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药生僻字-瘰疬

      2019年一首《生僻字》火遍全网,紧接着一首中医药版《生僻字》也在中医药文化圈子里广泛传播,时隔一年过后,大家是否还记得每一个晦涩难懂的生僻词汇背后的含义呢?就让我们来一一认识一下这些硬核词汇吧!

     瘰疬,让我们来看看《康熙字典》中的记载:“瘰,筋结病也。《正字通》疡绕颈项絫絫也。《方书》瘰癧,或在耳後,颐项缺盆,手少阳三焦经主之。或在胷及胷之侧,皆为马刀疮,足少阳胆经主之。”

      其简单明了地说明了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瘰疬在中医认识中便是多发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又称老鼠疮,患者常可在颈部皮肉间触及互相串连大小不等的核块,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为瘰疬。

      那这个病与“累”又有什么关系呢?古体“累”在《说文解字》中有载:“綴得理也。一曰大索也。从糸畾聲。”

      意思就是连贯而有规律的绳结串联,其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此病发病时在体表形成的如串珠般的核状或珠状凸起,瘰疬不仅可见于颈部、耳后、颈项,亦可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即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

      瘰疬初期颈部核块仅一个或数个如黄豆大小,皮色不变,质稍硬,表面光滑,不热不痛,推之能活动。中期核块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有时数个核块可互相融合,推之不能活动,出现疼痛症状,当进一步化脓时表面可转成暗红色,按之有轻微波动感。后期已化脓的肿块破溃后,流出清稀脓水,夹有败絮状物质,四周皮肤紫黯,可以形成窦道。如果脓水转稠,肉芽变成鲜红色,表示即将愈合。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在中医典籍中,瘰疬始见于《灵枢》:“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后有不同病名见于后世,《刘涓子鬼遗方》谓之瘰疬疮,曰:“治痱、瘰疬疮,白蔹膏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瘰疬瘘者,因强力入水,坐湿地或新淋浴,汗出头中,流在颈上之所生也。”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之为“瘰疬漏”。祁坤《外科大成》认为:“瘰疬结核于颈前项侧之间,小者为瘰,大者为疬,连续如贯珠者为瘰疬。”

      中医认识中,本病常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以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日久痰湿化热,或肝郁化火,热胜肉腐成脓,或脓水淋漓,耗伤气血,渐成虚损。亦可因肺肾阴亏,以致阴亏火旺,灼津为痰,痰火凝结,结聚成核。急性多因外感风热、内蕴痰毒而发;慢性多因气郁、虚伤而发。患者常愤怒忿郁,谋虑不遂,精神颓靡。

      对于其治疗方法,内治法中气滞痰凝证可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证可用六味地黄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气血两虚证可用香贝养营汤加减治疗;外治法初期局部结块处可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中期外敷冲和膏,如脓成未熟可用千捶膏,若脓已熟宜切开排脓,后期用七三丹或八二丹掺于药棉纳入溃口,外敷红油膏或冲和膏;此外还有针对肿核较小不能内消者的拔核疗法等。

      对于瘰疬的预防,应保持精神愉快,加强锻炼,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如若出现相应症状,无需过度紧张,应消除恐惧心理,及时就医,避免劳累,保证足够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案:张翼飞

编辑:张翼飞

参考文献:

[1]江晶晶,陈仁寿.瘰疬辨治溯源[J].吉林中医药,2015,35(12):1285-12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所说的“瘰疬”你知道是什么病吗?
瘰疬是什么
瘰疬
瘿瘤、瘰疬是什么病
发生在颈部的“瘰疬”
消坚汤加减治疗颈部淋巴结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