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过王城遗址,探索华夏文明的传承、发展与变化!
userphoto

2022.12.19 黑龙江

关注

根据史料及出土,考证得出如下几个王朝的遗址所在:

①(唐)尧王城·武汉盘龙城遗址 →②(虞)舜王城·郫城(杜鹃城)遗址 →③(蜀)禹王城·鱼凫城遗址 →④(早)夏王城·三星堆遗址 →⑤(早)殷王城·殷墟遗址

目前尚未对②“郫城遗址”、③“鱼凫城遗址”进行深入的考古发掘,地下资料知之甚少,仅从文献、民俗、风俗、地理、生态、古迹、传说等中窥得大概,故在此仅提及而不细表。

本文将要探索的是目前已发掘的三个王朝都城和其对应的遗址,平面示意图如下:

上:唐尧王城——武汉盘龙城遗址;

中:夏早期王城——三星堆遗址;

下:殷早期王城——殷墟遗址,包含殷墟小屯M5号、花园庄M54号遗址在内。

通过三个王城遗址的比对,再结合历史文献,可以证实或推测出如下信息:

(一)古代王城都是既经“规划”又有“传承”。

① 总体朝向——坐北朝南(即面阳、背阴,古人把“南”面称“阳”面;“北”面称“阴”面)。无论是本文所说的这三个,还是之后有史可查的其它王朝,王城的建设朝向一概沿用“坐北朝南”这种古老的传承。

② 王城背面——位北、靠水(河、湖、江等)。古人逐水而居,选择把王城建在河的南岸,背靠江河,既起防御作用,又使生活、交通、运输等更加便利(古代的“水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速路”)。

③ 王城正面——朝南。王城正门开在南城墙,“向南”是古人的溯源方式之一,指上古帝王、上古之事、上古文明等由“南”而来。

古,是一个传承数千年且字形一直未变的古老文字,这个字的本义就隐含了文明的起源和指向。

什么是“古”?

《说文解字》将“古”释为:“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古由“”+“”组合而成,其中“”为“东西南北”指向,“”位于“”的下方,即“南”方,故“古”字本义即——由南方之口所传之言、所传之事、所传之人……皆为“古”。

另经深入考察,可知南方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王文明和历史传承的源头。中国各地出土的许许多多未解文物,其实都可以回溯到南方找其起源故事。

例如: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盆”、 河南省汝州市阎村遗址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红山文化遗址的“马蹄形玉器”等。(如下图,详文请搜索、参阅本人已发布的相关文章。)

④王城形状——建筑地形大致呈“方”形,这始于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王文明是一统天下的文明,王拥有的领土是天下四方之土,故王城采用地之“方”形。

⑤ 修建宗庙——古代王城不止修建有宫殿(帝王生活与工作的地方),宗庙(祖先神灵的寄居地及后人祭拜之场所)也是王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宗庙建设的传承、变化和发展

(1)唐尧王城——武汉盘龙城遗址

根据已发掘的李家嘴M2号墓出土资料,例如墓坑的位置、规模、布局(二层台、腰坑、人/犬骨所在位置等),遗物的数量、等级,出土铜钺(尧天子钺)的形制、纹饰等,可推测出M2号遗址并非墓,而是王子庙(尧子之庙)的“庙坑”部分。

庙由两部分组成——

地上建庙堂用于祭拜,这部分已无遗存;

地下设“庙坑”用于安置庙灵及陈列纪念物。

所以考古出土的所谓M2号墓,其实是王子庙“庙坑”遗存。

根据古代王城的建设和规划,再参考李家嘴等地的出土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盘龙城(尧王城)遗址区内,会有尧所建的天子宗庙(位于宫殿区的前方),而宗庙地下,亦应有“庙坑”遗存才是。

(2)夏早期王城——三星堆遗址

(3)殷早期王城——殷墟遗址

殷王城的格局,同样遵循历史传承下来的“前庙后殿”、“前朝后寝”,即朝殿前方为宗庙,后方为寝殿(宗庙→朝殿→寝殿)的建设理念。

殷墟王城遗址可划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宗庙区,位于王城南部(前方);

第二部分:宫殿区,位于王城北部(后方)。

现主要探索的是殷王朝的宗庙区。

古宗法制度有——“天子七庙”之说(即王者有建七庙的资格),七庙分别为:四亲庙、二祧庙、始祖庙(即“亲庙”四座、“祧庙”二座、“始祖庙”一座,共七座)。

“四亲”指——父、祖、曾祖、高祖;

“二祧”指——高祖之父、高祖之祖父;

“始祖”指——“炎黄”二脉、归属其一。

华夏文明自称“炎黄子孙”,即血缘传承于炎帝一脉或黄帝一脉,所以当古人追溯自己血脉归属的根源时,要么说属于炎帝一脉,要么说属于黄帝一脉。故上述“始祖”中的“始”指的是——所属血脉之开始,即炎帝、黄帝二者之一。

由出土资料结合文献传承推测,殷·履(汤)王天下,所修建的“天子七庙”分别为——

四亲庙:[父·癸]庙→[祖·冥]庙→[曾祖·相土]庙→[高祖·契]庙;

二祧庙:[契父·帝喾(/辛妃)]庙→[契祖父·少昊]庙

始祖庙:[血脉始祖·黄帝(/戊妃)]庙

根据殷墟遗址发掘出土的几座宗庙(又称“重屋”)遗存(遗迹、遗物、铭文等),结合文献记录,可证实或推测出一部分殷宗庙史。

1、殷王城一期:汤(履)修建的天子庙

① 小屯M5号宗庙遗址

小屯M5号遗址(即目前被误认的“妇好墓”)实际上是汤王(殷履)所建天子七庙中的“祧庙”之一·辛妃庙遗址(“重屋”地下部分;“辛妃”指高辛·帝喾与辛妃·简狄)。

有娀氏女简狄,为母系氏族首领,与东夷氏首领喾婚配,不但助其取得王业,还与之生育殷始祖·契……简狄利用其母族力量匡助殷·契建功立业,也为日后殷·履(汤)夺取王业奠定坚实基础。

简狄不仅是殷人一族的源出之母(殷宗母),还是殷王业的有功之人……故对殷人来说,简狄的地位极其尊贵,以至殷履(汤)王天下后,修建天子宗庙,以宗母简狄为祧庙之主(即以辛妃简狄为主、辛帝喾为次)。

祭法曰“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禘,即“祭祀鼻祖”之意。祭法中“禘喾”、“祖契”意指喾是殷族的鼻祖、契是殷族的始祖。

“殷人'禘’喾”的礼法,履(汤)建天子七庙,“喾(/妃·简狄)”为所“禘”之对象,故“辛妃庙”的庙址,设在最靠近宫殿区之处(位置如图所示)。

该遗址出土有“司辛妃”鼎(当前错释为“司母辛/后母辛”鼎),释意“伺辛、伺妃”之鼎。辛,“十天干”之一,为帝喾庙号“高辛”之“辛”。

② 花园庄M54号遗址

该遗址实为汤王“祖庙”·冥庙遗址(“重屋”地下部分)。

冥为殷人六世祖,是殷人王业的重大贡献者,是祭法“禘喾而'郊’冥”中所“郊”之人,即被殷人列为“郊祭”的对象。

殷人视冥与天帝、日、月、星辰同辉,祭祀他就如同到郊外迎送重要人物一般,所以其庙址设在距离宫殿区最远的城郊处(位置如图所示)。

该遗址出土铜钺,上刻铭文“冥方”(当前错释为“亚长”),释意“殷冥有方”。

(详解请搜索、参阅已发布的《殷墟“花园庄M54号墓”与殷墟“王城遗址”探索》一文)

③ 汤王“高祖庙”·契庙遗址

目前尚未发现。

契为殷人高祖(殷始祖/远祖),是殷族最早的有“方”(方土)之人,是“宅殷”(殷宅)的建设者,是殷人最崇拜的“开国者”,是祭法“殷人'祖’契而宗汤”中所“”之人……故其庙址应设在宗庙区的正中位置(推测大概位于“殷墟王城遗址平面图”虚线②处)。

④武官村M260号遗址

为汤王“始祖庙”·黄帝庙遗址(“重屋”地下部分)。

殷人的血脉始祖(根祖)为黄帝,殷人尚北,故黄帝庙位于殷王陵区与王城遗址区之间,寓黄帝为殷之根祖(源)。

该遗址出土“司戊妃”鼎(当前错释为“司母戊/后母戊”鼎),释意“伺戊、伺妃”之鼎。戊,“十天干”之一,为黄帝庙号。

2、殷王城二期:(汤之后)某殷王修建天子庙中的“宗”·履(汤)庙

①郭家庄M160号遗址

该遗址是履(汤)之后某殷王所修建的天子庙之一,是祭法“祖契而'宗’汤”中殷人所“宗”“汤”(履)庙。

出土器物上刻“宗履”(当前被错释为“亚址”)和“殷履”铭文,这是郭家庄M160号遗址为汤庙的证据之一。

(三)总结归纳

1、在王城区内建天子宗庙的做法,数千年前就有,且一直传承。

2、宗庙建筑——(地)上有庙堂(后人祭拜祖先的场所),(地)下有庙坑(安置祖灵和陈列纪念物的地方)。

庙堂为地面建筑,处于“暴露”状态,受时间、环境、人为等因素影响而难以保存,故今天的我们根本难以得见那些“历史悠久”的庙堂遗存。

庙坑藏于地下,既封闭又隐秘,属“秘而不宣”之处,又因为庙坑有别于墓(例如庙坑没有墓道,周围却有建筑基址),故常被盗墓者忽略或因误认而错过,有幸得以保存……。

直到被今人发现并进行考古发掘,才有望通过这些庙坑还原其所对应的“部分”历史。

3、尧王城(盘龙城遗址)里有尧建的宗庙,夏王城(三星堆遗址)里有夏王建的宗庙,殷王城(殷墟遗址)里有殷王建的宗庙;概况如下:

① 盘龙城遗址区

A、遗址区内

宫殿区位于王城北端,宗庙区位于南端、宫殿区的前方。尧建的天子庙,若“庙坑”不被盗扰,则“庙坑”遗存应该会有炎帝、帝喾崇拜。

B、遗址区外

盘龙城遗址区外,李家嘴M2号墓,为(尧)王子庙的“庙坑”遗存。

② 三星堆遗址区

A、“庙堂”器物填埋坑

1-8号坑是后羿、寒浞篡夏后所焚烧、破坏和掩埋的夏早期神庙(宗庙)“庙堂”遗存。

暴露在外、人所共知、肉眼可见的庙堂及里面的物品,一旦被敌对者控制,就很容易遭到破坏,他们把——

能烧毁的,付之一炬将其化为灰烬;

不能烧毁的,如数量众多、体量巨大又含有神秘色彩的金属宗教制品(先帝像、礼器、神物、圣品等),则通过打砸、损坏、焚化、镇灵、掩埋等方式来藏踪灭迹;

这就是1-8号“坑”遗存的来源。

B、“庙坑”遗存

藏于地下、隐秘不为外人知的庙坑,大概率会得以幸存……故推测在1-8号“坑”的附近(因为“就近掩埋”才是最佳选择),还会有真正的神庙(宗庙)“庙坑”遗存。

若“庙坑”不曾被盗扰(或被篡夏者破坏),则出土的遗物肯定呈相对完整、陈列有序状态,而不会像1-8号坑那样遗物都被人为损坏、焚烧过。

这也是“庙坑”跟“填埋坑”(1-8号坑)的区别点。

假如,“庙坑”遗存再现,届时世人将看到相对完整、全面的夏早期神庙(宗庙)遗存——【庙堂(1-8号坑)+ 庙坑(1-8号坑附近)】,让全世界目睹夏王朝神庙(宗庙)辉煌重现!

C、王朝宫殿

根据古代所传承的“坐北朝南”、“前庙后殿”并按中轴线布局的王城规划,得出三星堆遗址即夏早期王朝宫殿区,当位于城北【青关山】高台地带(如图所示),在这片区域甚至有机会找到文字以及王城宫殿制式结构。

③ 殷墟遗址

殷墟小屯M5号(“妇好墓”)、花园庄M54号、武官村M260号,是殷首王汤(履)所建的天子庙“庙坑”遗存。

殷人宗庙“庙坑”特征为:

在地面之下,呈长方形竖穴,穴坑深度大概7—8米;

无墓道,有夯土二层台;

庙坑四周由木板搭建成木屋(屋的高度在2米之内),木屋中央放置一口木箱,内装祖灵(代表物、象征物或庙主遗骸一两块)及小巧珍贵之物;大型礼器、纪念物品等通常陈列在木箱外、屋内四周;

坑内礼器,有的呈对,有的落单,这也是庙与墓的区别之一,因为庙坑内有些“单器”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纪念物;

无庙主尸骨(特例如花园庄M54号“殷冥/冥王”除外),却有守护人、守护犬尸骨,且按“守护”(上、下、四周)的位置摆放(这点也有别于墓葬中常见的对殉人及殉畜的安排);

庙坑附近常发现有建筑基址(这意味着上面还有地面建筑,如:祭拜用的庙堂,或庙堂内放置祖先塑像的神龛、供台之类的建筑);

……。

当前考古,常把“庙坑”误认为“墓”,把在庙坑内建造的“木屋”和屋中的“木箱”,误认为是墓的“椁”和“棺”,把守护人、守护犬误认为殉人、殉犬……从而难以通过考古觅得历史真相。

综上,从尧王城、夏王城、殷王城“宗庙”(庙坑)遗址出土情况分析,北方的庙坑,要比南、西南的庙坑埋藏得深,这可能跟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关;另,唐尧到早夏时期,庙坑出土的器物,似乎都未刻铭文,而到殷王朝时期才盛行。

(四)知识延展

野犬 家犬 守护犬 镇墓兽的起源、传承与变化:

古人将野犬(狼)驯化成家犬,最初主要用于狩猎和看家护院。

犬机智灵活,嗅觉、听觉灵敏,领地意识强又忠心护主,时刻保持警觉状态,能第一时间发现猎物或外来侵入,然后通过吼叫警示主人或震慑敌人/猎物,同时勇猛无畏地冲上去战斗……。

于是古人修建宗庙时,为防地下“庙坑”的祖灵或财宝,遭受外界的侵扰,便殉以人、犬来防守三界、护卫四周,这正是出土的人、犬骨位于填土层、二层台、腰坑等位置的原因!

到周朝中、后期,残暴、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逐渐被大众抵制和抨击,于是“始作俑者”开始制俑(由木、陶等材质做成的人偶、人像,亦称“偶像”)以代活人(活物)进行殉葬。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俑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时期盛行,至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宗庙“庙坑”守护人、守护犬和后来的“镇墓俑”(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实为“异曲同工”,都是被赋予守护、看护、防护之意。

守护犬到镇墓兽的演变,是人们通过融合、夸张、拟人、神化……的手法,将犬只按自己的需求不断进行“重塑”,最后得到“理想”中“神兽”的模样。

过程如:

给犬赋予人的神态(或肃或怒或凶);

给犬安上坚硬或螺旋状的尖角(打架、钻地用);

给犬换上“顺风耳”(听力更上一层楼);

给犬装上翅膀(飞得又高又快);

给犬换上马蹄(陆地上奔跑如飞);

给犬换成利爪(抓捕猎物、袭击敌人更高效);

……

总之,本就为捕猎、看护、守护而生的犬只,被人赋予更多的“武器”后,就变成了能“飞天遁地”,集防守、攻击、搏杀于一身的墓地镇压、守护“神兽”。

所以说,其实“神话”就是“神化”事物,是实际存在的“原型”(本体),经人类神奇化的思维“加工”(包装)后所形成的产物(理想化的产品)。

所以,刨去“包装”,会剩下“本体”,而镇墓兽的“本体”就是狗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星堆是祭祀坑或毁灭坑对认知文明是很大的挑战
何毓灵:论殷墟手工业布局及其源流
河南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遗址(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入选项目)
刘一曼:殷墟商代族宗庙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