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囊解——10. 秦桧不拘一格用人才
宋高宗时秦桧当权,有一个读书人伪造秦桧的信,拿去见扬州太守,想谋取个一官半职。太守发觉是封假信,立即把信没收了,并把这个人抓了起来,连人带信一起押回去交给秦桧发落。秦桧接报后不但没有处罚这个伪造自己书信的人,反而释放了他,并给了他一个做官的资格。有人问秦桧是什么缘故?秦桧说:“这个人既然有胆量伪造我的信,那一定也不是个普通人,如果不用一个官格套住他,他也许就会去投靠南方或北方敌人了。”
西夏侵犯宋朝的时候,有姓张和姓李的两个人,想用文章去求韩琦、范仲淹提拔他们做官,又觉得毛遂自荐不好意思,于是写诗刻在石碑上,请人拉着路过韩琦和范仲淹两家的府门。但韩琦和范仲淹两人认为他们行迹可疑,所以不予任用。
两个人见此情形,就跑到西夏去了,化名张元、李昊,到处题诗。西夏国王李元昊得知此事,觉得很奇怪,就招他们来问话。三个人谈得很是投机,李元昊也对这两个人信任有加,于是任命他们为谋士,终于使西夏成为北宋边境上的大害。
秦桧的作为远胜过韩琦和范仲淹二人。
还曾经有人假造韩魏公的信去拜见蔡君谟。蔡君谟心中虽然怀疑,却觉得此人性格豪爽,于是送了他三千钱,还写了回信,又派四个当兵的送他,同时送了些水果礼物给魏公。
此人到京城见魏公,当面认罪。魏公说:“君谟处事谨慎,恐怕无法达成你的心愿。夏太尉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又为此人写一封信给夏太尉。
家里人认为不怪罪此人已经够宽容了,不必要再写信。魏公说:“这个人能模仿我的信,又能说动君谟,才器必定不凡。”
此人一到关中,夏太尉果然给他官做。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苏东坡的。
苏东坡在哲宗元祐年间到钱塘任职。上任之初,都商税务捕到一个逃税的人,是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冒用苏东坡的名衔密封两大卷轴要送到京师苏侍郎府第。
东坡问他卷轴里装什么东西。
吴味道惶恐地说:“我今年秋天得到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同乡凑集了十万钱作为赠别的礼物送我。我买了四百丈建阳薄丝,但想到沿路所有的税务官署都要抽税,到京城时怕剩下不到一半,觉得当今天下最有名望、且爱提携奖掖读书人的,只有先生您和苏侍郎而已。纵然事情败露,也一定能得到宽恕,于是假借先生的名衔把丝封了起来。来到此地,却不知道先生已经先来到这里任职。真是倒霉,我也无话可说了。”
苏东坡看了好一会,笑着呼唤管文书的家仆把旧封条除去,换题上新的名衔,附上“送至东京竹竿巷”字样的箋条,又亲手写了一封给弟弟苏子由的信交给吴味道,说:“前辈这回即使拿到天上去也无妨了。”
第二年,吴味道考中进士,特地前来答谢。
韩魏公和苏东坡这两个故事都体现出了他们容人的器量和识人的智慧。
秦桧虽然因岳飞之死而被后世称为奸臣,遗臭万年,却也不影响他是一个智者。他不但能包容别人的过错,容忍别人的冒犯,还能够成人之美。容忍别人的过错可以消除别人对你的怨恨,但只有在此基础上继续做到成人之美,使其真正受益,才能让别人对你感恩和报答,进而为自己和国家消除了隐患。否则就会像韩琦、范仲淹一样,平白为自己和国家招致了强敌。
秦桧、韩魏公、苏东坡以及前面的郭进,这些人看似是无心之举,却都是心思缜密,虑远谋大。这才是智者的境界,是大胸襟、大格局。
从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容人之过”是让对方没有损失,只是做到了让对方没有不满意,不一定能够促成对方采取对我有利的行动;而“成人之美”则是为对方创造了切实的价值,才是做到了让对方满意,并能促使对方采取对我有利的行动。
当然这里的容人之过和成人之美,并不是对方将你卖了还帮助他数钱,更不是对方打了你的左脸,再把右脸也凑过去。这是阴阳变化(将坏事变好事)的神妙之处,非大智慧不能理解,更不能运用。
阴阳变化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关键在于能够识别和把握事情发展中出现的几微征兆,掌控趋势演化的方向,知其几,守其度,这也是易经知几思想的灵活应用。
容人之过可消恨,成人之美能施恩。
大肚宽怀无心使,知几守度通乎神。
秦桧当国,有士人假其书,谒扬州守。守觉其伪,交原书管押其回。桧见之,即假以官资。或问其故,曰:“有胆敢假桧书,此必非常人。若不以一官束之,则北走胡,南走越矣。”
[冯述评]
西夏用兵时,有张、李二生,欲献策于韩、范二公,耻于自媒,刻诗于碑,使人曳之而过,韩、范疑而不用。久之,乃走西夏,诡名张元、李昊,到处题诗。元昊闻而怪之,招致与语,大悦,奉为谋主,大为边患。奸桧此举,却胜韩、范远甚。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
有人赝作韩魏公书,谒蔡君谟。君谟虽疑之,然士颇豪,与之三千,因回书,遣四兵送之,并致果物于魏公。
客至京,谒公谢罪。
公徐曰:“君谟手段小,恐未足了公事。夏太尉在长安,可往见之。”即为发书。
子弟疑谓包容已足,书可勿发。
公曰:“士能为我书,又能动君谟,其才器不凡矣。”
至关中,夏竟官之。
又东坡元赝间出帅钱塘。
视事之初,都商税务押到匿税人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以二巨卷,作公名衔,封至京师苏侍郎宅。
公呼讯其卷中何物。
味道恐蹙而前曰:“味道今秋忝冒乡荐,乡人集钱为赴省之赆以百千,就置建阳纱得二百端。因计道路所经场务尽行抽税,则至都下不存其半。窃计当今负天下重名而爱奖士类,唯内翰与侍郎耳。纵有败露,必能情贷,遂假先生名衔,缄封而来。不知先生已临镇此邦,罪实难逃。”
公熟视,笑,呼掌笺吏去其旧封,换题新衔,附至东京竹竿巷,并手书子由书一纸,付之,曰:“先辈这回将上天去也无妨。”
明年味道及第,来谢。
二事俱长人智量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秦桧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秦桧》
古人的“情商”:器量与胸襟
北宋真定贾氏家族及其婚姻研究
360doc网文摘手
欧阳修是另一个秦桧么?他为什么多次弹劾名将狄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