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短长书:历史笔记
第602篇,与你目睹辽阔之地
人会重回故地,书也会被再次打开和阅读。《历史笔记》的阅读笔记重返。
阅读历史著述是个人爱好。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论怎样的阅读,在阅读之前与阅读之后,每个人都会在书中找到彼此认同的认知。不过阅读历史千万不要以为可以做到“以史为鉴”,甚至想从历史过往中找到预测未来的方法。我认同这样的一句话:“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人类错误的集成,也是文明和愚昧的连载。也正如巴尔扎克在《幻灭》中说:“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不论历史有几种写法,读一读,总会多少知道一些来龙和去脉。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查阅了百度有关“高华”的词条。很幸运,这个名字的词条和解释都还在。那就意味着还可以说。
事皆因人而起!那就趁着能说的时候谈谈这个人----高华!
高华先生,1956年生人,2011年逝世,享年57岁。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历史学家茅家琦先生。
曾看到一篇有关纪念高华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有时候伟大的人碰巧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能够认出他已是生之幸运”。在这个貌似繁华与兴盛的年代,读到这样清冷的文字,不能不说是一件人生的小确幸。
今天不会逐一推介高华先生的著述。只需要介绍“高华”这个名字就好了。《历史笔记》是高华先生的遗著,由高华先生的学生整理后出版的。这本《历史笔记》直接贴近高华先生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也更能让人体会到所谓“枯坐治学”是一种怎样的经历。尤其可看得出高华先生在此经历中所表现出来的恬静和稳定的治学水准。对高华先生的认识要从他的著述开始,而不是这个人究竟如何?如果对比当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和叙述,将坊间的热销书与高华先生的著作放在一起,就会知道其中的高下,是“治学”的分野。高华先生的历史著述的叙述中,没有猎奇,没有诡异,也没有居高临下,同样他也是不参与大合唱的一位学者。“‘史学’(要有学识和功底)、‘史识’(洞察历史的眼光),三者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史识’。前两项是可以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的,后一项则是要有思想境界和人生阅历才可接近的。” 这段话,是高华的夫子自道。这段话反应在他的著作中时就是不以个人好恶为参照,而是借助事实与判断所产生的认识,同时兼备作为历史时代参与者的内省和观照时的所见与所想。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阅读完《历史笔记》的那个下午,在怅然若失中独坐了很长时间。上下两册接近千页的著述只能怪我读的太快,也要怪高华先生写得太好。在那个下午因阅读一本书而从心底生出的空旷和惘然的感受是从《历史笔记》文字叙述里设置的暗门中涌出的。不过也正是那一个下午之后,“不同“这个词汇开始发挥作用了。那个下午----就像是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所言“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的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那个普通的下午,现在看来是我私人阅读史中的某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有些认识上的障碍一旦突破,后续的“不同世界“就会接踵而来,想拦都拦不住。
有关《历史笔记》的阅读过程中,我曾写下这样的笔记(节选如下):
-----节选自笔记《浮沉》 写于2014年8月
有幸能逐一的翻看这本高华先生的著述,在阅读的同时,不得不佩服高华先生的阅读量,那应该是集数十年的功力才能得到的通达。而写下这些文字,对于高华先生而言未必不是痛苦。我个人的解释是,用自己自幼而来的知识体系反对自己所秉持的习惯观念,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就好象是一个脱胎换骨般的痛苦过程,这一点在高华先生讲述延安整风运动时,党内知识分子如何重生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作者自己似曾相识的心灵变迁时的感同身受。在阅读这些反省材料和个人历史问题交代、向党坦白一切的记述中,新人如何重生,旧人如何消亡,此一过程高华先生用笔甚力。这一段不仅仅是讲述这些俱往矣的人,也有一点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参杂其中。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最痛苦的恐怕就是如何面对摧毁旧有的知识体系。这些对于一个曾经拥有过心灵世界的人来讲,意味着要经历一个放弃心灵与魔鬼握手的时刻。他们深知一旦与魔鬼握手,就再也回不去了。眼见那个熟悉的自己迅速地远离离自己却不能带有一丝的怜悯,此等决绝该如何形容呢?那么为了革命的需要导致的个人浮沉是容不得半点温情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节选自笔记《治大国 如烹小鲜》写于2014年8月
在国家威权面前,个人生活随时会被摧毁。连一点声响都没有。读《历史笔记》就在于看到一些令人反复思考的内容,这里指得是作者思考的问题。在不同的文献中寻找相同的痕迹。对于读者而言,在不同的历史记述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对同类型问题的判断。最主要的是这本《历史笔记》不是一本歌功颂德的著述。中国当代史和中国近代史,有叠加,有传承。在阅读这本书时,时不时的会感觉到脊背发凉,汗毛竖立。这也是中国史学家和西方汉学家的史学著作最大的区别,记述同一段的革命和斗争,中国历史学家的文字里往往是血和牙和着一口吞。
在谈到国家治理时,不得不和孔飞力先生的《中国现代化国家的起源》这本书相联系。在高华先生的笔记中,国家管治的方法和国家威权的逐级深入与孔飞力先生的分析有相同的观点。孔飞力先生提纲式的阐述,在高华先生的论述中得以具体的呈现出来。但这两位所依据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节选自笔记《千里饿殍图》 写于2014年8月
阅读《历史笔记》行进到1958年了,在过去的那两年中,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已经体无完肤了,苟延残喘的人不用在角落里暗自嘿笑躲过一劫,后续的故事谁也猜不出剧情发展。谁也无法预知另外一只脚在何时会踩下来。也是在这个时刻可以讲:山高皇帝远。
“在皇帝的案头,一碗晶莹剔透的白饭因为饥民遍野而难以下咽“。至少高华先生的笔下横陈着这样的愤怒。
------节选自笔记《无限接近的历程》写于2014年8月
一句总的结语就是:这是一部人斗人的历史记述。作为一只卓尔不群的乌鸦,高华先生唱的是最不好听的调门。这不是高华有意为之,而是曲谱本就如此。
在492页的阅读中,斗争、谎言和残酷这样的词语越来越多的映入眼帘。尤其是一些词汇在理解上颇让人费力,例如“镇压”一词,我原本以为这个词所代表的最大动作也许就是投入监狱或者是被打上永世不得翻身的标签。不成想,这个词实际还有另外一个涵义:肉体消灭。这才是“镇压”一词最贴切的意义。
在所谓新旧社会的历史交替的洪流中,无数个人就是被“这个词”交代了最后的去向。作为读者的阅读就是这样: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一个无限接近但不能抵达的历程。
高华先生其人及其著作不是我这些笨拙的文字所能展示的,而我有幸读到这样一个人写就的书。并从他的心血中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并尽自己的可能表达适当的敬意。更准确的说,是高华先生的著述本身就具备这样的蕴藏,它会给每一个读者打开一个独特的视角。这个视角是高华先生在数十年的冷寂枯坐中留下的。任何阅读的最终指向,不会单单落在书本上,而是落实在追索作者上,落在一个名字上。我们循着这样一个普通的名字会开启和接续不同的历史叙述。这也是我在阅读高华先生著述中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的命运我不知道会怎样。即便因这篇文章而导致《短书集》无缘与各位再见,我也不会以此为意。这一点的平静也是从高华先生的文章中学习到的。
曾有一位名为谢海涛的记者写过一篇《高华的后二十年》的长文,比我这篇更加的翔实及饱满。有意者可搜索得之。对于一位学者所表达的敬意,我只能做这么多了。在那篇纪念高华先生的长文中,有几处颇有同感,正如讲到高华先生在阅读龙应台的《一九四九 大江大海》一处时落泪:龙应台先生是这样写的---“太多的债务,没有理清;太多的恩情,没有回报;太多的伤口,没有愈合;太多的亏欠,没有补偿…… “太多,太多的不公平,60年来,没有一声‘对不起’ ”。“而高华在接受胡杰先生采访时是这样回应的:“龙应台的这本书,最重要的是人民史观,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回望历史。她不管什么正义非正义,她是看这次战争带来的破坏离乱,对普通百姓生命的摧残。她表达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同时也是质疑胜利或失败。这个质疑价值很大”。无论历史是由谁书写,普通人的命运与历史人物的命运并无太大差别。历史记录目的之一就是如何让后来者生活得更好,更加的远离荒诞和疯狂。在谢海涛纪念高华先生的长文结尾处,高华先生是这样阐述自己的理想的:“这个社会是不完美的,永远不完美,要打破完美主义;我们要追求完美的世界,但不是要实现它,而是在实现的过程中不断改良我们的社会,使它比现在更好。”
而今,这位学者已作古。我们能汲取的就是在他的书中去寻找自己想找寻的答案。但我们也需要谨记。正是这些缄默且坚毅的前辈足迹,将我们逐步引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聂石樵先生走了,关于治学,再听他唠叨几句吧
胡洪侠|有惊叹,也有失望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忆佟柔老师
林散之与沙孟海比较研究
霍松林先生的宋学研究
林大志丨詹锳先生的生平著述与学术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