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概念与文章逻辑 ——读《形式逻辑》心得体会(一)

逻辑清晰是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根据《形式逻辑》中的相关逻辑原理,概念是人思维的基本元素,没有概念或离开了概念,人就无法思维或进行逻辑思考。因此,逻辑清晰,首先必须概念清晰。而概念不清晰,又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1.用词不准导致的概念混乱“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因此,概念清晰的前提是用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短语或语句)必须精确、准确。如果用词不准确(或对词语的内涵理解不深),就会出现逻辑错误。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词语应用的混乱,就同时也是概念的混乱”“形式逻辑要求概念的明确与准确,同时也就是要求我们明确与准确地应用词语。”比如,“上周设备质量问题突出,发生1件一般D21类事故。”这里的“突出”就用的不准,这就是逻辑不清的一种表现。

2.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导致的概念混乱。根据书中关于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定义(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就是就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我认为概念的内涵就是“从具体到一般、抽象”,而外延就是“从一般、抽象到具体”。内涵是思维的产物,而外延是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一个概念要明确,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明确。”相反,如果对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太明确、不太清晰的情况下,往往导致文章出现逻辑混乱。比如,“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为集团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面就存在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导致的逻辑混乱问题。即“科学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因为加强人才建设,也可以为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引领发展、快速发展奠定基础。这里的修改方法,就是通过“减少限制词的方法,扩大概念的外延”,将“科学发展”改成“发展”,逻辑上就通了。同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果不匹配也会导致逻辑混乱。比如,在文章中阐述了一个问题(内涵),我们觉得不是很清晰,打算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更明白(外延),但如果我们举的例子不是很恰当,就会导致逻辑出现混乱,也就是是“不解释还清楚,一解释就糊涂了”。

3.划分不当导致的概念混乱。公文写作,为了逻辑清晰,文章构架一般采用金字塔形式,即分层分类的方法,也就是将“大概念”划分成多层、多个“小概念”。如何保证划分过程中逻辑不出现交叉、混乱,关键是严格遵守划分的三条规则:一是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以此保证不出现交叉;二是各个子项之和必须穷尽母项,以此保证不漏项;三是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以此保证各个子项互不相容,同时明确各个子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类似切西瓜“要不横着切,要不竖着切,但绝不能横一刀竖一刀”。如果我们在分层分类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以上三条规则,我们的文章就会在结构上出现逻辑混乱。

概念不清导致的文章逻辑混乱主要包括以上三个方面,同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又是相互联系的。“用词不准”和“划分不当”,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不清引起的,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也会导致很难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同时导致也很难把一个概念清晰地划分为几个小类。所以,必须综合理解,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反复琢磨。只有把概念弄清了、词语用准了、划分正确了,文章的逻辑才会清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概念的内涵
高三一轮:逻辑知识复习
概论莱布尼茨逻辑学的学术成就、历史影响和理论得失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二)
哲学入门丨陈伟: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