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遵化有这样一个市长,清正廉洁,造福一方,深受百姓爱戴!

陈以培,字旭东,安徽合肥人。清国子监的监生,初任天津县令,因业绩卓著,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升任遵化直隶州知州,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先后四次任遵化直隶州知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的市长)达12年之久。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唯新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因其清正廉洁,为民办实事,非常勤奋有作为,是位政绩显著的地方官员,故深受遵化的百姓爱戴。

遵化古城图

1、陈以培动员全州人员大量植树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他把老百姓植树情况登名造册,植树多、成活率高的还要给予奖励,据说,第二年成活的小树达14万多棵。为此,本州的史恩培特意在州城西五里桥边建了一座“爱晚亭”。这亭子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树木成林的旖旎风光,怀念陈以培的功德,还可以激励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在重修禅林寺时,动员人们在保护好古银杏树的基础上,在寺旁多植松柏,号召全州寺庙也这样做,在全州掀起一个造林热潮。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陈以培遵照通永道(管辖从通州到山海关20多个州县的官府)发来的指示,积极倡导官民广种桕树。桕树也称乌桕树,系落叶乔木,其种子可榨油,种子外壳可制腊烛、肥皂,叶子可煮黑色,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广种乌桕,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无疑是一件好事。为了宣传乌桕树的用途,提高成活率,陈以培特意刊印了《种桕杂说》一文,散发到州境之内。由于发动得比较充分,当时曾出现老百姓争先恐后领桕种、栽桕树的盛况。

乌桕树

遵化五里桥

2、陈以培思想开放,推崇新鲜事物,倡导科学兴修水利

陈以培引乌龙泉(俗称水泉,志书载,当时此泉的出水量可与山东的趵突泉相媲美。)向东、西分流入护城河,两岸栽柳种果,水中植荷花。每至六月,岸柳如烟如幕,荷花淡雅清香。在州城东南文星阁北侧建“观稼亭”,亭旁打深井一眼,告之百姓们饮深井水有益健康。他还在这亭子下面安置了水车,用以抽水灌田,破除向天祈雨的陋习,启发农民群众兴修水利引水灌田。其仅三年时间,就四次疏浚州内河道,使两岸庄稼稻绿禾青。

遵化乌龙泉

遵化乌龙泉春及亭

3、陈以培在推动种棉和手工纺织上也费了不少心血

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他建立了“课织官局”,专门负责种棉业与纺织业的督导。又把丰润县(当时的遵化直隶州辖遵、玉、丰三县)靠纺线织布发家致富的老农张树勋请到州城任教师,号召全州青少年都来学习纺织技术。而且规定,每人学习15天,学习期间免费供应伙食,学成后可以领取织布机回家织布,织布机的价钱分三年偿还。后来,陈以培又鼓励张树勋以入股的方法设立“课纺商局”,以10两银子为一股,任何人都可以自愿入股,入股后就可以领取棉花回家纺线,或领取棉线回家织布。当然,不论是领棉还是领线,其数额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过股本的一半;生产出来的线或布到哪里出售,以什么价钱出售,完全由自己决定。如果自己不愿卖或卖不出去,还可以缴到局里,由局里根据数量和质量,确定价格,负责推销。假如局里赚了钱,到年终按股分红。由于这种方法为生产者提供了许多便利,因而对遵、玉、丰手工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决手工纺织所需要的原料一棉花的供应问题,陈以培还在遵化城北购买旗地10亩,建“与乐园”,又称“十亩园”,用以试种棉花,研究推广植棉技术,大概类似我们现在的“试验田”。

遵化燕山书院

4、陈以培大力抓全州的教育

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至十七年,陈以培几乎每年都要修葺学塾和试院(即童试考场)。他曾捐出薪俸200吊(1000钱为一吊),带动当地士绅、富户及各级官员捐资助教,使州学的办学条件大为好转。同时他还重修了燕山书院(在原遵化一中院内)。光绪十四年,他又捐出薪俸150吊,创办了马兰峪塔山义塾,为附近儿童的入学提供了方便。光绪十五年,陈以培在遵化城内建起了龙泉文社,社内有大厅,有游廊,有抱厦,有藏书室,全州的童生都可以到这里复习功课,准备应考。同时,每年在这里举办六次全境生员(即秀オ)会考,为参加省里举办的乡试作准备。对那些成绩优异的生员,陈以培还要亲自进行表彰奖励。为了美化文社的环境,陈以培购地45亩,广种花草树木,供童生观赏。光绪十七年,又在燕山书院建敬业堂一座,供那些到这里讲学的著名学者住宿。

遵化文庙魁星楼

在办学方向方法上,陈以培打破了只读四书五经、专攻八股文的陋俗。初到遵化任职,他看到原有的歌舞班没人重视,七零八落,便与主管教育的学正詹桂、训导李培采取措施,很快就使歌舞班的教学恢复正常。此后,他们又从境内选择长相俊秀的儒童人学,先学唱歌,继学吹奏,再学歌舞,使州境内的歌舞艺术很快就发展起来。

遵化乌龙泉

5、陈以培在龙泉文社附近建起了农算学堂

更为可贵的是,陈以培在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筹银3400两,在龙泉文社附近建起了农算学堂。史学家一致认为,这是河北省内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农业学校。农算学堂请有经验的教师教授农作和计算课程,并派斋长(近似于现在的辅导员)进行实地指导。农算学堂的学生是从全州33个堡中选拔的15~25岁的青少年,每堡一名,州城内7名,共40名。学校定期考试,优秀者奖给书籍。这一学堂的创立显然有利于农民群众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发展农业生产培养了有用人オ。1903年,陈以培适应兴办新学的潮流,在丰润县创办了车轴山中学。这一中学起初为丰、玉、遵三县共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遵化直隶州不复存在,丰润县政府才全面接管了这所中学。

遵化龙泉文社

6、彻底的修建遵化州署

陈以培得知自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后,州署没有进行过彻底的修建,40多年中只是修修补补,已坍塌渗漏,难以维持。请求上方后,采取不用公款,以捐献和拿出自己俸银的办法,首先修了大堂、二堂、库房、前厦等,又修了驿站、六曹科房、差役值班处,最后很简单地修了自己的居所。故有的设置均按原样修好,后院种植树木花草,使整个州署绿荫相望,好似花海绿洲。这次修建前后共用4年时间,花费廉银4000多两,陈以培自己就拿出1000两俸银。

遵化州署布置图

遵化州署大门口

陈以培在任遵化直隶州知州的12年期间,曾遇到地震和水旱大灾,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作为一州之长,仍以农事为己任,组织和带领百姓度过一个个难关。清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陈以培却以连居四任的政绩,成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遵化人将他的政绩记录在地方的志书里,并代代相传。

编者:王亭贯

遵化文史,探寻历史遗迹,挖掘过去的辉煌,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公众号!

遵化文史,预约挖掘历史与传说、人物故事、企业和个人,宣传正能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乡贤列传:陈肇宪泅水拦圣驾
德庆州说:不能统称德庆州为散州
遵化的“水泉”过去是啥样,你见过吗?
陈兴
河南清朝老地图曝光,河南九府,你的老家属于哪?
遵化州修志局办公地——广慧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