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川消融今日阿勒泰戈壁成胜景

  新疆阿勒泰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河滩如今变成一个旅游胜地、一个聚宝盆———

  阿勒泰曾经是荒凉而寂寞的。

  光裸的花岗岩的大山,荒芜的戈壁沙漠,只有畜群踩出的小道的深邃峡谷,长达半年的严冬,一入秋就变得苍黄一片的草原……

  而今天,这荒凉,这原始,这严峻,乃至冬季无边的白雪,都让无数中外游人和摄影家尽折腰。

  在阿勒泰悠长的行程里,我在荒竦和秀美,刚硬和温柔,平淡和奇绝,单调和丰富的景观交织中,得到丰厚的精神馈赠。

  五彩的记忆

  ■不一样的五彩

  在一个傍晚,我们去布尔津市的五彩滩。

  景区里几乎所有的有利地形都被人群占据,向南的一面,长蛇阵一般的长枪短炮三脚架严阵以待,这么多人来赶五彩滩黄昏的大戏呵。

  五彩滩也是一片雅丹地貌。泥岩层中含有的矿物质,让它的丘壑呈现出红黄绿青灰多种鲜艳的色彩。

  它和福海县的海上魔鬼城不同,和富蕴县的五彩城也不同。

  海上魔鬼城君临着湖——乌伦古湖的首湖吉力湖;五彩滩面对着河——阿勒泰的第一大河额尔齐斯河;五彩城却在沙漠戈壁的四围之中,地域也更加广大。

  海上魔鬼城是高峻的,九道峡谷紧凑地排成一列;五彩滩是一片低矮的沟谷和土梁;五彩城有更多的独立的山丘,一个个圆拱形的山,大的好似古城堡,小的像古代兵士的营帐。

  点染海上魔鬼城的奇峰异谷的,是一道一道浅淡的红。五彩滩有五彩泼洒,五彩城则比五彩滩更加艳丽。

  我们快步走过一条又一条栈道,我总算找到一个空当,把自己塞了进去。

  额尔齐斯河现在我的面前了。

  从可可托海的加勒格孜嘎峰经过千折百回流到这里,额尔齐斯河已变得沉稳安详。

  一座索桥横跨在额尔齐斯河两岸,它也是牧道。在薄雾缭绕的清晨,在云霞翻卷的黄昏,桥下的水面常常倒映着悠然行走的牛羊,回荡着不紧不慢的驼铃。

  南岸的茂盛树林,从河边绵延到远方,那是杨树的家族。树林里有村庄,树林的尽头,是浩瀚的沙漠。树的寿命,哪怕是千年的胡杨,也根本无法和以亿万年计的岩层相比,它们却以一代一代的繁衍,不渝地陪伴着北岸这片瑰丽的河滩。此时它们也在等候,等候金色晚霞投洒下的那一刻,这五彩滩五彩迸放,光耀人间。

  我把目光转向北岸的阶地。

  环绕着层层相叠的褐红、黛绿、鹅黄、石青、灰白的泥岩堆,被西沉途中的太阳,罩上一层光的轻纱,明亮而朦胧。夕阳却在另一些土梁和沟谷上,投下大片的阴影。

  不远处有一片紫色的小丘,因为离额尔齐斯河比较远,并没有太多的人围绕。我从人群中挤出来,走向它。

  我看到了阿勒泰地区旅游局副局长栾光明。

  ■五彩滩传奇

  栾局长给我讲了一段关于五彩滩开发早期的故事。

  本世纪初,一位南国客商到北疆游历,第一次来阿勒泰地区。他包了一辆车,见开车的小伙子聪颖伶俐,熟悉阿勒泰山水,就让他哪儿好就往哪开。结果,小伙子把这位客商拉到了五彩滩。

  他见到这额尔齐斯河两岸,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牛羊群群,农舍点点,炊烟缕缕;一边是苍凉戈壁,遍布奇形怪状色泽鲜艳的土墩沟槽,被夕阳点燃,似火焰燃烧。

  他看到了美景,他也看到了商机,在心中已勾勒出这片雅丹地貌璀璨的前景。

  那时的五彩滩景区,已由一家当地的公司做了初步开发,可效益并不理想,只是在勉强维持。

  他向这家公司提出接管这个景区,双方一拍即合。据说他只用了300万元,就拿到了五彩滩50年经营权,又投入了800万元搞景区建设。

  这位南国客商不仅善于经商,而且颇通文墨艺术,平生最喜欢结交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他以艺术的眼光亲自制定了景区的建设蓝图。今天来看,遍布全景区的木栈道的走向、5个观景台的位置和造型,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基本是合理的,成功的。每条栈道、每个观景台都有各自的视角,而且不会影响其他栈道和观景台的视野。巧妙的观景路线设计,在游人观景拍景的方向,往往看不见妨碍景观的人或物。而木栈道除了方便游客游览,更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雅丹地貌有一个特性:看似岩石般的坚硬表面,其实像苏式糕点的酥皮,一抹就掉,一踩就凹了下去。景区在栈道边设了绳圈,还有人看管,防止有游人为了拍照进去踩踏。

  我想这位南国儒商,如果从文,多半也会取得不俗的成就。但他选择了经商,而把自己对艺术的喜爱和感悟,融进自己的商业项目里去。无疑,这是使他人生价值和物质财富最大化的一个选择。

  开车把南方儒商引来五彩滩的小伙子,据说成了五彩滩景区的老总。

  今天的五彩滩火了。在旅游旺季,每天的游客最高时达近万人。

  南国儒商赶上了好时候。社会财富的增加,国民对旅游高涨的热情,五彩滩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在从布尔津到喀纳斯的必经之路上,离布尔津县城仅24公里;甚至今天影响人的生活的最伟大的科技发展成果之一——数码摄影的普及,让五彩滩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景区的开发,和经营者、管理者的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

  当年出让了五彩滩的经营权以为卸掉包袱的老总,或许今天也会有良多感悟。

  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河滩变成一个旅游胜地一个聚宝盆的故事,传奇一般,梦幻一样。

  ■落日的盛宴

  太阳渐渐接近远山的脊线,它由白晃晃而淡红而绯红而深红,最终给天空泼上一层重彩,云霞就在其间飞舞。

  “看啊,河里的太阳!”我听到有人在狂喜地喊,伴随着一片按动相机快门的咔嚓声。

  我看不见。在我站立的地方,我只能看见天上的太阳,在彩云的簇拥中,红得像一颗硕大的圆宝石。我只能看见和我隔着几道丘壑的额尔齐斯河,泛着红色的波浪。可我想象得到河中落日的倒影,是何等摄人心魄。

  我看见我周边岩层的五彩,随着光影在变幻。一忽深,一忽浅,一忽暗淡,一忽明亮,一忽素朴,一忽绮丽。

  和彩云缠绵了又缠绵的太阳,在红到极致时,终于落进了山里,几抹彤云变成了黑色,五彩滩暗了下来。可过了一会儿,太阳又跃上了天空,让大地重新光辉起来。两三分钟后,它第二次沉落了下去,大片的青蓝灰黑占据了天空。

  好一场落日长河戈壁的大戏,落幕了。

  就和剧场散场一样,挤在临河的栏杆后面和观景台上的游客,纷纷收拾起各种摄影摄像设备,朝景区大门涌去。

  只一刻,五彩滩就变得空空荡荡,万籁无声。

  ■五彩在人心中

  想看看早上的五彩滩什么样,第二天又去了这片河滩。

  头天到达时生怕太阳掉下去,许多景色顾不上细细欣赏品味,再来就从容了。

  景区大门内的一侧,陈列着一片硅化木。

  长胜桥边传神的牧民雕塑,告诉游人这片土地,是哈萨克民族世代生息的地方。

  滩上只有寥寥的游人,无论是在摄影在漫步在凭栏凝望,都一样的心定神闲。

  河面上晨雾已经散尽。河南与河北,风貌的迥然更加动人心魄。

  我在北岸明丽的土丘垄脊间行走。光从东边斜斜地射过来,现在是朝西的泥岩层上,显现着大片的阴影了。

  昨日落日下,我觉得五彩滩如妖冶的艳妇;今天晨光中,它在我眼里又变成一个清秀的少女。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晨昏四时,光影无时不在变幻,把因它而变幻无穷的色彩投射在人的心里。

  我相信,每个人眼里的五彩滩都不同,感受到的美也不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调着色板。

  五彩原本在人心中呢!

  阿勒泰的缱绻

  ■刻在石头上的草原历史

  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乡的敦德布拉克河谷,有一幅记录人类最早滑雪景象的岩画。

  在和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局长乌东军一同去拜谒那幅岩画的早晨,越野车沿苍黄的阿勒泰前山才开出十多公里,乌局长就让司机停车。他带我们一行人走下路基,又爬上一个小山坡。我的眼前,蓦然出现一幅刻在岩石上的画图。那个拉着弓的狩猎者,多么勇武。在他的逼视下,呲着獠牙的野猪在奔逃。伸展着长长犄角的盘羊,却仍然一幅神闲气定的样子,莫非它知道猎人猎杀的目标不是它们羊类?还有一个叼着烟袋,叉着腰站立的人,样子那么悠闲……

  在让我去见那幅惊绝世界的滑雪图之前,乌局长先让我领略另一幅草原先民留下的作品——杜拉特岩画了。在这条4公里长的杜拉特沟里,有近百幅这样的岩画。它们处于山体的阳坡,刻在片岩的平面上,分布面积达1.1平方公里。

  指点着这幅油画,乌局长给我们讲了起来:“阿勒泰地区有成百上千处岩画群,数以万幅计的岩画。从最东部的青河县,到西部的哈巴河县,沿阿尔泰山脉到处都有岩画留存,构成了一条千里岩画长廊,有的整个山崖都是岩画。岩画是草原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古代的草原民族没有文字,就靠岩画来记录他们的生活、生产,以及他们的愿望。岩画的年代,从上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距今1500年,都有。许多岩画在人很难到达的地方。这里的岩画,因为在路边,上世纪80年代就找出来了,是阿勒泰地区岩画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岩画分岩刻画和彩绘岩画。岩刻画是以坚硬的工具敲凿而成,图形都是凹进去的阴纹。彩绘岩画是画在岩石上的,颜料是用矿物质、动物血和一些植物的汁液调配在一起制成的。这种颜料非常坚固,上万年都不褪色。我们将要去看的敦德布拉克岩画,就属这种。这种颜料不仅仅用于岩石上的彩绘。不久前布尔津县出土了一口彩绘的石棺,在石棺旁边同时出土了制作这种颜料的现场……”

  一群牛和羊从不远处的山上走了下来,在这片岩画附近吃起了草。我们刚离开立脚的岩堆,就有几只羊爬了上来,对着乌局长刚刚讲解过的那幅岩画探头探脑。对于这些牛羊和它们的同伴来说,这些岩画大约一点都不稀奇。这些岩画,千万年都是沿着游牧民族的放牧带分布的,今天的哈萨克牧民还是沿着这些路线走,在我们这些远方来客之先,跟着主人跋涉于牧道上的畜群,当早已见过了自己祖先及与祖先同时代人和其他动物的形象。

  和牛羊群挥挥手,我们继续向东向南,朝着敦德布拉克岩画进发。

  ■五指泉流淌的传说

  在离汗德尕特蒙古乡乡政府不远的地方,我们再一次下了车。路边有一座红砖盖的喇嘛庙,不大的一座长方形平房,据说是北疆唯一的一座绿度母庙。

  细细长长的桦树给这个小庙围起一个宽大幽深的院落,厚厚的落叶铺满了院子。寺的木门和两扇木窗都锁着。31岁的副乡长敖龙巴依尔告诉我们,住持到阿勒泰市办事去了。

  回到北京之后,我才从网上看到这座名为“阿尔西乔隆”的喇嘛庙,已经有了不少于500年的历史传承——生于1505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三世班禅额尔德尼写了一本关于敖包仪轨的书,里面就提到了这个绿度母庙。数百年里,这座喇嘛庙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从“高刹摩霄,金幡耀眼”,变成一座砖砌小庙,却依然保存下来了上百年之久的铜佛像,以及各种经书、法器。

  敖龙巴依尔给我们讲的,是500多年后,十世班禅的莅临。

  “那天是1984年8月21日,”敖龙巴依尔说,“十世班禅到这个喇嘛庙来讲经,全乡的人差不多全涌到了这里。讲完经,十世班禅给乡民一个一个摸顶。我妈妈带着我也来了,那年我4岁。

  “给所有来的乡民摸完顶,他就坐车来到喇嘛庙西几公里的地方,沿着汗德尕特河右岸往山谷里走。山谷里有一块五指石,石下有一股泉水叫五指泉。从五指泉往上走到五指山顶,在一棵小桦树旁边放下三块小石块。从那以后,不断有乡民往这里放石头,慢慢形成了一座敖包。”

  敖包是蒙古族人祭祀和祈福的地方。

  我说我要去看看这座敖包。

  这片山谷已经被命名为五指泉景区。我们沿着当年十世班禅走的路往里走。窄窄的路,是高的低的大的小的花岗岩的延伸,路两边也是花岗岩的排列。树木就生长在花岗岩的缝隙里。汗德尕特河流经这里,变得那样纤细清浅。敖龙巴依尔不停地给我们介绍着形状各异的奇石:这个像不像鹰?那个像不像狮子?这几块叫“阳关三叠”,那一片叫“叠石廊”……终于,看到那块五指石了。它是一块高约10米的花岗岩,孤立于一堆基岩之巅,一块小岩石支撑着它沉重的躯体。它的底部,因为流水和风力的剥蚀,形成一片有指型印迹酷似手掌的阴影,仿佛是五指在用力托住这岩石。

  当地人有一个关于这奇石的传说:

  准噶尔英雄叶勒特克班在部族战争中受伤,被留在幽静的汗德尕特河畔疗伤,偶尔喝下河畔的泉水,伤口顿时痊愈,进而神力倍增。他将河中一块巨石托起罩于泉眼上方,掌印深深印在石上,由此泉以石名,五指泉见称于世。

  这传说就刻在五指石下的岩壁上。五指泉的源头就在离这石壁不远的地方。这泉水清凉甘甜,终年流淌,被当地蒙古族牧民奉为神水。

  我们走到了五指山顶。山顶是光裸的花岗岩,远山近岭,也都是光裸的花岗岩。我又一次想起阿勒泰人对家乡大山的形容。在这个“光脊梁的阳刚汉子”的怀抱里,有娇艳的遍体通红的青杨,有摇曳着鹅黄树梢的白桦,有青翠欲滴的松树,还有袅娜的白色野花。

  27年前十世班禅播下佛缘的地方,山水树木,似乎什么都没有变。

  怎么没有变?27年过去了,当年山顶的3块石头,现在成了一座敖包。当年跟着妈妈请活佛摸过顶的小男孩,现在成了这个乡最年轻的副乡长。只有石堆旁的白桦树,还是那样细小纤弱。

  27年过去了,在这五指山的近旁,发现了改变世界滑雪历史写法的岩画。

  ■滑雪者的圣坛

  在经过了一处古墓葬群之后,车离开公路,驶入了河谷。在长着一丛丛土尔条和芨芨草的草甸上颠簸了两公里,一个雄居于岩石堆之上的岩洞出现了。岩堆下有一块黑色花岗岩的牌子,写着:“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

  我跟着乌局长攀上岩堆。在这个宽不到4米,高不到一米,深不到两米的岩洞里,内壁和壁顶都有褐红色的画图。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宽肩细腰的舞者,有身形硕大的野牛,有鬃毛直立的野马,还有人面纹、短线和一些充满神秘意味的符号……在这些似乎是随意布局的繁复的图案中,在东壁的下部,有9个人从大到小一字排开。可以清晰地看到前面的4个人,每个人都是弓身屈腿,一只手持有柱杖,脚下有板状的延长物,做着行进的姿态。

  乌局长告诉我:“刚发现这幅岩画时,因为画面上有许多动物,我们认为这是一幅狩猎图。后来,经考古界、体育界的专家进一步论证,发现这组人物是在滑雪狩猎。他们不仅脚下有板,还有手杖,单杖的。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马皮滑雪板,还是用单杖。

  “通过这幅岩画来分析,人类最初的滑雪,不是为滑雪而滑雪。冬天,阿勒泰地区的雪非常大。古代人类在狩猎时,追赶猎物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脚陷到雪里,就利用当时当地的一些材料,如树木,藤条,皮绳,制成面积大一些的板套在脚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现这种木板不仅能防陷,还能滑,并且能大大加快移动的速度。有关专家将敦德布拉克岩画与法国拉斯科、诺克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深穴岩画的内容比较,推断这个画属于旧时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万年或更早。那么在此之后,还有没有证据的支撑点?我们也找到了。2008年,布尔津的老百姓在当地发现了一幅岩刻画,画里的人物在滑雪追赶猎物,雪板长,是飞跃式滑雪,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这幅岩画现在布尔津博物馆里。”

  乌局长停止了他的讲解,四周一下静了下来。薄云遮盖的天宇下,这岩洞是那样的庄严。两边岩石嶙峋的矮山,像它的护卫。它的西面,敦德布拉克河沿岸,大约是青灰杨,像伞样散开的树冠金黄里透着微红。更多的树木,还在幽幽地绿着,却已掺杂了黄叶,并且也不再像夏日那样润泽。阿勒泰的朋友告诉我,在刚刚过去的夏日,这里也是绿草如茵的。我忽然觉得这岩洞像一个祭坛,为世界上所有滑雪者祈福的祭坛。或许它在远古时代就是一个祭坛。洞穴里那些神秘的符号,或许就是远古的居民在祭祀时,对平安、对丰饶、对人丁兴旺的一种表达。

  由于这幅彩绘岩画的被发现,2006年,一些考古界和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在阿勒泰发表了《阿勒泰宣言》,正式宣告了阿勒泰是世界人类滑雪的发源地。

  ■向往阿勒泰的春天

  转眼,距我对阿勒泰的走访,已经隔了一个冬天。当北京的街头,柳梢悄悄透出绿意,阿勒泰的春天也到了。

  3月底,阿尔泰山脉的冰川开始融化,发源于冰川的河流开始变得丰盈和更加清澈。

  冻结在河湖面上的厚厚冰层也因化冻而开裂。在有的年份,在阿勒泰的大湖岸边,可以看见因大风把冰块掀起并使它们高叠在一起而形成的壮丽的冰山景观。

  大批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在福海县的乌伦古湖,在富蕴县可可托海的野鸭湖,在阿勒泰每一片适宜鸟类繁衍迁徙的水面,都会有成千上万只各种候鸟栖息。它们在阿勒泰停留两个星期到一个月,补充营养,谈情说爱,然后,大部分鸟们继续北上,飞往西伯利亚或者北极一带繁育后代。

  覆盖在阿尔泰山南麓广袤大地上的积雪消融了,鹅黄色的草芽从土里钻出来,在一天比一天温暖的风中一点点长高,长密。

  而早在候鸟到来之前,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的“冬窝子”度过了漫长冬天的牧民,就带着他们的家和畜群,转向了春牧场。这是春天的阿勒泰无比壮观的一幕:几乎在同一个时间里,从东到西,在千百年不变的传统牧道上,向北移动着成百万的牛羊,还有马和骆驼。它们穿过准格尔盆地,越过额尔齐斯河,在浅山区的草场暂时驻扎下来,繁育后代。直到草长莺飞的5月,再向阿尔泰山的腹地转移。

  我向往骑上一匹骏马,跟着转场的牛羊一起走进阿勒泰的春天。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行走新疆(十四)
说说阿勒泰市的来历
常玉河——中国滑雪之父单兆鉴: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类滑雪发源地
你以为到了冬天宁夏就没得旅游了吗?那你就错了!
2022年十大国家级旅游圣地名单新鲜出炉!第一名竟然是他!
横跨中国北境的孤勇者之路丨‍G331路书系列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