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 | 许真君萍乡擒孽龙(整理:吴贤兵)

编者按

许真君萍乡擒孽龙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萍乡杨岐山风景区有个孽龙洞。口耳相传的故事,传着传着就会走样,比如,编者小时候听过的故事结尾就有点不同,说是将孽龙锁在长沙白沙井。但是,南昌的万寿宫,有口锁龙井,却是不争事实。所以,民间故事很有必要进行搜集与整理,感谢吴贤兵先生。

许真君萍乡擒孽龙

  真君到此,

  锁孽龙入洞。

  绿漾层波逆鳞动,

  只低吟幽咽,

  卧虎飞凫惊不定。

  兔走狐潜鸦静。

  忽山间枝乱,

  玉树迎风,

  时有美人侧身听。

  莫迟回伫立,

  前路花光看闪映。

  无数寥汀蘅径。

  待记起重来拾游踪,

  管笑语讙哗,

  今欢旧梦。

  这首《洞仙歌.萍乡孽龙洞》,乃萍乡大儒李蓁非先生游览上栗孽龙洞所作,描写的正是许真君勇斗孽龙的故事。

  话说赣西边陲杨岐山脉发源的栗水河,从上栗穿城而过,蜿蜒流经赣湘交界的麻石街后,与源自浏阳文家市的澄潭江交汇,聚为浩浩荡荡的渌江,经醴陵,入湘江。唐贞观年间,麻石街的猎户李畋,把硝石硫磺装进竹筒,发明了爆竹。后来,李畋在上栗栗水河畔勇揭皇榜(现上栗皇榜潭即得名于此),进皇宫为唐太宗李世民治愈顽疾,被御封为“爆竹祖师”。他回乡后改进爆竹制作技艺,传授乡里。当时爆竹的销售转运以水路为主,各地商船沿长江过洞庭、经湘江转渌江,纷纷来到麻石、上栗求购爆竹。于是,以麻石街为中心的上栗、浏阳、醴陵一带爆竹业渐至兴旺发达,求购者四方云集。宋代王临川曾赋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说许真君之父乃豫章鄱阳湖畔经销爆竹的商人。某年许父随商船途经洞庭湖,忽遇狂风骇浪,即将船毁人亡之际,为孽龙之父渔民张某所救,并得张某热情款待。许张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遂结为异姓兄弟。其时,二人妻室均身怀六甲,于是约定两位夫人如同生男丁,就以兄弟相称,如是一男一女便结为夫妻。此后,许父便携张某往返上栗经销爆竹。生意顺风顺水,大获其利,且相继喜添男丁。

  是时,上栗因商贸兴隆,人文随之鼎盛。杨岐山普通寺在佛教中开宗立派,成为佛教“五家七宗”之一,世称“杨岐禅宗”。瑶金山宝华观为道家大师彭普明“彭祖师”所创,素有“瑶金第一山”之称。宝华观为普施教化,开启蒙学,广收学童。许张二人慕其盛名,因生意往来方便,就将幼子同送瑶金山宝华观启蒙读书。这两学童便是后来的许真君和孽龙。真君年长月份为兄,自小为人聪敏坚毅,嫉恶如仇;孽龙却生性顽劣,任性使气。一次,二人课余闲聊,真君感叹父辈经商不易,航程曲折凶险。孽龙心中愤恨,对真君说道:要是能变成龙,我就“龙尾巴一甩,让江西成大海”,商船就可以从鄱阳湖直接开到这里了。许真君连忙说:那怎么行,江西百姓不都会因此而受灾遭殃吗?你若那样,我不但不帮你,还一定要阻止你。看许真君发急,孽龙口中不说,心里却不以为然。

  一日,许真君带孽龙来到栗水河皇榜潭一带游玩嬉戏。孽龙忽然在沙滩上发现一颗晶莹透亮的珠子,拾起后感觉温润如玉,珠内隐约有龙形闪映,不由啧啧称奇。他见许真君也想把玩,忙将珠子衔入口中,刚欲说“不给”,不想珠子却滑入腹中,不由惊惧哭泣,责怪许真君想抢他宝贝,才至如此。担忧半晌,见无异状,两人才忐忑回到宝华观。时过七天,孽龙发现腹中燥热难耐,口里干渴欲裂,只有不断喝水才能略减不适,以致每天要喝干七桶水。又过七天,孽龙感觉全身瘙痒散发腥味,只有伏身水中才觉舒服。许真君见义弟如此难受,除了每天给他挑水、侍奉他吃喝也别无他法。到三七二十一天,孽龙身体开始变异,皮肤龟裂,腋下渐渐长出鳞片。此时,两人才明白,孽龙误食的是龙蛋,即将变为龙形。许真君不知所措,孽龙却既惊又喜。待全身鳞片长齐,傲然的对许真君说:我一定要学会呼风唤雨、穿山过江、翻江倒海之术,让江西变成大海。说罢,纵身投入栗水河,顺流奔东海而去。许真君惊悸之余,遥想遍地哀鸿生灵涂炭之状,不寒而栗。遂下定决心,阻止孽龙逆行。经彭祖师指点,许真君毅然投身龙虎山张天师门下,潜心修炼道法,学习擒龙斩妖仙术。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孽龙在东海渐得妖法。这年他溯长江而上,一路兴风作浪。到得鄱阳湖更是有恃无恐,上蹿下跳。一时江西境内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浊浪滔滔,黎民百姓,不堪其苦。许真君闻讯,知道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即向张天师请命,仗剑下山,擒拿妖孽。真君到得鄱阳湖,寻到孽龙,使出擒龙剑法,力斗孽龙。孽龙不敌,遁地而逃。真君循迹追击。

  孽龙在地下东窜西逃,最后从上栗杨岐山普通寺旁穿山而出。从此,孽龙窜出之处便成奇怪泉涌,只子、午二时涌泉,人称子午泉。据说是因为与海相通受潮汐影响之故。宋人周兑有《子午泉》诗云:

  杨岐山上出灵泉,与海相通亘古传。

  汹涌便知天欲雨,为言荫石不须鞭。

  却说孽龙窜至杨岐山后,发现许真君亦已赶来,忙化为人形,躲进普通寺大雄宝殿,对僧弥谎称有仇人要害其性命,跪地向住持禅师求救。禅师一看此人疲惫不堪,伤痕累累,不由大发慈悲之怀,用大红袈裟一甩,把孽龙藏在身下。许真君寻进殿来,问禅师可见孽龙?禅师佯称不知。待许真君离去,孽龙复出向禅师叩头称谢,并说要造田答谢寺院。说完复化身为龙,从寺院旁边山窝向上翻滚,顷刻造就千丘梯田。许真君发现异端,挺剑刺来。孽龙腰身一痛,翻身向山下落荒而逃。真君从山石间拔出宝剑继续追击而去。那剑拔出后,立即涌出一股泉水。据说这泉水刚好能灌溉这一千丘梯田,只是泉眼不时有红水流出,人说此乃孽龙受伤流血所致。这便是杨岐山千丘田由来。普通寺因得此田产,香火更趋兴旺。

  却说许真君在杨岐山南麓清溪安子全追上孽龙,一番龙争虎斗,砍下孽龙四十八片孽鳞,成就了现今安子全的四十八窝。孽龙伤痛难耐,自山涧钻入石山而藏。许真君使出全身力气,挺剑刺进山石,击伤孽龙。孽龙无处藏身,穿山十里而逃。这孽龙一钻一逃留下的痕迹,便形成了一个十里洞天的地下奇观——孽龙洞。现在,洞中犹存盘龙谷、神剑穿石等奇景,无不惟妙惟肖。洞内时而宽敞似龙宫恢宏,时而狭小如枯井幽深;时而溪流潺潺,时而飞瀑流云,水随洞转,洞因水活;更有无数石笋、石柱、石钟乳,晶莹剔透,百态千姿。清代翰林喻兆番有诗赞曰:

  噫嘻!崎岖乎危哉!昔日之游,涧幽路细,百折千回,往复而不厌。今日之游,崖崩石裂,一落万丈,蒙翳而难开。陵谷变迁有如此,眼光到处纷尘埃。泉水何其清,无以涤我西台泪;风日何其丽,无以写我江南哀。跃身联袂据幽险,兄先弟后交裵徊。(时偕法臣兄、超凡弟)低头饮此一掬水,恻然动念源何来?源兮源兮清且冽,三百年来资润泽。人功不到天运移,平畴苍莽生荆棘。我为龙洞歌,洞深森嵬峨。蝮蛇蟠踞喷毒沫,魅魌跳舞容山阿。青阳不回日光死,山前山后百草萎。洪流汩汩挂岩端,清冽待洗果由耳!呜呼,歌罢长啸一声天地窄,所南别有心中史。

        当世著名地质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曾慕名来游,流连忘返,将孽龙洞誉之为“天下第一洞”。

  且说孽龙自清溪穿山逃遁而出,复化人形奔逃。在饥寒交困,体力不支之时,见一小石桥旁有个老婆婆在卖面条,他不由分说,端碗狼吞虎咽地吃下一大碗,正要摔碗而去,老婆婆却请他付钱,孽龙即面露凶相,拔腿要走。老婆婆伸手在其背上一拍,喝道:“孽障,还想逃吗?”说时迟,那时快,孽龙吞下的面条顿时化为一根长长的铁链,一头锁住孽龙的心脏,一头自孽龙口中吐出,被老婆婆抓在手中。至此,孽龙乖乖就擒。原来这老婆婆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她见许真君久追孽龙不得,怕争斗会伤及天下百姓,特来帮助许真君擒拿孽龙。此后这座小石桥就被叫做“吊心桥”,附近村庄也叫“吊心村”,只因不太好听,被人改成现在的村名“耀星村”。

  许真君在安全村神剑穿石对孽龙雷霆一击后,已精疲力竭,正担心孽龙逃脱之际,一匹白马翩然而至,驮上许真君飞奔到“吊心桥”。观音菩萨遂将锁住的孽龙交给真君处置。许真君将孽龙锁拿至豫章郡新建县一深井之中,井壁均用生铁浇注,铁链拴在井旁一铁柱之上。孽龙惊惧万分,向真君求饶。许真君指着铁柱说:“铁树开花,放你回家”。

  孽龙被擒,江西水患遂平。百姓为感许真君无量功德,各地纷纷为其建祠立庙。皇帝闻奏,龙颜大悦,亲手题下“万寿宫”三个大字,钦赐凡为许真君所立祠庙一律称之为“万寿宫”。如今,你若路过清溪,定能见孽龙洞不远处,建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万寿宫,而路旁几颗枝繁叶茂的古树下,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庙。据说,这是当年为纪念义助许真君的那匹白马,专门修建的白马庙。

吴贤兵

  吴贤兵,男,1967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上栗县,汉族,大学文化,爱好书法、诗词,现在上栗县检察院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岐山景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说说上栗县的来历
烟花爆竹的历史由来
萍浏醴起义:中国式“攻打巴士底狱”
文小建:印象上栗(外三首)
萍乡孽龙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