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为什么被有的人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的时候,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的权力就是最大的,虽然太子是其继承人,但是太子并不能掌握实权,反而如履薄冰。所有中国古代皇帝都是千方百计防备儿子们造反夺权,尤其是担心皇子之间为了夺嫡而自相残杀,亲人变仇人。中国自古封建皇帝都是害怕太子有自己的势力,因为一旦如此,轻则皇权被架空,重则篡位弑父。

大明王朝相亲相爱一家人!

中国历史上太子或皇子篡位弑父的这些例子太多了。比如汉武帝晚年,卫太子因为被诬告而起兵造反,汉武帝刘彻毫不犹豫下令镇压诛杀,还有隋朝太子杨勇,唐太宗时期的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也被唐太宗毫不手软的镇压。还有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他曾一日杀三王,杀掉包括太子李瑛在内的三个儿子。这些太子的废立不过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而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们既不能参与军国大事,又没有掌握实权,尤其是军权。

唐太子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

中国网络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段子,内容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和侍卫的一段对话,有一天,侍卫向朱元璋报告:“皇上,大事不好了,太子朱标造反了!”朱元璋满脸兴奋地问道:“这是真的?那太好了,咱的标儿终于长大了,终于能担大任了!快把朕的传国玉玺拿过去给他,明天早朝,宣布所有没有参与太子造反的文武大臣全部降职留用,另外就再给他多派点儿人手,朕马上就退位让贤。”

这上面得段子看似非常搞笑,其实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宠爱。或者说,作为皇帝老爹的朱元璋非常希望朱标能强硬起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太子,进而继承皇位,自己的使命就算完成了。为什么非要这样说呢?大可观天下先来说说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身为太子的朱标如果造反夺权的话,明太祖朱元璋会很高兴呢?

太子朱标剧照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很信任太子朱标,父子两个的感情很深厚,所以太子朱标造反的话,朱元璋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认为自己这个儿子出息了,硬气了,所以会很高兴和接受退位现实的。

咱们中国史学界一直有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朱标是中国古代权力最大的太子。原因在于朱标不仅可以参与政务,还握有军权,朱元璋也的确很信任太子朱标,诸如将宫禁警备等事务交给朱标负责。如果大家看过胡军出演的《朱元璋》就会对朱标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朱元璋对他绝对放心,而这个太子朱标也经常顶撞他,而朱元璋却从没有废除太子的想法,那这又是为何呢?

国内历史专家曾用一句话总结,说道“朱元璋对朱标爱到了骨子里,对他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年幼时父母诸兄早亡,吃尽了人间苦头,这使得他对血缘亲情的珍视程度超乎常人。

众所周知朱标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比较惋惜英年早逝的一代英主,朱元璋对他的喜爱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相对于朱元璋的杀伐果断和残暴专政,太子朱标则显得宅心仁厚,仁慈有爱。更有许多人曾猜测,如果朱标不英年早逝的话,中国历史得走向将被彻底改写!

那为什么大家都说朱标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呢?作为战忽局的大可观天下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亲生的嫡长子,对朱元璋的意义非凡!

朱元璋的女人马秀英,是一位伟大的皇后,她跟着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走到最高层,连年征战,和男人一样吃过了所有的苦头,在朱元璋人生最黑暗的时候,给了他家的感觉和温暖,她还始终督促朱元璋读书向学。

开国皇后——马秀英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被郭子兴忌惮关押时,马皇后多次把刚烙好的饼放在胸口偷偷带给他吃,以至于胸口被烫伤。

郭子兴和郭天旭

据说朱元璋和陈友谅作战时,有次兵败,是马皇后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肩膀,背着受伤的朱元璋逃走的。而且这个马皇后宽厚待人,从不嫉妒,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从不让朱元璋为此费心。大可观天下所以说,马皇后就是智慧淳朴生活的缩影,并没有因为她一国之母而有骄奢傲慢,她生如夏花逝如冬雪,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华夏历史上仅此一位开国皇后而已。

马皇后生朱标时,朱元璋已经27岁了。大家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男子15岁时基本上就已经结婚,朱元璋绝对是属于晚婚一族了。也就是那一年,朱元璋率军在前线拼杀,突然收到儿子朱标出生的消息,一时间激动万分,随后他便攻下了南京城,这让朱元璋更加重视朱标,认为他就是祥瑞的化身,是他成就帝业的开端。

所以在智取南京城战事结束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石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的字样,可见当时朱元璋有多么害怕自己没有子嗣。而朱标的诞生满足了朱元璋这种迫切的需求,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才会如此宠爱朱标,这样大家就能理解他对马皇后和朱标的感情了。

朱元璋就怕马皇后

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他心里的家庭只有马皇后和朱标两个人!马皇后很贤惠,朱标很有长进让他很满意和有幸福感。因此说,马皇后就像朱元璋生命中的一个坐标。在他失去了马皇后之后,朱元璋就真的孤独了,那个从乞丐到皇帝的朱元璋不存在了,他真的就只是个皇帝了。就像胡军扮演的《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的嚎啕大哭,对朱标说“你妈死了”。在那时朱元璋看来,那不是一个失去皇后的皇帝,而是一个失去了老伴的老鳏夫,朱元璋、朱标、马皇后,这才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啊!

综上所述,朱标的生母是朱元璋最宠爱的马皇后,按照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原则,朱标也是皇位第一继承人。所以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为他请来宋濂等名儒作为帝师,教授朱标。朱元璋自称吴王以后,朱标在9岁时就被立为世子,大明建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太子,这时的朱标也没令他父亲失望,他生性聪颖,为人忠厚,虽生于安乐,但全无纨绔恶习,所以朱元璋对朱标格外疼爱,尽量的放权给他,是想历练他,培养国家的未来继承人。直到洪武二十五年37岁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他的太子之位一直稳如磐石,别的皇子,就算是战功赫赫的朱棣,也丝毫不敢有僭越之心。

马皇后

2.朱元璋为朱标的太子东宫,配置了相当强的班底和智囊团,其它皇子根本没有实力去撼动他的地位!

朱元璋与其他害怕太子夺权的历代君王不同,他任相国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元帅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大可观天下可以说,朱元璋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能臣良将们几乎全部交给太子朱标,送入太子东宫的目的,就是辅佐他,继承大统,保江山的。当然还有像冯胜、刘基(刘伯温)、廖永忠、汤和、邓愈,耿炳文,沐英,等兼领东宫职事,有了这些开国大臣共同组建了东宫历史上的最强班底。朱标有了这些牛人的辅佐,哪位皇子也不敢打东宫太子朱标的坏主意,大家说对吗?

大明王朝文臣和武将太多了!

以作为父亲角度来看,朱元璋这样做可谓是煞费苦心,意在儿子朱标提前跟开国元勋们建立起亲密的私人关系,为其以后的顺利登基铺好路,打前站。

汤和

大可观天下不得不说朱标的太子党实力太强大了:本身就有满朝文官集团的全力支持,同时在武将家族中,徐达的继承人,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是朱标从小的伴读、死党;常遇春家族是朱标的姻亲(朱标正妃为常遇春嫡长女),还有大战洪都的蓝玉是朱标的亲舅舅(从太子妃常氏来算),直接对朱标负责。朱标有这样的铁杆天团,大可观天下可以说是把他全部的弟弟们加起来都不够他锤的。

蓝玉

作为太子的朱标,享有这种超豪华的政治待遇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大家可一想想朱标的权力有多大了?

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朱元璋眼中最完美、最优秀的继承人,朱元璋信任朱标的前提就是:朱标完全值得老朱信任!

3.身为太子的朱标,才能卓著,能力不凡,代朱元璋监国,处理的政务,令朱元璋十分满意!

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从洪武十年开始监国治政,这时朱元璋尚年富力强,而且并未有其他特别的事需要处理,就在这种极为安定的大环境下,直接让自己的太子监国,而且一监就是十多年那,这在中国任何王朝历史上都是不可想象的绝对信任。

朱元璋

更何况朱标经常跟着朱元璋一起上朝下朝,还一起听大臣能禀告政事,经常能给朱元璋提出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朱标也不负朱元璋的期盼,经过不断地努力和磨炼,朱标在处理政事方面进步飞速,把国事处理地井井有条,老朱对朱标治国的能力非常满意。

查阅史料大可观天下发现,从洪武十年开始朱元璋就逐渐放手权利了,书中说道“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大家要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对太子都有所防范,他们担心太子对皇权构成威胁,更别提朱元璋这种工作狂的开国帝王,可见朱元璋对朱标信任是到了骨子里的。

做事有手段的朱元璋还竭力扶持朝臣朱标的威望和势力:像是朱标展现仁厚,而朱元璋保持高压,说白了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说穿了就是一场政治双簧,逻辑其实很简单,这事说来简单,但要一个皇帝,为他的太子铺路铺到这种程度,真的是耸人听闻,用心良苦啊!

牛气冲天的朱元璋做出如此信任太子朱标的态度,其他皇子对朱标可以说是毫无威胁的,哪个皇子敢跟朱标对着干,就是跟朱元璋对着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朱标上面有朱元璋顶着,其实他自身的压力还小一些(比如铲除某些对皇权有威胁的人和势力,就用不着他亲自动手,沾上骂名,锅都他老爹背了)当朱元璋诛杀群臣时,宅心仁厚的朱标大胆的多次劝说,“陛下诛夷过滥,恐伤天和。”朱元璋没有反击,而是把一根带刺的荆棘丢在地下,让朱标拿起来,朱标却无法下手,此时朱标也明白了老爹的用心良苦。

太子朱标监国十多年里,父慈子孝,老爹朱元璋非常信任他,朱标除了没有皇帝的头衔,大可观天下认为在权利上和其他方面跟皇帝有什么区别吗?

4.太子朱标宽厚的人品,和众皇子感情极好,在皇家威望很高,弟弟们也没有争夺太子之位的能力和必要。

大家说起中国历史上朱标这个人,他除了备受朱元璋宠爱之外,他也是个很争气的人,朱标没有因为父亲的宠爱而放纵自己,他仍然在不断地刻苦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再加上他从小就得到宋濂这个大儒的亲身教导,饱读诗书,德才兼备,为人正直而不好色,也不过分贪图权力和物质需求。

同时,太子朱标对臣子们也很宅心仁厚,比如1380年,朱标老师宋濂被牵扯进“胡惟庸案”,惹来横祸。朱元璋想处死宋濂,幸好朱标和马皇后力保,才幸免于难。

大儒宋濂

太子朱标为人谦和有礼,宅心仁厚,常调解争端,替人求情,在诸皇子以及朝中大臣中威望极高,即使是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也是无法和朱标相比的,所以朱元璋即使不给他实权他的朝中和皇子间影响力也是存在的。

朱元璋的儿子们

还有朱标性情温和,待人宽厚。朱标的几个兄弟当中,秦王、晋王、周王,哪怕是燕王朱棣都曾都犯过一些致命的错误,而每次哥哥朱标都会从中调和,帮助他们减轻责罚或者免除责罚。久而久之朱标也就积累了相当的的威信,其他兄弟们对他都很佩服和敬仰。这个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温文儒雅,和他老爹性格迥然不同,他又对弟弟们十分友爱,一旦哪位弟弟犯错,朱标都会在父皇面前替其求情,因此在弟弟中威望很高,就说的过去了。

朱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元璋抱之深深期望的太子朱标,也许是压力太大了,最终英年早逝,时也命也。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才37岁就病死了,谥号“懿文太子”。

大可观天下认为,朱标如果不死的话明朝很多的开国功臣都是不用死的,朱元璋杀他们是因为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压不住他们,但是朱标不同,他能压住他们,所以他们可以不用死。

战忽局的大可观天下是不是可以说,像朱标这样一位无野心,有能力,有人品的太子自然能够获得一个重亲情父皇的认可和信任。正是因为有了皇帝老爹的信任,再加之太子朱标本身具有的出色的能力和影响力,那么明朝太子朱标就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也是地位最稳固的太子!屏幕前的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如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有26位皇子,朱标为何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太子?
朱标的权力有多大?他不死朱棣不敢造反,死后待遇远超众多皇帝
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跟朱标争太子位,就连朱棣只能隐忍?
朱标究竟有多恐怖?他不死朱棣不敢篡位,中国历史险些被他改写
皇帝在朝堂追打太子时,太子身上掉出此物,皇帝看到后失声痛哭
朱棣戎马一生,能力卓越,朱元璋没选择他继承皇位,而是选朱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