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与探索

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与探索

作者:江茂琳


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音乐结构与音高、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一起出现在“新课标”的“音乐基础知识”要求中,并明确提出“学习并掌握常见结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音乐作品的结构因为其专业化的学科性和复杂的科学逻辑性,不少普通小学音乐教师在欣赏作品、演唱歌曲、演奏乐曲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对音乐作品本身结构进行认识,或者简单以说教的形式陈述性地讲授。小学音乐课堂作为音乐普及教育的起点,必须要正视音乐结构,包括认识乐句、乐段等教学。但是,如何把握音乐作品结构的专业性和小学音乐普及性教育的融合度呢?

根据学科教材设计和新体系指导下的实践经验,我们将小学阶段的音乐作品结构教学设计范围界定为以单乐段结构、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等为基础,从音乐本体出发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结构,将音乐的专业复杂性与通俗趣味性相结合,以体验的方式把音乐作品结构概念简易化、实践化和游戏化加以解读,形成小学音乐课堂学习“音乐结构”的趣味教学。



情境式聆听,激活对音乐作品结构的直觉感受

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广仁曾提出,耳朵是你最好的老师和朋友。关于音乐作品结构学习,我们从有趣的聆听开始,激活情境式听觉系统,从体验到感知,逐步让孩子去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和这些音乐要素的组成规则。带有情境的聆听,能使抽象的音响更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有效落实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知。


【案例一】二年级《森林水车》 ——认识“乐段”

教学目标

1.倾听和分析乐曲,体验不同的音乐材料组成了音乐作品不同的段落。

2.在音乐游戏过程中,理解同样的音乐元素能表达相似的音乐形象。

创设情境

音乐家族中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小提琴、中提琴、休止符、6/8拍、吉他一起穿过美丽的森林。在森林里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的树木:有穿过森林的小路;有躲在灌木丛后面的动物;也有小鸟在树上唱歌;水车在泉水边工作。家族中的音乐成员们在这里自由穿梭,并决定选择自己愿意停留的地方。最后,他们会发现森林里住着王子和公主,这些音乐成员们决定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欢迎我们的王子和公主,并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教学过程

1.初听音乐,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讲故事,学生们进入故事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自由想象音乐表现的内容。

2.在老师的带领下先选择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小提琴组成小家庭,在森林深处的一颗大树旁停留下来;走到森林的小路旁,出现了小水车,中提琴带着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留下了,组成了自己的小队伍;在灌木丛后面小动物们欢乐歌唱,吉他留在了这里,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也来作伴。不同的组合相互歌唱和游戏,不同的组合表达各自的音乐形象,遵守各自的音乐规则。

    得出结论音乐元素各种组合表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而每一个音乐形象就是我们的乐段概念。

乐段是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中最小的独立单位,一个乐段可以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乐思。通常情况下,乐段内部的音乐要素是统一的,具有相对单一性的音乐表达意图。我们用情景式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选择相对统一的音乐要素参与4小节音乐主题设计,体验相对单一的音乐性格,认识音乐的乐段结构。


“手舞足蹈”,体验作品音乐要素,认识音乐作品结构。

在音乐学习中,肢体律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成长、发展音乐能力、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几种音乐教学方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曼哈顿音乐课程计划(MMCP)、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都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去寻找肢体律动最有效的运用,“手舞足蹈”的肢体律动在与音乐相互作用中而产生的音乐体验也变得更明确。


【案例二】三年级《加伏特舞曲》——体验“三部性结构”

教学目标

学生能通过反复聆听、对比等方式,直观、感性体验各种音乐要素特点,尝试参与表现三段体音乐结构的律动体验活动,找到音乐艺术基本结构规律,认识和理解三部性曲式结构音乐作品的特点。

律动设计

本节课整个律动设计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点头,第二部分是动手指。点头是形象的表现了乐句的跳进,动手指则是在形象表现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另外,在乐句重复的地方设计转换身体体位来提醒学生。

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第一段。播放第一小段音乐,重复的两个小部分,老师做点头律动,学生随老师一起。提问:刚才听到的音乐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在音乐重复的地方换方向律动。仔细听音乐,并随音乐的发展律动配合,得出小结论:这一部分的音乐有三个跳跃性的大乐句。

2.听第二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和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一样的么?这段音乐有没有运用重复的手法?将学生分为四组,一边听一边跟老师做做律动手指舞。

得出结论:这一部分音乐用新的音乐素材组成,大量使用四分音符与前一个部分密集的八分音符形成鲜明的节奏对比。

3.完整聆听,出示曲式结构。请学生完整聆听整首乐曲,听的时候要求配合律动仔细感受音乐结构。提问:乐曲到底是有两个部分呢?还是会有更多的部分?如果有更多的部分,那多出来的是重复以前的段落?还是新的段落?请同学们在相同的段落采用相同的律动动作来表示。全班做律动,感受乐曲的整体结构。

得出结论:曲式图ABA三部性曲式结构,不管是单三段还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在小学教材欣赏作品中非常常见。这种结构以带再现的作品居多,学生们在欣赏的时候,很容易从感性的听觉上感知到作品的再现部分,以便进一步认识作品的结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常以再现部分为入口,让学生返回找到音乐作品不同素材的对比部分,最后再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对比性体验与表现能力。


“空间艺术”游戏编创,形成对音乐作品结构的理解与运用

新体系音乐教学提倡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创作和表现自己的音乐。柯达伊体系认为,视觉的直观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准确地听和演唱。同时,在柯达伊与巴斯蒂安教学体系的识谱教学中,都是运用空间感来解决很多音乐认知的。空间感与音乐作品的音响形成联觉,借用空间图画的直观视觉,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立体思维。


【案例三】四年级《做饼干》——创作“回旋曲式结构”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与创作,让学生立体直观认识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的联觉关系。

2.通过合作与表现,让学生理解回旋曲式,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创作简单的回旋曲式,并能用回旋曲式形象的表达音乐内容。

教学过程

1.节奏游戏:教师和学生围坐成圈,并邀请学生一起来“做饼干”。出示“做饼干”主题,请学生们思考做饼干时会有哪些动作?

教师以学生从左到右的方向按稳定节拍指点这些盘子,到第四拍做握拳的手势并紧闭嘴巴表示“休止”。重复上述环节,请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教具进行演唱并做出动作。

2.乐器游戏:老师拿出饼干图,请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点心?并思考这块饼干由几个部分组成?

启发学生将手鼓、三角铁、响棒、人鼓、刮胡、沙锤等放在孩子面前。请学生们思考哪种音色可以用来表现巧克力豆?哪种音色可以用来表现面饼?同时,开始尝试选择音色来表现第二块和第三块饼干。

把学生分成三组,要求三组分别制作三块不同的饼干。将之前选择的适合的乐器放在三组学生面前,再请每个学生在自己组的乐器筐中拿一件乐器。提问不同的学生,自己的乐器代表饼干的哪一个部分?让学生尝试合作演奏。

得出结论A-B-A-C-A-D-A     回旋曲式是音乐作品结构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它是以主部为基础,加入不同的插部,形成完整的音乐作品。对于普通小学生来讲,从美术的直观形象入手,在追求好玩的图像同时去联觉音乐作品结构似乎显得更通俗可行。当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与美术图画的直观性结合在一起,学生们拓宽了对音乐作品的认识,音乐艺术与美术艺术之间的交叉渗透也提升了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直观性理解。

四、结语                     

我们引进更多的色彩性小乐器到课堂、优化肢体活动去体验音乐要素,把戏剧音乐理念加入到音乐作品中,将音乐教育新体系和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我们小学义务教育中的音乐课堂。而音乐教师,则要做好柯达伊所说的“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理论的学习可以变得更有意思”的工作,将学科理论与趣味教学有效结合,将学生的童趣与音乐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长期愉悦的尝试与积累中去认识音乐本体结构,了解音乐作品结构概念,能带着音乐专业的眼光与能力去欣赏和创作属于学生的音乐作品,去体验音乐艺术的结构美。

 作者:江茂琳   单位:杭州市博文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律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新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音乐与律动教学设计】歌唱祖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