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贴:我在肯尼亚看到的动物植物(附详细图解)

如果让我选择出国旅游目的地的顺序,我一定要将肯尼亚排在前面。这个世界太岌岌可危了,洪水干旱在三个月内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那都不算稀奇了。所以,要选择出国旅游的目的地,一定要把看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的地方放在前面!

在旅行的选择方面,也许去其它国家你会毫不犹豫“自助游“,但是肯尼亚不一样。即使你是”自由行“进入肯尼亚,要去看野生动物,你其实多半也只能”参团“。这是因为,没有向导,你其实哪里都不敢走,什么都看不到。

去肯尼亚的最佳时间是夏天——水草丰茂,运气足够好,也能赶上角马迁徙。在国内有很多旅行团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己到了肯尼亚再报团。

XX在这里不打算叙述我的肯尼亚的旅行记录(游记也是有的,发在蚂蜂窝上了:

http://www.mafengwo.cn/i/2902064.html),我是在这里给穷游儿们分享XX做的一个攻略贴,就是”在肯尼亚你可能看到什么动物/植物“。

我之所以想做这个攻略贴,是基于本人自己去肯尼亚的经(jiao)验(xun)而言的。

我们中国人如果跟团,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导游是说中文的吧?

事实上是,在肯尼亚你即使跟了华人团,实际上的导游也不是中国人,而是当地人。拿我们举例,我们在国内报的中国国旅(算不错的旅行社了吧?),到了肯尼亚是有当地的地接导游的,是中国人;他号称也能讲解,但是对动物的了解也就是知道”非洲五霸“,估计连国家”国家地理杂志“和”探索发现“栏目都不怎么看!

如果你想指望这种中国地接给你讲解,就做梦吧。

当地导游都很好,经验非常丰富,对肯尼亚的野生动植物都很熟悉。但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只能说英语。也许你会说:哦,我英语很棒!恭喜你!不过,你确定那些动植物的英文名字,你都知道吗?

XX从国内参团,进入肯尼亚的林区,草原,我们往往会被分成几个小组,由不同的当地导游带领观赏动物,晚上回来交流时,不少其他组的朋友们都很遗憾的说“看到了,但是导游说的名字我们都听不懂,只听得懂:look! This is %^^$%&*)....”

XX由衷的庆幸自己在去肯尼亚之前曾花费很多精力认真的学习那些动物、植物的中文英文名称,使得我们在这次旅行过程中能够和我们的司机兼导游James做尽可能多的交流。大家要是想更深入的了解肯尼亚的动物,我还是强烈推荐我们后来在内罗毕买到的这本书——事后发现在卓越网上也能买到。

这本书是Collins出版的,并不是针对生物学家,而是针对普通的读者和摄影爱好者。书中甚至描写了摄影爱好者去非洲时盖配备那些摄影装备,如何拍摄。虽然我没有看到它的中文译本(希望有一天有人能翻译它),但是对于一个英文水平一般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容易阅读的。

每一页的右侧,它清楚的放上每一个动物的照片,并在书的左页标出它们的通用名字,右边还有拉丁文的学名(XX听说物种分类的学名都是拉丁文的)。左边的大名字是我们在非洲当地能够听到的叫法。

这些动物的通俗英文名字叫法很关键!

XX之前买的水利出版社的那本肯尼亚旅游书中也介绍了很多动物、植物的名字,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肯定聘请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学究,他们把所有的动植物名字都只用拉丁文标注。用这个名字,即使是当地人也不知道你说得是什么。就好像我们平时都叫屎壳郎的小家伙,有多少人喜欢一张嘴就叫它“蜣螂”呢?

下面,XX把自己在肯尼亚看到的动物、植物一一列出来,并说出它们的中文英文名字,也给后面想去肯尼亚旅行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吧。

这个贴子中的照片绝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的相机拍到的,XX特别感谢我的闺中腻友Zh,没有她的炮筒相机协助,XX的很多动物影像将不可避免是模糊的甚至只是一个影子。在此也建议大家:去肯尼亚玩,用手机或者傻瓜机拍照是很不现实的,因为你离野生动物的距离不会像在动物园那么近,而且它们动作很快,没有高速连拍,很难捕获它们的身影。

注:凡是我在图片上标注了出处和“摘自互联网”字样的,都是从网上找的,虽然不多,不过那是人家的作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非洲五霸

==========================

先要介绍的是“非洲五霸”。早期人们说非洲五霸是狮子、大象、野牛、豹子、犀牛。不过人们提到的豹子应该特指花豹(leopard)。但是现在好像已经改成猎豹(Cheetah),那样大家看见的概率还高一些。算成猎豹好,那样我也算看到过非洲五霸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们护照上的非洲五霸照片,是猎豹。

非洲象:没有人会在非洲认错这群家伙。它们在马赛马拉的草原上有,在丛林中也有很多。成群活动,有时也会在路上遇到一只独自行走的年轻公象——我们的车子就在阿布岱尔的丛林中遇到一只,没说的,给它让路!对于我们这些亚洲人来说,非洲象远比我们熟悉的亚洲象要高大。除此以外,它还有些和亚洲象相比其它的特征,首先非洲象不论公母都是有象牙的,亚洲象只有公象有;其次,非洲象的耳朵比亚洲象大得多,支棱起来简直就是两个巨大的蒲扇,估计非洲比较热,迫切需要扇子。假如在马赛马拉没有遇到它们的话,在阿布岱尔和安博塞利(我们没有去)就是看大象最好的地方了。这是“非洲五霸”之首。

非洲水牛:要是你去了一趟肯尼亚,人家问你,看见非洲水牛了吗?你说:“么见过哇~~”,那你肯定可以去投诉要求退款了,或者你去的根本不是非洲。非洲水牛在肯尼亚算是最多最多出现的动物了,“非洲五霸”之一,个头巨大,角长得超有特色,脑袋上几乎就是这俩角了。

白犀牛:犀牛的英文其实叫Rhino就可以了。这是白犀牛。有人说怎么区分黑白啊,其实太好认了。你到现场一看就知道,白犀牛的身上完全是灰白色的,体型很大,据说比黑犀牛大很多。在纳库鲁湖,有一个黑犀牛和白犀牛的保护区,开车在纳库鲁湖看火烈鸟的时候,岸边会看到它们。我们只看到了一只白犀牛,没见到黑犀牛。

狮子:到了马赛马拉,一定要看狮子的,这就不用多说了。它们隐藏在干草中,非常隐蔽。它们很懒,我为它拍的几百张照片里,站着的没几张……大概它们很有心里优势。“非洲五霸”之一。

猎豹:这是动物世界的大牌。有一项世界纪录在它头上冠着呢: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在马赛马拉可以看到。当它走起来的时候,说不出的优雅!猎豹和金钱豹其实差别很大,就不说爪子上的区别了(比较难注意),直观上看它要比金钱豹小,最重要的是它从眼睛到嘴沿着鼻子有两道黑色的竖条,金钱豹可没有,这两条竖条据说可以在快速奔跑的时候吸收光线。

========================

反刍动物

========================

反刍就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现象的动物,通常是一些草食动物,因为植物的纤维是比较难消化的。反刍动物属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如骆驼、鹿、长颈鹿、羊驼、羚羊、牛、羊等。由于这类动物都具有复杂的反刍胃,能反刍食物,故称反刍动物。

在非洲,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羚羊、鹿。

要是来了一趟肯尼亚,指着它们还是说“长颈鹿”“羚羊”“又一只什么羚羊”,那就太衰了。

马赛长颈鹿:在肯尼亚可以看到三种长颈鹿,其它两个都是这个马赛长颈鹿的分支种类。马赛长颈鹿最多就是在马赛马拉草原上,它们的斑纹是那种碎花的,四条腿上都有,一只延伸到足部。

网纹长颈鹿:这个是我们在阿布岱尔Walking Safari的时候看见的,很多。它们据说是马赛长颈鹿的一个分支,身上的斑纹和马赛长颈鹿不一样,是那种网纹的。

河马:河马也是反刍动物!英文直接叫Hippo就可以了。这家伙在纳瓦莎非常多,在马拉河中也可以看到。张开大嘴打哈欠的时候很雷人。别看这么庞大,人家是吃草的;别看成天泡在水里,人家并不吃水里的草。河马白天都是泡在水里,晚上则会爬上岸来吃草,一溜达据说能走十多公里。这么大的家伙,肯定不会温和,所以还是别惹它。

斑马:这是在肯尼亚最常见的一种斑马。在马赛马拉的时候,看见它们大群的和角马厮混在一起,也迁徙。其实肯尼亚还有一种细纹斑马(Grevy’s Zebra),比这种斑马个头要小,纹路更细更密,看着头晕。不过我们没有看到。

角马:这个就是非洲动物迁徙的主角:角马。它们长得很丑,身体不成比例,大角,头重脚轻,脸黑黑的,脖子上还有长毛,身上却没有。傻乎乎的样子。不过有群体智慧。

黑斑羚:有人把这个叫瞪羚,真是……这个叫Impala,黑斑羚。它的特点是雄的有两根好像弹弓一样的角(所以国内也有人叫它长角羚),屁股上有两个竖的黑道,从尾巴的跟部很流线的向两边滑去。尾巴上也有一条黑道。我们在阿布岱尔、纳库鲁、马赛马拉都看见很多。

水羚羊:在阿布岱尔walking safari的时候,在纳库鲁湖边都可以看见它们。这些水羚羊追着水生活,并不迁徙。它们的毛很厚,眼睛上有道白色斑纹,脖子上也有一圈细白斑纹。屁股毛是白色的。还有一种据说是common waterbuck的,比这个更常见(可我们却没看到),屁股上的白色是一个白圈。

这个是转角牛羚。有人容易把它和黑面狷羚搞混(Hartebeest),虽然它的脸也是黑的,但是身上要比黑面狷羚深,而且它的后腿的毛色则突然变成了深棕色,和身体的毛色有明显的界限。唉,中国人叫法太多了,还是记英文名字吧,省心。

也叫非洲大羚羊。是非洲体型最大的羚羊,看到边上的斑马了吧?斑马和它比也算是小个子了。在纳库鲁湖边有,在马赛马拉草原上也可以看到。它这个英文名字倒是著名,现在是一个著名的服装牌子。

灌木羚羊:我没有拍到它,只能到网上找照片了。它很害羞,总是躲在灌木丛后面。我们在阿布岱尔walking Safari的时候看见的,当时向导指给我看了,我以为是水羚羊,向导说比水羚羊小,而且它的腿是花的,角的旋转方式和水羚羊不同,水羚羊是环状角,它则是纽纹的。

在肯尼亚可以看到两种瞪羚,一种是格兰仕瞪羚(Grant Gazelle),一种就是这个。它们样子差不多,不过格兰仕瞪羚比汤姆森瞪羚个头要大,腰间的黑线要淡,我们没有拍到格兰仕瞪羚。游客有时候还容易把瞪羚和黑斑羚弄混,其实它们是很好区分的。黑斑羚要大,要上没有这个黑线,黑线在屁股上。瞪羚有个小动作,就是它们的黑尾巴在任何时候都是甩个不停。不过我们运气一般,并没有看到格兰仕瞪羚。

==================

其它哺乳动物

==================

我就把其它的小型猫科动物啊,什么灵长类动物啊都混在这里了。

斑点麝猫:这是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酒店的窗外看见的。我开始以为它就是薮猫,工作人员告诉我不是,它叫Genet,是猫鼬mongoose家族中的成员。酒店在外面的铁台阶上放了一盆水果,很快来了好多只,大个子的在前面抢夺,小个子的要上来吃一口,立刻被赶走。

黑背豺:没拍清,太远了。当时我们的猎豹正在驱逐它,因为它显然进入了猎豹的领地。这家伙喜欢偷猎豹的食物,难怪人家不欢迎它。这种豺很好认,背上是黑色花纹,和身体有明显的界限。

非洲蹄兔:在纳库鲁湖边的高地俯瞰点狒狒崖的岩石丛中,有很多。看着不起眼,据说和大象还是亲戚。个头有家兔那么大吧,啃食草根。

黑白疣猴:我从没奢望能看见它。但是我们看见过两次!一次是在阿布岱尔森林公园的树丛中,还有一次竟然是在纳瓦莎湖乡村俱乐部酒店庭院的树上!它美极了,有着白色长长的像鸡毛掸子一样的长尾巴,脑袋顶有点像带着个僧帽。

黑长尾猴:这是在肯尼亚最常见的一种猴子了。差不多在所有的酒店的树上周围都能找到,不怕人一大群。在纳瓦莎乡村俱乐部酒店住时,它就站在我们的屋顶上,夜里还冒充服务员来敲门。游客的车子要是忘记关门,那它们是一定要进来“检查工作”的。它们个头不大,坐着也就30cm高的样子,灰色,脸是黑色的,周围还有一小圈白。尾巴很长,尾巴尖则是黑色的。

疣猪:这是在马赛马拉挺常见的一种野猪。就是《狮子王》里面彭彭的原型了。它们虽然是猪,而且挺凶,但是是吃素的,就是在地上拱草吃。不过,野猪虽然吃草,它并不是反刍动物。

条纹猫鼬:这也是一样,照片从网上找的。早晨,我们的车子进入马赛马拉草原时,突然一队猫鼬从我们眼前窜进草丛里。我大叫了一声,它们立刻站住,站起来扭头看了我一眼,然后飞也似的窜进草丛不见了。它们的背上有很多黑色的横斑纹。人家说猫鼬是《狮子王》中丁满的原型,但是在肯尼亚有好几种猫鼬,并没有长得像丁满的那种。

狒狒:这种狒狒是最常见的,毛色呈现橄榄色,在纳库鲁公园的门外全是。狒狒有自己的群体,它们有严格的等级,最大的最壮的那个公狒狒最有地位,老婆也最多。

薮猫:我们拍的都是侧影,而且脸不清楚。没办法,只好又到网上找一张了。它比家猫大不了多少,据说有的和家猫都杂交了。但是这种小型猫科动物也是马赛马拉草原上的捕猎者。捕啥呀?肯定不是角马羚羊一类,估计也就捕鸟和耗子了。

鬣狗:这只小鬣狗,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就蹲在纳库鲁湖边的草丛里。它好像在想,你们这些游客什么时候撤退啊,我好出来打猎啊。

==========================

爬行动物

==========================

尼罗河鳄:马拉河里面趴着很多。它们个头很大,估计大的有4米的样子。角马迁徙的时候就特积贼的趴水里等着大餐。

家壁虎:说是家壁虎,可比咱们北京看到的大上两、三倍。有20cm长的样子。这张照片正好拍在我们在马赛马拉Fig Tree酒店房间的外墙。

变色蜥蜴:没办法,我举起相机的时候,它躲到岩石后面去了。只能从网上找到这张。它们有时只有脑袋是红色的,其它地方是蓝色,有时就剩下蓝裤子了,有时干脆就是蓝尾巴了。——是不是有点像蜘蛛侠?

变色龙:在汤姆森瀑布边上,有很多人用嫩树枝端着这种小变色龙和游客拍照。它们都吓得不敢变色了。这种变色龙体长大约25cm左右。

不要从肯尼亚回来以后,在动物世界中看着非洲草原,还是说“这是一只鸟”,“又一只鸟”。至少要会那么五、六种吧?也算没有白来……

==================================

鸟类

==================================

不要从肯尼亚回来以后,在动物世界中看着非洲草原,还是说“这是一只鸟”,“又一只鸟”;是不是有点土?至少要会那么五、六种吧?也算没有白来……

鸵鸟:这个我就不用介绍了吧?大家都认得,鸵鸟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了,在非洲显得尤其高达,身高有2米-2.5米高。脖子有粉色、白色和灰色。羽毛也是有黑色、灰色两种。

这个在国内也有,就是大白鹭。生活在有水有树有草的地方。个头很高,有90CM左右。

这是小白鹭,和大白鹭体型差不多,个头小一点,但是嘴和腿都是黑色的。这是在纳瓦莎湖边的码头拍到的。

紫苍鹭:这个鸟,是在纳瓦莎湖边拍到的,它就是在飞,翅膀很宽,扑扇得挺利害。它的脖子是花的,非常长,嘴是和腿都是黄褐色的。

非洲篦鹭:这家伙身高足有90cm。很大,飞起来的时候气势很惊人,也很显眼。我看见的时候它都是单独行动的,但传说是成群活动,不知为何。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嘴,好像一把长柄大勺子,一下子让我记住了它。第二天我问James,因为没有把相机带在身边,只好用英文描述它的样子:“很大,长腿,浑身白色,嘴好像一把大长勺子”。James立刻告诉我:“Spoonbill!”

非洲白鹮:这种鸟成群结队在纳瓦莎乡村俱乐部酒店(Navasha Country Club)的庭院中溜达,看起来很悠闲。它就是非洲白鹮,又叫做埃及圣朱鹭,是埃及的灵鸟。古埃及的神灵中,托特神(Thoth)就是佩戴满月圆盘及新月冠朱鹮首男人身,他是智慧神和月亮神,在“亡灵书”中被描绘为立姿审判者。所以,这个鸟还是挺神圣滴~~~身高大约75cm。

噪鹮:这么灰不溜秋的还要叫彩鹮,真是丢人啊。不过它的中文名字的确是这个,汗!

苍鹭:这个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外面的池塘边看见好几只,在纳瓦莎湖边也看到过。个头和非洲白鹮差不多。但是它全身是灰色的,嘴的上半部是红色的,翅膀发出鲍鱼贝壳的绿色。

黄嘴鹳:这张照片在马拉河中央的沙岛上拍到。在纳瓦莎河边也曾经看到过。个头挺大,估计有1米高的样子。红脸,黄嘴,脚也是红的。看起来特别老实,其实它和别的鹳一样也是食腐行家。


绒脖鹳:这是在马拉河边的树上看见的,当时是两只,正在筑巢。这家伙个头比黄嘴鹳和非洲秃鹳个头要小,80cm多一点的样子,站在树上显得不太笨。它的脑袋和长腿都是黑色的,身体的翅膀是黑蓝色的。脖子是白色的,而且看起来绒绒的,因此得名。

注意啊,鹳、白鹭、鹮(朱鹭)都是长腿长脖子,但是它们的嘴都有各自特点,不容易搞错的。

皇冠鹤:这个鸟巨漂亮,个头也高,站着有1米的样子。James告诉我们这是乌干达的国鸟。皇冠鹤应该和咱们中国的国鸟——丹顶鹤是亲戚吧,丹顶鹤英文不是叫red-crowned crane么?

埃及鹅:这种鹅在肯尼亚很常见,有水有灌木的地方都能看见。我们在阿布岱尔看见过,在纳库鲁和纳瓦莎都看见过。个头比咱们家鹅小一点。枣红色的眼睛框。

鸬鹚:这就是鸬鹚。在纳瓦莎湖上有很多,在纳库鲁湖也可以随处看到。和中国的鸬鹚非常像,不过要大一点,所以叫大鸬鹚。体长大约90CM。

大鹈鹕: 这种大鹈鹕在纳库鲁湖有很多,一群一群的在一起。清晨,我也在纳瓦莎湖上看见飞过一大群,但是没有在湖面降落。它们身长有1.5米以上。其实肯尼亚还有一种粉背鹈鹕(Pink-backed Pelican),我没有看到;这种鹈鹕一般独自行动,不扎堆,个头要比大鹈鹕小一些,不足1.5米,身上的羽毛是有点杂色的。

牛背鹭:我在清晨的纳瓦莎湖边拍到了它。优雅的飞过来,正好落在我面前的木桩上,个头不高,也就半米的样子。但是特性非常明显:背部和脑后方有咖啡色的绒状羽毛,嘴、腿都是橙粉色的。

非洲秃鹳:这种鸟丑死了,公的下巴上还有个粉红色长肉囊,据说是找对象时甩出来炫耀的。纳库鲁湖边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火烈鸟,是它们。鱼虾肯定是吃的,但是更喜欢吃尸体。角马过河后,满河尸体上站得最多的就是它们。个头很高,有1.5米。

火烈鸟:在纳库鲁湖上看到最多的就是火烈鸟了,壮观!其实这里有两种火烈鸟,在这张照片中都可以看到,前面的那种叫大火烈鸟(Greater Flamingo),全身都是粉红色,个头也高一些,接近1.5米。而第二排那个是小火烈鸟(Lesser Flamingo),它的身体是粉白色的,翅膀的末端是玫瑰色,个头要小些,也就1米的样子。两种火烈鸟经常是生活在一起,不分彼此。不知道它们婚配时分不分彼此?

银颊噪犀鸟:这是在The Ark位于阿布岱尔森林公园外面的乡村俱乐部树上看到的。个头很大,超过70cm,脑袋占了差不多一般身体长,既然站在树上,那肯定是能飞了,真不知飞行时怎么保证脑袋不会太累。叫声的确非常聒噪。

地犀鸟:这个是地犀鸟。很好认,红脸,下巴上一坨红肉,犀鸟典型的大刀嘴。叫地犀鸟,是不是就不飞啊?JAMES说它们会飞,就是没什么人见它们飞过。这鸟在纳库鲁湖边,在马赛马拉都可以看到。

斑鱼狗:这种鸟就是翠鸟的一种,在中国南方还有东南亚也有。嘴很长,总是栖息在水塘附近,特别会捕鱼,在空中悬停着飞翔,看到鱼的时候,自由落体一样一个猛子就扎进水里,捕鱼成功率很高。个头不大,25cm的样子,长得黑白花的,公的后脑勺有翎子。

大鱼狗:我估计这是最大号的翠鸟了,所以叫大鱼狗,体长有42-45cm那么大。这个照片看不出来,不过真的很大。也很好认,背部是黑白杂花的,腹部则是棕红色的。它捉起鱼来景象一定很可观,最神的是这么大的鸟也能悬停飞行在水面上!

白眼岩灰捕蝇鸟:这个鸟个头不大,15cm的样子,浑身灰溜溜的,颜色很均匀,独自是渐进到白色。醒目的地方是黑眼睛周围有一圈明显均匀的白圈。我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还有纳瓦莎湖都看见过它。

里海燕鸥:拍得不清楚,在纳瓦莎湖边看见的。鸟很大,身长50CM以上,在湖面上翱翔,灰色的身体,白色肚子,眼睛到头顶是黑色的,红色长嘴。飞翔很稳定,如果用定焦的小白肯定能拍得很清楚。这是它俯冲准备落地的样子。

易变花蜜鸟:这张照片是在阿布岱尔的乡村俱乐部照的。因为是中午,光线太亮,有点看不出这只易变花蜜鸟的颜色了。这是一只雄鸟,实际上它的后背颜色是绛紫色,前胸则是接近褐色;雌鸟颜色没有这么亮丽,一般是豆绿色的样子,灰灰的。但是它们的嘴很有特色,这是不容易搞错的,都是常常的一个有点向下弯曲的钩子状。这种鸟体型很小,雄鸟也不到10CM长。

非洲斑鹡鸰:这个鸟名字就是“激灵”的发音,它的叫声就是“激灵激灵”的。大约20CM长,头顶黑色,前额纯白色,嘴细长,尾和翅膀都很长,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这张照片是在纳瓦莎湖边的码头拍的。

凤头鹧鸪:这是刚进入马赛马拉草原就看见的鸟类。它的眼睛上有一条黑色的条纹,这是区分它的另外一个亲戚:栗顶鹧鸪(Coqui Francolin)的方法。这小家伙个头不大,也就25cm的样子。和咱们中国家养的鹧鸪是亲戚。

紫胸佛法增:这大概是在马赛马拉看到的最醒目绚丽的鸟了。“佛法僧”是鸟类的一个科,和翠鸟、蜂虎算是亲戚。这家伙身长大约40CM,背部羽毛是耀眼的蓝色和棕色,头顶是翠绿色,胸部则是特少见的紫色……简直就是用彩色笔画出来的。在旱季的大草原上,就是那么一点,也显得特别绚丽。

肉垂秃鹫:这是秃鹫中个头最大的一种,身体高达1米,据说张开翅膀有快3米。它的脑袋是粉红色的,下巴上还有个粉红色的大肉垂,因而得名。据说特兴奋的时候,脑袋连同大肉垂都会变成红的,看起来很好笑。秃鹫都喜欢吃尸体,肉垂秃鹫仗着个头大一出马就把别的小个子秃鹫轰走自己独自享用。不过它也就这么点本事,其他动物比如鬣狗一出现,它也就乖乖在边上等着了。

头盔珍珠鸡:这家伙一大群一大群的在马赛马拉我们住的FIG TREE酒店外溜达。我几乎以为它们是家养的了,但经过证实它们确是野生的。它们很胖,身子和看起来很秀气颜色很绚烂的脑袋非常不相称,谁知道上帝是怎么把它们接在一起的?个头大约50cm的样子。

红喉鹧鸪:这个猛一看有点像书上的灰胸珍珠鸡,其实不是。这也是一种鹧鸪,长得还比较匀称。个头大约不到40cm的样子。红嘴,菱形红眼眶,还有红腿。也是在马赛马拉草原上看见的。

长尾辉椋鸟:这是在马赛马拉的角马尸体边上看到的,还是很多只。个头不小,得有30cm以上。

黄嘴牛鹂:这个不是我拍的,我和zh拍的所有的黄嘴牛鹂都拍虚了。它们蹲在非洲野牛的身上,很享受的样子。个头不大,超不过20cm。

红嘴牛鹂:这个也是拍虚了,只好又到网上找一张。这个的嘴巴就是红颜色的,眼睛框是黄颜色的。其实黄嘴牛鹂还有红嘴牛鹂都是一个性格,就是喜欢在牛、斑马、角马身上吃它们的寄生虫。看起来它们对动物来说很好吧?其实不然,这些牛鹂呀还有个特点,就是当它们把牛、马身上的寄生虫吃掉以后,会啄食动物身上的伤口,使之总是不会长好,这样伤口会继续招揽寄生虫,牛鹂们就有可以大快朵颐啦。

领伯劳:这个是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酒店外面照到的。小个子,估计也就20cm出头。但是我看见它捉虫子的时候很凶狠。

轻捷扇尾莺:这个也是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酒店外面照到的。个子非常小,12-13cm的样子。尾巴长长有点扇子样。住在灌木丛间。长得其实真的很像麻雀!

赖歇诺织巢鸟:织巢鸟的品种太多了,这是一种。黄色的织巢鸟也是有好多,这一种是黑色的头顶,黑色的眼眶,其他的地方都是黄色。

北方面具织巢鸟:我要是说这是另外一种织巢鸟,你是不是觉得很抓狂?这和前面说到的赖歇诺织巢鸟几乎看不出区别嘛!它们的确个头一样,也是黄黑的,但是这种整个脸都是黑色的,仿佛带着一个铁面具。就这么点差异,算另一个品种啦!

黑铁匠鸻鸟:这个照片拍得也有点模糊,其实它站着有点像海鸥的样子。这是在纳瓦莎湖边看到的。个头和红嘴海鸥差不多大。发音:“横”。

灰头海鸥:这是在纳库鲁湖边照到的。之所以拍得这么模糊,是因为它的形象完全被火烈鸟掩盖了,几乎没人注意。其实灰头海鸥算是特别常见的一种了,它们在很多地方都习惯了和人共处。在中国很多海边城市都能看见,我们在新西兰玩的时候也看见好多。它们的特点是脑袋是灰色的,身体白色,翅膀是灰色,尾巴黑色,腿和嘴巴都是红色的。很好认。

皇冠鸻鸟:这家伙在马赛马拉的草原中自在的溜达,我差点把它当成是海鸥——可是这里并没有水。它个头的确和海鸥差不多,身材也差不多,但是和灰头海鸥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它的脑袋顶部是黑色,还有一圈白,看起来就和带了个冠子差不多;其次它的嘴也不是全红的,尖端是黑色。最后,既然它能在干燥的草原过日子,可见不是海鸥。

卢氏歌鵖:这个鸟我只见过一次,在马赛马拉的Fig Tree酒店的庭院。据说这种鸟只生长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名字太别扭了,名字发音类似“戈壁”。不过既然带有robin的字样,应该和知更鸟是亲戚吧?

箭纹鸫鹛:这个也是在马赛马拉的Fig Tree酒店的庭院看到的。鸫鹛的发音就是“冬梅”。它个头不大,20cm的样子,我看见它的时候它和那个卢氏歌鵖正一起在石板路上溜达呢。它全身灰黑色,比较有特点的是肚子上的毛周围都有白色边,形成箭簇的形状,所以得名。

北方蚁即鸟:这照片我都不好意思贴上来了,太模糊了。不过网上也找不到照片,只能拿这个凑合了。这个也是在马赛马拉的Fig Tree酒店的庭院看到的。也是和那个啥“冬梅”和“戈壁”在一起溜达的。这鸟估计吃蚂蚁,不然怎么叫anteater呢。不过特别体型,这据说是马赛马拉的典型庭院鸟哦。

黑白兀鹫:这个大家伙一只就那么蹲在树顶眺望。个头不小,估计有80cm多的样子,灰脖子,黑背。也是秃鹫的一种。

蛇鹫:要是你去肯尼亚一趟都认不出来它,那你就白去了。它太好人了,头上有白色长翎子,尾巴很长,穿个黑七分裤。叫它秘书鸟是因为它的样子像中世纪帽子上插着羽毛笔的书记员。不管是什么吧,这个穿着黑七分裤,个头将近1米高的大鸟,在马赛马拉草原上溜达时,你不可能不注意到它!

茶色雕:这个鸟在内罗毕的首都广场上盘旋着很多。可惜飞得太高,我的相机打不下来,只能从getteyimages上找一张放这里了。不过,我肯定见过了,因为我还问过JAMES,他告诉我名字的。Tawny Eagle,算是很普通的一种鹰

鱼鹰:我拍的鱼鹰不是在高空飞翔,就是在远处的树梢,都不理想。只能从互联网上剽窃这张了。但是这是在纳瓦莎湖和纳库鲁经典的鸟类。去纳瓦莎湖的时候,如果你参加游湖的活动,可以多给渔夫小费,他可以带着鱼上湖,帮你把鱼鹰逗下来。在纳库鲁湖边,如果你看到火烈鸟不明原因的突然飞起来,多半是鱼鹰捉鱼的时候惊扰了它们。

红翅椋鸟:清晨,我在阿布岱尔The Ark酒店的屋顶上看见了它。这种鸟据说在南非很多,生长在山区的丛林间。尾巴很长。翅膀内侧是棕红色的,虽然整个身子包括嘴、腿都是黑灰色,这一线红色却很醒目。大约30CM长。

橄榄鸫:这个鸟在阿布岱尔的非洲橄榄树上也见过。我这张照片是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屋顶上拍到的。它叫鸫(发音“冬”),其实是一种画眉,个头不大,体长大约23cm左右。浑身橄榄绿,嘴、眼眶、腹部是橙色的。

羽须鹎:这也是在阿布岱尔的The Ark屋顶拍到的。这种鸟叫的时候就是“波波”声,所以叫做“bulbul”,中文叫羽须鹎(发音“杯”)。据说是东非最普通的一种鸟,叫声真是不错。个头中等,18CM左右。

蓝冠蕉鹃:这个是在阿布岱尔森林公园看见的。我觉得很少见,但是书上说这是肯尼亚高地森林中一种常见的鸟类。长得够有特色的吧?红色三角眼眶,身体上半部是橄榄绿的。身长大约40CM。

栗头丽椋鸟:这种鸟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又美丽又常见。在纳瓦莎、纳库鲁都随处可以看到,有时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捕捉虫子,有时则在低矮的树枝上站着。因为颜色特别亮丽,你不可能不注意到它!个子不大,18CM左右,背对着你时后背是孔雀蓝色;正对着你时肚皮则是亮闪闪的赭红色,很醒目。

老实说肯尼亚是植物的世界。但是我的这点水平已经分不出哪些是肯尼亚的原有物种,哪些是外来物种了。很多年以前,人们并不考虑物种的地域迁移带来的可能性麻烦,所以这种反复殖民的国家中自然就存在了大量的外来物种。比如那种巨大的曼陀罗花,在肯尼亚的一些殖民风格庭院中经常能看见,但我不认为这是肯尼亚的本地物种。

但是,基于我有限的水平,尽可能提供一些在肯尼亚你会看到、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植物吧。

=========================

植物

=========================

金合欢树:在肯尼亚我们一共看到三种合欢树。这是一种,很高大,估计有40米高,树干是黄绿色的,因此叫金合欢树。我们住在纳瓦莎乡村俱乐部酒店时,庭院里种满了这种树,非常壮观。也有叫它们黄刺槐的。

平顶合欢树要比金合欢树矮小很多,也就不到20米。它比金合欢树要耐旱得多,因此有很多生长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不过,它们孤零零的长在马赛马拉草原上时,由于缺少参照物,会觉得它们很高大。它们往往是秃鹫的家园。

汽笛合欢树: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怪怪的。但是这是一种在肯尼亚特别常见的合欢树,它有长长的刺(超过1寸长),有时候刺的尾部会长出黑色的果子。这是一种矮灌木,一长一大丛。长颈鹿特别喜欢上面的嫩叶,即使有刺也不怕。不过,这种合欢树上有一种和它共生的蚂蚁,叫举尾蚁(crematogaster),它们在这个树上做窝,靠树干的汁液过活,如果长颈鹿来袭,它们会群起攻之,算是对植物提供给它们家园的回馈。

香肠树:遗憾的是,我们来到的时候,香肠树上都刚刚开花,没有看到挂果子,所以就更难分辨了。其实花也是下垂的,一长串。结的果子有大号火腿肠那么大,很肥硕。香肠树的果实好像有驱毒功效,也能做颜料。

烛台大戟:所有的树枝其实都是那种类似大戟仙人掌的样子,但是人家能长成一棵高达15米以上的大树!这种烛台大戟在阿布岱尔、纳库鲁湖,还有马赛马拉都能够看到。很容易找到,因为它们的形状非常特殊,在干旱的地方也能长那么浓密。

瓶刷子树:这种树的树形和枝叶猛一看有点像柳树,但是这个花开得实在雷人。我一开始问James的时候,他也愣了一下想不起名字,我说它的花真像个刷奶瓶的刷子呀,James说:对,他就是瓶刷子树!我还以为他是忘记名字逗我玩呢,后来一查书,我靠!还真叫这个名字!

火焰树:我们去的月份,火焰树正在开花,所以非常好辨认。它们非常高大,在墨绿的树丛见开着艳红的巨大花朵,很远就能注意到它。公路边经常见到。

我在内罗毕看到这种树,很高大。因为没有随身带相机,没有拍。我们来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到盛花期吧,反正这种树应该在非洲挺多,但是我看到的不多。它的花是淡蓝紫色的长喇叭,有点像咱们北京的泡桐花的样子。

蜡烛树:这种灌木在我们一行的路上随处可见。枝叶很像槐树叶子,花是这样的黄色一球,顶部有褐色的硬荚。

沙漠玫瑰:这名字真够洋的,够性感!沙漠玫瑰——估计耐旱。这棵树是在马赛马拉的Fig Tree内的环岛边上看到的。树很高,基本没叶子了,就是树梢还有这么几朵花,更显得娇艳。

三角梅:这就不说了吧?在咱们广州也是四季常开的,在北京的花卉市场也能买到——我家也有一大盆,就是冬天不能在室外过冬。在非洲那是处处有啊,埃及,肯尼亚都有,而且是越干的地方开得越茂盛。除了这种紫色的,还有黄色和白色的。

剑麻:其实剑麻在国内也挺常见的,就是没有见过开这么大花的。从剑麻中间窜出的花足有三、四米高,很惊人。

我希望很多年以后,当我的记忆继续退化(但愿不要是恶化)时,我还能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回忆这8天的旅程。这是我写下它们最根本的初衷。

再次感谢我的闺腻z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狂野非洲:肯尼亚马赛马拉猎豹猎杀苇羚
凶残的兽性 野生动物争斗照片
212 悠游岁月(12)
【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百鸟的乐园
肯尼亚9天三大国家公园一大湖泊之旅
肯尼亚马赛马拉4K超高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