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家宽 || 宋画《荔枝绶带图》惊现于私人藏家

2020年1月,一幅《荔枝绶带图》由美籍华人对外展示,沉寂多年的宋代宫廷花鸟画有了惊人的新发现。《荔枝绶带图》尺寸为56cm×120cm(作者:佚名),材料为绢,年代为宋,这幅画由美籍华人私人收藏。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中国北京,上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现在是美国著名企业家、世界石油大王、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个神秘的中外艺术品收藏家。
《荔枝绶带图》描绘的是两只绶带鸟立于结满果实的荔枝树上,鸟与果树互相呼应,画面富贵而典雅、古朴而端庄、造型生动而逼真。绶带鸟又称“寿带鸟”,寓意为富贵长寿和高官厚禄。宋代以前的艺术作品中,汉唐的铜镜有绶带鸟的纹饰图案,而在可以查阅到的中国元代以前的绘画作品中,这幅画则是第一次出现了两只白色羽毛的绶带鸟。现实中的绶带鸟羽毛有朱、白两种颜色,而白色羽毛极为少见,更为珍奇。古人画荔枝寓意有“利支”,取大吉大利之意,可见这幅画中两只绶带鸟立于结满硕果的荔枝枝头,显示的是富贵长寿。这种题材和立意,正是宋代宫廷画家为迎合当时皇室的审美趣味,而创作的精品力作。

《茘枝绥带图》 (私人收藏)
尺寸:56cm×120cm
年代:宋
材质:绢 

《荔枝绶带图》的构图,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中的折枝法,突出了枝、叶、果实、两只绶带鸟在画面的中部偏上,具有典型的宋代花鸟画构图,并使用了典型的宋代宫廷画院专业画家工笔重彩技法。其树枝造型生动,线条双勾,力度均匀,枝上有苔点,更显苍劲。树叶繁复,穿插于正面、反面、侧面,老叶、嫩叶、卷叶,多视角的描写,变化万千。荔枝果实结满枝头,有成熟的红艳,半熟的鲜绿,两只鸟造型优美,相互间目光传神,尾部相交情深意浓。

两只绶带鸟造型优美

中国传统画的重中之重在于笔墨,宋代距离今天千年之久,现在可以见到清清楚楚的用笔、用墨、用色,线条简洁、流畅、明快。特别是树枝、叶、果实和鸟的主要轮廓线画的肯定,起笔、行笔、收笔交待的恰到好处。

我们细观局部,可以见到果实的外轮廓线用的是淡墨,中锋用笔。

鸟的眼睛用墨黑而亮,印证了当时宋代有个酷爱绘画的皇帝宋徽宗所提倡的以漆代墨点睛的说法。

眼睛的颜色印证了宋徽宗的以漆代墨
《荔枝绶带图》是宫廷画院画家的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使用的色彩非常的富丽华贵,典雅和厚重,因为当时作画的绢是白色的。估计画家不可能想到千百年后,其作为画面背景的绢会以历经沧桑的古铜色或赭色出现,更不会想到当年用厚重的矿物质白色颜料所画的鸟的羽毛和荔枝果实的底色千年后还是那么鲜艳。没有变色,墨色、红色、白色、石绿没有变,绢的底色变了,使这幅画富丽中带着苍老。

富丽中又显示历史的苍老

为什么说《荔枝绶带图》的断代为宋?本文前面已经把画的构成、立意、材料、技法作了初步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断代,目前使用的较为权威的还是比较法,即找出已经做出定论的同时代同类型绘画作品(产品)进行比较,对照分析。因为篇幅限制,本文仅对《荔枝绶带图》的产生年代为宋代,提出如下证据:

其一,材料的证据。这是最基本的证据,所用绢为宋代细绢,因为宋代以后的绢纤维粗度和密度都不一样,以今天的高科技取少量样品,作材料的断代鉴定,应该是很好找到科学依据的。绘画中所用的矿物质颜料鉴定也是同样的道理。

宋代绢原来为白色

其二,笔者对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的《荔枝伯赵图》(作者:佚名,宋)作过高清图片放大,发现其局部线条用笔同《荔枝绶带图》中作者所画树的枝叶用线是一脉相承。

《荔枝伯赵图》宋 佚名(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荔枝伯赵图》局部一
《荔枝伯赵图》局部二

因为笔者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教学工作,对这幅画的风格流派,可以断定为宋代宫廷画院的产品。还可参照对比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等地的宋代花鸟画藏品,如《鹊嘴荔枝图》(作者:佚名,宋)、《荔枝图》(作者:赵昌,宋),还有宋徽宗画的花鸟等,基本上是同类产品、年月、风格、画风,好像是同班同学由一个老师带出来的,这也是宋代皇宫直接建立的画院,所产生的一批作品,影响到中国画艺术千百年的灿烂辉煌。所以,宋画工笔重彩占据着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最高峰。

宋代皇帝宋徴宗的花鸟

    其三,笔者也查找了宋代以后的花鸟画同类作品和作者,如元代和明代、清代的花鸟画,整体风格逐渐走向文人写意。继承宋画最好的是明代宫廷画家吕纪,其代表作《桂菊山禽图》中出现了四支绶带鸟,其画与《荔枝绶带图》较之,明显要晚一、两百年了。

宋人画的荔枝和小鸟

这幅宋代工笔重色画,先用没骨法上白色画荔枝果实的肉,再线和点画形的结构,完成造型逼真。

明代宫廷画吕纪画巜菊桂山禽图》中两只绶带鸟争食(局部)

清代 画家恽寿平画中两只白绶带鸟和荔枝,构图与宋代花鸟画接近

关于这幅画的传承之迷,还有很多有待揭开。从目前的资信可以知道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幅《荔枝绶带图》由日本私人藏家带到美国,十年前由个人收藏。因为这幅画历经多次装裱,现在可以见到的原作可能是百年前后在日本本土装裱的,由此推断是清代前期由中国流入日本。所以,此画是一幅宋代以后流入民间的花鸟画立轴。又因为历次装裱工艺技术精良,私人藏家对外展示不多,所以作品保存完美,能够做到绢有损而画无损,所以这幅画虽然穿越了时空千年万里,很幸运的完美保留至今。另外,这幅画尺寸为56cm×120cm,有6平尺之大,在宋代花鸟画中属于少有的大画(国内外著名博物馆藏宋人花鸟画多为一平尺以内小品和扇面),所以这幅画的发现实在是让世人惊喜。

日式风格的装裱


【后记】 我对中国古代绘画的了解,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一、几十年的国画教学中,教山水、花鸟要从宋、元、明、清传统入手,学生带了一届又一届,自己把古代的画也背熟了。二、我画中国画是从临摹传统起家,古代绘画永远在自己的记忆思维中绕着,深入骨髓。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老家周庄村有人在湖北省博物馆从事古画装裱工作,我时常去玩,旁观多年,对古代绘画材质及原作的了解和认识,有更多一手资料。曾在大学图书馆工作,也有数十幅古画原作借临。四、曾到湖北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进修和做访学,特别是导师薛永年教授,他是我国古代绘画的鉴定权威,让我知道怎么把握住断代。五、去年九月,在北京朋友吴宝才的介绍下,认识了美籍华人收藏家,他的藏画才引起我对《荔枝授带图》的兴趣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恽寿平《荔枝绶带图》
清 恽寿平《荔枝绶带图》
工笔绶带鸟的绘画步骤入门教程
2022客厅流行挂什么画,这样选,让整个家变得更加优雅
恽寿平(清六家)《荔枝绶带鸟图》
桃枝上的绶带鸟怎么画?有哪些国画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