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文)成都自唐有江渎庙

原汪家拐小学所处之地,有上千年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它的前身即成都著名古迹江渎庙的一部分。所谓"江渎"就是江神,按《广雅》所记:"江神谓之奇相。"《江记》说:"帝女也,卒为江神。"不管奇相还是帝女,都是上古的神话传说。古人皆以岷江为长江正源,"江渎"就是长江的神袛。

江渎庙始建于秦代,《汉书·郊祀志》载:"秦并天下,立江渎庙于蜀。"以后从唐代开始屡毁屡建。明代时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将江渎庙列为"南门之胜",建筑仍巍然,庙内有铜铸神像、巨钟等文物,明亡后庙毁于兵燹,清代重建。民国时期废祠庙兴学校,在原址上兴办了南城小学,后更名为汪家拐小学。原庙内文物,包括明铸铜像、铁花枝、铁瓶曾移至少城公园(人民公园)内公开展览。笔者幼时曾攀爬过巨大的江渎神像。坐像丰唇、广颐,玉带补服,一副王者气概。两旁江渎夫人像身着霞披凤袄,命妇打扮。上世纪六十年代,神像移至省博物馆。

按陆游《江渎庙记》所说:"成都自唐有江渎庙,其南临江。"可汪家拐小学并不靠江。其实,唐以前,成都南门有两条江,汶江(后来的流江、南河)与郫江。郫江由西向南经罗城(今老西门)沿着同仁路一线,在今西胜街口折向东方,遂与大江并行。当时成都人想出南门必先经过郫江上的江桥,再过流江上的万里桥才行。晚唐成都节度使高骈修筑罗城,让郫江改道,才形成今天府河的格局。由于郫江移往城北城东,旧河道逐渐断流,淤塞形成一连串湖泊,至今仍留有方池街、上池街、下莲池、粪草湖等地名。

过去,江渎庙门在文庙西街(包括今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面临上莲池。宋时,文彦博祭江渎神,陆游曾留有《江渎庙纳凉》诗:"雨过荒地藻荇香,明月如水浸胡床。天空作意怜饥客,乞与今年一夏凉。"又有《感旧绝句》:"半红半白官池莲,半醒半醉女郎船。"直到清代,江渎庙前上莲池仍名实相副,池内莲花灼灼,莲叶田田,是文人雅集、酬唱的场所。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笔者到汪家拐小学代课时,大部分庙宇建筑犹存,几进的大殿,巨大的木柱。从上梁文字上看当是康熙六年重修的。从大殿那些烟熏火燎、黑得发亮的大梁上,犹可想见昔日的繁荣。

1966年旧庙建筑成为危房,全被拆除,遂不复当年面貌。(《古迹》雷绍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经典】1955年以前在成都广为流传歌谣
镇江阁:堪称不逊于黄鹤楼的宜昌城标
成都报业第一人
清代《唱成都》歌谣:老成都大全此歌谣19...
我叫温州,这是我小时候的照片
九里堤上说诸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