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长度艾段温针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有什么影响?

引用格式:孙敦坡,傅捷,滕娟等.不同长度艾段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3,43(6):647-653.

神经根型颈椎病

nerve root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因长期慢性劳损导致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引发神经炎性反应,以颈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及上肢麻痛为主要症状,迁延日久还会引发头晕、头痛、心慌、耳鸣、失眠等,其中气滞血瘀证是常见类型。如何解除神经根卡压所导致的上肢麻胀是本病治疗难点,温针灸具有温经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灸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密切,故本研究比较不同长度艾段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系统检测患侧上肢神经F波出现率和传导速度,以明确最佳灸量及疗效机制。

目的:比较不同长度艾段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

方法:将6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4组:4cm组、3cm组、2cm组和常规针刺组。4cm组采用4cm艾段温针灸治疗,3cm组采用3cm艾段温针灸治疗,2cm组采用2cm艾段温针灸治疗,常规针刺组仅予针刺治疗,取穴均为大椎及双侧夹脊穴(C5、C7)、风池、肩贞、曲池、中渚等,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症状评价量表(CASCS)评分、患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及患侧上肢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F波出现率和传导速度,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中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痛评分及总分,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适应能力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治疗后,4cm组中医证候评分中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评分及总分低于其他3组(P<0.05,P<0.01),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适应能力评分及总分高于其他3组(P<0.05,P<0.0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正中神经、桡神经F波出现率及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4cm组桡神经F波出现率及传导速度高于其他3组、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及传导速度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4cm组IL-6含量低于其他3组、TNF-α含量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4cm组总有效率为78.3%,高于3cm组、2cm组和常规针刺组(P<0.05)。

结论:4cm长度艾段温针灸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症状,提升上肢神经功能,减轻神经压迫造成的炎性反应,临床疗效优于3cm、2cm长度艾段温针灸和常规针刺。

椎间盘突出压迫刺激颈部神经根,会影响神经传导,神经F波的出现率及传导速度变化灵敏度高,能较客观反映神经损害情况,可辅助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研究表明IL-1β可诱导TNF-α释放,TNF-α能诱导髓鞘损伤、神经根变性,导致痛觉异常;IL-6可加剧神经根超敏状态,造成患肢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IL-1β、IL-6、TNF-α及hs-CRP含量与椎间盘退变、神经损伤程度等关系密切。

本研究结果表明:①4cm组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的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评分及总分,提高CASCS评分的主观症状、适应能力评分及总分,提高桡神经F波出现率及传导速度,降低IL-6含量,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其他3组。②4组均可缓解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痛,但对头昏乏力、失眠健忘改善不明显。③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患侧上肢正中神经和桡神经神经功能下降最明显,4cm组、3cm组、2cm组均可提升正中神经和桡神经F波出现率及传导速度,但4组对尺神经的提升均不明显,可能与尺神经损伤不严重有关。④4组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范围,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存在神经炎性反应,4组均可降低以上炎性因子含量,4cm组在降低血清IL-6含量方面优于其他3组。⑤4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略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变化不明显,提示血清hs-CRP可能不能反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压迫炎性反应情况。

本研究与常规针刺比较,艾段长度为2cm和3cm时小部分指标出现了统计学差异,艾段长度增加到4cm时大多数指标出现了统计学差异,原因分析如下:2~3cm艾段燃烧时间为10~15min,经气尚处激发潜伏阶段,灸量还未饱和,还不能产生艾灸“得气”效应而达到最佳疗效;4cm艾段可燃烧20min,灸量可能达到饱和,在温针灸C5、C7夹脊穴过程中,4cm组很多患者会感到温热感向穴位四周、脊柱深部扩散渗透等感传现象,而2cm组、3cm组少有此类现象,提示灸法应追求饱和灸量,这是灸法取效的关键。本课题组也曾试验采用2壮2cm艾段、2壮3cm艾段进行温针灸治疗,一是操作流程、工作量增加;二是两壮之间会存在时间间隔,很难做到无缝对接,导致艾灸温热感有间断,不如4cm艾段持续的温热体验佳,也少有灸感扩散渗透等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治疗颈椎病的神奇小手法----横突点按压揉法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比较研究
颈部“天穴”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痛如何艾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拔罐治疗
中药内服外敷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