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摘录
userphoto

2023.07.19 浙江

关注
  1. 理论依据,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阶级利益的基础上的。

  2. 孔子的认识论是研究人的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孔子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后天的学习。

  3. 孔子哲学的核心是中庸思想。

  4. 孔子认为,中庸的根本精神就是“时中”。“时中”就是时时刻刻保持“中”,即时时刻刻“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5. 人性论、认识论、中庸思想

  6.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他认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只知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乱套;只是直率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7. 它是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礼。

  8. 孔子认为,教育和经济分不开,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是前提,教育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兴起来的。教育与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36

  9. 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推动一定的经济的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不可能说明经济是基础,教育是上层建筑。经济在先,教育在后的先行关系,从而提出先富后教的观点。36

  10. 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教育从来是为政治服务的,这是一条规律。而教育是为政治服务,不是空洞的,首先表现在教育目的上,即表现在教育为特定阶级的特定政治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因为任何阶级,为了执行自己的政治路线,实现一定道德政治理想,必须依靠具有一定政治观点的人来进行,而具有一定政治观点的人,必须依靠具有一定政治观点的人来进行,而具有一定政治观点的人,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因此,培养具有一定政治观点的人的教育目的,必然成为教育带方向性的重大问题。48

  11. 孔子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不被表现现象所迷惑,而能具有细致是透过现象看透本质的能力。例如,观察一个人,要能通过他的言行,看出他的动机,他曾经历过的道路,他现在如何等。64

  12. 在孔子看来,思维能力包括“一以贯之”和“勇于创新”两个方面。什么叫“一以贯之”?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大脑的筛选 ,“则其善者而从之”,最后提炼成一个中心思想。一条原理或一个总纲。他认为,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良莠莫辨,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有所选择,有所分辨。善于在一大堆知识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剔除芜秽找精华,把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挑选出来。66

  13. 智育任务: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一以贯之和创新能力)

  14. 体育任务:

    (一)卫生保健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谨慎服用医药、

    (二)军事体育训练

  15. 美育任务: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仪容、审美的能力

  16. 子张曰:何为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74

  17. 培养美的语言,是美育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美的语言呢?他认为,首先要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他认为,学诗是培养美的语言的重要途经,如果不学诗,则不善于与人交谈,拙于待人接物。74

  18. 孔子的语言美,还现在在他善于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语态和表情上。fen 

  19. 美的语言修养。

  20. 美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君子”美的仪容。

  21. 孔子论文化知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相长,诱发诱导(及时启发、正反两叩、旁敲侧击),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好学乐学,注重自觉,学与闻、见结合(虚心学习,学无常师)、学与思结合(阙疑阙殆、一以贯之、勇于创新),学与习结合,学与用结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解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开其意,达其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2.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教学得创始人。

  23.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得自觉性呢?孔子认为,主要方法是使学生明白学习得目的,懂得学习意义。学习为了什么?目标方向如何?应使学生有明确的概念。如他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是”闻道“以成为”君子,即应教育学生时刻考虑自己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闻道“成为”君子“而学习的。

  24. 孔子主张注重自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为后来教育思想家所继承。如孟子在这一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自求自得“的原则和方法。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5.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不同于动物的模仿,其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学习具有自觉性。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过程,是在人二点自觉积极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117

  26. 孔子还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善于”一以贯之“的能力。这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善于把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思维的筛选,”则其善者而从之“,最后把他提炼成一个中心思想,一条原理或一个总纲。这一学思结合的过程,也就是由博返约的过程,是认识上的飞跃。121

  27. 孔子教人为学,其目的在于所学知识用之于实际。他认为,学生由学而得之于心,由心而发之于言,由言而见之于用,这是为学得基本步骤,也是为学得根本目的。学——心——言——用。

  28. 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乃是不自欺。

  29. 孔子论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重视学习,立定志向,陶冶感情,身体力行,克己复礼,过勿惮改,适当批评,重视表扬(表扬点滴的进步,树立学习的榜样),善择益友,周而不比

  30. 孔子论教师的修养: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满腔炽热 热爱学生,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总结经验 娴熟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教育观与素质教育
《論語》及其養生學思想
孔门记事:孔子思想道德观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礼”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子:中国最早的美育思想构建者 | 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