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志喜:调动五官,多角度写景

    


调动五官,多角度写景

——写景类作文写前“思维激活”方法

C203赵志喜


人不能离开环境而生活,著名作家茅盾说“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必须注重对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中运用得最普遍的当然是自然环境即景物描写。我们平常写景,主要是从单一的视觉角度观察景物、描写景物,这就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往往显得单调,难以全面深刻地感受景物。

古代名家写景则不然,他们不仅用视觉,还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即调动五官,多角度全方位地写景状物。 如:同样是写“春”,宋朝的辛弃疾写道“春风一笑花满枝”,唐代的贾至则写道“草色青青柳色黄”。显然,他们在这里用的是视觉;“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这里用的是听觉;“春风花草满园香”(元·贯云石)这是用的嗅觉;“春风如醇酒(宋·程致道),这是用的味觉;“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这是用的触觉。

现代著名作家调动五官,多角度、全方位写景状物的实例更是俯拾皆是。这里仅从初中语文课本中列举三例予以说明。

如朱自清的精美写景抒情散文《春》的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先从触觉角度(“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春风的和煦,然后从嗅觉角度(“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最后从听觉角度(清脆婉转的鸟的歌声、清风流水声、牧童的短笛声)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风本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但作者在这里巧借其他事物调动五官,从触觉、嗅觉、听觉三方面,却把无形、无味、无声的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使一幅明丽的“春风图”跃然纸上。

又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第五自然段中这样写道:“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掺和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这一段写临近中午时的烈日,作者也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状写出“日”之“烈”,从而,反衬出祥子为了谋生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悲惨生活。

再看现代作家鲁彦的《听潮》中的这段描写:“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这里的“听”“看”“腥”“咸”“粘”分别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渲染了普陀山每天潮来时的美妙景象,让人们初步领略了大海的壮阔美景。不足百字的描写,作者就全面调动和发挥了五官的功能,作者的笔底功夫不能不令人赞叹。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写作中也能像古人和名家那样,充分调动五官,学会运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观赏、评品、玩味与体验景物,将视觉描写与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自然地结合起来,就能全方位地创造出真切、感人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

 

审稿 韩志刚  编辑校对 殷志斌



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东学堂语文】如何写好写景文章(一):在写景时做到多角度观察
景物描写 二,开放五官 感受长城
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特征
【七个老师】申春秀——让你的五官动起来
春丨“写读创”课堂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