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机构如何顺势而为?

作者:梁宇亮

国际养老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渐成熟,中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中国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顺势而为”是养老机构存活下来和发展起来的成功关键所在。

“顺势而为”是一个养老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里的顺势指三方面的顺势:一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二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三是顺应用户需求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老龄化已经十分严重,中国无论是法规和政策都大力支持养老事业发展,所以养老机构基本上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行业发展趋势的角度看,养老机构基本上都从基础的居家养老做起,发展到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实力强大以后再开展医护养老和旅居养老,再发展到连锁化养老、产业化养老和集团化养老,中国的养老机构基本上都能遵循养老行业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养老机构最重要关注的顺势而为应是顺应用户需求发展的趋势。目前中国养老客户的养老需求是刚性的,但同时养老机构又很难满足这些刚需养老客户的需求,很难提供客户满意的养老产品,很难留住养老客户的心,这是养老机构急需解决的矛盾所在。

究其本质的原因在于中国老人的养老需求与西方老人的养老需求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照顾老人是家庭的责任,中老年人自身也难以接受家庭之外的养老照顾。

中国老年人都有这样的养老意识:认为孩子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会被认为没有良心,被困在养老机构会被亲戚朋友笑话并觉得很可怜,一般认为只有孤寡老人才去养老,住进老人公寓又孤单又寂寞,应该和孩子还有孙子住在一起共享天伦,有着照顾家庭的想法,有养儿防老的习惯,期望儿女孝顺、给钱、陪床、照顾等想法。

而西方老年人认为年老了不应给孩子增加负担,到机构养老能过上自由想过的生活,一般认为年纪大了便应去有人照顾很方便的养老公寓,不愿与孩子住在一起怕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住老人公寓可以结识到许多新朋友,遇到麻烦还有专业人员帮忙,这样的生活会让人羡慕,期望过上独立、幸福、开心的晚年生活。因而中国中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限制了中国机构养老的发展。

中国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这种问题也曾在70-80年代的香港有所体现,当时香港政府为顺应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特别强调居家养老,但同时强调社会福利服务不应过多,否则会破坏性的影响侵蚀社区, 或加速传统责任感的削弱。当时香港政府也强调居家养老,以中国传统的孝道价值观为指导, 认为老人问题是家庭和社区的问题。

但随着香港老年化问题的加剧和老年人价值观的转变,香港在90年代开展便重点发展机构养老。故而中国的养老机构一方面要结合当前养老客户的特殊需求设计养老产品,另一方面也应适时地教育养老客户让他们转变意识接受适合他们的养老方式。

顺势而为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发展趋势来制定针对中老年人特点的养老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让养老机构可持续地发展。

(梁宇亮老师原著,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养老【1599】中国的养老方式: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于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作模式的探索——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应对人口老龄化“六策”
南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医养结合”是最佳养老模式么?专家们是这么说的!
“望闻问切”把脉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