫大
于欲,而纵欲者多。

人之多欲,犹树之有虫,暗食于内,不久自毙。夫人以欲为乐,不知欲犹火也,不戢将自焚。神明受其熬煎,
酒色耗其精气,生病生疮,昼夜叫苦。浮屠谓死后受罪,而不知生前已受之早矣。

   省察克制是儒家的基本功夫,朱熹叫做“去人欲存天理”。王阳明有云:破山中贼易,破身中贼难!
    没有此功夫是很难入世而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物”是什么意义?“格物致知”的“知”与一般的知有何区别?
邵雍儒學建構之義理探究
論語心说|公冶长篇5.24:静變論
天地人和諧--儒家的環境空間倫理與關懷
(1)太极拳非明事通理不成(1)—— 荣华丰著
《日学日习》:改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