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夏修心推荐|风,亭,洞,泉——在吴山消暑的四大法宝

避暑“凉”方第四弹!

登吴山远望,去亭、洞、泉寻清凉~

夏日登吴山

在环抱西湖的群山中,吴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座。今日的吴山,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与山林风貌和谐地融为一体,可游可观,可休可憩。

盛夏将至,不妨登一登地近闹市的吴山——吴山本就海拔略高,气温低于平地,加之山上古树遮天,更有亭台楼阁、井泉洞石,可在此深切感受到自然赠予的夏日凉意。

望景于风中

城隍阁下“吴山天风”题额

吴山天风 元代诗人萨都剌在《紫阳盛景》中曾写道“天风吹我登驼峰”;近代巾帼英雄秋瑾在《登吴山》诗中也有“石台高耸近天风”之句。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山天风”再登“西湖新十景”之榜。

您可以选择在夏日的某一晚登临城隍阁。城隍阁三楼有面积约200平方米的西湖观景台,视野开阔。届时,在夏日的晚风中,赏西子娇俏风情,观杭城万家灯火,盛夏的炎热将在此处消失殆尽。

休憩于亭中

九野澄平亭

吴山亭多。吴山上建亭台楼阁,可能始于北宋嘉佑时梅挚所建之有美堂。南宋庆元间韩侂胄赐第宝莲山下建阅古堂。其后,又有“天开图画阁”、“太虚楼”、“如此江山亭”、“三仙阁”、“望江楼”、“丁仙亭”等等,俱可登临眺望湖山之胜。

夏日,自带一壶茶、一把扇,携两三好友坐于亭中畅谈闲聊,不失为惬意度夏的一种方式。

江湖汇观亭

座落在吴山紫阳山顶,原坎卦坛处,为两层八角楼阁式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2008年重修。亭建于高高的石砌台基上,飞檐翘角。登上二层纵目,江、河、湖、城尽收眼底。

叠泉亭 有美亭

坐忘亭 白鹿亭

探凉于洞中

云隐洞

吴山洞多。吴山在地质构造上属碳酸岩构成,这里石灰岩质地纯,断裂多,加上地处江南,降水丰富,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十分强烈,造成了吴山喀斯特地貌非常显著,溶洞、泉眼、石林景观遍山都有分布。故昔人亦以此称胜,前人于此都有题咏。

夏日,来吴山的洞里转转,感受下来自山间腹地的凉快。

瑞石洞

洞在瑞石山腹地中央。因洞邻原紫阳庵,曾又名紫阳洞。洞不大,今洞顶有部分塌陷,可见天日。洞径幽深狭长,两侧峭壁如立,故前人题为“翠壁”。洞径口两侧,怪石嶙峋,有多处石景。

青衣洞

洞在瑞石山顶部,十二生肖石下坎。青衣洞得名于青衣童子的传说。旧志称,昔时有人偶行至洞口,见一面目清秀的青衣童子,便上前问路,童子不答,返身入洞,久不见出来,待欲进洞探视时,忽闻洞中风雨声大作,顿时毛发悚然,恐慌而逃。后人遂以“青衣”为洞名。青衣洞深数米,洞不高而窄,洞内有泉。

归云洞

洞在吴山瑞石山东麓山坳,宝成寺后。洞又名“石屋”,顶穹旁削,中可列十数人。洞口有行书“归云洞”额。旧志称:天将雨,则云气自出;将晴,则气收,故名。

洞口有“青芙蓉”、“寿星石”等石景。由宝成寺西上归云洞有山径数十级。昔有成道树,补衣石诸多名胜。

憩息于泉边

不二泉

吴山泉多。在一片葱绿外表下的吴山,泉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泉水从裂缝中汇集到溶洞,满满徜徉在土里,在地势低的地方露出头来,成为吴山一景。

夏日,倘若在登山途中发现了一口泉,可在泉边歇歇步,听汩汩泉声,感受泉的凉意与畅快。

青衣泉

泉在青衣洞内,泉以洞名。昔日青衣泉泉水颇丰。南宋时,权臣韩侂胄赐第宝莲山下,曾建有阅古堂,砌玛瑙为池,引青衣泉水注入,名“阅古泉”。时陆游曾为作《阅古泉记》。

白鹿泉

泉今在紫阳山东侧山腰。南宋时内侍刘傲入道修真,在紫阳山东南麓建通玄观,观内石壁石刻造像旁有一泉眼约一尺余见方,刘傲题为“鹿泉”,(并于泉旁镌一鹿),后泉涸。后人在通玄观后的紫阳山东麓山腰,重凿一泉,名“白鹿泉”,泉呈长方形,长数米,宽约2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七绝·吴山青衣泉】
“西湖史迹游”第2期——寻吴山旧影
清波三志 : 第二十二集·5·清波三志:卷下
12-茅山志卷之十一
游山玩水·文人雅士的生活图卷
在紫阳山上寻古访迹之一摩崖石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