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景和妻墓志》、《司马绍墓志》等“四司马墓志”













   《司马景和妻孟氏墓志》

 

   《司马景和妻墓志铭》全称为《魏代扬州长史南梁郡太守宜阳子司马景和妻墓志铭》,又称《司马昞妻盂敬训墓志铭》,刻于北魏延昌三年(514),清乾隆二十年(1755)在河南孟县出土。此墓志为楷书,共21行,每行21字。同时出土的还有《司马昞墓志》、《司马升墓志》、《司马绍墓志》,合称“四司马墓志”。四志中以此志最好。
   清王昶为《司马景和妻墓志铭》题跋说:“字画古质可喜,往往有隶意,尤多别体,为魏晋南北朝所罕见者,第自来金石书皆不著录。”近人杨震方在《碑帖叙录》中评此墓志说:“书法峻快清劲,结体奇逸雅致,为墓志中代表作。”北魏正光三年(522)的《张猛龙碑》与此墓志书法风格一脉相承。此墓志的笔法,点划清劲峻利,方圆并用,以方为主,收笔自然,行笔中锋,钩笔及捺笔多以侧锋出之。在笔势上,点的形态变化大,有些字的点呈棱形,还有些字的点成平仰状态,从中可以看出隶书之意,而且点大都独立,显得清劲。
   横划都往右上倾斜,显得横细竖粗,比其它魏碑横划变化大,有中锋起笔较细,收笔较粗的,有侧锋方起、中锋收笔的。竖划多向右倾斜,以平衡由于横划倾斜所造成的不平稳。长撇厚重,短撇劲健犀利,有的起笔圆细,中间粗,收笔细,有的起笔粗方,收笔细,个别还有起笔细,收笔粗的。捺出重长,有些斜捺向右下出,还有些字的出捺完全抹去棱角,给人以流畅奔放的感觉。钩以驻笔侧锋出之,钩长而挺,背抛钩独具特色。转折处提笔顿笔成方,然后提笔转锋下行,折处厚重方整。其字体结构在奇侧中求平衡,在重心稳的前提下任意变化,且结体上紧下松,潇洒而有风神。总之,此墓志笔法多变,结体奇特,通过大撇大捺的运用,使人从中感受到魏碑书法艺术的峻利、质朴、潇洒、严谨,并从中看到隶书向魏碑过渡的痕迹。

 

    《司马绍墓志》


   《司马绍墓志》全称“魏故宁朔将军固州镇将镇东将军渔阳太守宣阳子司马元兴墓志铭”,北魏永平四年(511)十月十一日葬。志文十七行,行二十二字。原石清乾隆二十年(1755)出土于河南省孟县,后佚。嘉庆(1796-1820)初年,汤铭摹刻置孟县县学侧乡贤祠,世方有翻刻本。国家图书馆所藏。此拓系翻刻本中之最精者。顾千里(广圻)藏拓。拓本为整幅,高58.5厘米,宽48厘米。
铭文:
   魏故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宜陽子司馬元興墓誌銘
   君諱紹字元興河内溫人也晉河間王右衛將軍遷散騎常侍中護軍使持節侍中太尉公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諡曰武王欽之玄孫晉河間侍中左衛將軍贈使持節鎮西將軍荊州刺史諡曰景王曇之之曾孫晉淮南王秘書監遥使持節鎮北將軍徐兖二州刺史晉祚流移姚授冠軍將軍殿中尚書大魏蒙授安遠將軍丹陽侯贈平西將軍雍州刺史諡曰簡公叔墦之孫寧朔將軍宜陽子驃騎府從事中郎鎮西將軍略陽王府長史道壽之子君夙稟明規纂承徽烈洪業方隆生志未遂以魏太和十七年歲次戊申七月庚辰朔十二日壬子薨於第以永平四年歲次辛卯十月癸亥朔十一日癸酉遷葬在溫城西北廿里記之
   遙哉遠裔缅矣鴻冑承符紹夏作賓于周貞明代襲奕世宣流誕生夫子剋纂徽猷崇基方構嘉業始脩蘭摧始夏桂折未秋感戀景行式述遺休

 



   《司马昞墓志》(局部)

 


   《司马升墓志》(局部)

                                                                                      延伸阅读
























 

    《司马景和墓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司马墓志”-- 《司马景和妻墓志》、《司马绍墓志》等
高清,魏碑《司马绍墓志》
魏碑精华-五十八《司马显姿墓志》
北魏  <<司马绍墓志>>
学魏范帖:魏碑《司马显姿墓志》高清大字(鉴赏)
@魏碑墓志《司马景和墓志/司马昞墓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