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药物对肠胃的“伤害”

  ■阅读背景

  昨天是国际护胃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关注消化道不良事件。

  高强度工作压力、不健康饮食习惯、无规律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现代人“伤胃”又“断肠”。近年来,消化道不良事件呈急剧上升趋势,其中药物是导致消化道不良事件的主要诱因之一。

  ■药物是导致消化道不良事件的主要诱因之一

  胃肠道疾病的诱因错综复杂,包括饮食不规律、常饮食刺激性食物、精神压力大等。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服用对胃有损害的药物,也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

  国际风湿病学联盟亚太地区报告指出,药物不良反应的25%是由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引起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消化道损害主要表现是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及威胁生命的胃肠穿孔和出血,也可引起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管炎及结肠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可对胃黏膜造成损害,是唯一确定的消化性溃疡致病因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对2004-2005年间住院患者的一项调查显示,35%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患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关。美国的报道显示,每年因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引起消化道溃疡而住院的患者约107000人,其中死亡16000人。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怎样“止痛伤胃”的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之所以能够抗炎镇痛,与其抑制人体内的环氧化酶(COX)有关。但科学研究发现,环氧化酶其实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COX-1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功能,如保护胃黏膜、维持血小板功能;COX-2主要在炎症刺激等诱导下大量表达,参与炎症反应过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由于对以上两种酶的抑制作用不同分为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两大类。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时抑制两种同工酶,因此它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导致的严重胃肠道并发症中81%没有发病征兆,因此,可以说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一个胃肠道的隐匿杀手。所以,当出现了消化不良、烧心、返酸、恶心、腹痛、腹胀等一系列的信号时,是胃肠道在警示我们,不要为了镇痛伤了胃。如若不然,呕血、便血、肠梗阻等这些症状会伴随出现。

  ■九大人群镇痛时多问医生一句话

  研究表明,胃肠道高危因素患者发生胃肠道风险的概率可高达正常人群的13.5倍,高龄患者服用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发生上胃肠道出血、穿孔的风险增加13.2倍;烟民使用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后发生消化性溃疡出血风险是正常人群的4倍;酗酒者增加消化性溃疡出血风险1.73倍。上述这些具有胃肠道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选用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无疑是使胃肠道“雪上加霜”。

  年龄大于60岁、酗酒、吸烟、有消化性溃疡史(包括上胃肠道出血及穿孔史、单纯消化性溃疡史)、使用抗凝剂、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是胃肠道高危因素的九大人群。北医三院消化科专家夏志伟建议,患者在选择镇痛药时应先评估胃肠道风险。开药的时候,患者要多问一小句:这药伤胃吗?或寻找正规就医渠道,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用药史,以便医生给出更准确的用药指导,实现既镇痛又“保胃”。目前,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治疗剂量下,仅抑制COX-2,不影响COX-1的生理功能,不损伤胃肠道和血小板功能,可以实现“镇痛”、“安全”两手抓,长期服用,消化道安全性也显著优于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文/张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期吃止痛药,小心消化道溃疡
长期用NSAID损伤胃、肝、肾......你需要这些「保护神」!
痛风吃止痛药,51岁大叔差点送命,你还敢乱吃药吗?
这几种情况,解热镇痛药千万要慎用!|你“药”知道
郁闷吃饭莫如快乐吸烟
西乐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