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川藏行】06——强巴林寺、孜珠寺
      进入西藏,沿金沙江朔江而上,抵达被称为西藏门户的昌都市。短短的5年过去了,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变得更大,清幽的城市居然也出现了塞车。故地重游节日中的强巴林寺,与平日不同,寺院中所有的扎仓都开放了,到处都是虔诚的信众,扶老携幼、摩肩接踵,最让我得意的是我和同伴两人闯进了印经院,看到了经书印制的全过程。次日沿国道G214/317一路西行,翻越珠角拉山,抵达建立在奇峰怪石之上、西藏海拔最高寺院之一(4800米)的孜珠寺。与引进的各个门派的藏传佛教不同,孜珠寺是西藏地区土生土长的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进入西藏、前往昌都。进藏后前往昌都的路段是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的连绵大山之中,海拔甚高,道路艰险。途中先后翻越矮拉山口(4246米)、雪集拉山口(4650米)等5座高山。地形复杂多样,切割明显,险峰峻岭,沟壑纵横,站在山顶遥看前方盘旋于大山之中的道路,那景色......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主席的这段诗词太适合眼前的景象了!许多高山上矗立着尖利的怪石,这都是冰川咬蚀山体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到那些古老的冰川退化何等严重。一路艰辛,临近傍晚抵达三河一江(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汇合处的昌都(海拔3400米)。
















   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被称作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昌都藏语的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于澜沧,这就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昌都地处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境内有众多雪山冰川,三江并流的奇绝风景和神秘壮美的茶马古道,神奇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历史人文构成了昌都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在昌都境内将会先后游览市区与强巴林寺、孜珠寺、丁青高原草甸、布加冰川、萨普深山、金岭乡、炯拉措冰湖。。。。。












   强巴林寺位于昌都市区东郊,矗立在横断山脉之下,澜沧江的两个支流昂曲和扎曲两水交汇河畔。强巴林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该寺名为强巴林寺。强巴林寺是康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的寺院,有5大活佛世系,12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掌管下面70多个分寺。传说始建于1444年,由格鲁派宗师宗喀巴晚年弟子西饶桑布在此历时八年建成。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原为该寺的第一大活佛。
















   与2016年来此不同,由于刚巧赶上强巴佛节,寺院中12个扎仓全部开放,而且几乎每个扎仓中都有很多喇嘛在诵经祈福,场景非常热闹。不过我们不太明白的是有些扎仓门前排成长龙,而有些则是门可罗雀,不过这些信众和游客较少的扎仓刚好适合我们进去拍照。最值得一看的除了扎仓大殿内外,庙堂上的壁画、唐卡和酥油花等,这些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的珍贵收藏,也很值得欣赏。
























   寺院里一扫往日的清修情景,来自各地敬佛祈福的藏人非常多,身着盛装,扶老携幼。










    现如今的僧侣住房已经是这般模样,一排排、一幢幢,整齐干净,明亮现代,真的是一切都在与时俱进!


   最让我意外的是寺院中装满经书以及木质印制母版的印经院居然也敞开大门,我和同伴贸然走了进去。僧人们非常友好,三层楼房让我们一一参观,随意拍照,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经书的印制过程,似乎很像我们过去刻蜡板,油印文字材料,只不过他们是木刻母版,而后沾墨汁一条条印在纸张上。


















   翻山越岭,前往孜珠寺出昌都市区,沿着国道214西行,穿过珠角拉山隧道,抵达类乌齐县城,而后转入G317的成那线,最后转入10公里的乡道抵达孜珠寺。最后这段乡道路况较差且比较凶险,一连串的Z字形盘山土路,海拔从3500一下子上升至4500米。虽说这段乡道颠簸崎岖,但沿途典型的冷峻西部景象和山间许许多多的罕见的灰色藏岩羊,让我们一路闷声的相机兴趣大增。
















   盘旋攀爬陡峭崎岖的山坡,登顶奇峰怪石的孜珠山。
















   孜珠寺,西藏最古老、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4800米),这座古老的寺院的看点,一是寺院建立在陡峭的奇峰怪石之上,壮观奇特;二是这座寺院是土生土长的西藏雍仲苯教(黑教)寺院,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象雄王国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的铁器时代,于公元645年亡于吐蕃王朝。曾作为古象雄国教,如今仍是西藏重要宗教教派的雍仲苯教是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文化的传承者。










   “孜珠”藏语的意思为六座山峰。孜珠寺就是依山而建,而依傍的山体非常奇特,是在藏东常见的数十万年前冰川退化前咬蚀的遗留山体,异峰突起、挺拔险峻、峰体尖利、怪石嶙峋,再加上叠盖在山体上的寺庙僧房,禅祠叠叠,场景非常震撼,令人惊呼感叹。孜珠寺坐东朝西,海拔在4500-4800米(下图我拍摄的位置在山下观景台,海拔4324米,当时气压几乎仅有标准大气压的一半)。












    登顶俯瞰山下风光,欣赏山下红土大地,由衷感慨“江山如画”。










    围绕最高山峰的山道转山大约有三公里,多数路况是渣土小路,但来这里转山的信众非常之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虔诚地上下攀爬,转山祈福。雍仲苯教发源于西藏西面的象雄地区,是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西藏土生土长的宗教。当年象雄王朝尊雍仲本教为国教,扶持国政,左右王室,安民济世,对后来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尽管后来从印度引进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等入乡随俗地吸收了不少雍仲苯教的教义和风俗,但仍有很多藏人至今仍只信奉雍仲苯教,使之成为西藏佛教中的一个派别,被简称为黑教。与其它教派不同,黑教的转山是逆时针方向。






















    待续:2021【川藏行】07-高寒牧场丁青与布加冰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滇藏游——观游寺院
美丽寺院 | 昌都强巴林寺
西藏昌都孜珠寺,海拔约4800米,不是一般人能去的
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海拔高达4800米,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孜珠寺—雍仲苯教的圣地!
强巴林寺:时光的记录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