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合一:NextCure的技术平台和在研产品速览

首先几点,招股书本身并不是同行评议的研究型文章,对科研的陈述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我也就是把与管线、平台技术相关的几段拿出来,为了省事,直接沿用原文的第一人称

其次,对于管线靠前的NC318和NC410,现在评价还太早,318虽然有了一些1期数据,但主要还是简单的安全性数据,不管是PKPD还是efficacy、biomarker都要等后面继续的研究来看,所以现在也不好下一个结论;而410的话,一些临床前的验证还在继续,只是对这类MOA感觉有点怪,毕竟08年就知道“The soluble leukocyte-associated Ig-like receptor (LAIR)-2 antagonizes the collagen/LAIR-1 inhibitory immune interaction”

另外因为近来一些事情身心俱疲,本次更新后开始休息一段时间,预计会停更1-2周,五一后正常。

1  BUSINESS Overview

2  FIND-IO平台

3  研发管线

4  肿瘤免疫相关背景

5  NC318的背景及相关数据

  • 5.1 S15背景

  • 5.2 S15靶点的验证

  • 5.3 1/2 期临床数据

  • 5.4 S15+肿瘤模型中的临床前数据

6  NC410的背景及临床前研究

  • 6.1  肿瘤中LAIR通路的背景

  • 6.2   临床前开发

  • 6.3   NC410的临床开发计划

7  其它在研项目


1 BUSINESS Overview        

我们是一家临床阶段的旨在发现和开发全新的首创的免疫药物来恢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从而治疗癌症和其它免疫相关疾病的生物制药公司。我们基于整体来审视免疫系统而非针对特定免疫细胞类型,我们致力于关注理解生物学信号通路、细胞间相互作用及此等作用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通过自主开发的FIND-IO(Functional, Integrated, NextCure Discovery in Immuno-Oncology)平台,我们研究了多类细胞来发现并了解免疫细胞的靶点组成与功能以开发免疫治疗药物。我们同样关注对现有治疗没有应答的患者、在任何治疗后均会进展的患者以及患有现行疗法无法惠及的癌症患者。

我们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全新的免疫药物,即通过新颖或独特的机制来治疗特定的适应症。我们管线中领先的候选药物NC318就是一个靶向新型的免疫调控类受体Siglec-15/S15的全新的药物。201810月启动了NC318治疗晚期或转移型实体瘤患者的1/2期临床,我们预期194季度完成该研究的1期部分并于204季度完成2期部分。进度第二的候选药物NC410,被设计通过阻断白细胞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介导的免疫抑制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计划于20194季度向米国FDA提交IND

201811月与礼来签署了一项多年的合作协议,致力于应用FIND-IO平台发现全新的肿瘤免疫靶点,并未我们和礼来提供排他性的协议合作开发抗体药物。目前收到首付款2500万刀现金和1500万刀股权投资,同时临床开发、注册和销售等里程碑付款合计不超过14亿刀。


2 FIND-IO平台

我们的FIND-IO能够用自主专利的方法对原代免疫细胞和免疫谱系来源的细胞株(包括从患者体内分离的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DC和癌细胞后构建的细胞株)中的免疫信号进行功能检测,使得可以鉴定出能被新型免疫治疗药物靶向来修复并保持抗肿瘤免疫活性的蛋白。我们已经利用FIND-IO平台鉴定出多个新型靶点,包括了那些在研发管线中被设计来靶向治疗的。

FIND-IO平台包括了三个整合的组份:第一部分包括了基因库,也称靶点库,包含的基因编码了一系列具有结构多样性的蛋白质分子,可以插入在细胞表面的质膜也可以分泌到细胞外;第二部分有一系列免疫和非免疫类型细胞组成,统称为应答细胞,用来评估靶点库的功能效应,其中免疫应答细胞的类型包括从健康志愿者身上分离的原代免疫细胞和可以体外培养的各种免疫细胞株,而非免疫应答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第三部分采用了一系列的输出结果的集合来提示是否找到了抑制或刺激免疫反应的新靶点。

和其他的只关注单个参数或者单个细胞类型的筛选平台不同,我们在多种细胞类型和多个功能中进行了广泛n的搜索,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有生理学意义的结果。尽管TME中免疫反应的内部机制十分复杂并且处于动态变化的阶段,但我们的FIND-IO平台在设计上已经十分简化并且有效。这个平台通过多层面的整合模拟了生物学上的相互作用,来评估细胞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免疫学功能,从而鉴定出新的免疫调节因子,找出那些可以被单抗或融合蛋白等免疫治疗药物靶向的蛋白。这些FIND-IO平台下初筛出的潜在靶点经过进一步的可重复性、稳健性、相关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分析后得到有用的结果,提升针对这些新型免疫调节因子开发治疗药物的可能性。这个方法意在达到我们一贯的宗旨:将目前的免疫治疗的成功延伸到对现有疗法无法获益的环设身上并提升这部分患者的生存。

从操作角度,FIND-IO平台的第一步就是将靶点文库中的基因一个一个的转入宿主细胞,从而使得宿主细胞表达这些文库基因,最终蛋白质表达在细胞表面或者分泌到附近空间。同时,宿主细胞经改造表达一个与细胞功能相关的、有转录因子活性的报告基因,例如接上一个像RFP这样的萤光蛋白的DNA来报告转录因子活性,所以一旦文库基因表达的蛋白通过传导合适的细胞信号后,会启动RFP的转录表达,就会检测到红色荧光。同样的,免疫或非免疫的应答细胞上经改造也可以通过连接像GFP这样的荧光蛋白的DNA来报告转录因子活性,所以一旦转录发生,就会检测到GFP的信号。这样就可以定量的测量两类细胞的红or绿色荧光信号,被称作双向信号,因此FIND-IO可以同时观察宿主细胞和应答细胞的信号事件。

FIND-IO平台使得我们可以对包括T细胞、髓源细胞、淋巴细胞、表皮癌细胞、浆细胞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或非免疫应答细胞以及从健康供体分离的原代免疫细胞进行选择和筛选。对于每种细胞类型,我们对报告基因通路的活性、效应器功能活性和对细胞死亡的影响进行筛选,以鉴定在多类细胞中有共同或差别效应的新型免疫调节类靶点。

此外,我们还能利用FIND-IO平台联合PD-1/PD-L1免疫检查点这类特定通路,协同或叠加效应的筛选,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联合治疗方案提升缓解率。

因此我们通过FIND-IO平台旨在获取一系列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恢复正常免疫功能来治疗癌症和其它免疫相关疾病。虽然目前只聚焦于癌症治疗,但我们相信依靠专利化的技术和方法、对生物学信号通路的深刻理解和在免疫学及炎症研究上的融合,为我们在探索其它远未被满足需求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上提供了机遇。为了最大化该平台的潜力,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FIND-AI平台,并拓展到筛选鉴定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领域的新靶点。


3 研发管线

研发管线中进展领先的NC318是靶向S15的单克隆抗体,S15在包括M2型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在内的免疫抑制型细胞上高表达,2015年陈列平博士的研究揭示了S15的免疫抑制特性。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和其它研究者都发现S15可以促进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并且对T细胞功能起到负调控的作用。NC318被设计来阻断S15介导的免疫抑制,恢复T细胞的正常功能及抗肿瘤活性。由于在多类肿瘤细胞中检测到S15表达,我们相信NC318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并且有着独特的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能力。此外,由于S15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是不重合的,因此我们相信NC318可能适合治疗那部分对anti-PD-1/PD-L1无应答的患者。我们正在初步评估NC318治疗晚期或转移型实体瘤,包括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头颈部鳞癌(HNSCC)等。

NC410是进展排名第二的免疫治疗项目,是一个设计来阻断LAIR-1介导的免疫抑制的融合蛋白。LAIR-1除了表达在T细胞上以外,还经常表达在DC(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其结合弹性蛋白或者C1q能引起TME中免疫功能的缺失,包括T细胞功能和DC活性的下降。阻断LAIR-1的结合后,NC410可以促进T细胞的功能和DC活性从而引起特定的抗肿瘤反应来清除癌细胞。我们正在开展支持进行IND的研究,期望在201季度递交IND并启动在晚期或转移型实体瘤的1/2期研究。我们目前主要集中于研究NC410在卵巢癌、NSCLC和肾癌的治疗机会。

4 肿瘤免疫相关背景

免疫系统有着强大的生物学机制抵御并保护机体免疫遭受病原体,如病毒、寄生虫和细菌攻击,同样也能够通过对在癌细胞上特异性或高表达的抗原的识别和反应来起到监测癌细胞的作用。免疫细胞和不断扩增的癌细胞之间复杂的关系能够通过阻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阻止免疫反应,从而产生TME中的免疫抑制。这类现象一般称作免疫逃逸,也就是肿瘤可以阻止特异性T细胞在TME中发挥功能或者接近肿瘤位点,使得肿瘤可以继续扩增从而疾病进展。晚期的肿瘤细胞可以有着多种免疫逃逸机制,甚至各个肿瘤细胞之间也存在差异。

肿瘤微环境指的是肿瘤所在的细胞环境,组成还包括相邻的血管和各类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髓源炎症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ECM)TME中的免疫细胞类型包括T细胞、天然杀伤细胞(NK)、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髓源抑制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肿瘤通过和所处的微环境持续相互作用,肿瘤细胞可以像免疫细胞那样表达被称为检查点的共抑制分子来引起免疫耐受,使得肿瘤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响应从而无限扩增。除了调节免疫功能外,TME中的免疫细胞也会加快形成支持癌细胞生长和演化的促肿瘤发生微环境。

目前癌症研究和药物开发聚焦于重塑TME并克服免疫抑制,检查点抑制剂就是一类设计来消除肿瘤对免疫系统抵抗的药物。目前开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多种癌症,也是基于通过逆转检查点对免疫系统的负调控来重新激活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这一证据。靶向PD-1PD-L1CTLA-4等检查点的治疗药物已经在多类肿瘤的临床中显示了显著的结果并因此获批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然后虽然这些检查点抑制剂近来取得了成功,但是疗效依然有限制,据估计大约60-70%的癌症患者,包括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结直肠癌、NSCLC、尿路上皮癌和HNSCC在内,都无法对检查点抑制剂单药产生应答,许多未产生应答的患者携带的很多都是冷肿瘤,即没有足够的T细胞浸润识别肿瘤;除此之外,还有的患者在接受这些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也会产生抵抗。因此这些疗效的限制凸显了在现有肿瘤免疫治疗外,研究并鉴定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新靶点和新通路的重要性。


5 NC318的背景及相关数据

NC318是以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人S15的单克隆抗体,我们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阻断S15可以提升免疫应答并且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得到炎症。我们相信NC318有助于通过靶向巨噬细胞或表达S15的肿瘤细胞来促进抗肿瘤疗效。我们拥有NC318排他性的全球权益。

  • 5.1 S15背景

S15是一类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家族的一员,通常表达在免疫系统中除了T细胞以外的其它多数白细胞上。Siglec能够识别并结合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多个Siglec家族成员可以帮助免疫细胞区分自我与非我成分,并调控免疫反应。2015年陈列平博士团队用TCAA发现了S15的免疫抑制特性:S15通常表达在TME中有着高度免疫抑制性的肿瘤细胞以及M2型巨噬细胞上。

M2型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上的S15似乎通过结合T细胞上的受体(注:还未鉴定出)来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从而减弱抗肿瘤免疫效应。有证据显示,S15可能通过与髓系细胞的作用来促进它们的增殖与分化,进一步通过分泌IL-6IL-1bTNF-a等促肿瘤或免疫抑制类细胞因子来维持整个TME的免疫抑制。下图显示,不管是M2型巨噬细胞还是肿瘤细胞,只要表达S15,都会引起免疫抑制性TME,促进肿瘤生长。

NC318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阻止S15引起的免疫抑制来促进抗肿瘤活性。如下图所示,通过靶向M2型巨噬细胞和S15+ 肿瘤,NC318的这种设计可以下调促肿瘤相关的炎症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并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减少并杀死肿瘤。

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发现S15表达在多类肿瘤的TME中的肿瘤细胞和M2巨噬细胞上,包括了肺癌、卵巢癌和黑色素瘤;相反正常组织中S15的表达极低。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肿瘤上S15呈现出独特的表达谱并且期功能完全独立于PD-L1之外。左图展示了在200多份NSCLC患者样本中S15相对于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主要鉴定出3类群体:PD-L1- S15-PD-L1+S15-PD-L1-S15+,结果提示肿瘤细胞上S15的表达并不和PD-L1重叠。而在右边的图中,我们相信NC318会给PD-L1-S15+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这部分患者通常不会从anti-PD-1/PD-L1治疗中获益。这些结果与我们旨在为无法从现有疗法中获益的肿瘤患者开发新型药物来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提供区别于现有方案的有效治疗的初衷是一致的。

S15是一类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家族的一员,通常表达在免疫系统中除了T细胞以外的其它多数白细胞上。Siglec能够识别并结合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信号通路。多个Siglec家族成员可以帮助免疫细胞区分自我与非我成分,并调控免疫反应。2015年陈列平博士团队用TCAA发现了S15的免疫抑制特性:S15通常表达在TME中有着高度免疫抑制性的肿瘤细胞以及M2型巨噬细胞上。

M2型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上的S15似乎通过结合T细胞上的受体(注:还未鉴定出)来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从而减弱抗肿瘤免疫效应。有证据显示,S15可能通过与髓系细胞的作用来促进它们的增殖与分化,进一步通过分泌IL-6IL-1bTNF-a等促肿瘤或免疫抑制类细胞因子来维持整个TME的免疫抑制。下图显示,不管是M2型巨噬细胞还是肿瘤细胞,只要表达S15,都会引起免疫抑制性TME,促进肿瘤生长。

NC318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阻止S15引起的免疫抑制来促进抗肿瘤活性。如下图所示,通过靶向M2型巨噬细胞和S15+ 肿瘤,NC318的这种设计可以下调促肿瘤相关的炎症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并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减少并杀死肿瘤。

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发现S15表达在多类肿瘤的TME中的肿瘤细胞和M2巨噬细胞上,包括了肺癌、卵巢癌和黑色素瘤;相反正常组织中S15的表达极低。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肿瘤上S15呈现出独特的表达谱并且期功能完全独立于PD-L1之外。左图展示了在200多份NSCLC患者样本中S15相对于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主要鉴定出3类群体:PD-L1- S15-PD-L1+S15-PD-L1-S15+,结果提示肿瘤细胞上S15的表达并不和PD-L1重叠。而在右边的图中,我们相信NC318会给PD-L1-S15+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这部分患者通常不会从anti-PD-1/PD-L1治疗中获益。这些结果与我们旨在为无法从现有疗法中获益的肿瘤患者开发新型药物来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提供区别于现有方案的有效治疗的初衷是一致的。

  • 5.2 S15靶点的验证

我们相信S15代表了一类治疗癌症的新靶点,因此在临床前研究的小鼠模型中敲除了编码S15的基因来评估S15被抑制后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发现:缺失了S15的小鼠总体上发育正常,提示S15的抑制并没有引起对正常细胞的不良事件。随后的体内实验发现,相比野生型小鼠,敲除了S15的小鼠显示了增强的抗原特异的T细胞活性,而仅仅条件性敲除髓源细胞上S15的小鼠也有着和完全敲除的小鼠类似的增强的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活性,提示巨噬细胞在S15介导的免疫抑制中的关键角色。同时相比野生型小鼠,完全敲除和条件性敲除的小鼠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有着显著的升高并且保持更长的生存期。下图是在完全敲除和条件性敲除的小鼠脾脏中发现了相比野生型显著升高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里按OVA+ CD8+ T细胞占整个CD8+T细胞比值来测算)20% vs <2%。这些结果都提示,S15在介导免疫抑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S15的缺失或者抑制可以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

我们同样评估了胶质母细胞瘤模型的S15敲除小鼠相比野生型小鼠的肿瘤进展情况:可以看出,敲除组的肿瘤进展明显延迟,相应的在生存期有着显著的延长。

为了研究那些对PD-1/PD-L1治疗无应答患者对S15抑制获益的可能性,我们在临床前实验中在B16.GMCSF黑色素瘤模型中评估S15敲除的结果。为了研究那些对PD-1/PD-L1治疗无应答患者对S15抑制获益的可能性,我们在临床前实验中在B16.GMCSF,这个被证明对anti-PD-1黑色素瘤模型中评估S15敲除的结果,发现相比野生型小鼠,敲除了S15的小鼠有着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因此总生存期也更长。这个研究提示NC318在对检查点抑制剂未产生应答的患者中可能有着治疗的潜力。

  • 5.3 1/2 期临床数据

201810月,我们启动了NC318单药治疗晚期或转移型实体瘤的1/2期临床研究,这项FIH研究旨在评估NC318的安全性和可耐受下,确认最大耐受剂量(MTD)、药理学活性剂量(PAD)并检测初步疗效。开始时141个疗程,疗程内每日接受NC318给药,同时也会根据PKPD、标志物、安全性数据以及研究者反馈来调整不同剂量的给药计划。

该研究分成2部分,1期部分设计来剂量递增和安全性扩张,旨在确认PADMTD,其中前者指引起最大生物学效应的剂量,包括免疫活化标志物的升高或者免疫抑制标志物的降低,后者包括了给药流程中的优化剂量及可耐受剂量的最大给药次数,我们预期这部分在194季度完成。截止至19331日,10种不同肿瘤的21名患者按照8 mg24 mg80 mg240 mg 4个剂量组接受给药,如果这些剂量种没有发现剂量相关毒性(DLT),我们将会进进一步扩展到400mg800mg剂量给药。目前NC318的可耐受性很好,没有发现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和剂量相关毒性。我们在1例受试者的研究过程中,观察到了可能是NC318相关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瞬时的逐步升高,分别3级和4级,但在72小时内停止任何输液得以解决;其它的可能和NC318相关的安全性事件基本都是研究者评估的瞬时无症状检查结果或1AE疗效方面,截止至19331日,在13名至少接受过1次给药的患者中,1例确认PR,另6例确认SD6PD,确认为PR的患者来自8mg剂量组、目前依旧在组,而6例确认SD的患者分别来自8mg80mg剂量组、其中4人依旧在组。此外还有8名患者在组,只是在截止日前还未接受过影像学评估。2期研究部分计划检测相关的疗效指标以及各个瘤种的应答率。在这部分,我们将入组那些S15表达升高的肿瘤类型,包括卵巢癌、NSCLCHSNCC或是其它PD-L1低表达的恶性肿瘤,预期于204季度结束这部分研究。

我们根据稳健的生物标志物策略来设计正在开展的临床,通过药效标志物的帮助来评估NC318的临床活性。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会提取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外周血和全血样本,用于免疫细胞类群的分析和界定,同样也会分析T细胞受体克隆来检测治疗引起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亚群克隆扩增的证据。基于这些新数据,我们会开展与研究目标相关的进一步分析,包括细胞因子的流式分析。而在2期部分,除了NC3181次给药前,我们也会在第3次给药完成后至少完成1次肿瘤活检样本的取样,用来研究NC318治疗相关的免疫反应或抵抗。我们还会通过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或其它探索性方法来检测组织,评估炎症与效应T细胞群体的标志物以及可能和NC318治疗的安全性、应答或抵抗相关的生长、信号、凋亡及其它类似的标志物。我们相信这样的生物标志物策略可以更好的监测临床试验并且有助于形成未来的临床研究甚至临床实践(如果批准)中的治疗策略。

  • 5.4 S15+肿瘤模型中的临床前数据

常用的同系小鼠模型的肿瘤细胞通常并不表达S15,为了研究靶向S15的抗体的疗效,我们制备了肿瘤细胞上表达S15的小鼠模型:首先在体外将小鼠骨髓细胞定向分化成S15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随后种植到S15阴性的CT26结肠癌小鼠模型体内。这些小鼠分别用靶向S15的抗体5G12和对照处理,其中5G12也就是NC318的亲本鼠源抗体,二者整体功能上相似。在多个临床前研究中,我们评估了5G1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现5G12在阻断S12信号后能够恢复抗肿瘤免疫功能。下图显示,接受5G12处理的小鼠相比对照,肿瘤更小,同时生存期也延长。

我们也同样制备了表面表达S13的肿瘤细胞株:在S15阳性的小鼠结肠癌细胞株中,我们观察到相比对照组,接受5G12处理28天后的小鼠有着更少的肺结节,说明5G12延迟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通过体外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S15可以引起IL-1bIL-6TNF-a等促炎症和促肿瘤生长的细胞因子的升高。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15共同孵育时,能够检测到促炎和促肿瘤因子的升高,提示了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但是下图所示,当PBMCS15蛋白和5G12NC318共孵育时,促炎和促肿瘤因子的量相比PBMCS15蛋白和对照抗体共孵育下降;同时5G12NC318也提升了T细胞的增殖和产生INF-γ的能力。这些数据提示,5G12NC318有着扭转S15介导的免疫抑制的能力。


6 NC410的背景及临床前研究

NC410LAIR-2的融合蛋白,以天然可溶性形式存在,通过与LAIR-1的竞争阻断LAIR-1介导的免疫抑制。多个临床前研究的结论也支持我们关于消除或阻断LAIR-1的结合可以恢复多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的认识。我们的转化研究也显示,NC410可以阻断LAIR-1与结合伴侣的相互作用来促进T细胞和DC细胞功能来恢复正常的抗肿瘤免疫活性。我们相信NC410有潜力惠及那些无法从现有治疗中获益的患者,这与我们的策略也是一致的。我们同样也拥有NC410的排他性的全球权益。

  • 6.1 肿瘤中LAIR通路的背景

LAIR-1是表达的T细胞和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其它免疫细胞亚型上的共抑制性受体,其结合伴侣包括特定的胶原蛋白和补体1q(C1q)

正常条件下,胶原蛋白形成的骨架可以为组织提供支撑和保护,而C1q作为天然免疫的成分可以保护宿主免于感染或入侵。而在病理条件下,胶原蛋白和C1q通常受到上调后高表达,比如在TME及肿瘤位点附近的免疫细胞器,这些否是对肿瘤产生免疫反应的重要位点;然后LAIR-1结合胶原蛋白或C1q后通常会引起免疫抑制。我们的临床前研究显示,LAIR-2也能和LAIR-1结合包括弹性蛋白和C1q在内的同样配体,但这是一个分泌型蛋白,不同于LAIR-2这类膜蛋白,另外LAIR-2也能够以比LAIR-1更高的亲和力去结合那些配体的相同区域。由于LAIR-2结合这些受体后并不会引起免疫抑制,因此LAIR-2可以作为LAIR-1的有效诱饵蛋白。

TME中的极端条件下,胶原蛋白和C1q通常以膜蛋白的形式过表达在肿瘤细胞上或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外基质(ECM),同时天然的LAIR-2的水平不足以完全结合表达升高的胶原蛋白和C1q,使得LAIR-1结合的升高,从而引起免疫抑制、肿瘤的免疫逃逸和生长。

NC410是通过模拟天然LAIR-2的诱饵效应、开发来阻断LAIR-1介导的免疫抑制的全新免疫治疗蛋白药物。而用NC410治疗就是旨在利用体内天然的LAIR-2调节系统的优势,将人体免疫功能保持在正常非病理状态之下。

NC410在作用机制上阻止了LAIR-1结合配体后的免疫抑制并促进抗肿瘤免疫活性,下图中,当TME中存在LAIR-2NC410时,会以比LAIR-1更高的亲和力结合胶原蛋白和C1q,避免了LAIR-1结合后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促进了T细胞和DC的功能并从而恢复了抗肿瘤免疫活性。

  • 6.2 临床前数据

我们在在多个模型中开展了评估NC410活性的临床前研究,结果证实了通过消除或阻断LAR-1结合胶原蛋白或C1q可以在恢复T细胞和髓源细胞在内的多类细胞的正常免疫功能,从而激活T细胞和抗肿瘤免疫。

我们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发现,用NC410阻断LAIR-1结合胶原蛋白或C1q,可以扭转免疫抑制并恢复PBMC(T细胞)和髓源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我们在20 µg/mL胶原蛋白基础上分别加 0 µg/mL10 µg/mL100 µg/mL NC410PBMC混合孵育,另外也在10 µg/mLC1q基础上分别加 0 µg/mL10 µg/mL100 µg/mL NC410和髓源细胞混合孵育。结果如下图,NC410在高水平胶原蛋白或C1q存在下能以剂量依赖的形式促进PBMC中免疫细胞或髓源细胞的活化。

在另外的临床前细胞研究中,我们发现NC410能促进细胞因子IL-2TNFα的升高,预示着免疫功能得到提升;此外同时将NC410和人T细胞注射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可以提升CD4+CD8+ T细胞含量的升高。

而在其它的肿瘤模型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阻断LAIR-1介导的免疫抑制可以延长生存。此外,我们构建了小鼠模型监测体内抗原特异性反应的定位,发现NC410的抗肿瘤活性通常与TME中局部升高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在抗原特异性肿瘤模型的EL6淋巴瘤小鼠中,我们监测体重随日期的变化作为肿瘤生长的替代指标,如图所示,NC410处理后的小鼠携带了更小的肿瘤,提示NC410有着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我们同样检测了T细胞对鸡卵清白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是相比对照组,NC410处理的小鼠分别在脾脏和淋巴结中观察到特异性T细胞全局性和局部性占比的升高,我们相信这些数据能够支持TME中及周边的免疫应答。

另外,当PBMC被移植到P815肥大细胞肿瘤小鼠模型中时,我们观察到NC410在体内引起了T细胞的升高,并且这种升高与肿瘤生长的延迟有相关性。下图可以看出,在第13天时NC410以剂量依赖的形式引起了CD8+T细胞数目的升高并与肿瘤体积的缩小一致。

  • 6.3 NC410的临床开发计划

我们和其它研究者通过分析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发现LAIR-1的表达水平在包括肾癌、结直肠癌、胶质母细胞瘤、肺癌、尿路上皮癌和卵巢癌等多类癌症中与生存率负相关,这些分析结果支持NC410靶向治疗上述适应症的可行性。我们正在对来自不同实体瘤的样本开展扩大化的筛选工作,鉴定出在癌细胞或者免疫浸润细胞表面表达LAIR-1的肿瘤。来指导患者的最终筛选进行人体临床研究。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支持IND申报的工作并期望在201季度递交IND并启动在晚期或转移型实体瘤的1/2期研究。

7 其它在研项目

除了NC318NC410之外,我们还在进行其它潜在的新型免疫调节药物的临床前评估。其中有一个抗体靶向了B7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在临床前研究中,这个抗体在体内显示了高度可重复的、强效的抗肿瘤活性,可能参与了TME中重要的免疫调节通路,能与NC318NC410形成互补。该抗体的靶点在肿瘤细胞上和S15PD-L1都没有重合,这也和我们的宗旨:专注于对现有疗法不应答或进展亦或是患现有疗法无法惠及的肿瘤的患者相一致。

我们同样还有一个在临床前阶段的单抗能够靶向在多类肿瘤的炎性组织和TME中高表达的免疫调控因子。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发现,该单抗可以破坏这个靶点引起的抑制性信号并提升T细胞和NK细胞的效应功能。

基于对LAIR通路的理解,除了在开发NC410之外,我们还拥有通过靶向LAIR-1、直接阻断LAIR-1结合及信号来遏制肿瘤生长、清除肿瘤的单抗。这些新型的单抗都有着独特的功能特征,能够为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紊乱提供新的机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新一代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突破还是延续?
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管理:治疗与新策略
利用18F-FDG PET/CT和分子影像指导癌症免疫治疗
Nat Rev|铂类药物耐药机制探索推动癌症治疗前行
Cell子刊:中山大学林园/梁剑开团队证实溶瘤病毒可增强DC疫苗抗肿瘤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