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辞典 | 超实用的作文36计之察言观色计(观察术)

“得语文者得天下”,今年秋学期新编“部编本”教材一开始使用,许多家长头大了,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作文和阅读的分数占了一多半,孩子怎么学?作文成绩如何快速、稳定提高?别急,我们根据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编辑了这套作文兵法,计计是干货,计计超实用,就是要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爱上作文,轻轻松松学会作文。


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不会写作文、作文写不长、写不具体、写不生动,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米”。这个“米”,就是生活,小一点讲,就是平时观察的积累。观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孩子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从中寻找作文的“米”,然后再通过写作技巧这个“炊”的方法做出“米饭”,所以说,要想写好作文,就离不开观察。歌诀“作文并不难,生活是源泉。观察勤思考,留心最关键;多读多积累,素材和语言;开心就多练,兴趣第一关。观察百日功,文章一朝成;常说嘴不笨,常写手必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就给大家主要讲讲作文36计之察言观色计。

技法大秘诀

一、观察六件法宝歌

我有六件宝,观察少不了。

眼睛看得明,耳朵听得清;

鼻子闻气味,嘴巴尝滋味;

双手摸一摸,大脑细思考。

用好六件宝,奥妙全知道!


二、作文观察口诀

观察事物用五觉,观察方法容易学。

眼看耳听心要想,触觉嗅觉和味觉。

观察事件要连贯,生活细节细体验;

观察人物抓特点,神态动作和语言;

典型特征细心看,突出特点要记全。

观察景物要联想,静态动态细端详;

形状颜色和气味,联系生活多想象。

定点观察按空间,时间变化分阶段;

动点观察写游记,地点变化要牢记;

抓住特点和重点,景物特征记心间;

观察动物很容易,外形习性牢牢记。

观察植物方法多,生长过程分四季;

静态动态要联想,联系生活举事例。

观察建筑按远近,空间方位有条理;

外形结构与作用,分类观察均须记。

观察物品很特殊,形状结构和用途;

对照特点多联想,联系生活多想象。

眼中有情笔生趣,拟人观察很容易;

万事万物皆有情,联想想象观具体。

观察不怕根基浅,窍门就是天天练;

恒心架起通天路,勤奋攀登智慧山。

观察积累素材丰,五觉体验妙无穷;

学会观察写文章,妙笔生花笔生风。


实战大练兵

你看到了多少张脸?


图中究竟有几个人头?顺便帮这棵树起个好听的名字


计法大点拨

一、怎样观察? 

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1自然观察方法。宋朝有个画家叫文同,他擅长画竹,这主要得益于他坚持对竹进行“自然观察”。他在居室窗外栽种一片竹林,朝夕观察揣摸,脑海中保留着鲜明生动的竹子的形象,挥毫作画时总是“胸有成竹”。


2方位观察法。观察有序,思路才会清晰。这个“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以由外到里,也可以由里向外;可以先上后下,也可以先下后上;可以先中间后两边,也可以先两边后中间。例如我们要写“花园里”片段,写花开得旺,可以从“有粉红的、深红的、紫红的、白里带红、红里带黄”等各种美丽的色彩着手;观察花的万千种姿态则可以从如下几点下笔,“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昂首挺胸,尽情展示自己的芳姿;有的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有的己经凋谢,露出可爱的小圆茎。圆茎上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3实验观察法。物理教师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常常做演示实验:在平整的讲台上放一辆小车,教师用力推一下,小车开始运动,然后慢慢静止下来。我们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个演示过程,才可能真正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4.长期观察法。这是一种常用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方法。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了解雄槲蚕蛾是如何寻找雌蛾交配的,整整观察了6年;还观察了隧蜂30年;观察了蜣螂40年。就一种植物来看,从它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我们可以选择一种花、一种菜、一种粮食作物,坚持进行一个生长过程的系统观察。这样,对于写一种植物不仅有情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


5.全面观察法。也叫多角度的观察法。就是对要描写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最后得出较完美的印象或较深刻的体会。例如古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的就是这种观察法。再如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运用了这种观察法。


6.定期观察法。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某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


7.重点观察法。就是按照某种特殊目的和要求对事物的某一点或几个方面做重点观察。


8.直接观察法。就是观察者深入实际,亲自动手做实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或直接进行观察的方法。


9.间接观察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的感官直接观察的精度和速度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必须借助仪器对事物现象或过程进行间接观察。例如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揭开了微观生物世界的秘密,导致了细胞学说的建立,由于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增进了对宇宙的了解;光谱仪、电子扫描器、红外线探测器等的发明,更是使人的观察更为精密准确。要提高观察能力,必须掌握观察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10分层观察法。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的方法,常见的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分析观察。例如《林海》的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先注目于“海”的主体——落叶松;再移视于“海”的边缘;再深察“海”中,观察树与树之间的各种小花和小红豆……这样,既从整体上突出了大兴安岭“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美丽景象,又分层展示了大兴安岭“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各种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对比观察法。就是用对照比较的方式去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找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以获得清晰的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我们要求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例如“蠃、赢、羸”三字极易混淆,只要我们进行比较观察,便可发现他们结构相同但又有不同的部件,分别是“女、贝、羊”。秦王嬴政从母姓,故“蠃”中有“女”;输“赢”与金钱相关,古代“贝”即是钱,故“赢”中有贝;“羸”原意指羊瘦弱,故“羸”中含“羊”。经过这样比较观察,再趣味理解掌握这几个字就会轻松得多。比如: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脸,一双眼,但却一人一个样,“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即使是兄弟姐妹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利用对照比较观察的方法观察,可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很多区别,像脸有大小、长短、美丑之分,身有高矮、胖瘦、老少之别。其他各方面也同样都有不同之处。 


12解剖观察方法。例如观察直圆柱,这个形体是什么形状?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两底面之间相等吗?通过这样解剖观察后,就能把握圆柱的主要特征。直圆柱的两个底是相等的圆,它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又如“赢”字,学生不易掌握其字形,但如果进行解剖观察,分解为“亡、口、月、贝、凡”便容易得多了。观察人也是一样,也要善于分解。比如,某人做生意赚了大钱,回到家后十分高兴。如果笼统地写高兴,就太空洞了。但是如果运用分解观察的方法观察后就不同了。他有哪些高兴的动作、高兴的神态、高兴的语言,这样具体的一写,我们的作文就具体生动了。


13历史观察法。平时阅读到的描写家乡的“变迁”或“观看日出”一类的文章,作者大都是采用历史观察法观察后写出来的。这是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的。例如课文《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对暴雨的描写,老舍先生便是按照“暴雨前—暴雨中—暴雨后”的观察顺序描写出来的。 等等。 


14远近观察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近后远,也可以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长城》的作者,就是先从远处观察,写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再从近处观察,具体描写长城的高大、宽厚、到用建筑材料及城台等建筑物。远景显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近景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实,给读者留下了完整深刻的印象。


15移位观察法。这种观察往往是有选择的,它的变化特点以空间变化为标志。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便是采用移位观察法来观察并表现矗立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运用的是“点”的转移与或“线”的延伸的技巧。

 

二、观察的对象

观察对象是很广泛的哦,可以是人,引起你注意的人;可以是事,任何地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也可以是物,动物、植物、景物……但是要记住一点,“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才会写什么像什么。


三、观察的四大诀窍:

(1)观察要有顺序。景物,我们大多按方位顺序观察;人物,一般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去观察;记事的,可以把事件的整个过程分几个步骤进行观察;游记,可按地点的转换或景点的变换来观察;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或按其生长的顺序去观察;植物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去观察,或按枝、干、叶、花、果的顺序来观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2)观察要有重点(抓住特点)。

(3)观察要有真情实感。 

(4)观察要展开想象。


四、怎样记录观察所得?

比如说写《桔子》这篇作文,就要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桔子,先用眼睛观察桔子黄澄澄的颜色,圆滚滚的形状,桔子顶上细长的、绿油油的叶子。然后用手摸一摸桔子光滑的外皮,闻一闻桔子淡淡清香的味道。再剥开桔子皮,观察拨开的桔子,用脑想一想像什么,像莲花宝座?橘子瓣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南瓜?像小朋友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再尝一尝,是不是甜中带酸、酸中有甜,好吃极了?最后说一说桔子的用途,不仅好吃,橘子皮还可以泡茶等。别忘了,最后就是按照上面的顺序一点一点记录下来,自然写出的作文又具体又精彩。因此,要随时把观察到的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记下来,不断积累素材,视野开阔了,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状物就不会局限在课堂的小天地里了,当然也就再不觉得无话可说了。


魔图大扩散

这个脑图挺厉害的,有了它,思维一下子发散了起来,是不是呢?通过这张图,还应该知道,“观察”如果仅仅是用眼睛看,那是远远不行的哦,因为正确地认识事物,还必须用耳听,用鼻嗅,用舌尝,用身触,用大脑思索、联想、想象等进行加工,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现象进行细致观察,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哦。


清楚了吧?要写好作文,不但观察要细致准确,而且想象要合理、丰富、生动,还要有平时语言词汇的积累,特别是要学会观察,应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为主,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抓顺序、抓特点、抓联系,在丰富的生活中充分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照实写出来,这样才能在写文章时“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分分钟搞定都不是事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察植物作文
作文写作技法大全
超实用的吃桔子免剥法
作文技法百例(一)
小学生作文100个怎么办?
(6)作文观察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