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晓河:积极推进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3年获得了年均9.9%的高速增长速度。由此,我国GDP总量由1978年排位世界第十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NI已从低收入水平成功迈进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既有发展动力机制构成了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源泉。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城镇化便是一个最好选择。

  城镇化是新时期扩大内需的最佳途径

  同工业化相比,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创造需求,城镇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消费品市场扩张两方面都能带来巨量需求,大量消纳工业化产品。城镇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和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大规模人口城镇化,会产生巨大的收入增长和消费转换效应。因为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从买房、买家电、家具到吃穿用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城镇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单位,能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明显增长,由此可显著提高国民的购买能力;同时,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后,即使是收入水平不变,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变化也会向有利于增加工业品消费需求方向转化。另外,从供给角度分析,城镇化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推进城镇化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即使是制造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也离不开城镇化。一般而言,大部分技术创新活动都是在城镇开展和完成的,城镇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支撑平台,是人力资本提高和知识积累的大熔炉,工业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依赖城镇化的推进来完成。因此,当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后,城镇化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还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构建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尤为重要,这一时期,城镇发展恰恰能为中等收入阶层集聚和成长提供主要空间,显然城镇化也是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源。

  为了测度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我们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按201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GDP增加670元。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计量模型,对过去30多年中国城镇化与非农产业就业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第三产业就业比率对城镇化率的弹性为1.13,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扩大第三产业就业机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城镇化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663.84万人。但不同的是,第二产业就业比率对城镇化率的弹性较低,仅为0.34,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率以递减的速度在增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时,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结构加速转换,会大大增加对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物流、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需求,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带来了就业的增加。

  城镇化对转换结构、扩大内需、就业增加的作用分析,是在现有体制不变、人口向城镇集聚受到抑制情况下获得的,如果能打破现有城乡二元体制约束,人口向城镇集聚不再受到抑制,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更大。仅以城镇人口增长为例,参照2000-2010年10年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加1.37个百分点,如果“十二五”期间城镇化速度放慢到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5%,城镇人口可达到7.7亿人,比2010年增加10022万人。假定从2010年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届时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6802元。按照2010年城镇居民平均70.5%的消费倾向计算,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消费的支出为18895元。以此测算,到2015年因城镇人口增长可增加消费18940亿元。另外,城镇人口增长还需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根据以往大城市建设经验,城市每增加一个人口需要这两方面的投资成本约10万元,如果对物价指数变动和大中小城市差异同时不考虑,到2015年城镇增加10022万人,就需要10万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资。这样,由于城镇人口增长,到2015年我国将会增加投资和消费11.9万亿元。同理,到2020年如果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到60%,城镇人口将达到8.7亿人,比2010年增加20022万人。仍然设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届时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7591元。按照城镇居民平均70.5%的消费倾向测算,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消费的支出为26502元,同2010年相比,届时因城镇人口增长可增加消费53062亿元,同时还需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资这两方面的投资成本约20万亿元。以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将会比2010年增加投资和消费25.3万亿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步告别投资依赖 全国百强县二产增加值超5万亿元
中国消费崛起有四大支点
中原城市群发展报告首次发布:大城市达19个,特大城市只有郑州
(5)数说上海经济的发展(2005
广东教授称放开城市二胎是扩内需可行之策
把扩大内需和新型城镇化衔接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