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分辨古瓷器和近代瓷

大家好!

大家一直对古代瓷器和现代瓷器有一种收藏的心态,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怎么分辨古代瓷和近代瓷的分别,比如古代五大官窑之首的钧窑,这是古代皇家御用瓷器,始于唐盛于宋,宋徽宗曾经下旨钧瓷不允许陪葬,直接导致古钧瓷存世量非常稀少!

钧瓷作为中华瑰宝,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国外消费者的喜爱与钟情,尤其是到了本世纪,钧瓷的制造工艺也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钧瓷艺术在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彰显出最为活泼灵动的特质,加上国家对钧瓷技术的鼓励与重视,其无论是在使用价值还是在观赏价值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古钧瓷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也更加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其展现的历史价值,也是不能完全用金钱可以比拟的。

怎么鉴别古钧瓷,古钧瓷有哪些收藏价值呢?怎么辨别呢?古代皇家御用工匠第八代传人霍福生大师总结六项

第一就是看胎质,一般古钧瓷无釉的胎质表面是呈现酱黄色,因为其所出的钧窑是还原焰烧成的。

其次看造型,每个时代的生活用品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那么钧瓷也不例外,要从其所自带的特征鉴别是否为古钧瓷。

第三就是看工艺,每个时代的钧瓷都具有每个时代的工艺手法,从其手法鉴别古钧瓷所处的时期。

第四就是看釉色了,唐代的是黑釉蓝斑,宋代的是矾红花釉,每个时代的釉色不同所处的时代也就不同。

古钧瓷器胎质细腻、致密、坚硬,在胎体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胎色种类繁多,胎色上以青、灰、褐胎等为主,常见的有灰白胎、橙色胎、黑胎、褐胎、灰胎、青灰胎、香灰胎、红胎、砖红胎、铁青胎等。从发掘出土钧瓷胎体的横截面上看,古钧瓷器胎色多数为纯色,渐变色很少见。从窑口看,古钧瓷在胎色上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如曾为北宋宫廷烧造瓷器的河南禹县钧台窑和八卦洞窑所出土瓷器的胎色基本以香灰和青灰胎为主,器胎色种类逐渐增多,有见串色、偏色等现象,这一点也是鉴定古钧瓷与其他窑口瓷器的一个重点。

高足杯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永久收藏

钧窑天青釉花盆 花盆尊式,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厚胎厚釉,施釉及底,裹足刮釉。器身通体呈天青色调,器腹及内底泛出淡淡海棠紫晕,口沿及足墙外侧釉水稀薄处,浅现胎骨色,底足施釉极薄,视为橄榄绿色。器底于入窑烧制前刻“六”字款(已磨),乾隆朝时加刻“建福宫 凝晖堂用”殿阁款。

其实在古时候就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特别是北宋时期的钧窑,为何那么说呢?

元代钧大碗

不同时期的钧瓷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自宋徽宗起就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

在南宋至元代就烧制出了光彩夺目的窑变釉,江西景德镇烧制的铜红釉,其呈色原理显然与宋钧铜红釉一脉相承,甚至成为明清时期宝石红、霁红、郎窑红、美人醉等釉色品种的滥觞。

元末明初钧窑石榴形水滴

元代钧瓷产品种单一,器物大件多,给人以笨重的感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胎釉粗,釉的薄厚不均匀,厚的则肥的过度,釉流下垂处聚釉达到了“垂若蜡泪”的程度;薄釉露胎处则又可看到胎上的轮指和刀痕,釉质较粗,烧成后多有气泡和棕眼,釉面光泽度较差。

当时的烧造工艺

我们了解到钧瓷以釉厚为本。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釉厚浑活,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于出手,想找正规平台参加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壹叁玖,贰贰壹玖,叁伍伍壹不成交无任何前期费用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钧瓷以窑变为神。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即呈五光十色。故云“入窑 一色,出窑万彩”。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

鉴定真伪

关于钧瓷的真伪可以从这几点入手,都是笔者自己总结,仅为个人观点,如有更好的建议各位藏友可以评论,大家互相学习。当然不同时期的钧瓷肯定是不一样的特征,下面主要从宋跟元来区别。

一,钧瓷特色——蚯蚓走泥纹

钧窑蚯蚓走泥纹,这种纹理是钧窑特有的一种现象,它与建窑生烧构成沟壑状纹理相似,不过,钧窑在烧制中出现,后来又有釉继续融化基本填平了先前的裂纹。官钧尤其明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可能与多次上釉有关,也与烧成机制有关。由于宋钧“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而元钧“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因此没有“蚯蚓走泥纹”这种特征。

蚯蚓走泥纹

二,制作工艺

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

三,牛毛兔丝纹

如果有了解的藏友可以看到钧瓷的釉面有的如同雨林墙,这是因为釉在熔融状态时由于引力作用,而向下流淌。有的非常细腻,有的很急促,如同暴雨洒在汽车玻璃上而恣意下坠。有的微细得几乎看不到,但能感觉它流的趋势。在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的感觉釉水如同变动的河水,涓涓细流不易察觉第三是釉层坠积现象不同。

四,支烧方法

钧窑烧制工艺也有参考唐三彩,分二次烧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通体施釉第二次入窑烧制釉变彩。满釉支烧工艺,也称“裹足支烧”,是指在器物通体施满釉层,入窑烧制时,用细小的支钉支烧器物,烧成后支钉可以被打掉,器物的底部除了一些细小的支钉疤痕外,通体有釉。这是五大历史名瓷共同的特征,是御用官瓷精细的标志之一。

支烧痕迹

五,胎土

胎质有泥质成为宋产,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台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含沙量极少甚至不含,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砂质的为元代的。应该说,钧瓷和景德镇瓷用的高岭土瓷胎是有区别的,和其他窑口用料也不一样。

六,气泡

钧窑观泡铜红釉是大泡,泡像在漩涡中。温润色浅,有光环围着泡。天蓝釉泡更稀,但釉的流动状态不如红釉,天青泡多密,釉没什么流动感,大小泡都有,几乎在一个平面上,不分上下层。月白釉中泡很少几乎不出泡,红斑器物泡很稀散。

气泡

关于瓷器的鉴定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以及接触,接触多了你便了然于胸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各位看官,喜欢的麻烦点赞收藏加关注,后续还会持续更新,我是喜欢文物,爱好收藏,中意古玩的话天下说收藏,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钧与后世仿品辨伪
钧窑瓷器的收藏
谈钧窑的鉴定
釉色斑斓数宝钧——钧窑的鉴定解析(二)
宋代的五大名窑之四:钧窑
钧窑出戟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