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州九鼎与兖州沇鼎

观兖州 知天下

 

九州九鼎与兖州沇鼎

杜心广

一、九州与兖州

大禹继承父亲鲧的治水事业,采取疏导的方法,治理全国的水患,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治水终于成功。大禹治水成功后,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继位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大禹根据各地地理概况,依照名川大山的自然分界,把全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大的区域,故曰九州。《史记》所载: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衢(注1)。

在上下几千年来的历史变革中,九州又同中国、国中、华夏、神州、赤县、唐山、中华、中土、禹域等一样都是我们祖先用来有着共同意指的自称。

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兖州即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镇。距今约有4000余年的辉煌历史,正如许多专家、史学家经论证后提出的“兖为天下宗”,“兖州——4000年端信”的论述。

兖州城所在地经过了四筑五迁的变化,于南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始更置瑕丘,即现在的位置。

隋仁寿二年(602)隋文帝钦定五十一各州建塔供奉佛祖舍利,兖州普乐寺为其一。

盛唐时期也是兖州各方面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贞观十四年(640)置兖州为大都督府,是管领兖、泰、沂三个州的军事重镇。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亲手撰书写下了千古名篇《纪泰山铭》,即被后人称为天下大观的唐摩崖。其开篇部分写道:“《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天地之孙,群灵之府。”(注2)——其意为泰山是兖州辖内的主山。由此而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记载,泰山就属于兖州的管辖之内。而名扬天下的泰山文化也曾是古兖州文化的一部分。至唐乾隆元年(785),兖州领8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泰五个州。宋建隆年间(960—963年),宋太祖赵光胤下诏:“祭泰山于兖州”(注3)。同时敕升兖州为大都督府。

宋嘉祐八年(1063),兖州兴隆寺内建起宝塔,举行“安葬佛祖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大典”,是兖州府千年以来最隆重的盛事。

而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盛唐时期,诗仙李白在兖州定居20余年,与诗圣杜甫在此相聚,二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诗篇。被后人称之为“诗坛双曜”相会的奇观,闻一多先生将此比之为“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这也是兖州人最引以为荣的事。

金元时期,兖州先属山东西路后属东平路、济宁路。

世代轮回,几经兴衰。至明朝建立,兖州的战略地位又显著提高。明太祖朱元璋为拱卫王权,将其25位皇子分派到全国各军事要地镇守。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十子朱檀为第一任鲁王就藩兖州,入住豪华壮观的鲁王府,亦称为皇城。鲁王府内外仿北京故宫建制,邸第下天子一等,建起了前后三大殿,东西两宫、煤山、内城墙、城门(亦称为鲁门、皇城门)、金水河、天坛、地坛、各州行宫等建筑。兖州城池向南扩建了一倍,唐代杜甫登南城楼赋诗的城楼改为城中心的少陵台。城楼前的护城河改为穿城河、府河。原来的土筑城墙改为土筑包砖城墙,并建了东西南北四方共九个城门的城门楼。同时升兖州为府,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兖州府在明朝可谓繁华至极,荒王陵、汤郡马府、牛郡马府、范氏牌坊等都是明代著名建筑。至今我区许多书画家都在作品上提款为兖州府或鲁门人士。

史志记载,《明史》曰:“兖之为郡也,负山带河,左海右济,跨四州之境,兼数国之封。观风物土欲,比而一之有不能也,……嵫阳为郡治所在,其俗温厚驯雅,华而不窕,有先贤声之风,亦易行焉。府城王国所在,四方辐辏,亦一都会也。……山水环结,风土深厚,民性朴质,无所纷华。以田畜自饶,颇有山泽之利。(注4)

嵫阳县,古瑕丘也,地在邹鲁之间,汶泗之会。自元魏至今为兖州治所。平原旷莽,无高山茂林之饶,土壤埆薄,当南北孔道。……宗室藩衍,朱门比屋,服食器用,颇尚鲜华,其士风和厚。(注5)

兖州界青徐之域,当奎娄之分,山川盘都之墟,舟陆辐辏之道,帝王佳丽之都,圣贤停毓之乡。”(注6)

但由于兖州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经几千年无数次的战乱破坏,所以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古建筑大都被破坏殆尽。

上世纪末期,兖州市政府在327国道北环城路,通往市中心的转盘路口中央,建起了高大的大禹定州雕塑。(见第1图)

1999年市中心新开辟了一条四车道东西大路,取名九州大道。九州大道北侧新建了宽大漂亮的广场,取名九州广超。市内宾馆、商店、工厂不少也用九州命名。给孩子取名也有叫兖州、兖生的。兖州人民一直为自己的嘉祥是九州之一而感到自豪。

二、九鼎与沇鼎

据《左传》说:夏朝初年,夏王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由夏王禹的儿子启负责监督铸造九鼎。为了使一鼎象征一州,各鼎所刻图形能反应该州的山川名胜,启事先请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命工匠按图仿制于九鼎之上。这样,人们一看见鼎,便知当地的风俗、传统,以避凶就吉。据说九只气壮如山河的大鼎铸成之后,受到了天地的赞美,夏朝野因此受到了上天的保佑。而实际上是大禹领导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治水,变水患哪位水利,使人民摆脱水患之苦,得以休养生息。国家富足而安定,人民安乐享太平。人们在感念大禹恩惠的同时,却以为是上天的保佑。

国丰民足的盛世,使人们更加崇拜敬仰九鼎。而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更把九鼎比作自古以来的神圣之物和国家政权的象征,称之为“神鼎”。

“国在鼎在,鼎失国亡”。九鼎不但是无价之宝,而更是国家的天命之所在,是国之重器、镇国之宝。《玉函山房辑佚书》载:“禹治水,收天下美铜,以为九鼎,象九州。王者兴则出,衰则去。”《宋书·符瑞志》记:“神鼎者,质文之精也,知吉知凶,能轻能重,不炊而沸,五味自生,王者盛德自出。”

自夏朝禹王铸鼎之后,历经千余年的朝代更迭和战乱,诸侯国先后称雄争霸,皆为意图九鼎取而代之。周武王伐纣取胜建立了周朝,九鼎传到周朝便被称之为周鼎。但是西周灭亡后,鼎先被秦所取,后为宋所获。宋被吞并,鼎缺没了踪影,从此再未出现。

九鼎的得而复失,几经沉浮数千年来被传得神乎其神。九鼎的下落之谜曾有过几种说法,后世最流行的版本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驱使千人到泗水打捞周鼎。关于泗水捞鼎一事,不但见于文献史料,还成为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如嘉祥城南出土的泗水捞鼎汉画像石,描绘了鼎被捞出水面时,鼎绳被鼎中忽然伸出的龙咬断,鼎复落水前一瞬间的生动场面。也许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发展,未来有一天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夏铸九鼎一事会真相大白的。

公元2004年兖州市博物馆落成,在进入博物馆大院正中,陈列一硕大的新铸青铜圆鼎——沇鼎。兖州的兖字源于古代的沇河和小篆里的沇字,小篆作沇,隶变作兖,此形异而意同。沇鼎前石碑铭文曰:

“沇鼎高1.8米,腹径1.5米,基座边长1.8米,高0.3米,总高2.1米,重2.5吨。

沇鼎为双耳三足圆鼎,风格古朴浑雄,典雅大气,其双耳饰以日月生辉,祥云互映图案。寓意兖州如日月经天,永世昌盛。鼎身上部为龙凤呈祥图案,寓意天下安康。鼎身下部为山水云林,寓意兖州大地林水丰秀,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三足饰以兽纹,雄壮拙大,寓意端信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的中流砥柱。鼎座四侧铸有九州山水,寓意兖州昌盛,根植于中华大地。鼎内铸有三百六十九字的铭文。记叙了从禹定九州至今的兖州历史。鼎铭武秀撰、徐叶翎书。沇鼎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青铜器研究所涉及铸造。”

鼎铭:

端信兖州

远古沧沧,洪水汤汤。

大禹治水,天下安康。

野分九州,兖为其一。

兖源沇水,意为端信。

彩陶白鬶,文明曙光。

孔孟颜曾,洙泗徜徉。

英雄文武,江公陈汤。

曹操牧兖,霸业初创。

兴隆宝塔,巍巍穹苍。

薛胄筑堰,润麻育桑。

李白杜甫,双曜光芒。

瑕丘相会,多留华章。

吴带当风,万世飘扬。

名坊神工,人语鸟翔。

金公铸剑,恩泽一方。

空山清廉,汉竹溢香。

废帝驱虏,新纪开创。

政通人和,旧貌换新装。

三代伟人,寄予厚望。

兖州人民挥毫,绘就五彩篇章。

郁郁树木成行,沃沃原野成方。

森森藏水,亩产吨粮。

八大产业,发达兴旺。

经济实力,全国百强。

科技文体,名标前榜。

五通二有,遍及村庄。

尊老爱幼,融融和祥。

古城巨变,步入小康。

为民谋福,施政大纲。

视民利若泰岳,顺民意似长江。

建文化型城市,人才型经济,

生态化环境,服务型政府。

大义鸿业,万民向往。

一言九鼎,大旗高扬。

六十万众,步履铿锵。

秉端信尚贤,兼容乐善之风。

创繁荣富裕,民主文化之邦。

置鼎抒志,铭记不忘。

壮我兖州,永世流长。

沇鼎内铭文为金文书体,标题是“端信兖州”四字,寓意为春、夏、秋、冬四季。鼎文365个字寓意一年365天。合在一起的369个字的三、六、九寓意中华民族的吉祥数字。鼎文落款为:中国共产党兖州市委、兖州市人民政府。(见第2图)(注7)

2004年兖州日报曾改版“端信兖州”,报纸头版右上角报眼部位登载着沇鼎图案。沇鼎即是兖州人心目中的“神鼎”。

沇鼎的雄浑壮观世之罕见,它比迄今出土的世界上最重的,商王文丁祭祀其母亲的875公斤重的“司母戊”方鼎,重将近三倍。中国人常将“一言九鼎”比做自己的诺言和承诺。文明、礼仪、端信、诚信也是当前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都要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正如古人所说的如果有道德,鼎虽小也重;若没有道德,鼎虽大也是很轻的。

注释:

注1:见《史记》

注2:见唐玄宗《纪泰山铭》

注3:见《山东省志·泰山志》

注4:见《明史》

注5:见明《兖州府志》第一册《风土志》

注6:见明《兖州府志》序。赐进士出身、嘉义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北海冯琦撰。

注7:鼎铭载入《端信兖州》报2004年1月6日第三版。

配图:

1、大禹定州雕塑


2、沇鼎

2009年12月

(本文于2006年9月首届九州文化论坛前在《兖州日报》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历史上的“九州”如今仅存六州,你都认识吗?
大禹治水划九州,历史变迁今六州
古代中国又叫“九州”,说的是哪九个州?你家在哪个州呢?
禹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镇之,你的家乡在哪一州呢?
古代中国又叫九州,那么这九州指的是哪九州?
中国代称“九州”,指的哪九州?只有6个保留至今,名字世人皆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