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复藏品:千文万华话漆器

我国用漆的历史有八千年!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上发现有修补的痕迹,填补漏洞木塞就用大漆粘合的。

古人有多聪明,怎么就发现了漆树,又怎么发现了漆树流出的液体可以作粘结剂也可以作防腐剂,再后来把漆涂在竹器或木器的表面,又防腐又美观。

生漆与空气接触后成褐色,反复髹饰使漆层加厚,呈现近乎黑色,就有了“漆黑一团”的说法;如果在漆中加入朱砂,会呈现朱红色。黑、红两色是早期漆器的基本色调。

从商周时期起,漆器就是贵族生活中的奢侈器物。曾侯乙墓、马王堆墓都出土了精美的漆器,一张二千五百年前古蜀国的漆床也足够让人惊掉下巴……。

漆器的制备从夏商到清代从未间断,却也起起伏伏,国力强盛的时候就是漆器制作的高峰。战国秦汉是第一个高峰,唐宋也不错,明清又是一个高峰。

后来漆的颜色和工艺就更多了,如彩漆、描漆、洒金、填漆、螺钿、金银平脱、识纹描金、雕漆等。在乾隆朝,所有的漆器工艺都得到恢复和发展,乾隆做了一大批漆器。前一阵子,嘉德和故宫联合举办“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真是大饱眼福。

观复博物馆在其“工艺之光”展中也展有漆器,最早一件是西汉彩绘漆盒,还有元代的、明早期、明晚期和乾隆朝的。

漆器是装饰手法大致分为:

动笔的,即用笔描绘的,如描金、描彩、描油、金漆和素漆等;

动刀的,即以刀代笔,在髹好的漆层上剔出纹样,如剔红、剔犀等。

剔红,最为常见,是在胎体上刷几十层乃至数百层的红色漆,在其半干的时候用到剔出花纹。

剔犀,用二到三种彩色漆,在内胎上逐层累积到一定厚度,雕刻花纹后,在刀口断面可以看见不同的色层,立体感特别强。

在生漆里添加不同的颜料,会让漆呈现不同的色彩,则有了剔黄、剔黑、剔绿、剔彩等,雕漆也就出现了不同色彩。

西汉 彩绘云龙纹奁盒。

奁身外壁,以黑漆为地,上面用红、黄色漆进行绘画。

顶部正中绘云气纹,云纹如流动般,表现出极快的速度,而在其边缘,成三角形分布有三只动物,若隐若现。

元代 剔犀花口盘。

剔犀作为漆器工艺的一种,制作过程是:在木胎上施漆,通常是红、黑、黄三色相间,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以后再剔出纹样。简言之,就是黑红逐层分布,形成一层一层的纹样,跟犀皮漆有异曲同工之妙,颜色线条分界清晰。

元末明初 剔红花果绶带鸟纹倭角长盘。

元代和明初期的雕漆,多是这种大花大朵,打磨光滑,与乾隆朝的“犀利深峻、刀不藏锋”的风格不同。

明早期 剔红竹林七贤图倭角长方盒。

盒角呈倭角造型,盒身满雕,顶面剔刻竹林七贤。

明晚期 红漆描金人物龙凤纹倭角节盒。

节盒髹朱漆,通体描金绘饰,装饰精美。节盒中层有隔断,将其分为中间一圆,与周围四格扇形区域,承装物品,餐食,使其不易混染,设计合理。此类节盒既可供室内贮藏使用,又可放在马车上携带外出,非常方便。

明晚期 犀皮圆捧盒。

这件捧盒曾为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心爱之物。犀皮工艺近百年来已濒临绝迹。其髹饰过程为:先用稠漆在胎骨上堆起高低不平的地子,在上面分几次罩上不同颜色漆层,最后磨平。在地子高起的周围,研磨后会露出一圈圈不同色漆层断面,出现不规则但又有韵律的绚丽花纹。

此器表红黑相间,中间夹杂暗绿花纹,如行云流水般生动,这种纹饰称为“片云纹”。

明晚期 雕填海水云龙纹长方盒。

整盒以红漆为底色,其中刻出方格万字锦地,然后将方格以黄漆填满,而万字部分则上黑漆,龙身、海浪等以黑漆着色,戗划出龙鳞,波纹等等,并在缝隙内涂金。四周立墙留开光,同样以戗金加彩的方式绘缠枝花卉,两侧则在红底上以金粉描画万字不到头纹饰。

明晚期 剔黑八仙祝寿菱口盘。

盘子共有红黑两色漆雕造而成,人物、主要建筑及景物都位于顶层黑漆层,雕刻细腻,磨光精道,地面、楼阁大门以及流云等位于中间红漆层,底层雕造水波纹,工匠需记住每层纹饰所在位置、区域,准确下刀,对手艺要求极高。

清早期 剔红海水九龙纹圆捧盒。

动刀的漆器是中国漆器中独特的一支,包括剔犀、剔红、款彩等。剔红是明清漆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做法是在胎骨上用多层朱漆积累到需要的厚度,在半干的状态下再施雕刻,可以从它厚厚的海浪纹上,知道刷漆层数之多。少则几十层,多则可达一二百层。

清康熙 黑漆嵌螺钿山水楼阁纹攒盘圆盖盒。

盒周身饰以螺钿片,薄螺钿以色彩绚丽为贵,以镶嵌致密为佳。此盒纹饰精美,山水人物,亭台楼阁集于一器,画面错落有致,绚丽夺目。

清乾隆 大漆彩绘描金缠枝莲纹首饰盒。

伴随着彩绘技艺的成熟,工匠将彩绘与描金并用,通过绚丽的色彩产生明暗对比,又通过明亮的金属光泽,使其华丽的质色,更进一步,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乾隆时期的繁华。

描金方法写“大清乾隆年制”双方框款。

清乾隆 紫漆识纹描金缠枝莲寿字纹捧盒。

此件捧盒,尺寸硕大,造型饱满,为乾隆时期的一件佳作。整盒以紫红色漆做底,上面纹饰以漆灰堆起,上罩黑,红色漆,再在漆半干时晕撒金粉,打磨后形成色漆与金粉相互衬托的效果。

清乾隆 剔彩双龙纹“春”字圆捧盒。

此盒为乾隆年间所做,其图案制式皆仿自明代嘉靖剔彩春寿图圆盒。乾隆朝此类寿春盒做了不少。

剔彩备红、黄、绿三色。盖面圆形开光,雕刻聚宝盆盛装各式宝物,散出万道光芒,托起六边形花芯锦地的“春”字,春字上圆形开光刻有寿星持杖盘腿坐于松下的画面,取“春寿”之意,“春”字两侧双龙环抱,四周有祥云衬托。盒壁上下各有四处开光,雕人物场景图;开光外雕斜格锦地、杂宝纹,上下口沿雕缠枝灵芝纹,底足外面雕回纹。

清乾隆 剔红习武图倭角长方盘。

盘心雕刻习武图场景。

背底的每一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清乾隆 剔红百宝嵌鹤鹿同春

边框为雕漆,屏芯为百宝嵌工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 清
中国漆器收藏
浙江篇:参观浙江省博物馆(三)
中国漆器欣赏
明清漆器分为14类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